第57章 曲徑通幽

蘇東強回到陽河縣,確實是縣裡的領導給他踐行,不過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想好郎光思好好談一談。

郎光思原來在長灘二中教書,那時候蘇東強在地區教委當幹事,兩個人熟識,現在加上楊凱麟的關係,那就是一條線上的人了,自然是希望兩人能同氣連枝,所以他在百忙的酒局之中專門抽出時間和郎光思聚一聚。

幾杯酒下肚之後,蘇東強酒氣有些上臉,點起一支菸問道:

“聽說陸政東在宜藍縣裡是一言而決,有沒有這回事情?”

郎光思點點頭,介紹道:

“陸政東在宜藍還是搞了些事情的,在羣衆中威脅比較高,至於在幹部中,陸政東本來整頓煤礦的時候,還是讓不少幹部心裡有意見的,但是他利用機構改革的機會讓這些人基本靠邊站或者是徹底的下課了,加上又搞了一些幹部們希望解決的實際問題,加上申國中又是個滑不溜秋的見風倒,現在在縣裡基本上沒什麼反對者,雖然還沒有到一言而決的地步,但也差不多。”

蘇東強身材高大,相貌也是屬於不怒自威,很有幾分官相,一聽之下也不由問道:

“陸政東那麼年輕,申國中也算是在這裡面摸爬滾打這麼多年了,真就願意像麪糰一樣,陸政東想怎麼捏就怎麼捏?”

郎光思笑着搖搖頭道:

“申國中自然也是不想做麪糰的,和陸政東扳了幾次腕子,但是常委會上他是勢單力薄,發現是徒勞的,也就乖乖的斷了那樣的念頭……”

郎光思說得輕描淡寫,不過蘇東強從中卻聽出了陸政東的強勢,而且這樣的強勢是在常委會上得以體現,這就說明陸政東把縣裡的關係已經理得很是順溜,即便是加上郎光思,在常委會上還是顯得勢單力薄。不改變常委會的格局,那很多事情他就是想和陸政東扳腕子,也是必輸無疑。這讓他心裡不免有些壓力,不由有些感慨的道:

“想當初陸政東在陽河的時候,當個副鄉長征收提留統籌款出了人命,都差點被雙開了。最後不知道怎麼翻了身,沒想到幾年之後,居然就當上了縣委書記,真是人生無常……”

郎光思也聽出了蘇東強話裡挺不服氣的意思,當初他剛到宜藍的時候也一樣。雄心勃勃,覺得陸政東不過是愣頭青一個,根本就沒怎麼把陸政東放在眼裡,結果到了宜藍,根本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他也就趕緊明哲保身,見蘇東強如此,也就提醒道:

“你和陸政東沒怎麼接觸。恐怕對陸政東還不是很瞭解。他早非陽河縣的吳下阿蒙了,陸政東現在手眼通天,能耐很大,而且雖然年輕,但是做起事情來,還是有兩刷子的。”

郎光思還覺得沒有把陸政東的特點表達出來。想了想,又道:

“陸政東能夠坐火箭一般升到縣委書記的位置上。固然有孫書記的偏愛,但孫書記是什麼樣的人物。若是沒有點本事,會把他放在縣委書記的位置上?”

郎光思知道他這話有點長他人威風,滅自己人志氣的味道,但是他也清楚楊凱麟讓他到宜藍當副書記的緣由,他和蘇東強現在是一根繩子上的蚱蜢,蘇東強能夠有所作爲,他自然也是能跟着受益,所以不想蘇東強犯輕敵的錯誤。

蘇東強當然聽出了郎光思話裡是什麼意思,也明白其好意,他現在是代理縣長,要摘掉代理的帽子,還需要走人大的程序,不宜太早就鬧得過僵,想了一下道:

“多謝光思的提醒,我到了宜藍還是要入界宜緩,到時候還請光思老弟多多支持……”

如果有其他選擇,蘇東強也不願意去趟這趟渾水,但是既然已經成了事實,他硬着頭皮也得上,心裡想着,陸政東就是有兩刷子又如何?他就不相信他這幾十年是白混的!

蘇東強到宜藍走馬上任,省委組織部考察組也來到了長灘市,帶隊的是幹部二處的處長,考察組到了長灘市委以後,二處處長單獨與市委書記劉建中進行了談話,談話結束以後,周天放很快就得知消息,他和賀縣的老鐘被列爲了考察對象。

得到這個消息,周天放強作冷靜,好一陣,他給陸政東撥通了電話,道:

“省委組織部考察組來了,確定了兩個考察對象,我和老鍾。”

陸政東一聽也呵呵笑着:

“恭喜恭喜,這可是大好事……”

周天放之前只是排在最後的候選對象,市裡也僅僅只推薦了老鍾,現在臨時增加周天放爲考察對象,這顯然是省委組織部對市裡推薦的人選有不同意見,那就是辛武山的吹風在關鍵的時候讓天平往周天放這邊傾斜了,那周天放的希望就大大增加!

周天放謙虛道:

“這只是考察,最終結果還說不清楚,謝謝你,政東。”

陸政東掛了電話之後,心裡也是感慨着,周天放這一回上去可真是不容易,其實越到上面誰都越不容易,官場是一個金字塔,底層人多,越往上走人數越少,長灘七八百萬人口,副市長也就那麼幾個,就猶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般,那是擠下無數的處級、科級幹部才衝過去的……

省委組織部考察組離開以後,小道消息是滿天飛,但大多數人都逐漸從看好老鍾變爲看好周天放了。就在這沸沸揚揚之中,增補副市長的事情在考察組到來之後不久就塵埃落定,市計經委主任周天放被任命爲副市長,等人大履行程序之後就正式上任。

辛武山那裡,周天放自然是要表示感謝的,只是陸政東打電話聯繫的時候,辛武山陪着省委組織部部長在京城開會,並告訴他一個消息,根據中組部的安排,省委組織部正在籌劃一赴新加坡學習考察團,正讓各市推薦,然後在全省範圍內進行遴選人選。

南巡講話之後,國內掀起了經濟建設的高潮。同時爲了更好的建設,全國也掀起了學習先進經驗的熱潮,主要採取的就是走出去和請進來的辦法。所謂走出去就是組織幹部出國學習考察,請進來就是邀請國際上一些知名學府或者人士到國內講課。

亞洲四小龍現在正在騰飛之中,其中的香港和新加坡由於地理位置和歷史淵源讓國內對到這兩地學習更容易接受,而總設計師在南巡講話中提到要向新加坡和香港學習。特別是新加坡的一些治國理念和高層有相近的地方,所以更受高層青睞,

這樣的學習考察是爲期幾周到幾個月的短期培訓,和一般的出國學習考察不同,這是一項正式的官方行爲,要目的是打開官員眼界和思路,不少學員在學習期間或畢業不久即被提拔使用。

這樣的機會在眼下確實很難得,若是以前孫偉陽在的時候。這樣的好事肯定有他的份,而現在,出國這樣的好事幾乎是輪不上他了。

蘇東強到宜藍縣走馬上任。將例行的迎來送往程序走完,慢慢地進入工作狀態。

蘇東強還是縣委副書記代理縣長,這個特殊身份讓他也不敢有什麼動作,在人大會召開之前的這段日子裡,他只能做些縣政府日常事務,當維持會長。正式選舉縣長以後。他才能出自己的聲音。

蘇東強也在觀察着陸政東,陸政東似乎也沒有特別針對他,並沒有特別的舉動,對政府這邊的事情甚少插手,這讓蘇東強也微微鬆了一口氣。

事實上,陸政東該採取的主要動作由於事先得到申國中要調走的消息已經在蘇東強到來之前進行安排。只要蘇東強不針對他,他自然也不會動作。

至於政府這邊的事務。他初到宜藍的時候,宜藍亂糟糟的。他這個縣委書記大包大攬,或者說是插手了許多本來應該由縣政府來管的事情。

在逐漸理順之後,整個全縣的經濟發展的大方向確定了下來,誰當縣長也不可能完全跳出這個大方向,他已經逐漸調整了策略,該放手的在申國中走之前已經放手了,新縣長蘇東強到了位,陸政東也儘量不去幹預縣政府的工作。

日子就在兩個人互相試探、觀察、磨合中前行,時間不知不覺已經進入九月,陸政東突然接到市委組織部的通知,讓他趕緊將身份資料報省裡辦理出國手續,然後到省委組織部報道,到新加坡學習考察。

陸政東之前根本就以爲這次學習考察根本就沒他什麼事情,得到這個消息的第一反應就是,這是不是楊凱麟等人的調虎離山之計,不過很快他就得知,市裡確實是沒有推薦他,他的名額是由省委組織部直接決定的。

這一趟出去進行爲期兩週的學習加上路上耽擱的時間,估計得小二十天,爲此,陸政東也專門和幾個副書記和常委交代了期間的工作,特意請蘇東強進行了一次談話。

蘇東強到了宜藍以來,兩人多是在正式場合見面。兩人單獨在一起喝酒吃飯,還是第一次。兩個人都淺飲慢酌,都擺開了談心的架式。

“蘇縣長,我要走小一個月,縣裡的事情就拜託給你了。”

“請陸書記放心。宜藍現在的整個發展已經完全走上正軌,沒有什麼大問題,我一定看好這個家。”

選舉還有一兩個月的時間,即便是陸政東不在宜藍,蘇東強在這個時候也不會有什麼大動作,繼續當好他的維持會長。

當然,蘇東強也不是什麼事情也不做,比如和縣裡其他領導處好關係,還有在經濟發展上陸政東在宜藍還確實是做了不少事情,想要不一直生活在陸政東的陰影之下,他也要着手準備一些自己的措施,準備提出一些經濟發展的思路和想法,在當選縣長之後,再進行實施。

準備,積蓄力量,這是他目前能做的事情。

兩個人也交流了一下縣裡的工作,以及一些工作上的思路和想法,不過蘇東強對此中規中矩,顯得有些保留,陸政東也就轉移了話題,和蘇東強談起了共同都熟悉的陽河縣的事情,在這樣輕鬆的話題下,氣氛漸漸好了。說話更加隨意了。

兩個人從陽河的烤煙談到了紅塔集團,從故宮談到了白宮,從白宮躊躇滿志的新任總統克林頓吹到克里姆林宮渡劫成功的葉利欽。氣氛是極爲融洽,盡興而歸……

但是陸政東清楚,蘇東強是對他抱着深深的戒備,真正有用的話。談了一晚上他也不曾聽到,其實蘇東強什麼都不講,其實也讓陸政東摸到了他的心態……

幾天之後,學習考察團就準備出發。

學習考察團由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元林負責,全團共二十人。都是處級幹部,多爲縣裡的一把手,陸政東在全團年紀最輕,但是職務不算最低,團有還有六位縣長,以及省政府和省直機關經委等部門的五位處長。

所有人在省委組織部集中之後,就被一輛大巴拉到了機場,陸政東都沒機會去找辛武山說說話。

從西河到滇南轉機之後。經過長途飛行。到了新加坡,這一路折騰了將近十個小時,一行人才終於入駐了此次學習的目的地——南洋理工大學。

這所國際上綜合實力排名前五十位的世界知名高等學府,今後國內不少幹部將和其結緣,因爲不久的將來,兩國政府將正式簽署協議讓其爲國內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政府決策型人才和企業高級管理人才。這裡在將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將是國內官方對幹部培訓的主要海外培訓基地之一。在後來久負盛名被譽爲當今國內乃至世界最卓有成效的“市長班”。便是出自於此。

入駐了南大社會和人文學院後,團長元林將團員們召集在會議室。再次宣佈紀律,第一條紀律就是一切行動聽指揮,外出必須請假,並且兩人以上同行。

休息一晚,第二天院方就安排大家參觀遊覽,高樓大廈林立、其間綠樹鮮花環繞,街道乾淨爽潔、路上行人匆匆但秩序井然,河畔波光粼粼,水質是國內少有的純淨。

團長元林不禁有感而發,低聲道:

“真不愧是花園城市,看到這裡的景色,再想想咱們西河的烏煙瘴氣,不能說外國的月亮比我們國家的圓,但是他們確實是暫時走到了前面,差距客觀存在,你們能有機會睜開眼睛看一看外面的世界,一定要珍惜這樣的機會,對將來的發展思路有極大的好處……”

瀏覽結束之時,元林和團裡其他人員在和學校方面接觸之後,又把大家召集要一起,道:

“這一次到這裡來培訓,無論站從組織角度講還是從個人能力的角度,同志們都要把精力集中在學習上,這次學習和考察的表現將納入組織考覈之中……”

隨後,元林宣佈了作息時間,

“根據和校方商量確定,上午六時,起牀鍛鍊,七點整,早餐開始,上午八時到十二點,下午兩點到五點爲學校安排的學習時間……”

元林見團員中不少人都苦着臉,擡起頭道:

“我可得先把有些話說在前面,你們這次出來和其他考察是完全不一樣。能到這裡來培訓的都是幹部中的精英,但是絕不會因爲你們是精英,是處長、縣委書記縣長,學校就會在要求上網開一面,學習不合格,那就是不合格,另外,還有一點我也可以告訴你們,從八十年代開始,國內就有幹部在此進行學習和培訓,至今還沒有一個在學習或者培訓之後獲得不合格的評語,我不希望西河省來開這個頭……”

這一番話一說出來,頓時就讓還沉浸在花園之城魅力的官員們一個個都緊張了起來。

一行人入駐在南洋理工大學校園裡的教師公寓,都是套間,三到四個人住在一起,吃飯與普通學生一樣,這讓習慣了出差一個人住,還有其他生活問題都由秘書代勞的這些人多少有點不適應。

與普通的食宿條件相比較,教師陣容卻可稱得上豪華,有學院的院長,退休的高官,也有知名的教授,採用中文培訓課程,進行新加坡模式的介紹,經濟管理、企業管理與公共管理方面的培訓。

雖然有元林先給打了預防針,不過培訓真的一開始,很多團員都是叫苦不迭,每天上課的時間少則幾小時。最多的一天甚至到了十二個小時,但團員們都希望每天都上十二個小時,因爲上幾小時也就意味着要進行這一天有“作業”。作業有可能是討論、總結分析,需要把現在所學到的知識進行昇華,並要將以前工作中的自認是優點實際是缺點的東西挑出來,進行總結和分析。並集中進行發言。

培訓相當講究理論聯繫實際,作業有可能是學習的知識和現實世界發展變化的緊密銜接,不久前剛剛發生的國際國內重大新聞事件可能就成爲作業,要結合這樣的重大事件進行分析,如果缺少對相關知識深刻、準確和熟練的把握。根本不可能順利通過。

這實際就是一次次綜合考試,作業的難度大,要求也非常嚴格。

每個人的表現不但在同僚的眼中,更是在組織部門的眼皮子底下,由不得大家不認真。

於是二十個人彷彿又回到了高考衝刺之前一般,總覺得時間不夠,晚上十二點之前宿舍基本沒人熄燈,學習到凌晨兩三點鐘也是家常便飯。

陸政東雖然是過來人。對這些東西有點淺顯的瞭解。但是也是第一次直觀的接觸這些東西,也有極爲濃厚的興趣,他並不像其他學員那樣一味埋頭學習,遇到一些問題有不同意見也樂於和老師們進行交流和辯論。在他的帶動下,其他團員也都紛紛效仿。

在這之前,南大也培訓過不少其他大陸官員。負責此項目的人士總結道:

“西河這次培訓班是近年來很成功的培訓班,參與培訓的人員實際經驗豐富。思維開闊,提出的許多見解也非常具有啓發意義。許多想法對教授們都有收穫,而讓人驚訝的是,西河地處內陸腹地,向來封閉,傳統,能有這樣表現,真是讓人意想不到……”

陸政東無疑是這批培訓者中最突出的,雖然這一點校方和學習考察團的領導並沒有明言,但是從各種發言總是第一個點他的名就可以看得出來。

其他人也總算是順利的完成了培訓,所以培訓結束之後一個個都是如同高考上榜一般笑逐顏開,培訓結束之後,團裡也讓大家不帶學習任務的參觀了兩天。

新加坡的美麗就毋庸置疑了,但更刺激大家的還是新加坡的繁榮,新加坡不過一彈丸之地,國土不過六百餘平方公里,連停飛機都還要租用別國的地方,人口不過五百萬,不管是地盤還是人口,都還比不上長灘一個普通的地級市,但是其創造的國民生產總值卻是遠遠超出西河一省,至於人均就更不用說了。

這也給所有的人一種強烈的刺激,陸政東心裡也憋着一口氣思緒總是想着宜藍縣的建設……

回到了西河省,省委織部專門開了一次座談會,省委組織部長劉振強對此也是非常重視,全程參與倆座談會,與會衆人紛紛談了自己的感受。

省委組織部長劉振強聽了學員們的發言,總結道:

“聽了同志們的發言我感覺大家收穫很大,據我看來收穫有三條,一是開闊了眼界,西河是內陸省份,雖然周圍的數座高山遮擋住了暴風寒流,讓西河一年四季氣候溫和,但也造成了一定的封閉和桎梏,更應該要以海納百川的姿態去擁抱世界……”

“二是學到了知識,新加坡的公務員建設和國家管理水平是舉世公認的,你們能與世界最達國家的最優秀管理專家學習和探討,對以後實際工作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三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我們和發達國家的差距是如此之大,這次學習的大部分同志都是基層的黨政一把手,都是管着幾十萬乃至上百萬的人口,能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才能知恥而後勇,這會進一步激發大家建設祖國的熱情,希望同志們牢記自己的歷史使命,舉一反三,把所學到的東西創造性的運用到工作上去……”

開完座談會,大家就在省委招待所吃工作餐,座談會的時候,陸政東看到了辛武山,只是兩個人沒有機會打招呼,會議結束的時候,兩人才有機會說說話。

“武山,多謝了。什麼時候有空說聲,現在縣裡路修好了到省裡也方便了。”

辛武山笑了一下道:

”政東,你太客氣了……這次你可是中了頭彩,你在培訓班的所有成績都是最優等的A+,其水準甚至超過南大系統學習的碩士生,據說是前無古人,元部長很高興,劉部長也挺關注……”(未完待續)

第47章 新工作崗位第44章 坦然處之第183章 餘波第25章 獻身第167章 危情(二)第180章 偶爾露崢嶸第44章 女副省長(二)第139章 其實不想走第63章 惡人第123章 肆無忌憚的撒回野第49章 超級待遇第19章 凱旋第90章 副市長候選人?!第110章 利益的魔力(三)第9章 脫手斬得小樓蘭第155章 “奇葩”第46章 迎難而上第40章 不速之客第77章 互探虛實第69章 深思第8章 天倫之樂第108章 利益的魔力第72章 離去第126章 走得太遠了(四)第18章 考校第23章 大反擊第163章 文火慢熬(二)第87章 風頭正勁第43章 女副省長第212章 安排第36章 三軍用命(二)第40章 拭目以待第15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第120章 無聲的引誘第50章 溫泉水滑洗凝脂第6章 暗流叵測五十四章 再續前緣第26章 姐姐房中的聲音第53章 織網第14章 堵槍眼第一百就是一章 風口浪尖五第6章 煙幕彈第184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八)第52章 予人玫瑰,手有餘香第173章 故舊來訪第157章 幸福時光第217章 因勢利導(二)第37章 我把市長睡了?!第50章 不依不饒第86章 遇險第25章 釜底抽薪絕殺計第143章 人事佈局第212章 一日一夜(三)第46章 激鬥第26章 放炮,送瘟神!第91章 京城事(四)第126章 走得太遠了(四)第50章 被鎮住了!第53章 真正交鋒第198章 女人之間第5章 輕裝上陣第176章 思慮(二)第54章 遠慮第64章 波瀾再起第181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五)第100章 如此旖旎的“檢討”第14章 堵槍眼第104章 以簡化繁(二)第5章 互相試探第55章 制服遐想第134章 敢伸手過來,就打手!第52章 隔山打牛第68章 刻不容緩(二)第一百就是一章 風口浪尖五第161章 大局感(二)第156章 人事從來是敏感事(二)第7章 攔路告狀第35章 再遇白警官第38章 準備動作第168章 年末第30章 借東風第12章 有權才能辦更大的事第81章 曖昧?第126章 漸明第82章 出頭之道第169章 年末(二)第41章 讓你孤掌難鳴第186章 鮎魚效應第35章 觀其言,看其行第20章 春雷即將響起第213章 一夜,永恆第86章 掛羊頭的考察團第42章 先上車後買票第34章 吹皺一池春水第95章 一方大員第126章 走得太遠了(四)第39章 守望第64章 惡人(二)第32章 東風欲來第64章 惡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