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 罪證“確鑿”,如何脫罪

早在宮女採蓮作供之前,距離大皇子喪命處不遠的旖景便把經歷當衆說了一回,自然精簡,沒再重複流光亭中的紛爭:“臣妾當時正在更衣,便聞窗外有人驚呼殿下墜水,卻甚孤疑,心說殿下貴爲皇子,這又是在娘娘寢殿之外,身邊怎麼也會跟着宮人內侍服侍,哪容殿下身犯險境,便讓婢女推窗一望,卻沒瞧見人影,不多久就聞嘈雜,腳步呼喊聲,以及似乎有人躍入水中,臣妾連忙讓婢女加快手腳整理衣裝,剛到廊子裡,就聽哭聲一片……”

其實旖景當時與阿明“穩坐釣魚臺”,打死不願靠近蓮池一步,但爲了讓事情合理,只好藉口當時“衣衫不整”不能露面。

着急的卻是把她主僕二人引來此處的采薇,緊趕前來,稟了一回大皇子墜水的事,又哭天抹淚的說道人雖救了上來,但已經不省人事。

旖景哪能不知陷井早就布好,她來時還風平浪靜,半個人影不見,大皇子若真是剛剛纔被推到水裡,哪能不呼救?又不是襁褓之中的嬰孩兒,好歹也是能跑能跳的年歲了。

說明什麼?說明大皇子早就遇害,等她來了這處更衣,才喧吵開來。

蓮池邊上一片草地,未免也有溼泥,若她緊趕着去施救,留下足印,後來被那些宮人攀污是她推了大皇子落水,豈不百口莫辯?

旖景固然是不肯接近水邊一步。

反而下令,讓采薇立即遣人稟報皇后與兩宮太后,宣詔太醫,又讓問是否有宮人諳得急救溺水之術,速速施行,再故作慌亂,囑咐道要快準備乾衣被褥免得大皇子受涼。

采薇又不能硬將旖景拖去水邊,只好依令行事。

旖景又不識醫術,哪會施救等事,主持大局也就夠了。

而目睹皇子墜水者唯有采蓮,是以采薇等還未獲準作供,這時都跪在殿外待詔。

哪知陸尚書立即察明大皇子並非意外墜水,而是被人殺害。

正殿裡越發沉靜——只有皇后仍在抽噎。

旖景居然有閒情屈起手指撓了撓虞渢的掌心——皇后演技不到位呀,這時難道不應該厲聲責問採蓮?還抽噎個什麼勁,想來是把所有心思都用在“悲痛欲絕”這一層,的確,眼看奸計達成,只怕心花怒放,哭出眼淚來實在艱難,王爺等着看,妾身要登場了。

虞渢忍不住低咳一聲,看了一眼旖景——王妃當心,這可不是吊以輕心的時候。

便聽一聲厲斥:“陸尚書所言當真!大皇子是被人謀害?!好個奴婢,竟敢聲稱是殿下意外墜水,必是你行惡,區區宮婢竟敢謀害皇子!”

震怒者是太后,到底死的是她孫子,便是皇后所出,仍有兒子的血統,真要是失足溺水也只怪命薄,可竟然是被人扼喉沉塘!!!

太后哪裡能忍。

旖景又看了一眼虞渢——太后這反應,多半是被瞞在鼓裡,否則這時,且只等着皇后開演便罷。

而太皇太后早知事情不會簡單,這時眼裡更是森冷。

固然,天子心知肚明大皇子是妓子所出,血統不能保證,將來決不可能立爲儲君,但宗法雖有嫡庶之分,不過帝君之位卻也並非限定嫡長繼承,否則歷朝歷代也不會有皇儲之爭,大皇子仍有可能是聖上之子,否則當初天子在潛邸時也不會決定以庶代嫡,這麼一個長子,毫無倚仗,着意養得懶怠溫軟些,將來以缺乏賢能爲藉口閒置一旁就是,何必斬盡殺絕?

太皇太后毫不懷疑大皇子之死是出自天子的主意。

虎毒尚不食子,天子既然相信大皇子是自家骨血,卻在利用後狠下殺手,如此毒辣,又怎期他能善待手足兄弟?

高祖雖有五子,兩個被捲入奪位之爭興兵謀逆而必須處死,太宗血緣又甚是單薄,唯有先帝留了十餘子嗣,便已經有三人死於權位爭鬥,而當今聖上多疑又狠辣,又有秦氏黨羽等奸侫挑唆是非,眼下自己還在世,若有萬一,難保天子會對諸多手足痛下殺手。

這些可都是先帝血脈,想到這個可能,太皇太后怎能不憂心忌備?

宗室顧然是要防備,可子侄太過疏薄,虞姓江山也難保穩固!

太皇太后這時還暫時沒有閒心往深裡追究——天子有意驚動刑部官員,察出大皇子是被人謀害用意爲何?

但被太后那一聲厲斥嚇得“肝膽俱裂”的採蓮就匍匐顫抖,痛哭流涕地招供出來。

“婢子冤枉,婢子便是有一萬個膽子,也不敢謀害龍子……實在是……是楚王妃買通婢子說的那番話,至於殿下如何墜水,婢子並不知情……”

太后萬萬沒想到她的一句逼問居然得了個這樣的結果,怔在椅子裡。

而皇后這時纔算結束了“悲痛欲絕”的一出,開始過渡到“悲憤難捺”,一手還以帕掩口,一手直指向旖景:“蘇氏,你好狠毒的心腸,只因心懷憤恨,竟敢殺害吾兒……”那情境,倘若不是秦夫人與秦子若下死力摁着,就要撲上前去與旖景拼命一般。

“咣噹”一聲,卻是老王妃摔了茶盞,顯然被嚇得不輕,但卻顫着嘴脣不知怎麼分解,一雙眼睛直盯採蓮:“你敢血口噴人!”

大長公主卻還冷靜,蓋因起初聽說流光亭那番事故,後來又知道旖景竟然在大皇子遇害當場,便意識到事有不妙,這時只是冷笑,卻摁住了老王妃:“簡直無稽之談,這宮婢是在大皇子身邊侍候,定是皇后心腹親信,怎麼能被景兒輕易收買?”

太皇太后下意識地頷首,眉深如鎖,淡淡掃了一眼天子。

天子這時自然比皇后顯得冷靜,但那身明黃金繡的龍袍,卻掩示不住他的周身肅殺——唯一的兒子被人害死,天子當然是要肅殺一些。

“還不從實招來。”沉聲一句。

採蓮顫抖得就像一片北風裡的落葉,整個身子都匍匐下去,演技確比皇后更勝一籌。

旖景以爲,至少眼下,採蓮是不需驚慌的,既然她是主唱,一定是皇后心腹,這回又得了天子授意,即便擔着死罪,也只以爲會成功“死遁”,由帝后在中操作,還怕找不到替死鬼?採蓮應是得了帝后許諾,保她“改頭換姓”平安脫身,定有本不能奢想的榮華富貴近在眼前。

就聽採蓮顫着聲兒說道:“婢子得了嬤嬤叮囑,到後院尋找殿下,見殿下攀在假石上,婢子好一陣勸,殿下才肯下來,就驚動了王妃,王妃便給了婢子賞賜,讓婢子迴避片刻,婢子心裡孤疑,照實稟明宮人都在尋找殿下……王妃身邊那婢女便斥婢子以卑犯尊,又拿出個荷包賞賜,婢子一看,荷包裡頭竟然是大半袋金瓜子,也是鬼迷心竅,又不防王妃會有惡意……”

說着就抖抖索索地把“賄款”從衣袖裡取出呈上。

金瓜子此類原是皇廷內部用作打賞,旖景是親王妃,手頭自然是有,也沒有記認,不怕被人捏住把柄,用來“賄買”宮人倒也合理。

採蓮的話自然沒有就此結束:“可奴婢到底不安,等了片刻後就即折返,便見王妃與那婢女站在池邊,殿下不知所蹤……事後王妃再是一番威脅,聲稱婢子倘若胡言亂語也逃脫不得死罪,就教導了婢子那番說辭……”

一袋子金瓜子不足以買通宮女行兇,可用這番說辭,採蓮見大皇子已經遇害不能幸保,驚懼之下又怕罪責難逃,才編造出一番失足墜水的話來企圖矇混過關就成了情理當中。

“一派胡言一派胡言,景兒與大皇子無怨無仇,哪會加害!”老王妃縱使被大長公主摁着,也難掩心焦,這會子倒更像是口不擇言一般。

皇后立即找着了“漏洞”:“我兒不過是稚子,當然與王妃無怨無仇,不過王妃對我秦氏一族早懷不滿,以爲那些個上奏彈劾她的御史是相府主使,早懷恨在心,否則也不會挑唆得衆人在本宮祖父壽宴上給予難堪,便是今日本宮設宴,因爲不滿蘇妃張狂之態,有意勸警,蘇妃卻鼓動衆人不依不饒……怕是以爲采薇失手潑酒之舉是存心針對給她難堪,更衣時遇見皇兒,才起了那歹毒的心腸!”

只這時,眼見“愛子”夭亡,皇后卻比往常更加顧及儀態,並未嚎啕灑潑,只一手掩口一手摁胸抽噎得死去活來,遠遠不及當初“執掌後宮”之權被奪時悲憤填膺。

“娘娘這話有失偏頗,今日五妹妹並無任何不敬,而是張選侍與孫宜人挑釁在先,又有秦七娘失禮在後,反而是皇后娘娘爲護胞妹而對五妹妹妄加指責,五妹妹並非狹隘惡毒之人,也絕不是愚昧之輩,怎麼會對大皇子不利?分明是這宮婢信口雌黃。”旖辰起身維護,一掃往常的溫弱,目光直盯秦家母女三人,冷若冰霜。

“叩叩”兩下指尖擊案,卻是天子總算也要粉墨登場,當然不至於糾纏女眷們的口舌是非,直問陸澤:“現場可還有什麼痕跡?”

陸澤也未曾料事情竟然涉及楚王妃,憑他多年斷案經驗,也察覺出非同一般,但這時卻不能敷衍掩示,只好據實稟道:“據微臣勘明,殿下決非失足,蓮池邊泥土*,若是滑下必留痕跡……倒有足印凌亂,但並無失足落水的滑痕……並殿下腰上佩鉤,掛有一女子所用的錦帕,似乎是在掙扎時遺留……”

錦帕?!原來到了大皇子身上。

旖景微微垂眸——定是采薇得手後,趁着把大皇子打撈上岸而刑部官員並未到場之機,有人將錦帕留在了大皇子身上。

皇后也是冷笑——這回看蘇五還怎麼自辯,雖說采薇沒能將她引去水邊,事前卻也有所準備,黃氏可是知道蘇五繡鞋尺寸,早找來一般尺寸布好現場,又有那方錦帕,諸多命婦可都事先“瞻仰”過,足能證明是蘇五之物!

“楚王妃可還有話說?”天子沉聲追問。

一應證據未上,就憑大皇子並非失足而是被人殺害,就要質問王妃!

虞渢這才鬆手,而旖景也落落大方地起身,於殿中屈膝一禮:“臣妾早先之言字字爲實,得知大皇子失足墜水皆因宮女採蓮驚呼與采薇稟報之故,也想不通爲何大皇子是被人殺害,而採蓮一口咬定是臣妾下了毒手。”

“蘇氏還敢狡言?若不是你,採蓮怎麼會一口咬定!”皇后摁捺不住,兩眼直冒陰火:“給本宮跪下!”

皇后等這一跪實在地久天長,居然在這時也不忘折辱。

“啓稟聖上,僅憑宮婢之言便問罪內子,請恕臣不服。”

旖景沒跪,虞渢卻也施施然起身,兩步上前,站在旖景身側,先衝皇后一揖:“娘娘悲痛之心臣能體會,不過臣仍有勸諫,還望娘娘略微理智,莫信片面之辭。”

眼見虞渢出面維護,秦子若臉色一白,也不顧及太多,朝向上座諸人一禮:“婢子有言,望聖上允准。”

天子正愁皇后不夠得力,話沒說到點子上,這時見秦子若頂上,也不深究是否合禮,赤金敞袖一揮:“事涉緊要,今日勢必察個水落石出,無論何人有疑,都可直言。”

秦子若溫溫婉婉地應諾了一聲,柔聲說道:“眼下王妃與採蓮各執一辭,確如王爺聲稱,僅憑採蓮片面之辭並不能證明事實真相,莫不請采薇與王妃婢女阿明一同上殿對恃。”

這時,子若姑娘還維持着公正的態度,因她篤定采薇一來,蘇五便將百口莫辯!

第兩百七十一章 網已密織,只待獸來第五百二十四章 早通款曲,樂陽之謀第三百六十六章 皇子審案,世子旁觀第七百一十一章 王妃“中計”,入宮“和離”第五百五十三章 高中之後,並非添花第兩百三十四章 戲已開演,各歸各位第四百三十章 謝公壽辰,註定鬧劇第四百八十八章 良宵切切,兩情無猜第兩百六十一章 相隔十里,恨不能見第七十七章 妖孽皇子,險失清白第兩百三十二章 利氏受辱,許氏不平第三百六十二章 面見殷氏,得證實情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見端倪,終究難測第五百九十四章 徹底摧毀,一筆勾銷第八十三章 一時善意,卻結惡緣第六百六十四章 城禁解除,永別西樑第五百九十九章 人逢悲痛,脫胎換骨第七百五十三章 清算開始,好戲始唱第兩百三十七章 儲君無能,實爲隱患第四百八十五章 姑嫂情誼,無端挑釁第三百四十四章 簪纓望族,清高太甚第六百九十七章 三大收穫,混亂局勢第七百三十八章 一敗塗地,秦母求死第七百五十四章 不僅泄憤,關係大局第五百四十五章 一計落空,又生一計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個誤會,或生事故第七百二十二章 陳妃得寵,秦家獲恩第四百一十六章 “新婚”次日,“婆婆”逞威第四百八十五章 姑嫂情誼,無端挑釁第六百六十三章 又再中計,連連告負第六百八十六章 以死相逼,妥協不難第五百五十五章 掌家主婦,恩威並施第一百一十一章 太后疾愈,皇子姻定第七百一十一章 王妃“中計”,入宮“和離”第七百八十章 勝負落定,廢位收場第兩百七十四章 世子審案,蘭心強辯第三百五十六章 改制在即,誰將作亂第二十一章 一見牽心,盤算姻緣第七百零三章 早有關注,風浪將來第一百四十章 勝負之間,一步之遙第三百九十四章 病榻之畔,風波暗釀第兩百七十四章 世子審案,蘭心強辯第四百四十三章 初入王府,羣芳聚宴第五十二章 情竇初開,驚變頓生第兩百五十八章 朝中風雲,城裡變幻第七百一十三章 添妝之賀,秦氏試探第六百一十四章 暫時“和諧”,苦無良策第兩百四十一章 兩心相許,早在當時第兩百一十章 長卷之上,共畫來年第兩百七十七章 已在死路,尚不知悔第六百六十五章 歸來故國,杜宇斷舊第七百七十三章 針對防範,何愁不勝第兩百八十章 一人醉死,一人遇刺第兩百三十五章 金蟬脫殼,反擊螳螂第七百二十九章 還未揚眉,又再屈膝第六百二十四章 "迫於無奈",自曝家醜第兩百六十一章 相隔十里,恨不能見第六百一十二章 實情相告,夏柯恍悟第四百一十七章 挑事生非?遠遠不算第九十六章 英明世子,機智轉寰第四百五十一章 二孃悔悟,商議家事第三百六十六章 皇子審案,世子旁觀第四十一章 突生禍事,馬*婚第六百三十四章 牆裡牆外,暫不得見第九十一章 勝負委實,定於最初第三十五章 心腹既有,着手計劃第三百六十六章 皇子審案,世子旁觀第一百章 心有抱負,強勢而立第六百五十九章 偷襲得手,反被威脅第兩百二十四章 計謀迭出,誰是高人第五百六十二章 姐妹管家,刁奴犯橫第三章 細論諸女,蹊蹺宋氏第七百五十章 安排“後事”,睚眥必報第三百零五章 策動前夕,偶然偷窺第二十三章 握手言和,設宴謝師第三百二十一章 楚王府裡,已有暗涌第七百三十八章 一敗塗地,秦母求死第六百一十五章 安瑾拜訪,實屬誤解第兩百五十章 爭分奪妙,不及辭別第三百四十一章 據理力爭,領命施罰第七百六十八章 窮途末路,拼死一搏第四百九十八章 雷霆手段,旖景之威第七百二十七章 鴻門宴近,鬥志昂揚第三百六十五章 欲聯三方,挑明陰謀第兩百五十三章 病也及時,死也及時第七百四十二章 關鍵在於,誰將上位第四百五十七章 廖大破產,朗星挨踢第七百四十九章 生死相隨,永不分離第七百二十三章 詔返遼王,將有殺禍第四百六十五章 興師問罪,虎狼之心第兩百零八章 各人城府,深淺不一第六百七十六章 衛冉“入仕”,子若爲奴第三百五十七章 狐狸與豬,各有用處第三十三章 窗裡窗外,兩心契合第兩百三十九章 東宮有喜,聖上賜恩第四百六十三章 “風波”連連,“風光”回門第六百八十五章 隱瞞後着,暫且袖手第七百八十一章 旖辰血恨,親往賜死第六百八十六章 以死相逼,妥協不難第七百六十五章 莞爾之間,有若朝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