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六章 一願達成,一變突生

夫人傷了!

首先憤怒的是盤兒,因着大君下令準備大婚一事,盤兒變得十分忙碌,再者她雖不是弱不經風,但對於騎射一事並不如白衣們專業,故而便沒有跟着旖景去練武場湊趣,自然,也剝奪了夏柯隨往練武場的資格,兩個貼身婢女忙碌着的是一應瑣碎。

這日當見旖景紗衣染血的歸來,兩人大驚失色,當盤兒得知竟是新厥劍傷夫人,頓時暴跳如雷,拉着夏柯,立即讓人把此事上報清早入宮的大君,一邊忙不迭地詔入良醫正替旖景包紮傷口。

這傷不輕不重,若是在大君臂上也就是一笑置之,但換作旖景,就有些觸目驚心了。

而讓盤兒越發狂躁的是,當她訓斥新厥時,竟然遭到了“大逆不道”的反駁——“夫人自個兒要與屬下切磋劍術,存心陷害,在場可有十餘人目睹,便是大君質問下來,屬下也不屈理。”

盤兒氣得倒抽涼氣。

夏柯認爲自己不能太冷靜,按理,應當表現得比盤兒更加狂躁纔對,於是衝着新厥就是一個耳光,反而被扭住胳膊一推,巨響一聲,撞毀瓷樽數個。

夏柯銀牙一咬,額頭直接就撞向案角。

這下子場面就更加慘烈了。

旖景驚怒之餘,推開蹙眉不語的醫官,上前察看夏柯傷勢,順便抹了她半腦門血。

然後旖景發威了:“大膽侍婢,因懷不滿,今日爾等有意挑釁,傷我不說,反誣我陷害爾等,眼下竟然又再行兇!盤兒,立即喚親兵入內,將之扣押!”

新厥眼看不能善了,急怒不已,一切理智與專業素養都被這突然的變故焚爲衝頂青煙,冷笑一聲:“憑你也配,看你們誰敢!”

於是盤兒也動了手。

一片狼籍,綠卿苑裡上演了一出白衣侍女大打普通侍婢的鬧劇。

可憐的良醫正竟然也被誤傷,他怒了,施展身手,親自拿下新厥。

旖景暗暗抹了一把汗——蒼天可鑑,她真沒想到鬧得這般轟烈,額,西樑還真是藏龍臥虎的地方,居然醫官也是武林高手,還好還好,普通百姓並不習武,更何況真正的奴婢,否則要脫身還真不容易。

總之,以盤兒爲首的普通婢女多少都帶了點傷,白衣侍女們在場面上大獲全勝。

當然,這是在親兵侍衛衝入之前。

薛東昌自然是隨護大君入宮去了,衛冉還沒有隨意出入內宅的權力,事實上他協助大君消滅了慶氏之後,這段時間的使命僅僅只是聽命隊首看防外院,但因這回事發倉促,衛冉這個隊副的上司聽聞“白衣作亂”傷及夫人,大吃一驚,拉着衛冉就衝了進來,雖說因爲新厥被醫官制服,綠卿苑的形勢已經得到控制,但兩人還是被裡頭的狼籍混亂震驚。

衛冉與旖景的目光悄悄一遇,便知道一切盡在王妃算計當中,默默垂眸——王妃的戰鬥力還是這般強悍呀。

他猶記得當年幷州疫案,坊間是怎麼戲說蘇氏五娘智鬥幷州明珠的故事,驚心動魄曲折激烈更勝話本傳奇。

大君不到午時就趕了回來,當他踏入綠卿苑的正房時,一地碎片已經被清掃一盡,但是盤兒眼角烏青,夏柯額頭紫腫,就連良醫正的面頰都有一道長痕,更別說那些個端茶倒水的侍婢,個個鼻青臉腫。

旖景自然是其中最不狼狽的一個,新厥等再是大膽,還不敢真衝她下手,手臂上的傷口已經包紮,並沒再滲血,又因爲身着大袖對襟外衣,也看不出傷勢來。

但這並不妨礙大君勃然而怒。

旖景甚至不需要說話,光是盤兒與夏柯的敘述,再有良醫正十分公道的耳聞目睹,足以撩撥得大君滿目陰森。

“全部杖斃。”他一揮手,實不需要再提審白衣侍女們。

“統領稍候。”旖景卻阻止了薛東昌,懶洋洋地起身,掀了簾子進入次間。

大君自然緊隨入內。

“殿下不必如此。”旖景心平氣和地說道:“我來了西樑有些時候,關於這裡的風俗民情也聽薛夫人說了不少,早看出白衣們不甘不願,今日之事,也是我自大了些,看着新厥舞劍隱約覺得自己也會,哪知不堪一擊……新厥她倒不是有意傷我,但我受了一場驚嚇,盤兒與夏柯難免憂憤,兼着白衣們眼看闖了禍,也怕大君責備,話趕話的,就起了衝突……我眼下的身份,讓白衣們服侍已屬逾制,倘若殿下因而處死她們,別說妄廢了國相苦心調教,張揚出去,陛下與王后也會覺得是我不知體統侍寵而驕,大不利將來。”

旖景是真不想因爲這場有心而生的鬧劇,導致新厥等人喪命,她們都是薛國相一手調教,真要是都被大君一怒處死,薛國相也會覺得自己狠毒,那位是洞悉底細的,得罪他可沒好處。

所以,她雖然暗示白衣們早有不服之心,卻着重於強調大開殺戒會引西樑王與王后不滿。

眼下兩姓倒臺,必須安撫諸貴,這些白衣侍女雖不受家族看重,到底還是與貴族有些牽連,顧及着些有益無害。

這都是爲大君着想。

說明旖景已經不似當初,完全袖手旁觀,把自己當作外人了。

大君的惱怒便消散了幾分,先關切旖景的傷勢,得到一句“皮肉傷”的輕描淡寫,大君冷冷一哼:“縱使如此,也不能輕饒這些侍婢,我竟不知所謂白衣原本這等跋扈。”

事情鬧得這樣轟烈,旖景也免了訴苦,大君自然不願再讓白衣們“服侍”旖景,但他到底還顧及薛國相的顏面,不過將人“打包”退還,讓薛國相好生調教而已。

倒黴的是“罪魁”新厥,這位因爲“良醫正”下手太重,傷了筋骨,再不能舞刀弄槍,喪失了白衣侍女的資格,被退回本家,她的家族原先就被慶氏打壓得夠嗆,雖說慶氏倒了,不過也沒有立即翻身的可能,這回聽說新厥居然得罪了大君,整個家族都如喪考妣,新厥婚配宗室的願景自然落空,最終難逃一死。

但旖景顯然沒有關注新厥的閒情。

鬧出這一場風波後,她需要的是安靜下來,不讓大君因而生疑,自然對大君自擇侍婢的表示敬謝不敏,旖景也沒有人選,所以這事便由大君府內管事全權負責,提拔了一批溫順恭良的婢女。

不過白衣們退出大君府邸的舞臺,旖景就沒了教官,她自己並不在意,反而是大君念念不忘,於是這個光榮的任務,就降臨至猝不及防的薛東昌肩頭。

薛大統領險些沒吐血:“殿下,屬下哪有那本事,求您了殿下,要不委託小五……”

孔奚臨很淡定:“殿下,要不就讓微臣試試吧。”

但大君非常不踏實,否決了孔奚臨的毛遂自薦。

最終,薛東昌還是愁眉苦臉的領命上任。

旖景對這樣的結果表示雲淡風清。

所以她的騎射並沒有多少長進,但卻誆騙得薛東昌指點了一番當年七妹妹的丫鬟鮫珠所授的近博術,旖景暗暗操練,準備時機來臨之時有助脫身。

六月,兩盟之爭被西樑知悉。

因爲此事有關與大隆的邦交,西樑王的態度當然不會好比那時東鄭呈耶之亂一般採取放任,這一回,他顯然十分關注。

金元公主對這樁突生的變故大是驚疑——楚王辭別之前,說他自有安排,勢必不會讓自己受疑,她便料到楚王會有所動傷,難道兩盟之爭就是楚王的安排之一?

虞渢這人不好惹,金元公主有了更進一步的體會——瘋了,都瘋了!——金元無疑將楚王與大君之間劃上等號——爲了愛慕,感情這兩人把江山大業真當成了一盤棋局?

而另一個驚疑者自然就是大君。

他十分篤定,大隆衆多屬國,決不可能爲了區區一盟的興衰徵兵,但是,當屬國被侵,大隆爲了顯示國威,也不會袖手旁觀。

這回兩盟之爭,實際上是要逼着西樑出面調解。

但對西樑是有益無害。

倘若挑釁大隆屬邦的部盟不服,西樑便有了名義將之攻佔,倘若屬邦臣服,西樑與大隆之誼也更進一步。

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代表大隆出使西樑之人是楚王虞渢。

大君決不相信這是偶然。

虞渢行動了,如果他血洗東明餘孽是前奏,那麼這回出使西樑,就是正式宣戰。

並非國與國,而是針對他虞灝西個人。

虞渢是要帶旖景回去。

大君當然要嚴陣以待!

禁於深宅的旖景,並不知虞渢這陣東風已經颳了過來,直到某日,忽然遭至五雷轟頂。

這時,已經是七月,因爲兩盟之爭,大隆使臣即將來訪,西樑立儲之議延後,而大君姻緣一事自然也處於停滯階段。

不過大君府的僕婦並沒得到示意,盤兒依然爲此忙碌不停,夏柯照舊心不在焉準備女紅針鑿,旖景每日朝早,按例會去演武場折磨薛大統領,有時會遇見孔奚臨前來“觀戰”,一個冷若冰霜,一個視若不察。

可是霓衣繡坊精心繡制的嫁衣送入時,肖蔓並沒有如同往常般得準來見。

旖景便知虞灝西已經斷絕了她與外界接觸的機會,說明虞渢的計劃正在按步就班,並且進行到了關鍵時候。

但是這時,旖景已經不需要與外界接觸了。

所以,她很淡定。

也暗暗興奮。

沒有察覺自己犯了一個致命的失誤,她忘記了關注爲何肖蔓沒有親自送入嫁衣。

這讓草木皆兵的大君感覺到了蹊蹺之處。

他開始懷疑肖蔓。

於是大君主動與沿氏家主來往,打聽得肖蔓竟然並非西樑國民!

來自大隆……

孔奚臨早察得肖蔓的夫主姓王——爲何不是姓金?那是因爲金七當年擔心被家族連累,從經商之時,就改名換姓,這也是起初迷惑了大君一方的原因。

而虞渢明知大君識得金七,爲穩妥起見,自從肖蔓滲入大君府後,就讓金七暫留楚州。

這也導致了大君雖然對肖蔓的身份產生孤疑,但追究起來,察明真相也並不那麼容易。

大君乾脆釜底抽薪,防範於根本。

所以這日傍晚,旖景懷抱着曉曉坐在綠卿苑中的一角紅亭,正努力嘗試着與曉曉用彼此都能聽懂的語言達成溝通時,就見大君一如往常般“和藹可親”地踏着斜陽慢步過來。

鴉青長衣上,鬱金紋染着霞光,那般豔麗。

曉曉在旖景懷中,呵呵笑着對大君伸出胖胖的手臂。

孩子清澈的烏眸熠熠生輝。

大君已經十分熟練地迴應曉曉的熱情,接過她,興致勃勃地拋舉了兩下。

當旖景並未察覺有絲毫不妥時,大君卻將曉曉交給了乳母。

他落坐,很淡然。

眼見旖景目光追隨着乳母與曉曉的互動,大君卻忽然說道——

“曉曉會去別苑住上幾日。”

第六百三十八章 獲勝關鍵,讓人膽寒第兩百八十章 一人醉死,一人遇刺第六十九章 閨秀風範,但爲良人第四百一十章 勸言留生,何爲夙願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敞心扉,委婉相勸第兩百九十五章 真兇現形,西樑紛爭第三百四十五章 計議已定,直言不諱第五百一十四章 風波未起,責罰難免第四百一十三章 又遇重創,柳暗花明第三百零三章 婚事未定,已有籌謀第六百一十章 真失憶了,怎生是好第三百四十章 探望小姑,長嫂發威第七十五章 幾人明白,幾人糊塗第七百二十四章 不依禮數,你待如何第六百七十七章 家人團聚,王妃歸故第三百五十一章 彌生之幸,得君傾心第六百五十四章 迫在眉睫,東風及時第一百零七章 失而復得,完壁歸趙第六百二十七章 逼婚不成,賜你個妾第四百九十二章 原不應死,何故病逝第四百七十二章 疑軍穩軍,祖母厲害第兩百零二章 御史還朝,兩相鬥法第四百三十九章 你有急智,我有對策第一百二十四章 計謀雙方,各自手段第一百五十二章 姨母歸來,一段舊怨第三百七十四章 家庭會議,挑破隱密第一百三十一章 對峙雙方,狡言不斷第六百七十三章 聖令抵楚,不能饒幸第七十八章 左右爲難,便失姻緣第五百九十二章 恩斷情絕,同日赴死第三十五章 心腹既有,着手計劃第八十五章 天下至尊,奈何良薄第一百零四章 心計較量,更勝一籌第五百九十一章 “青雀”之用,忠義難全第六百六十五章 歸來故國,杜宇斷舊第三百六十一章 揮鞭相助,美人英姿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覺之間,環環陷井第七十七章 妖孽皇子,險失清白第四百六十三章 “風波”連連,“風光”回門第五百二十二章 公主論政,皇子無緣第五百六十三章 順勢而行,錦瑟“立功”第三百六十九章 猖狂姑姪,“可憐”婢女第兩百六十九章 當面過招,請猜勝負第六百八十一章 隔扇有耳,貪慾顯明第五百七十四章 勸逼指證,虞棟獲死第六百七十四章 京都局勢,三姓混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一個許諾,兩世糾纏第三百五十九章 化險爲夷,線索聯成第四百三十三章 牆還未倒,避之不及第五百四十九章 太妃出馬,二嬸遭殃第一百二十七章 侍婢易主,共赴宴席第六百八十二章 順哥護母,旖辰決斷第兩百六十四章 福禍相依,生死與共第四百七十五章 違逆“慈母”,教訓頑劣第四百八十二章 幫派內亂,鄰國政鬥第六百六十八章 夫妻交心,準備歸楚第五百六十四章 召集軍師,磨刀霍霍第六百九十三章 王妃智斷,廷益清白第兩百二十九章 春暖來遲,人心早急第七百三十六章 挑釁有因,獠牙畢現第兩百零八章 各人城府,深淺不一第七百五十九章 江薇“拜師”,遼王示誠第七百六十八章 窮途末路,拼死一搏第七百二十六章 緊鑼密鼓,挖坑布陷第兩百一十九章 羊脂魚佩,或有內情第七百二十一章 三朝回門,有藥可救第二十六章 賜名之喜,責罰之恨第五百九十三章 註定撲朔,慶王出手第兩百七十二章 冤鼓敲響,是爲何人第兩百四十二章 喬縣來客,再引覷覦第兩百四十六章 疑似“呷醋”,劫後重逢第三百八十二章 鬧市刺殺,孤閣纏綿第三百八十五章 遠瑛堂內,終極對恃第四百二十九章 阿昭直言,舅父真心第四章 夢時夢醒,愧疚如山第兩百二十章 不知不覺,已有行動第四百八十一章 蠢人無敵,可惜安瑾第三百五十章 爲君之故,怨痛滿懷第七百一十一章 王妃“中計”,入宮“和離”第七百四十九章 生死相隨,永不分離第六百五十四章 迫在眉睫,東風及時第五百三十二章 怎能無悔?叩請和親第一百八十七章 蛇已出洞,不見悶棍第三百四十四章 簪纓望族,清高太甚第三百零七章 悚然而驚,卻成交心第七百零四章 諫言立儲,慈安頓悟第一百九十五章 神秘女子,莫名兇案第四百九十七章 脫離掌控,怎生收場第一百四十五章 母女爭執,風波漸釀第四百九十四章 還有後着,滋生嫌隙第五百六十一章 期盼入宮,衛昭之願第一百二十四章 計謀雙方,各自手段第四十四章 宋輻何人?田阿牛也第兩百九十四章 尚未實施,便有變故第四章 夢時夢醒,愧疚如山第兩百九十五章 真兇現形,西樑紛爭第七百七十一章 李氏報訊,黃氏發狠第一百九十一章 香河田莊,世外桃源第四百二十四章 暗置屋宅,是爲何因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個誤會,或生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