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衛冉滲入,肖蔓遭疑

旖景對昨日終止宴會的命案並不關注,但因爲侍女入內稟報,當着諸多女眷的面,她當然要表現出震驚並且關切的樣子來,本是走個過場,哪知滿心不耐的白衣侍女直接就讓衛冉出場,反讓完全沒有準備的旖景猝不及防之餘險些失態。

衛冉這麼快就見到了旖景,的確又是神奇的“仲夏君府宴”發生的諸多巧合之一。

早在慶氏春江君領副將之令隨大君遠征之時,就開始盤算要在大君身邊安插親兵做爲耳目一事,衛冉只是其中一人。

這就註定了衛冉是唯一能得大君信任,滲入大君府的“慶氏暗人”。

之所以稱註定,與衛冉緊隨大君殺入北原邊關時的驍勇,以及眼明手快一劍了結刺傷大君手臂的北原兵,並展示自己身懷醫術,在戰場上還能充當一把醫官替將士們療傷自然有些關係,驍勇善戰、“多才多藝”足以引起大君的關注。

但這絕對不是關鍵。

大君開赴兩盟,授令副將分別領兩萬部,與已經佔據呈耶、東鄭的北原人正面交戰,自己率領餘衆繞往浩靖,欲奪西樑邊關,切斷北原援軍。春江君十分擔憂大君安危,特薦慶氏親兵十人,聲稱都是英勇善戰者,能助大君一臂之力。

這些人當然不會加害大君,而是想獲取大君信重,戰後,能繼續追隨大君。

故而就算衛冉再怎麼驍勇,身上從一開始就打上了“慶氏耳目”的標籤,他的命運應當也會與其餘九人一樣,戰後便被大君退還春江君。

但衛冉找了個機會自薦,表明自己其實是薛國相的耳目,建議大君將計就計,也許能用他迷惑慶氏,慶氏好容易纔在大君親兵裡滲入暗人,勢必會對衛冉大爲重用,將來慶氏行計若需衛冉配合,大君便能提早得知內情。

於是大君修書向薛國相求證後,便將衛冉對他的“救命之恩”誇大其辭,向春江君討要了衛冉在旁視爲親信。

其實大君雖被北原兵刺傷,傷勢卻並不嚴重,不缺自保之能,兼着身邊還有不少親兵貼身護衛,衛冉若非眼疾手快,還搶不到把刺傷大君者一劍穿胸的功勞。

當然,衛冉也沒瞞着他是衛曦兄長,兩人出身寧海衛氏的真實身份。

是以當薛國相聽說大君要將衛冉留在大君府時,顯得十分驚訝。

“臣當初將衛冉安插去慶氏,故然是因他爲晨微姑娘所薦,值得信任,不過臣以爲,大君對衛家兄妹應當有所防範纔對。”

薛國相這麼以爲,當然是因爲楚王妃的原因,衛氏可是當今楚王母族,難道大君就不擔心衛冉會被虞渢拉攏,解救王妃脫困?

“國相可認爲衛冉兄妹是虞渢一早安插?”大君反問。

薛國相搖頭:“若非東華公主和親,楚王決無必要關注西樑內政,晨微姑娘早在數載之前就隻身來了大京,那時和親一事尚未發生。”就更沒有人能料到大君會恣意枉爲,把楚王妃生生擄來西樑幽禁了。

再說,衛曦一心只在以所習醫術挽救病患,從不曾關注過西樑內政,這一點無論金元還是薛國相,都能確信。

“不說衛晨微,只說衛冉,倘若他真是虞渢安插,虞渢絕不會讓衛冉自認身份,不是擺明讓我生防?”大君搖頭:“再者,我也察過,衛冉與燕子樓並無來往,和東華更無關聯。”

正如虞渢所料,暴露燕子樓出來,勢必會讓大君將此作爲標杆。

“國相可曾察過衛冉兄妹所稱的身份是否屬實?”大君又問。

“當然是覈實過的,寧海衛家不比普通世家,這一支秉承的家訓頗爲怪異,自從東明時衛丞相致仕歸隱,其子弟入仕者甚少,多爲行商抑或從醫,男子也就罷了,並且也縱容家族女兒研習醫術,或者操持商事,不過雖他們家訓如此,經商行醫的世家依然會受大隆望族奚落,尤其女子,更不被世俗所容,是以晨微姑娘雖不曾受家規約束,其醫術卻不被大隆民衆信服,才幹脆稟明家人,隻身前來大京開設醫坊。”

大隆對女子禮教約束甚嚴,衛曦雖有家人支持,但別說她的剖腹治疾之術不爲世俗認可,病患甚至不會主動請女子出診,大隆雖有醫女,那也是有的坊間名醫爲貴婦診疾時預備,因爲男女有別,郎中們可不能對女性病患進行觸、望,這時就需要醫女代行,但醫女頂多也就是粗通醫理,世人多不信任醫女有治疾的本領。

相比而言,西樑就寬容多了,更利於衛曦憑藉醫術立足。

“衛冉雖習醫術,但並未行醫,也沒有與族人一同打理商事,更不曾入仕,倒愛與一幫子游俠結交,爲人頗爲好義,他之所以來西樑,是因路遇一勳貴子弟欺民,忍不住動手把人教訓了一番,這下捅了漏子,驚動了官衙去衛家逮人,寧海衛氏遠離仕宦,又與青州衛家素無來往,在當地早不算望族,頂多算是小有富產,還有舊日世家的名聲罷了,惹不起勳貴,是以衛冉不得已,才遠走西樑避禍。”

這些事情,薛國相是一一確定過的,而衛冉在來西樑之前,自然當真趁機教訓了一頓那個不可一世的紈絝,造成“避禍”的假象。

就算多智善謀有如薛國相,也萬萬想不到表面遊手好閒的衛冉實際上卻是江湖暗盟的首領,五義盟主身份神秘,當初連虞渢都沒察出蛛絲馬跡,將這個東明末年收容走投無路的流民反抗哀帝*的江湖組織與寧海衛氏聯繫起來,作爲外邦人的薛國相,就更不可能察出其中真相。

“衛冉在西樑沒了家族倚靠,堂堂男子也不可能依靠妹妹養活,這才讓晨微姑娘薦他去貴族府邸謀個侍衛之缺,他不願行醫,一手劍術卻甚是出衆,我考較了一番,倒覺得憑他身手做個侍衛有些可惜,想到殿下當日坦言,勢必會對政會動手,所以將衛冉乾脆安插進了慶氏宗家。”

衛冉到底是異邦人士,留在金元公主府任親兵不那麼合適,薛國相認爲衛曦直言出身,實爲示誠之意,又沒將衛冉直接薦給金元公主任王室親兵,也是明白分寸的作法,而且他沒察出衛冉任何蹊蹺,所以對衛冉還是相對信任的,正好他打算在兩姓廣佈耳目,因爲衛曦深獲金元信任,衛冉決不可能背叛宛氏反而被慶氏收買,作爲暗人剛好合適,卻沒想到衛冉又被春江君當作耳目安插了回來。

於是衛冉的作用就更顯重要,也是基於這個原因,大君即使知道他出自虞渢母族,也沒有輕易就棄之不用。

大君當年爲了圖謀大隆帝位,對各大望族頗多暗暗關注,尤其衛氏做爲虞渢母族,大君哪能全無所知,可是據他所察,別提寧海衛氏,就連青州衛氏與楚王府的關係都十分疏遠,就說當今禮部尚書衛予仁,也就是被高宗強迫入仕來到錦陽後,才與虞渢有所來往,除衛尚書之外,衛氏族人怕是見也不曾見過虞渢。

兼着寧海衛氏公然許可子弟行商、醫等賤業,青州衛氏對之大爲鄙夷,怕是百年以來都沒有來往,完全無視這支族人,大君怎麼也不相信虞渢竟與衛冉私下勾通,並暗中安排他潛入西樑,除非那人能未卜相知,料到自己會擄走旖景。

大君認爲這種可能太過荒謬可笑。

他哪裡能想到因爲清河君命運與本來的軌跡發生偏移,以致讓虞渢隱隱察覺危險,還真像未卜先知一般,未雨籌謀到這般地步,把五義盟主作爲暗棋安插到了西樑,當然,虞渢當時也沒料到衛冉的真實身份,全因衛冉“我與世子原本不是外人”的提醒,兼着虞渢得知晨微與衛冉是兄妹,聯想到她剖腹治疾之術,這才與寧海衛氏牽聯上了。

衛冉趕赴西樑之前,用他本來的身份在家鄉鬧出一場不大不小的風波,其實是得自虞渢示意。

衛冉也立即明白過來虞渢的謀劃,所以讓妹妹衛曦乾脆將他們的出身告之金元與薛國相。

就算大君本身狡詐多端,也保不住被這虛虛實實又加上諸多巧合的謎局矇蔽,在衛冉的“危險”程度上做出錯誤的判斷。

“既然衛冉決不可能是虞渢預先安排,便不能放過利用他迷惑慶氏的機會。”大君以爲,只要今後對衛冉仔細盯防,確定他不被虞渢收買就不礙事。

再者衛冉做爲親兵侍衛,也不可能常常出入後宅,沒有大君許可,衛冉是進不了二門的,更不可能與旖景有什麼接觸。

於是大君放心地把衛冉留在了府邸,交待給薛東昌將他視爲親信,還安排成了個小頭目。

設宴時突生命案,大君得報後,便讓衛冉帶人封鎖現場,等刑部官員處置。

作爲議臣,姻親還被“無端牽連”的瀾江公與春江君父子當時也在現場,“協助”大君察斷真相,大君爲了顯示他對衛冉的信重,才專門授令衛冉去東華苑囑咐旖景莫要在花苑亂走,於是衛冉已經成功滲入的事就這麼被旖景得知。

旖景當然明白衛冉滲入的作用,可不是爲了與她接觸聯絡,因而也只是詢問了命案的仔細,就將人打發。

而且據她觀察,甚至連肖蔓都不認識衛冉,旖景不由得歡欣鼓舞,篤定衛冉在西樑極其“隱密”,這回楚心積慮地滲入,應是虞渢已經有所計劃,着手要救她脫困了。

旖景萬萬沒想到次日清晨,她就會收到這麼一封詭異的書信,指明她楚王妃的真實身份,並且約她碰頭。

那幾箱綾羅綢緞是以富商沿氏的名義送入,並指名道姓是送給“倩盼”娘子,大君府的門房曉得沿氏旗下霓衣繡坊的女掌櫃與夫人有些來往,並沒在意,草草看了一眼箱子裡的綢緞,就讓人通稟給了大君。

大君起初也沒將這事放在心上,綠卿苑裡橫豎有盤兒與白衣侍女們盯着,他並不擔心在衆多耳目下虞渢還能送入什麼書信,於是一揮手,便讓人直接將禮物送去旖景跟前。

那封書信還當真是被盤兒先發現,可她不識字,猶豫了一番,並沒有給白衣侍女們察看,而是直接交給了旖景。

可以想像旖景拆看書信時的震驚心情,就連夏柯在旁睨了一眼,也是勃然色變。

當夏柯準備掩飾情緒時,已經接觸到盤兒孤疑的目光。

但旖景很快斷定此事與虞渢無關,他決不可能用這樣的手段送信進來,並直接邀她去外頭碰面。

倒像是不明就理之人的作法,以爲旖景能自由出入,並且大君毫不設防。

但究竟是誰能洞悉她的真實身份?!

旖景立即感覺到危險,並且也做出了萬無一失的應對,她還沒等盤兒詢問,就將那封信函緊握手中:“大君現在何處,我有要事,需要立即與他商議。”

她是在電光火石間就已經洞悉,信中點明她楚王妃的身份絕對不是爲了救她脫困,反而是威脅的意味更重一些,旖景並不清楚送禮拜見的沿氏與肖蔓之間有所關聯,而她的身份萬萬不能曝光,眼下能阻止挽救之人唯有虞灝西。

可是!旖景看見大君觀信後眉心緊蹙,竟冷笑而言:“好個沿氏,竟有這麼大的本事,東昌,速去霓衣繡坊,把那個肖氏給我拎來!”旖景大吃一驚,連忙追問:“與肖掌櫃何干?”

第六百七十五章 一樁姻緣,幾環圈套第五百五十七章 遠慶九年,悄然而至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情天家,誰主輸贏第三百八十九章 癡心狼心,生不如死第六百四十九章 以你之死,引發衝突第五百一十九章 迎使通州,黃氏受諷第六十六章 花簪風波,荷包傳情第二十四章 雞飛狗跳,銀釵墜井第五十四章 略微挑撥,小小報復第兩百八十一章 婚事在議,不料變故第三十九章 各懷心思,小聚芳辰第三百三十六章 虎狼大舅,三個妖精第三百七十章 仗勢欺人,欺得徹底第三百一十六章 三心二意,實爲一心第三百八十二章 鬧市刺殺,孤閣纏綿第三百八十六章 狡辯不脫,破釜沉舟第一百三十四章 看似退路,委實陷井第一百七十一章 多年怨恨,一朝暴發第三百七十章 仗勢欺人,欺得徹底第五百一十一章 最高長輩,登門問罪第兩百七十四章 世子審案,蘭心強辯第三百九十一章 呂氏婆媳,朱氏祖孫第六百五十五章 果然如此,劍指白衣第九十七章 蛇蠍比之,尚有不足第五章 再見故人,深藏愛恨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個誤會,或生事故第八十五章 天下至尊,奈何良薄第六十四章 紊亂開場,勝負難說第六百五十四章 迫在眉睫,東風及時第七百章 忐忑被棄,入宮勸諫第七百章 忐忑被棄,入宮勸諫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個忠婢,一段前塵第兩百八十四章 兩地不同,一樣月色第四百二十九章 阿昭直言,舅父真心第四百七十八章 蠻橫甄母,總算報應第五百八十一章 掀發殺戮,舅母問責第三百三十七章 反感漸重,浴室意外第九十章 正面交鋒,勝負難料第七百一十三章 添妝之賀,秦氏試探第七百七十章 大變在即,許氏施令第三百二十八章 溫弱兒媳,險惡婆母第九十八章 三女繪畫,兩副被毀第六百四十四章 分崩離析,果遭“天遣”第四百七十二章 疑軍穩軍,祖母厲害第五百四十二章 家宴認親,虞湘婚事第四十三章 故作懵懂,擢升櫻桃第四百章 將來弟婦,眼下判者第三百三十一章 從此之後,再不分離第五百零一章 又來貴客,平樂心動第四百零九章 風雲突生,順勢嫁禍第三百八十七章 塵埃落定,各得其死第三百八十一章 聯宗族親,原來是你第六百零八章 西樑回訊,禁苑佳人第三百四十一章 據理力爭,領命施罰楔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虞洲定親,舅父入京第一百三十二章 所願並非,一心一意第七百五十六章 錢江伯府,緊接“出局”第五百八十五章 慈母之心,帝王之疑第一百八十章 痘疹之疾,抑或陰謀第四百二十章 歸化遇襲,一個時機第三百三十八章 依偎之間,細數疑惑第四百八十三章 太后意動,大不尋常第三百七十一章 不知厲害,自尋死路第兩百三十五章 金蟬脫殼,反擊螳螂第四百七十六章 得此孝女,正該此報第六百七十六章 衛冉“入仕”,子若爲奴第兩百二十二章 福王慰妻,兩妃爭強第兩百三十五章 金蟬脫殼,反擊螳螂第七百七十七章 本來順利,忽再危逼第一百零九章 遠道歸人,骨*圓第三百四十章 探望小姑,長嫂發威第五百一十章 深沐天恩,並非無患第五百八十三章 帝君抉擇,皇后將廢第四百二十八章 虞洲定親,舅父入京第四百二十五章 夫妻之間,小打小鬧第五百五十二章 算作絕別,九月之喜第一章 醒來豆蔻,愛恨重頭第兩百六十四章 福禍相依,生死與共第七百三十八章 一敗塗地,秦母求死第一百七十九章 箇中真相,委實驚心第三百六十二章 面見殷氏,得證實情第一百八十四章 手提悶棒,等你出洞第四百四十六章 權勢二字,當用得用第七百七十一章 李氏報訊,黃氏發狠第七百零五章 你來我往,鬧劇開鑼第六百五十五章 果然如此,劍指白衣第兩百零二章 御史還朝,兩相鬥法第一百一十三章 諸美小聚,惡兆傳開第七百一十三章 添妝之賀,秦氏試探第五百七十六章 早知真相,隱瞞不察第七百六十四章 再行試探,將要團圓第六百零二章 先有安排,金蟬脫殼第四百二十一章 兄妹反目,姑嫂離心第六百三十二章 侍女本份,潛入大京第八十五章 天下至尊,奈何良薄第四十二章 巴掌甜棗,俱都給之第六百七十一章 乾孃面目,王妃“懷妒”第三百八十五章 遠瑛堂內,終極對恃第三十九章 各懷心思,小聚芳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