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牆裡牆外,暫不得見

其實西樑王要立太子孤女爲儲,使金元以女兒之身執掌江山,這事大不容易,別說慶、胡兩家會從中做梗,只怕連宛姓內部也會發生爭執,因爲西樑王就算無子,又基於各種原因不能貫徹“嫡女夫繼”或者“嫡女子繼”,若依禮法盟約,也當在宗族內部擇嫡系繼位。

當今陛下宛璋其實是逼君篡位,通過政變將他的嫡親弟弟置於死地,脅迫先王禪位,先王雖沒了別的子嗣,但先王還有嫡親兄弟、還有嫡親伯叔,宛姓仍有嫡系子侄存在,不過並非宛璋這一支而已。

金元公主要想繼位,必須依靠強權,而並非禮法。

故而,胡慶兩家勢必要打壓,從根本上廢除三姓執政,金元還必須要收服宛姓諸貴示忠,才能承繼王位。

眼下,宛姓宗室雖多數對王權震服,卻也有人暗懷野心。

這樣的情況下,虞灝西突然從天而降,迴歸西樑,成了禮法有據的繼位人選,相比金元更爲名正言順,而不需要大動干戈。

他有薛國相鼎力相助,這回若能立得軍功,足以在西樑立威。

這是虞渢目前所掌握的情況,但他拿不準金元究竟有無與大君爭位之心。

而且對於金元的品性究竟如何,虞渢其實沒有把握,所以想聽聽安瑾的見解。

“若是西樑沒有大君,金元勢必要力爭王位,但這時,以我看來,公主她似乎並沒有爭權奪勢之心,而是一心爲西樑將來的強盛打算,整副心思都在廢除政會上頭,對大君更無敵意,實際上就算大君登位,以金元的威望,將來也會涉政,大君到底不是宛姓,宗室們還需要金元平衡。”安瑾說道。

虞渢頷首:“也就是說,西樑王很有可能會促成大君與金元聯姻,才更利於宛姓宗族團結,西樑政局穩定。”

先太子健在時,因爲嫡子先後夭折,更無庶子,對金元的教育就十分注重,金元七、八歲時大概就已參政,協助父祖批閱奏章,後太子意外身故,金元更受祖父着重培養,年紀小小已經做出了好些益國益民之事,諫言政令,出使屬國,聲威日重,這位就算執掌江山也算夠格,當然是將來王后的最佳人選。

其實虞渢認爲,虞灝西若得這麼一個賢內助,西樑今後勢必突飛猛進,就算暫時不能與大隆相提比論,十年之內,徵佔西南諸國不成問題,說不定會力壓北原,成爲僅次大隆之邦。

倘若大隆再生內亂,或者君帝無道以致權勳橫行民不聊生,說不定不出三十載,反而會受西樑威脅。

安瑾這時似乎也回過味來,隱隱猜度到兄長的打算,有些急切地說道:“金元公主對大君似有傾慕之心……我來西樑雖然不足三載,與金元也算和睦,深知她雖懷大志,卻並非執迷權勢者,其眼光胸懷實勝許多男兒,不過金元生性有些內斂,這些女兒家的心事還不至於與我深談,我只是隱約感覺幾分,但晨曦姑娘與公主卻是知交,她肯定了我的猜測,說有回與金元縱酒長談,金元的確說過傾慕大君的話。”

晨曦便是衛曦,衛冉之妹,金元公主府的良醫正,西樑第一女醫。

西樑與大隆有秦晉之盟,互爲友邦,故而西樑並不介意大隆人士在朝爲官,實際上部分寒門士子從前在大隆沒有入仕之機,也不少輾轉到西樑,以期一展抱負。

“三妹妹認爲,金元會否對旖景不利?”虞渢又問。

這話讓安瑾沉默片刻,幾經思量之後方纔頷首:“金元不像是陰險毒辣之輩,若以實情告之,或許能爭取她助一臂之力,但只不過,不知金元會不會爲違逆大君之事……不過西樑王行事果辣,我實擔心,倘若讓陛下得知大君的企圖,會對嫂嫂不利。”

虞渢見安瑾已經明白了他的打算,微微頷首:“大君也不是輕妄之輩,他若沒有成算,不會將旖景推至風頭浪尖,這點我倒不是特別擔憂……再者,我也不會給他這麼長的時間籌謀,安瑾已在明處,擺明行事倒可不忌,你先着意與金元交近,進一步試探。爲了成事,有些風險必須要冒,相信金元不是普通女子,她若眼光長遠,也曉得這事不能張揚,就算她不願相助,也不會揭穿旖景的身份。”

旖景是楚王妃,這事情一旦拆穿,勢必會有損兩國邦交,楚王眼下已經赴藩,鎮守銅嶺關,金元應當會明白利害關係。唯一風險就是,金元會把安瑾請求相助救旖景脫困的事告訴虞灝西,但這時虞灝西已經知道安瑾察知旖景身份,拆穿並無大礙,頂多就是此計不成,需要另尋途徑。

“不急於一時,安瑾切記,今日之後莫要與臻善館再有聯繫,而當依然通過燕子樓收遞消息,得我書信知會後,再與金元公主直言,到時,我也要與金元公主見上一面。”

虞渢這時有明、暗兩線,安瑾在明,她是和親的公主,慶氏宗媳,就算與金元來往還不致於讓虞灝西生疑,而杜宇娘、肖蔓在暗,就算明線失敗,暗線仍可發揮作用,衛冉大概就屬半明半暗了,但他的作用必須有金元配合才能發揮,倘若金元拒絕相助,並把這事告之虞灝西,衛冉便會被忌防,但若金元不願相助,僅憑衛冉一人實難助旖景脫身。

而關於虞灝西的防備到了什麼地步,這事只有旖景最清楚,眼下關鍵,還是得靠肖蔓滲入大君府,取得與旖景聯繫之機。

“可是阿兄,我只擔心就算能說服金元公主相助,她也不能強行將嫂子帶出大君府,如此,豈不是與大君翻臉,這要是暗中,公主也不能干涉大君後宅之務。”安瑾還有想不通透的地方。

虞渢微笑:“我當然有把握,只要金元相助,勢必不會讓大君察覺分毫,這事日後再談,三妹妹還是先着意試探金元的心意,且看她是否對王后之位勢在必得。”

眼下就論細節實在太早,不能確定旖景的具體情形,再者衛冉隨軍出征,有沒有如願爭取安插在大君身邊不能確定,金元這頭還不能直言,安瑾得知詳情也沒必要。

這番商談之後,爲了避免旁人生疑,安瑾也不多留,先就告辭,虞渢卻在杜宇孃的私宅又逗留了兩日,待安排妥當後,又再啓程歸楚。

離開大京之前,他的車與特意駛去大君府所在的街市,遠遠停在道旁,推開一角車窗張望那高牆重宇。

他的王妃,就是被困於此,眼下百步之遙,卻不能見面。

而當這輛毫不起眼的青圍車緩緩遠去之時,大君府的前院書房外,被“無情”棄於後方而無緣建功立業的薛東昌正在焦灼不安的來回,身上那件青灰氅衣被冷風拂得獵獵作響,這位額上卻是豆大的汗滴。

廊子裡挨着個炭爐圍着件大毛斗篷的孔奚臨卻甚是悠閒,獨自解着一盤殘局,正要將拈着的黑子落下,卻被薛東昌一個箭步過來打斷:“小五,這都隔了一個下晝兼整個晚上,裡頭怎麼還沒消息傳出來,不會有什麼意外吧?萬一要是有個好歹,殿下回來還不剝了我的皮?”

孔奚臨一聲冷嗤:“都說女人生孩子,好比一腳踏入鬼門關,生死由天不由人,與咱們何干?你少閒吃蘿蔔淡操心。”

“這話你有本事當面說給殿下聽。”薛東昌狠狠一跺腳,咬牙切齒。

他又轉了一陣兒,實在不能安心:“小五你這在兒鎮着,不行,我得去請國相過來。”

“東昌,你腦子被水煮了,這時叫國相來有何作用,國相還能進去產房不成?”孔奚臨連忙將人喊住:“你這樣子,仔細讓下人們瞧見生疑,一大清早就跟這兒轉悠,得,你還是在這兒坐着吧,我進去打聽打聽。”

孔小五才慢悠悠地起身,便有一個白衣侍女急走而來。

薛東昌聽得那句“母女平安”,一口氣才長長吁出,嘴角險些裂到耳根。

孔小五十分嫌棄他這番模樣,眼睛一瞪:“你個呆子傻樂個什麼勁!”

“能不樂嗎,咱們殿下可有小女君了呢。”

“瘋了吧,旁人不知,咱們還不清楚?這位可是大隆的小郡主,與殿下有分毫關聯?不過也好,可幸是個女孩,倘若是男孩,將來還不知怎麼個混亂。”孔奚臨冷哼一聲:“既然無事,我先走了,也不知有沒新的戰報,大君還在圍困北原兩郡?胡、慶兩家副將已經拿下了呈耶東鄭,這下可好,功勞都成了他們的,昨兒個瀾江公那趾高氣揚的模樣!殿下當日說得十拿九穩,還打算奪下六郡,眼下連兩郡都未攻克,虧你還爲這等雞毛蒜皮的事急得滿頭大汗,有這閒心,還不如與薛國相商量一下怎麼轉寰,接下來又當如何!”

薛東昌毫不留情就是一個白眼:“你懂什麼,殿下自有籌劃,這時又與胡、慶兩部順利匯合,說不定已經攻下兩郡。”

卻腳步不停地跟着孔奚臨出去:“我也跟你一道,打聽打聽戰況。”

綠卿苑裡,這時一陣忙亂。

染血的被褥雖說已經被手腳麻利的婢女們更換,可產房裡仍有一股淡淡血腥味,旖景散發披肩,鬢上還有殘餘的汗溼,氣喘吁吁地躺在牀上,看着薛夫人抱在懷裡,那個折騰了她七、八個時辰的小傢伙哭啼一番後總算安靜下來,這時尚未能睜眼,紅通通肉乎乎的小臉蛋,小手握成拳頭,時不時就揮舞一下。

“這纔剛剛出生,就能瞧出將來是個小美人兒。”薛夫人笑着說道:“瞧這眉毛,鮮少見新生嬰兒有這般黑亮的,眉形也秀氣,也不知隨了娘子還是大君。”

端着一盆溫水進來正想替旖景淨面的夏柯聽了這話,險些沒被噎死,笑着接了一句:“自是隨夫人的。”

依然寸步不離夏柯的盤兒連忙遞上一個警告的眼神,有意岔開話題:“小娘子怎麼還不睜眼,莫非睡着了不成?”

“有的孩子得等幾日後,有的一、兩時辰就能睜眼,說不定娘子一覺醒來,就能見着小娘子睜眼打量她的孃親了呢。”薛夫人笑道:“娘子要不先與小娘子取個小名兒。”

“她生在清晨,就叫曉曉。”旖景用指尖輕輕撥拉着女兒的手指,感覺到小傢伙的迴應,心裡頓時溫軟下去。

曉字是她早盤算好的,並非是因清晨出生,而因一首前人詩詞——“趙瑟琴箏彈未了,洞房一夜烏啼曉,忍把千金酬一笑……”關鍵是後頭那句——“畢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曉曉,我期盼與你父親早日相逢,卻不能太過明顯而被旁人洞知。

曉曉,母親是在元宵夜有你,宵與曉諧音。

待將來歸去,咱們一家團聚,再讓你父親替你取名,這時我只稱你曉曉可好?

曉曉,我的孩子,萬幸有了你,萬幸你能安好。

第六百四十章 甘心臣服,不懷妒恨第七百一十六章 針鋒相對,固執不讓第六百三十四章 牆裡牆外,暫不得見第五百七十章 虞棟陷獄,皇子索恩第兩百四十五章 瞎眼老嫗,張或是殷第五十三章 重返舊地,苦辣酸甜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真同心?十分未必第一百四十一章 原來驚喜,恭賀芳辰第六十四章 紊亂開場,勝負難說第七百零九章 仲春風暴,暗器脅人第五百三十章 晨微露面,皇子醉臥第四十一章 突生禍事,馬*婚第兩百九十章 村落遇險,“一箭中的”第十五章 一段遺恨,隱埋禍根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真同心?十分未必第兩百七十章 變故迭發,陰謀照舊第一百二十八章 世子疾愈,引人半疑第五百九十三章 註定撲朔,慶王出手第四百六十八章 開幕落幕,“真相大白”第四百九十一章 小嫚如願,謝琦謀財第一百一十章 蘇氏七娘,爽郎大度第兩百八十五章 非是良人,怎託終身第三百七十六章 坦言不諱,嫡母庶子第四十三章 故作懵懂,擢升櫻桃第五百九十四章 徹底摧毀,一筆勾銷第七十章 拈花識香,實有內情第兩百七十五章 孟高平冤,殿下“倒戈”第三百六十三章 鄭村死者,隴西歸人第六百九十二章 真的死了,連環嫁禍第兩百九十一章 “死而復生”,無奈示好第一百二十七章 侍婢易主,共赴宴席第四百二十九章 阿昭直言,舅父真心第兩百八十章 一人醉死,一人遇刺第兩百零三章 各憑手段,誰主沉浮第七百一十七章 暖春響雷,猝然當頭第一百四十七章 得罪惡人,禍之根源第一百五十五章 厚顏如是,無可奈何第三百五十九章 化險爲夷,線索聯成第一百六十章 雖未攜手,早已並肩第三百四十一章 據理力爭,領命施罰第六百七十七章 家人團聚,王妃歸故第一百零一章 疏漠不再,關切依然第三百九十三章 良策蠢策?各有見解第五十二章 情竇初開,驚變頓生第七百六十二章 蘇公出徵,大君來使第九十八章 三女繪畫,兩副被毀第三百四十三章 香河來人,青州寄信第兩百四十六章 疑似“呷醋”,劫後重逢第五百一十章 深沐天恩,並非無患第六百六十五章 歸來故國,杜宇斷舊第一百五十一章 揣摩人心,肯定陰謀第七百二十八章 舊怨在心,扭曲人生第三百五十九章 化險爲夷,線索聯成第三百九十六章 “風流韻事”,江氏出醜第七百一十一章 王妃“中計”,入宮“和離”第四百九十六章 突封郡主?爭端升級第一百五十七章 諸美比才,結交新友第四百八十八章 良宵切切,兩情無猜第三百零五章 策動前夕,偶然偷窺第八十六章 一事變遷,混亂全局第六百八十一章 隔扇有耳,貪慾顯明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謀而合,雙管齊下第七百零三章 早有關注,風浪將來第二十九章 有人忠直,有人糊塗第三百八十一章 聯宗族親,原來是你第五百零一章 又來貴客,平樂心動第七百零七章 子若心急,黃氏被斥第五百五十章 蘇漣趕到,再補一刀第五百七十二章 恩怨勾消,清算開始第三百一十六章 三心二意,實爲一心第兩百三十七章 儲君無能,實爲隱患第六百七十一章 乾孃面目,王妃“懷妒”第六百六十七章 良宵情長,歲月靜好第兩百九十四章 尚未實施,便有變故第五百三十七章 晴空如洗,惡浪暗來第四百一十章 勸言留生,何爲夙願第四百五十一章 二孃悔悟,商議家事第九十七章 蛇蠍比之,尚有不足第七百二十六章 緊鑼密鼓,挖坑布陷第四百九十八章 雷霆手段,旖景之威第兩百七十章 變故迭發,陰謀照舊第兩百零七章 貴女之間,涇渭不明第一百五十九章 嫌隙難消,心生倦意第兩百五十一章 再訪喬縣,攻心爲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皇子相助,美人知恩第七百四十三章 繾綣懷憂,病勢日沉第兩百四十三章 突然生變,生死危機第兩百三十七章 儲君無能,實爲隱患第九十六章 英明世子,機智轉寰第兩百零一章 遠人才歸,又將外行第六百七十三章 聖令抵楚,不能饒幸第三百四十六章 各有離間,高低顯然第四百六十五章 興師問罪,虎狼之心第七百零八章 決斷不易,步步相逼第兩百零三章 各憑手段,誰主沉浮第五百零四章 年氏逞兇,反被氣死第一百六十六章 必死無疑,絕不饒恕第四百九十七章 脫離掌控,怎生收場第七百四十五章 不幸病重,太后歹意第六十八章 兩相之爭,風雨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