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如意算盤,實在精明

這當然也是因爲三太爺心急——兄弟幾個同一屋檐下生活了大半輩子,各自性情心裡還是有數的,三太爺再怎麼狂妄,也明白他吃虧在一個“庶”字上,再兼着那幾個團結一致,自己是勢單力薄,年氏雖說強勢,一個婦人家連在祠堂裡說話的資格也沒有,雖有三個兒子,也比不過另三房加在一起數十口人。

恩義伯府遠在朔州,這回爲了賀壽纔來了京都,當是要趁着他們沒走之前與鎮國公掰扯分產的事,有了年家這門助力,纔多幾成把握。

三太爺之所以不把楚王府放在心上,也是看着這些年來,楚王與虞渢對鎮國公府的冷漠疏遠,一心以爲他們這回也不會插手,老王妃枉有個尊貴的身份,笨嘴拙舌又極易糊弄,不足爲患。

哪知追逼着鎮國公定了日子,三太爺立即着人去城外年家別苑裡告之恩義伯,卻不料得到伯夫人病重,壽宴次日恩義伯忙不迭就趕回朔州的話。

謝家這場分家風波的勝負當然沒有懸念。

二太爺與四太爺固然認爲分家雖不可避免,各房開枝散葉,人丁越來越多,這些年來混在一處居住逐漸不便,卻不願分產,四太爺得了內城一處宅子,離國公府不遠,搬出另居,只吃穿用度仍由國公府按月支銀,田莊商鋪還由長房打理,二太爺是嫡子,暫時還住鎮國公府。

兄弟三人這般商量,打的是把三太爺一家分出另居,卻不願分產的主意。

三太爺自是不願,祠堂的屋頂都險些被他義憤填膺的申訴掀了個透穿。

三太夫人一見情勢不好,就要撒潑,被兩個老態龍鍾的族老呵斥了幾句,三太夫人當面頂撞,結果被幾個身強力壯的僕婦進來叉了出去,故而祠堂外又是一番錘胸頓足,慘絕人寰的哭嚎,年氏甚至讓人在院子裡的古榕樹上結下白綾扣,踩着凳子要自掛東南枝,往謝氏兄弟頭上栽個逼死弟婦的罪名。

鎮國公“只好”退步,先立下契約,約定各房所得產業,二太爺與四太爺仍願由長房統籌,待鎮國公百年之後再履行今日之契。

三太爺見老妻一番胡鬧扳回一城,底氣大漲,果然獅子大開口,自願“放棄”國公府這處宅子,但要了京郊與外城、內城三處別苑新宅,還要分得總田產的四分之一,至於祖上留下的商產,他也得要佔四分之一,更提出自從遠慶元年國公府新增的商鋪,全是他三房的功勞,該盡數歸於三房。

在場的老王妃被氣得說不出話,二太爺卻一口痰直撲三太爺臉上,兩個族老也是吹鬍子瞪眼,直斥三太爺異想天開、貪心不足。

各據一辭地爭論了半晝,終於有了結果。

鎮國公是嫡長子,當然佔有絕對優勢,國公府自是由他承襲,內城兩處宅子分在二房、四房名下,外城一處給三房,至於公中的存銀,一分爲四,各房平均,但因二房、四房仍堅持不願分產,只將四分之一分給三房。

一盤帳,公中存銀共才兩萬,故而三房只得五千,雖說在平民百姓眼裡這也算是一筆重財,可在貴族之家,的確連一回嫁娶都經不起。

至於田產,鎮國公先佔了一半,其餘一部份,二房又佔了一半,剩餘再分成三份,三、四兩房各佔三分之一。

族田、祿田、祭田是不能分的,由鎮國公承襲。

接下來就到了最能獲利的商產,各處商鋪,依然還是謹守田產分配的規則,三房最終落在手裡的,十間不到。

三太爺哪裡服氣,可翻來覆去說着的無非就是他們三房這些年來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的話,族人都覺嗤之以鼻,鎮國公畢竟纔是族長,又承諾了今後祠堂修葺、族學開設等族務他們這支仍出大頭,各支既然都能獲益,自是沒人站在三太爺一邊。

再說一個庶子,原本就該奉嫡長爲尊,這若是換在前明朝,庶子可是一分繼承權也沒有。

老國公謝晉當年在世,又沒有留下遺囑如何分產,只不過叮囑鎮國公這一代不能分家而已。

誰讓三太爺自己要鬧騰呢,分家是他主動提出,率先違背父命,這可是不孝,就算鎮國公一個子不掏,光讓三房捲鋪蓋走人,也佔着理。

三房鬧騰了半天,三太爺嘶吼得嗓冒青煙,三太夫人哭嚎得暈死過去幾回,最終沒能佔得半點便宜。

老王妃樂呵呵地回了王府,把這日的事繪聲繪色講給衆人聽,旖景一直微笑,小謝氏那張臉就像籐上結着的一根苦瓜。

只旖景前腳回了關睢苑,祝嬤嬤後腳就跟了來,二話不說跪在地上,磕着響頭懇求旖景援手,萬萬不能讓她子女兩家人跟了三房,希望旖景能“買了”在手,將來她必會肝腦塗地,報世子妃仗義之恩。

旖景好整以睱地划着蓋鍾,看着金紅湯麪下舒展的黯色茶葉,由着哭求繞耳了好一陣兒,才緩緩道出一句來:“嬤嬤該去求祖母,不該求我。”

花廳裡頓時一片寂靜。

“嬤嬤的子女是鎮國公府的奴婢,我再怎麼能,也不能強逼着從謝家要人兒,若真這麼做了,二嬸豈不知嬤嬤的心思,哪裡還容得下你,謝夫人眼下掌着鎮國公府中饋,僕婦該走該留由她一人說話,她一貫敬重祖母,若祖母開了口,舉手之勞的事兒,謝夫人必會一口應允。”旖景好心提點。

祝嬤嬤有如醍醐灌頂,恭恭敬敬地謝了旖景,果然求到老王妃跟前,抹着眼淚,訴說着與子女分開兩府,各自牽掛的苦楚,眼下鎮國公府分了家,三房又與鎮國公鬧得水火不容,若子女跟了三太爺去外頭,今後只怕再也難見。

當小謝氏知情時,已經看見祝嬤嬤的子女在老王妃面前叩首謝恩了。

自然氣了個倒仰,暗暗埋怨自己被三太爺這一場鬧弄昏了頭,沒顧及祝嬤嬤這樁,倒被她鑽了空子,竟將人質從鎮國公府裡討要了回來,越發將兄嫂恨得咬牙,這麼大件事兒,怎麼也不知道先商量了自己,完全不想當初謀爵的事瞞着諸人,唯鎮國公夫人與三太爺心知肚明,鎮國公夫人過世,小謝氏爲了控制祝嬤嬤,才說服長嫂將其子女調去了三房侍候,卻沒說仔細,只道是祝嬤嬤所求,謝夫人壓根沒從婆母那處得知祝氏子女的“重要”,此時更將這事拋到九宵雲外,老王妃一開口,謝夫人只以爲小事一樁,哪會想得那麼深入。

小謝氏生怕虞棟責備,在他面前,自是把所有責任都推在兄嫂頭上。

卻還是沒逃脫一場斥罵。

“我看你就是長了個豬腦子,嫡親的兄嫂,不知討好籠絡,反而處處得罪,聽說你昨兒個又去尋芷孃的不是?我看芷娘謹慎乖巧,並沒有半點輕浮無禮,她到底是舅兄的女兒,你親親的侄女,不照顧些也就罷了,沒事還挑事生非,真是愚蠢透頂!”

小謝氏哪曾受過這般責罵,愣怔半響,捂着臉倒在炕上就是一陣痛哭:“我還不是爲了洲兒,想到都因爲那賤人,害得洲兒婚事坎坷,就恨不能扒了她的皮!二爺哪知我的苦心……這些年爲了你,爲了咱們這一家,我任勞任怨……”

虞棟被她哭得煩心,強壓着怒火勸慰:“我也是因着心煩,舅舅這回衝動妄爲,不就是錢銀小事,這麼多年都忍了,偏偏在這時和國公府鬧得水火不容,還不是他自己吃虧,全不爲我着想……正因爲如此,咱們更不能與舅兄生份。”

小謝氏聽着虞棟的語氣緩和下來,才哽噎着收了眼淚,軟軟地靠在虞棟懷裡,因角度問題,全沒有發現虞二爺的滿面不耐,這般“享受”了一陣兒,等心裡的怒火都消了,才滿不在意地說道:“兄長和我一母同胞,必不會爲着這些就當真生份了,從前在家,他就老讓着我……就算因着這回的事,嫂子心裡存了芥蒂,又算得了什麼,阿兄原本對她也是不冷不熱,心裡真正寵的,還是那幾個姨娘……二爺就安心吧,國公府是個什麼情形,父兄心裡哪能不知,這回和三叔鬧得不可交,又失了年家的助益,今後還不是隻能依靠楚王府,大伯與虞渢兩個又不理會謝家的事兒,還不得靠着咱們。”

又說起祝嬤嬤,小謝氏連連磨牙:“個老狐狸,這回就算讓她鑽了空子,不過二爺也別擔心,她仍有把柄捏在我手上呢,景丫頭絕了身育,那藥可是她經的手,再說就算把子女弄了回來,還不是落在我的手裡,今後要打要賣,還不是由我發落,她更不敢違逆了我。”

虞棟現在暫時絕了下毒害人的陰私想法,自是不再重視區區個把僕婦,關心起虞洲的婚事來——婚期已經議定,就在十一月下旬,因時間倉促,眼下正忙着準備聘禮。

“二爺放心,衣料首飾等物我都看好了,禮金也商量了老王妃,雖比不得世子,洲兒到底也是宗室子弟,簡慢不得,沒得丟了王府的顏面,讓候府小看,老王妃本就是個沒成算的,先就點了頭,等我把禮單各項擬了出來,就交給長史官准備。”小謝氏說起這事,再無丁點怒火,眉彎眼媚:“候府是前朝世家,講究聲名,定會依照約定俗成,把禮金當成陪嫁翻番地返還,這些錢將來還不是洲兒的,再有咱們眼下仍在王府,婚宴的事兒是公中籌辦,可賀禮依例得歸洲兒,世子大婚時,賀禮的單子我都沒瞧見,還不是都歸了關睢苑,有先例在前,大伯也挑剔不出什麼理來。”

一應聘禮宴席是靠王府掏腰包,可女方的陪嫁當然不能歸王府,再加上賓客的賀禮……小謝氏算盤打得飛快,一場婚禮下來,至少有十萬的入帳,比她殫精竭慮摳着帳本截流十餘年的收益還多,怎不叫人欣喜若狂。

楚王與虞渢都是孝子,又慣不在乎錢銀的事兒,就算世子妃精道,她一個晚輩,又是個婦人,又是新婚,連中饋都插不得手,難道還能插手他們二房的婚宴?

關鍵人老王妃又點了頭,再沒任何變數。

虞棟聽了這話,鬱煩的心情才略微開解,心滿意足地讚揚了小謝氏幾句,換了身出門的衣裳,打馬出了內城,去京郊與愛妾、小兒子團聚去了。

第兩百二十五章 不過如此,棋高一着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謀而合,雙管齊下第六百二十四章 "迫於無奈",自曝家醜第三百五十章 爲君之故,怨痛滿懷第五百三十四章 媚娘香夭,玉郎陷險第五百九十章 致勝心腹,故人遠歸第四百八十三章 太后意動,大不尋常第六百六十二章 聲東擊西,虛實難辨第三百五十四章 隱伏殺意,真相將明第八十章 閨閣芳心,所託非人第七百三十二章 總算潑酒,快去更衣第一百三十章 果如所料,殺機早伏第五百二十四章 早通款曲,樂陽之謀第四百三十九章 你有急智,我有對策第六百九十七章 三大收穫,混亂局勢第七百一十七章 暖春響雷,猝然當頭第四百四十七章 表妹“企圖”,原因仰慕第三百五十四章 隱伏殺意,真相將明第兩百四十五章 瞎眼老嫗,張或是殷第三百五十九章 化險爲夷,線索聯成第六百四十三章 窺破隱情,暗懷算計第五百零六章 安排得當,洗脫污名第兩百八十二章 籌資賑災,悍婦下場第五百六十七章 孔家遭疑,陳家犯案第四百八十五章 姑嫂情誼,無端挑釁第一百五十三章 閨閣之間,小有芥蒂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提謝三,哭笑不得第四百三十章 謝公壽辰,註定鬧劇第八十七章 妻妾之間,明槍暗箭第三百八十八章 死不瞑目,突有“生機”第四百四十二章 有情無情,不棄當棄第五百九十六章 暗中舊情,福王審案第五十六章 虞洲獻計,勢不罷休第一百八十八章 突然棒喝,悔之已晚第五百八十章 威逼抉擇,暗潛歸國第十八章 摁捺不得,人心思動第五百九十八章 隱隱不安,即傳噩耗第一百八十三章 佳人已逝,含冤難雪第七十五章 幾人明白,幾人糊塗第三百七十七章 劇毒*,偷樑換柱第七百四十四章 再去西樑,萬般不願第七百二十九章 還未揚眉,又再屈膝第五百七十六章 早知真相,隱瞞不察第兩百七十七章 已在死路,尚不知悔第七百三十八章 一敗塗地,秦母求死第三百四十三章 香河來人,青州寄信第八十八章 一見傾心,是否冤孽第三百四十七章 依計施策,天降良緣第四百二十五章 夫妻之間,小打小鬧第五百二十二章 公主論政,皇子無緣第兩百零三章 各憑手段,誰主沉浮第四百九十四章 還有後着,滋生嫌隙第六百三十五章 神醫衛曦,再見故友第兩百三十三章 一波三折,有驚無險第七百二十三章 詔返遼王,將有殺禍第三百四十一章 據理力爭,領命施罰第一百五十七章 諸美比才,結交新友第五百八十二章 一入深宮,便過十載第七百五十章 安排“後事”,睚眥必報第七百六十八章 窮途末路,拼死一搏第六百七十三章 聖令抵楚,不能饒幸第四百九十九章 遏制謠言,留下憑證第六百九十七章 三大收穫,混亂局勢第六百一十五章 安瑾拜訪,實屬誤解第三百四十九章 意外收穫,知情之人第六百四十六章 衛冉滲入,肖蔓遭疑第四百三十六章 翁媳計定,決不買單第一百二十三章 攜手合作,並肩共進第一百九十八章 分析朝政,牽涉黨爭第七百七十五章 要與不要,皆在我心第六百二十二章 子若“立功”,黃氏揚眉第三百四十六章 各有離間,高低顯然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個誤會,或生事故第四百八十八章 良宵切切,兩情無猜第一百六十一章 倉促之間,吐露情意第五百三十九章 沒有漁翁,皆是蚌鶴第一百八十七章 蛇已出洞,不見悶棍第六百四十二章 黃恪歸國,史載之宴第六章 抽絲剝繭,計量初成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子提點,“新貴”誕生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發威,王妃駁回第兩百六十章 陰霾驟生,有客遠來第一百章 心有抱負,強勢而立第三百零九章 才生同情,襲擊又至第十六章 婉弱母親,強勢女兒第五百九十章 致勝心腹,故人遠歸第六百三十四章 牆裡牆外,暫不得見第一百二十三章 攜手合作,並肩共進第兩百五十六章 當衆明辯,不懼羣情第五百九十二章 恩斷情絕,同日赴死第五十二章 情竇初開,驚變頓生第七百二十五章 諸多拆臺,接連拂袖第一百零八章 以柔克剛,賢婦風範第一百四十八章 姨娘眉氏,一反常態第五百八十三章 帝君抉擇,皇后將廢第四百四十八章 小別重逢,情意綿綿第三百五十八章 痛打江月,張氏陷局第三百四十章 探望小姑,長嫂發威第六百三十六章 總算通信,大勝歸來第兩百七十五章 孟高平冤,殿下“倒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