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風流韻事”,江氏出醜

楚王府裡,旖景正聽夏柯說着從蔣嬤嬤那兒打探的話——宋氏不需送官就被收拾了,虞渢特地去了順天府一趟,交待宋氏已“畏罪自盡”,銀釵之死沒被追究,蔣嬤嬤自然未被追責,黃氏尚且不知銀釵那一樁也與宋氏有關,大概認爲蔣嬤嬤只是被宋氏用財帛買通,特意讓藍嬤嬤警告了一番蔣嬤嬤——宋氏惡行業已暴露,一家子都被賜死,國公夫人曉得你只是貪財,萬不敢與宋氏合謀行毒害宗室的重罪,纔沒把你交待出去,於你可是活命之恩,你可得管好口舌,倘若有個不謹慎,就是自尋死路。

這番“恩威兼施”,顯然是要收服蔣嬤嬤留作後用。

旖景決定暫時讓蔣嬤嬤留在張姨娘身邊兒,且看黃氏緩過這口勁兒來,要怎麼利用她行事。

剛剛申初,虞渢卻早早從宮裡回了王府,徑直到了中庭,才掀了簾子入屋,便打發了幾個正與旖景談笑的丫鬟到外頭守着,張着手臂讓旖景替他解了外頭的朝服,卻自己取下一件出門兒的大衣裳,穿戴整齊。

旖景驚訝:“以爲閣部今日爲了躲懶才早歸,怎麼還要出去?”

虞渢一邊繫着革帶,整理袖口,似乎漫不經心地說了一句:“你也得跟着我出去一趟,候府出了事故。”

旖景:!!!

虞渢卻又說起城郊十里外的一個村莊發生的奇事:“有個村民,昨日下午就與幾個閒徒私下聚賭,一直到三更,輸得精光纔回家,推門一看,隱約看見牀上兩個人相擁而眠……”

世子文質彬彬,說不出那些粗野話,實際上昨日發生在城郊的事相當精彩,那賭徒輸光了錢,連上衣都扒下頂了債,正咬牙切齒滿腹火氣,罵罵咧咧一路回家,夜半三更,村子裡早已是黑燈瞎火,賭徒險些在自家門前絆了一跤,更是煩躁,一推開門,正想吼家裡的婆娘:“老子還沒回來,居然就吹了燈!”

八月的天氣暑意仍在,村民們晚上都開着窗戶透風,貧家也沒錢買帳子,賭徒藉着清亮的月光,定睛一看,只見炕上赤條條的兩個人抱着睡得正香,頓時火冒三丈,以爲是自家婆娘偷人,順手操起門邊的棒棰,衝上去就是一陣亂棍。

靜夜裡一片鬼哭狼嚎,驚醒了半村子人的美夢。

直到有好事的點了燈來看熱鬧,這才發現裸着身子的婦人竟然是個生面孔……

又有一個老嫗聽着動靜趕過來看,才說了這家婦人擦黑時候突然聽說二十里外的孃家走了水,她不知賭徒丈夫去了哪處,只與相鄰的老嫗交待了一聲兒,心急火燎地趕回了孃家。

問題是這對姦夫淫婦是誰?

村民們七手八腳地將這對大膽“闖空門”在別家牀上偷歡的男女捆了個結實,送去里長家裡,待天亮之後,直接往縣衙送。

出了這等事,十里八鄉的百姓都覺得稀罕,竟然敲鑼打鼓夾道旁觀——姦夫仍是赤膊,村民們好歹給了婦人一件蔽體的衣裳。

“瞧那淫婦,細皮嫩肉的,眉眼也好,怎麼像是大戶人家的媳婦?”

“誰知道呢,這事的確稀罕,見過偷人的,卻沒見過闖空門偷人的。”

“世間百怪呀,這回算是開了眼界。”

縣令一聽發生了這種有傷風化的事,勃然大怒,開堂公審,厲聲追問姦夫淫婦身份,可這一對男女咬緊鋼口,無論周遭如何嘲笑,縣令如何追問,就是不發一句,縣令忍無可忍動了刑,婦人終於忍受不住,才說是被人陷害。

旖景聽得愣怔了,一時不知道這事與建寧候府有何關係。

虞渢又說:“男子後來當堂咬舌自盡,因爲婦人受不住刑交待了身份。”

旖景:……

“是江氏。”

旖景:!!!

居然是二舅母江氏!這怎麼可能……昨日還瞧見她在國公府耀武揚威來着!

“賭徒之妻昨日是被人騙回了孃家,當趕到時,天色已晚,乾脆就歇在了孃家。”虞渢微微頷首:“這是針對江氏的陷井,那個所謂的‘姦夫’,察不到任何身份。”

是死士!

而這時將將快馬趕到郊縣的黃陶,眼見江氏面如死灰,也不知穿着誰的一件麻衣,披頭散髮,滿面污漬,瑟縮一旁連話都說不出一句,黃陶又看呈屍當堂死不瞑目的“姦夫”,正是他廢心豢養的死士。

一邊縣令滿面驚懼,恭着身子連連作揖:“村民們敲鑼打鼓地把人捆來,出了這種事,下官不敢大意,哪裡想得到……衆目睽睽之下,下官只好用刑,尊夫人受不住,才交待是建寧候府的……”

倒黴的縣令腦門上滿是熱汗,他哪想到堂堂候府的夫人,居然在這荒郊野外與人行苟且之事,還被人扭送縣衙,若他能想到婦人身份尊貴,長着十個膽子也不敢當衆用刑逼問,可婦人說出建寧候府,在場數百人可都聽得清清楚楚,只怕這會子京城裡已傳遍這件“罕事”。

委實貴婦們出門,哪個不是跟着一堆侍奉,怎麼會被人無聲無息就擄到了郊野!

但要說候府二夫人這般猖狂,闖空門與姦夫顛龍倒鳳,實在說不過去。

縣令覺得自己實在冤枉。

而建寧候,這時也是滿腹怒火,縣令親自來建寧候府“道罪”,他尚且不信居然會發生這種悚人聽聞的事,立即問江氏何在?得聞昨夜留宿國公府,又立即尋了衛國公,一問之下,才知江氏當真是莫名失了蹤!

建寧候有如五雷轟頂——他雖痛恨黃陶夫婦這對蛇蠍,恨不得殺了他們爲女兒血恨,可也明白不能衝動,無憑無據之下,如何讓黃陶夫婦認罪?江氏這回被人陷害,她自己清白難保,二房更是顏面掃地,可到底江氏還是候府的夫人,出了這等事,眼看遮掩不住,候府的女兒將來還怎麼出去見人!

建寧候心裡一急,甚至連衛國公都埋怨上了——就算要報復,也不能搭上候府聲譽!

衛國公也是滿面怒氣:“我哪會用這般陰私手段,挑着婦人開刀?便是渢兒我也能一塊擔保,這事定是黃陶在外結了恨,不知中了誰的算計,手段也太過狠辣了些。”

黃氏見事已至此,再不敢遮掩,痛哭流涕:“二嫂昨日說要去成衣鋪,眼看中秋將至,她做了新衣,哪知……妾身一時糊塗,見候府來接人,心知出了意外,太過謹慎了些,才替二嫂遮掩,遣人私下通知了二哥,哪曾想到會出這樣的事,定是有人陷害二嫂。”

不過這解釋漏洞百出,建寧候府哪裡相信。

待黃陶把江氏領回,才梳洗更衣妥當,太夫人就遣了兩個婆子來“請人”,因與衛國公府有關,大長公主當然要出面,這時與黃老夫人隔案而坐,建寧候與候夫人,三爺、四爺夫婦盡都垂手而立。

黃氏顫顫兢兢地站在大長公主身後,當見江氏被黃陶摻扶着入內,整個人已經死了大半,連路都走不穩,臉上更是籠着青灰,忍不住眼角一辣,眼淚滂沱而出。

三夫人心有餘悸地偷看了一眼黃陶夫婦,咬着脣角暗自思量——這該如何是好,七娘的婚事還沒定,江氏就出了這樣的事,這般奇恥大辱,候府聲譽無存,七娘哪還有那運數嫁去宗室?

“跪下!”黃太夫人一聲厲喝。

黃陶往下一跪,江氏就順勢軟倒,眼睛裡一片灰暗死寂,再不復往常的刁蠻跋扈,這一日一夜,對她而言,無疑是在地獄裡輪迴一遭,這時還沒有回過神來。

“混帳東西,候府聲譽盡都敗壞在你身上,你是沒有女兒,纔敢不守婦道,連累得我的親孫女兒們,別說待嫁閨閣的小娘子,便是嫁爲人婦的,也被你這個淫婦拖累!究竟我黃家造了什麼孽,出了你這麼一個東西!”太夫人顯然氣得狠了,怒斥的聲音裡滿帶着哭腔,巴掌砰砰地拍着案几。

候夫人這時尚且不知親生女兒死在二房與三房手裡,她一貫對二房沒有偏見,不過這回心裡頭也是怒火直拱,婆母說得沒錯,這關係到候府聲譽,她親出的女兒雖說都出了嫁,可難保不會受到牽連,便是她這個妯娌今後出門交際應酬,也會受人暗裡嘲笑。

“母親息怒,江氏絕不是不守婦道之人,這事大有蹊蹺,應是仇家暗算。”黃陶一直沒有鬆開江氏的手,見她混混沌沌的模樣,心裡有如刀絞一般,這個妻子雖沒有什麼遠見智慧,出身不高,可自從嫁給了他,也是體貼溫柔,當初助外家從商,四處籌集本金,江氏二話不說就把嫁妝拿出大半,夫妻倆一條心,同甘共苦過了十多年,見一慣爽利的妻子成了這般半死不活的模樣,黃陶也是咬牙切齒。

這般手段,狠辣穩準,無疑只有三皇子!

他說到做到,是要給自己血淋淋的教訓。

顯然,三皇子已經篤定他曾安排殺手暗害旖景。

“仇家暗算?”黃老夫人的聲音尖利起來:“你在外頭結了什麼仇家?”

黃陶依然垂着臉,左拳觸地,感覺到印花青磚的冰冷,狠吸了口氣:“兒子不知,許是無意間得罪了奸人。”他還清醒,知道這會子說出三皇子於事無補,反而會將自己逼到絕境,雖江氏心神大亂,他還不及問清仔細,可經過已經能夠推斷。

那死士身懷武藝,若非中了迷毒失去反抗,僅憑那些村民,如何能將人縛去縣衙?

江氏顯然也是與乳母丫鬟一般,都是中了迷香失了知覺,被人無聲無息就帶了出城。

那輛馬車,當然是三皇子安排的。

他早有報復之心,也不知盯了江氏多久,才把握住今日這個機會。

江氏才一中計,三皇子立即就對兩個死士下手,把一人殺死棄屍旖景遇襲之處,一人迷暈……

“母親,二嫂嫁入候府多年,一直循規蹈矩,必然不會……”黃氏不忍見兄嫂遭責,正想求情。

“住口!我還沒有問你,江氏昨日分明稟報是要去國公府探望你,怎麼就……”黃太夫人重重喘氣:“就算是突發奇想要去成衣鋪,爲何你不安排車與下人護送,咱們這樣的門第,怎麼會只帶着婆子丫鬟在外租車?出了這等醜事,不出一日就能傳遍京都,這可是在天子腳下煌煌國都,青天白日,堂堂三品命婦出門被人擄掠陷害,這般拙劣的藉口,如何能讓人信服!”

這實在讓黃陶兄妹百口莫辯,這時怎麼也不能把廖家坦白出來,揹着嫡母,與姨娘孃家來往,又出了這等要命的意外,就算能證明江氏是中了算計,也脫不了罪責。

“都怪我一時大意,因生着病,怕煩勞了三弟妹,二嫂是擔心讓我爲難。”黃氏帶着哭音分解。

“大郎媳婦,這就是你不該,三郎媳婦代管中饋,原本該她份內之事,怎當煩勞二字,便是昨日已知舅夫人出了意外,你更不該遮掩,早該知會上來,兩府有了防範,也不會將事情鬧到這般境地。”大長公主也是滿面沉肅。

黃太夫人氣得兩眼模糊:“就是親家說的這理兒。”

黃陶兄妹只覺滿嘴黃蓮——他們也沒想到事情會這般嚴重,起初原以爲江氏是在廖家耽擱住了,到黃陶得了廖家的話,更不敢廣爲張揚,也是爲江氏的名聲考慮,婦人被擄,本就對清白有傷,黃太夫人從來就挑剔江氏,得了這個機會,逼着黃陶休妻也是做得出來的。

“二弟,此事絕不是敷衍就能蓋過,二弟妹昨日何故鬼祟外出,究竟是去了何處,若不交待仔細,還不僅是名聲的事兒。”建寧候這時說道,微一擡眸,看向黃陶夫婦的目光十足冷厲:“別忘了二弟妹可是身有誥命的!”

第三百四十章 探望小姑,長嫂發威第兩百九十章 村落遇險,“一箭中的”第二十七章 姨娘教子,嬤嬤教孫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見端倪,終究難測第三百三十九章 人事安排,齊心協力第一百四十一章 原來驚喜,恭賀芳辰第五百四十八章 珠胎暗結,動手清算第七百六十三章 秦楊二女,誰更“諸葛”第七百零一章 陳二太太,爲女爭貴第三百七十八章 至親至疏,一對夫妻第三百四十二章 藉機立威,杖責刁奴第六百一十九章 即將出徵,壯志凌雲第六十五章 各懷心思,只待風起第六百四十二章 黃恪歸國,史載之宴第三百九十八章 深不可測,無奈折腰第兩百三十二章 利氏受辱,許氏不平第一百三十三章 步步緊逼,欲揭真相第兩百七十九章 各生毒計,搶奪先機第兩百九十三章 恩冊郡主,各人心情第一百四十一章 原來驚喜,恭賀芳辰第一百零一章 疏漠不再,關切依然第兩百零四章 置於漩渦,豈可獨善第三百二十三章 怪人怪事,漸次浮現第一百二十九章 傳花擊鞠,舊怨新仇第四百三十七章 循循說理,背後拆臺第兩百一十七章 白沙渡頭,古怪青年第五百九十三章 註定撲朔,慶王出手第一百二十九章 傳花擊鞠,舊怨新仇第三百六十三章 鄭村死者,隴西歸人第一百九十章 要論禍根,無非絕情第六百一十一章 無情殺戮,冷厲逼問第十六章 婉弱母親,強勢女兒第五百一十五章 機鋒對恃,“公主”落敗第七百零一章 陳二太太,爲女爭貴第十五章 一段遺恨,隱埋禍根第五百零三章 魏郎無情,紀姑有心第四百八十九章 本該投繯,未知命運第三百九十五章 低估癡心,當頭棒喝第五百七十九章 欲封大君,長留西樑第七百四十二章 關鍵在於,誰將上位第兩百二十九章 春暖來遲,人心早急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提謝三,哭笑不得第三百三十三章 劍傷小五,言及謀劃第五百一十六章 太后訓言,秦妃居喪第五百二十章 拒絕妥協,公主駕到第一百二十二章 據實相告,哭笑不得第五百六十章 君臣交心,爭取後路第六百二十六章 不是舊怨,實爲至交第七百二十章 小嫚“復寵”,六娘出閨第三百一十章 一語成讖,前路未明第五百一十三章 各有謀劃,歪打正着第兩百一十五章 宋輻和離,母子生隙第一百八十二章 驚聞真相!同道中人第五百五十四章 歸人在途,又遇故舊第六百六十六章 久別重逢,但享靜好第九章 暴戾宋氏,苦命丫鬟第五百四十一章 德妃教媳,安瑾訓妾第一百七十一章 多年怨恨,一朝暴發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提謝三,哭笑不得第八十章 閨閣芳心,所託非人第四百三十八章 忽有轉機,柳暗花明第四百八十六章 飛花渡頭,人約子夜第六百七十五章 一樁姻緣,幾環圈套第兩百九十四章 尚未實施,便有變故第六百九十五章 風雨間歇,如此犒賞第七百三十章 三娘“更衣”,小嫚出頭第七百四十七章 羊脂玉碎,王妃折返第三百五十七章 狐狸與豬,各有用處第一百六十四章 變故突生,生死一線第一百二十四章 計謀雙方,各自手段第一百九十二章 忙時習務,閒來踏歌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時憤怒,便埋禍根第兩百二十六章 張氏歸來,促成姻緣第三十四章 春心萌動,再無可忍第三百八十一章 聯宗族親,原來是你第兩百五十九章 巧“斷”疑案,蘭心“晦”質第六十三章 入宮謝恩,商談姻緣第五百五十九章 機密外泄,決意廢儲第四百七十八章 蠻橫甄母,總算報應第四百三十章 謝公壽辰,註定鬧劇第六百三十三章 有望滲入,確定關鍵第七百七十五章 要與不要,皆在我心第五百六十章 君臣交心,爭取後路第一百六十四章 變故突生,生死一線第三百二十三章 怪人怪事,漸次浮現第三百四十九章 意外收穫,知情之人第兩百九十八章 細察人心,溫言勸服第五百四十四章 謀劃分府,江月發招第四百八十四章 折辱不成,子若受冷第一百八十四章 手提悶棒,等你出洞第三百零七章 悚然而驚,卻成交心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真同心?十分未必第七百三十九章 撥亂反正,太后施令第六百二十一章 盡在籌謀,世子心計第一百七十五章 當面對質,好戲開鑼第七百七十四章 兵犯皇城,死仇兄弟第六百二十四章 "迫於無奈",自曝家醜第六百五十一章 說服金元,萬事俱備第四十三章 故作懵懂,擢升櫻桃第六十五章 各懷心思,只待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