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鬧市刺殺,孤閣纏綿

斜陽照水,豔雲依依時分,楚王府的紫檀車與已經停在了東郊的鷰湖之畔,沿湖建着遊廊,廊內畫樑顯然已經了些歲月,染着幾分滄桑,已是傍晚,附近居民大多回家操忙着晚膳,湖畔遊廊唯有虞渢與旖景兩人,邊行邊看半掩山脈的落日,照得波光灩瀲。

因着虞渢詢問,旖景已經說了廖家的事,虞渢並未發表意見,他早猜到黃陶身後有財力支持,不僅於此,當日偷襲旖景的是死士,又因誤傷了三皇子,顯然刺殺事件僅只是黃陶一手安排,死士來源不可能是皇族,這說明黃陶還豢養有死士。

虞渢已早一步留意到廖家,與阿晴說得無異,這些年來廖家僅只是一介商賈,應是有黃陶私下援助,才能在短短十年間奠定家業,黃陶應當是與廖家互利互惠,藉助廖家之財爲自己豢養死士,憑他的能力,達不到一批之量,三兩個只怕也有。

不過黃陶行事謹慎,因着刺殺失手,折了一人,更添戒防,虞渢一時還察不到他手中死士藏身之所。

眼下既然廖家已浮出水面,當然容不得他在暗處壯大家業,盜用建寧候府與衛國公府的名義攀結官宦,爲黃陶兄妹的圖謀提供助力。

據虞渢所察,黃陶其人雖陰狠險惡,但對他看重的親眷卻甚爲義氣,無論是對廖家,還是妻族江家都多有助益,江氏之父不過是個縣令,黃陶對江氏卻從無慢怠小看,兩人成婚多年,黃陶無一妾室通房,三子皆爲嫡出,並且依虞渢看來,黃陶對三個兒子的教導甚是看重,便是黃氏,對六娘與蘇芎一雙子女的教導也是往正直的方向,不像楚王府的謝妃,灌疏給虞棟的盡是狹隘忌恨的觀念。

在虞棟心裡,對小謝氏僅只是利用,他的一腔真情,也許僅限於安瑾生母。

虞渢纔想到這點,暗暗評價着黃陶與虞棟的優劣,就聽旖景甚有些遲疑地問道:“我們在這兒散步當真無礙?還是你先打聽清楚了二叔今日不會來此?”

這裡接近東郊別苑,當然也接近於氏所居之處,即便虞棟因爲防着小謝氏,不敢公然領着於氏出來散步,也難保被碰巧遇到。

“如斯美景,卻因要避着那些無干緊要之人而閉門不出,豈不可惜?”虞渢輕輕一笑,牽着旖景的手,面對着青山碧波,雲淡風清地說了一句:“自從上回與你來了別苑,我便意識到有那麼戶鄰居甚是掃興,所以小施計謀,讓二叔把人轉移了。”

旖景:……

“不過是引來二嬸的陪房在這附近出現了一回,二叔的耳目就發現了,登即稟報了二叔。”話音才落,虞渢便見旖景四顧打量,輕捏了一下她的手指:“別想閒事,這裡早無二叔耳目。”

可閒事到底還是找上了門兒,灰渡來稟——京都小東市發生刺殺,當初因朱氏這個一品夫人長跪王府門前,具本彈劾虞渢“仗勢欺人”的楞頭青御史呂簡遇刺,據說傷勢險重,命懸一線。

旖景直覺不好,正要問虞渢是否回城,卻被他往車上輕輕一扶:“這兩日莫論閒事。”只交待灰渡:“着人盯着呂家,若呂御史傷重,速請江漢前往,務必挽救他一條性命。”

話雖如此,旖景心裡始終不放,自己琢磨了一番,有了七成把握,才說道:“這事不像是二舅的手段,應不是衝你。”

在不涉及朝政諸人眼中,虞渢與朱潛之爭是因“私怨”,呂簡參涉其中,無疑也是得罪了楚王府,呂簡遇刺,虞渢深有嫌疑,黃陶行事謹慎,身在朝中,應當明白朱潛的下場全是因爲反對新制,而無論哪個皇子,包括太子,必定不會在這關頭與聖上唱反調,黃陶不像是爲了私怨置大局不顧之人。

“是太子。”虞渢搖了搖頭:“準確來說是太子妃,她這是用後宅陰私手段,處理朝政之爭。”

經這一點撥,旖景也想透了其中關竅,一時失語,不得不說甄蓮之能遠勝太子,可行事這般陰狠,竟牽涉無辜之人——那個倒黴的御史,並完全不在意楚王府的立場——因爲這事,虞渢多少會被污水染身,就算最終獲罪的一定是朱潛,可有些朝臣,一定會看清形勢。

朱潛因罪免職,已得警告,卻不自省,依然串聯落魄世家欲駁新制,天子定會嚴懲,只要看清這點的人,也都曉得虞渢是支持新政的主力,必會懷疑是他安排這樁刺殺,嫁禍朱潛。

倘若是旖景行事,便是要用此昏招,也不會真將呂簡刺成重傷,命懸一線,如此也不算開罪了楚王府,只要呂簡無礙,即使有人懷疑虞渢,也會覺得他是受命行事,忠於聖令,不致背個“狠辣”的名聲——呂簡身負重傷,那些*的人,定會腹誹虞渢“公報私仇”,藉着聖命將朱潛置於死地,順便報復曾經彈劾他的御史。

甄蓮許是以爲呂簡不死,達不到將朱潛置於死地的目的,卻沒想到這麼一來,在天子面前完全暴露了她的陰狠面目。

呂簡再怎麼也是國之朝臣,虞渢更是天子信臣,怎容她一介女流陰謀設計,一人生死攸關,一人難逃污名。

虞渢又再搖頭:“太子妃自以爲是,殊不知朱潛本就不是清正之流,要捏他把柄治個死罪何需陰謀陷害。”

“如此一來,於你也不利……”旖景憂心忡忡。

“這惡名也只能代太子背了,只望呂簡能渡過這生死劫數,他雖有些愚直,卻非奸詐之徒,御史一職正需要他這類不畏權貴的忠正之士。”

也就是返回別苑時,兩人在途中議論了幾句,當踏入別苑,虞渢再不提政事家亂,旖景也沒有再掛在嘴上,只在心裡衡量,該如何盡力挽救此事,依着虞渢這時的聖眷,閒人即使議論也不敢明目張膽,只擔心呂簡家人會因而誤解懷恨,將來受人挑唆,被人利用。

趁着虞渢沐浴更衣之時,旖景召了灰渡來問,明白了呂簡出身寒門,因投身秦相,纔有入仕之機,其父早喪,他是被寡母養育成人,成親不久,尚無子嗣,其妻姜氏出身望族偏支,妻族中不乏入職六部官員,從這個層面來看,呂簡似乎頗受秦相看中,否則姜氏便是偏支嫡女,也不大可能嫁個一個寒門出身的士子。

關於呂母與姜氏爲人秉性,灰渡就知之不詳了,旖景也只好暫時擱置,幫着楊嬤嬤與謝嬤嬤做好一餐清淡可口又不失豐盛的晚膳,陪着虞渢用完,這纔去了沐浴。

妥當後已是夜暮四合、羣星伴月時分,高閣上彩盞已燃,隔着鏤花門窗光華明燦,旖景只着件月白榴花襟的窄袖中衣,淺杏紗裙,踏着階梯上了閣樓,特意放輕了步伐,從門扇雕花“偷窺”,見虞渢已經散了髮髻,歪坐在榻上,就着九枝燈盞翻閱着一本絹冊,一旁几案上有個敞開的錦盒,旖景一眼認出是來自於甄南顧的神秘賀禮。

好奇心又被引起,踩着細快的步伐進去,不由分說挨着坐在榻沿,垂眸一望,頓時雙靨緋紅,一巴掌打在那裝訂精美的絹畫上:“沒個正經,哪有送人這等賀禮的?”

虞渢好整以睱地看着羞得不敢正視的小嬌妻,淺咳一聲:“你還沒看出,無論師兄,還是南顧,咱們這些溟山學院的學子,都是表面正經實爲不羈。”見旖景又“啐”了一聲,視線都無處安放了,虞渢又拾起絹冊,恢復一本正經:“祝玉明也是個奇人,你看他一手畫藝細緻入微,尤擅工筆人物,卻只畫*秘戲,故而只有男子知其名聲,難怪你沒聽過,你來瞧瞧,這衣衫縐皺、人物表情,無處不細,筆筆精妙,着彩也有其鮮明特色,無論人物形態、*花鳥,都是精細入微,既是狀物傳神,又有舒情達意,實爲上佳。”

聽虞渢讚不絕口,旖景忍不住斜睨眼角,草草掃了幾眼,果然見畫上人物神態鮮活,不覺又多掃了幾眼,虞渢見她始終還有些排斥,乾脆將人摟入懷中,擁坐着細賞,一邊品評,一邊又介紹祝玉明的事蹟。

“祝玉明身於東明末年,大隆建國時他年才十五,據說一手畫藝從無師承,竟是自己臨摩練就,可見先有天賦,他的作品,便是宮廷裡也有保存,他爲人落拓不羈,當時許多貴族求他畫作,開價至百金或者不得,不過他興致一來,隨手畫出一冊只爲換酒的事蹟也常有,年不過而立,便投潭而亡,有人說是因爲愛慕之人病故殉情,也有人說是醉酒失足,他一生居無定處,不曾娶妻,父祖也無從考究。”

旖景漸漸看了進去,主動捧了畫冊目不轉睛,時而也跟着虞渢的點評讚歎一聲,這麼看完了十餘頁,又才害羞起來,捂着臉往榻上一倒裝睡。

虞渢見她卷着薄衾裹得像只蠶蛹,未免失笑,翻身貼近耳畔,撥了撥衣襟:“世子妃,你忘了給我的生辰禮。”微暖的氣息吹入衣襟,旖景只覺得髮根處一陣細細的顫慄,身上就暖熱起來,腦子裡不由晃過剛纔細賞的幅幅畫面,越發覺得灼熱,身子又往裡蹭了一蹭,卻覺身上一鬆,然後他的氣息就代替了薄衾,將她緊緊包圍。

“生辰禮。”已經許久沒有這般扭捏過的世子妃一個翻身坐起,託舉着枕畔疊得恭整的一套裡衣當作打岔的“救星”,但她很快發現虞閣部的笑容越發曖昧,微攤了手,就這麼在榻上與她面對面的跽坐着:“世子妃不服侍我試試新衣?”

南北兩側的雕門大敞,光火明麗,星月似乎近在舉手之間,有風捲入,吹得畫帳如漣漪微蕩,榻上男子散發跪坐,任由雙靨飛紅的女子纖指緩緩,寬衣解帶,又再披上絲衣。

“很合身。”虞渢阻止了正欲繫上衿扣的玉指,牽引着放在穩穩跳動的胸前:“更貼心。”

她的身掌就這麼貼在輕薄的衣料外,仍能感覺到柔暖的溫度,他眸色漸深,一吻落下,沒有猶豫就陷入深永。

夜色尚淺,纏綿尤長。

一直很多年過去,舊地重遊時,旖景尚且記得這晚的月亮,從一夜不曾放落的墨帳裡望去,並非圓滿,卻尤其清亮。

第五百五十七章 遠慶九年,悄然而至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方佈局,一方收網第四百六十一章 確有預感,瀕臨橫死第二十三章 握手言和,設宴謝師第六百五十四章 迫在眉睫,東風及時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山震虎,杜絕陰謀第六百八十二章 順哥護母,旖辰決斷第六十九章 閨秀風範,但爲良人第三百零三章 婚事未定,已有籌謀第五百七十七章 盡在計算,撕破面皮第四百二十一章 兄妹反目,姑嫂離心第三百零五章 策動前夕,偶然偷窺第四百一十六章 “新婚”次日,“婆婆”逞威第七百七十章 大變在即,許氏施令第五十章 反輸爲贏,酒肉結交第二十四章 雞飛狗跳,銀釵墜井第七百八十二章 子若終場,盛世開端第七百五十七章 你本無心,唯求自保第五百四十章 福王得子,窺破韻事第兩百零八章 各人城府,深淺不一第六百一十三章 隱忍僞裝,爭取脫身第一百四十三章 一個許諾,兩世糾纏第六百五十章 再潛西樑,關鍵一步第兩百八十九章 身臨其境,決心更堅第八十五章 天下至尊,奈何良薄第八章 一個幕僚,一個敗類第三百八十一章 聯宗族親,原來是你第三百八十章 四五知交,小聚生辰第五百二十四章 早通款曲,樂陽之謀第七百六十九章 辛未事變,久醞即發第三百六十六章 皇子審案,世子旁觀第兩百八十章 一人醉死,一人遇刺第四百六十章 明月之見,良禽擇木第三百二十六章 夫人很忙,上竄下跳第七百零四章 諫言立儲,慈安頓悟第四十四章 宋輻何人?田阿牛也第一百零七章 失而復得,完壁歸趙第三百八十七章 塵埃落定,各得其死第七百二十七章 鴻門宴近,鬥志昂揚第七百七十五章 領兵出城,直面生死第三百一十三章 前途未卜,情意卻明第七百二十八章 舊怨在心,扭曲人生第五百九十三章 註定撲朔,慶王出手第兩百七十一章 網已密織,只待獸來第二十六章 賜名之喜,責罰之恨第一百七十章 問罪甄府,慈母悲聲第四百四十七章 表妹“企圖”,原因仰慕第五百九十一章 “青雀”之用,忠義難全第五百一十六章 太后訓言,秦妃居喪第五百零八章 暴死真相,惡母狠子第七百一十八章 平息市議,仍有餘波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覺之間,環環陷井第二十二章 暗下決心,脫胎換骨第五百九十三章 註定撲朔,慶王出手第七百六十二章 蘇公出徵,大君來使第七百五十四章 不僅泄憤,關係大局第五百四十六章 陳謀濫計,並不稀見第三百四十五章 計議已定,直言不諱第三百四十六章 各有離間,高低顯然第七百四十六章 藥石無治,預感大限第五百二十六章 衆芳比才,昭顯風範第一百一十三章 諸美小聚,惡兆傳開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山震虎,杜絕陰謀第三百八十八章 死不瞑目,突有“生機”第六百四十三章 窺破隱情,暗懷算計第九章 暴戾宋氏,苦命丫鬟第五百五十三章 高中之後,並非添花第四百五十一章 二孃悔悟,商議家事第五百一十九章 迎使通州,黃氏受諷第五百五十八章 時日無多,大變在即第四章 夢時夢醒,愧疚如山第五百四十一章 德妃教媳,安瑾訓妾第四百零一章 宮宴之上,各懷心思第六百五十七章 艱難決斷,依計而行第四百零八章 正當得意,貴客駕臨第一百四十四章 姥姥上門,所爲姻緣第十九章 猝然重逢,果然隔世第六百二十九章 稱誓在前,決不另娶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個誤會,或生事故第六百零八章 西樑回訊,禁苑佳人第六百六十七章 良宵情長,歲月靜好第六百七十一章 乾孃面目,王妃“懷妒”第三百六十五章 欲聯三方,挑明陰謀第六百四十九章 以你之死,引發衝突第一百六十章 雖未攜手,早已並肩第三百四十一章 據理力爭,領命施罰第三十九章 各懷心思,小聚芳辰第一百八十四章 手提悶棒,等你出洞第六百八十六章 以死相逼,妥協不難第七百四十章 臨朝監政,死仇重逢第四百零二章 兩個棄權,一個請賞第兩百八十八章 書信叩別,半途勒馬第五十七章 無法疏遠,難捨關切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應動情,無恥索助第兩百八十九章 身臨其境,決心更堅第六百零四章 帝崩無詔,唯一見證第七百一十一章 王妃“中計”,入宮“和離”第二十六章 賜名之喜,責罰之恨第七百七十八章 黃氏收場,故事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