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蛇蠍毒計,宋氏決斷

孫全落網是在下晝,青天白日,他將榕樹街一戶人家的小丫鬟騙至偏僻的衚衕,纔將人用磚頭拍暈,把青緞套在脖子上,就被隱身暗處的王府暗衛抓了個現行,直接扭送去了順天府,身爲堂侄的孫郎被請去了衙門,雖問得與案情無關,又因皇子府屬官擔保被贖了出來,當得知孫全是連環兇手事情,嚇得魂飛魄散,回家就睡倒了,李氏卻極端興奮,逢人就是一番開脫:“雖是我外子的堂叔,早就分了家的,他爹就是個禍害,折騰光了家產,爲了個妓子拋妻棄子,原本還以爲是個老實人,豈知竟然是個惡棍!他原先聽說我們在錦陽安居,想來謀份差使,我家也是大戶人家,歷來就重規矩,他好歹是未出五服的尊長,哪敢收他爲奴?給了銀子打發,他卻不甘回去,投了別家,怎想到喪心病狂至此,才害了一條性命,這才幾日,竟又再行兇。”

衙門還未審結,街坊們都知道了孫全是青緞殺人之真兇。

宋嬤嬤當然也聽說了這事,“咣噹”一聲就砸了手裡的茶盞,冬雨見祖母滿面青紫,嚇得不輕,但自然問不出什麼有用的話來。

次日,便有兩個衙役來請宋嬤嬤去順天府,要讓她去衙門“認人”,這日天上陰雲密佈,一場暴雨醞釀已久,疾風捲得塵土揚了半天高,宋嬤嬤踩着看似沉着的步伐,袖子裡的手卻緊握成拳,才能忍住指尖的抽搐。

她當然沒想到兇犯會這麼快落網。

青緞殺人案接連幾起,宋嬤嬤原本沒放在心上,更不料此案與她有關,直到兩年前險些遭了毒手,門口又被人懸了具死屍,她纔想起二十年前的舊事,隱約覺得與當年婉絲之死有關,但對於這個隱在暗處的兇手,依然沒有半點頭緒。

當年她對婉絲早有殺意,選中香河下手,是因那裡無人認識婉絲,一個“自縊”不知來處的孤身婦人,官府大都會草草結案,當然不會懷疑到她的身上,香河又距離京都不遠不近,她往返不至耽擱太多時間,因私事向國公府告上個一、兩日假,不會引起注意。

租的地方本就偏僻,可爲了以防萬一,宋嬤嬤深夜下手時還是用了迷香,讓婉絲先失了知覺,再將人懸樑,造成自縊的假象。

宋嬤嬤自己都忘記了當時將婉絲懸樑的是青緞,也從未將那起連環兇案聯繫一起,不過這案件後來牽連上她,才讓宋嬤嬤直覺到當年並非神鬼不察。

應是有人目睹了她行兇,也不知是個什麼人,居然模仿她殺人的手段,在“兇器”上十分執着。

儘管孤疑,可宋嬤嬤也沒怎麼上心,那兇手不似習武之人,遠遠不是她的對手,於她毫無威脅。

當對鶯聲起了殺意,宋嬤嬤纔將盤算打在了連環兇案上頭,想着正好自己險些“遇害”,兇手不死心,趁着鶯聲獨自在家行兇大有可能,以此嫁禍,既能滅了鶯聲的口,又不至受到懷疑。

連環兇案這麼多年都沒有告破,可見兇手是個狡詐的,哪這麼容易落網。

但宋嬤嬤畢竟不知連環兇案的詳細,只用當年她殺害婉絲的手法,卻沒想到孫全當時年幼,又只見着了宋嬤嬤將人掛在青緞結釦裡,哪裡知道宋嬤嬤是將人先迷暈,再者孫全到底是個貧民,爲了備“兇器”一匹青緞都得從牙縫裡省錢,更沒有路子購得迷香,他做案的手法是簡單粗暴的,直接先將人縊殺,這回因是白日,又不是在屋宅,孫全害怕“獵物”呼救,才用了磚頭做爲輔助兇器。

當日三皇子心血來潮一番言審,宋茗口無遮攔地“證辭”,已經讓宋嬤嬤出了一身冷汗,哪曾想那倒黴的兇犯竟然落了網。

她倒不怕兇犯真說出二十年前的事,婉絲骨頭都爛成了渣子,香河村民又無一知道她真實身份,無憑無據,也不能將她定罪,宋嬤嬤擔心的是兇手拒不承認鶯聲這起,若光是順天府還好說,府尹陸澤不像是個明察秋毫的,但那日三皇子顯然已經生疑。

宋嬤嬤走了一趟衙門,卻並沒有認出孫全是誰,腦子裡對那張臉沒有半分印象,好在孫全也只是看着她陰笑,任由陸府尹怎麼逼問,咬緊牙關拒不交待案情。

可宋嬤嬤終究還是不踏實,就怕三皇子又再插手,突然想起黃氏這個救星,大娘子的蘭花簪之所以落到三皇子手裡,定是黃氏之故,黃氏與三皇子一定有所勾聯,宋嬤嬤當然不會自己將把柄送給黃氏,她只是盤算,黃氏既與對門將軍夫人“同一戰線”,只怕也會樂見世子喪命,否則國公府荇哥兒有這麼一個妹婿撐腰,對黃氏那些個盤算可是一大障礙,若真做成了這事兒,無疑是立了大功,冬雨的前程既能保證,鶯聲的案子但有波折,黃氏也不會置之不顧,否則她折進了順天府,黃氏也難保住“賢良”的表像。

僅靠着蘭花簪的把柄還不足以要脅黃氏保她一家平安,必須得做成件大事,既是功勞,又是一個更加要命的把柄。

與國公夫人有了這層“親密無間”的聯繫,便是將來對宋輻的身份得到承認也有益處。

宋嬤嬤冷笑,憑她一己之力,委實難以撼動國公府這棵大樹,好在有黃氏這麼個野心勃勃的主母,不怕國公府不內亂,莫說荇哥兒,只怕旖辰、旖景也沒個好收場。

大長公主最疼的就是這三兄妹,若他們有個好歹……

什麼叫痛不欲生,肝腸寸斷,公主也該嚐嚐這種滋味!

宋嬤嬤拿定了主意,立即叫來冬雨囑咐:“這事並非不可爲,但一定要謹慎,得先尋好替罪羊,並且你一定謹記,萬萬不能牽涉了對門二爺一家,否則再無轉寰,萬一事漏……祖母總有法子保你,別的不說,你到底是五孃的陪嫁,若罪名落實在你身上,五娘也會遭人詬病,再無法立足王府,誰會以爲你一個丫鬟會有那般膽量,她是主子,逃不開指使之嫌。”

冬雨聽祖母總算有了決斷,興奮得一張腫臉越發殷紅,迫不及待地說道:“我打算挑撥着羅紋動手。”

宋嬤嬤一蹙眉頭:“不可,萬一她三心二意,將你賣給了五娘反而壞事,她到底是世子的親信,若真那麼容易被你說服叛主,她們母女也不會受重多年,她之所以被你籠絡,全是因爲私心,爲江姑娘不甘,她心裡的芥蒂是世子妃,不是世子!從她口裡套話未嘗不可,但千萬不能讓她捏了你的把柄。”

“那替罪羊……”

“羅紋便是最合適的一個,只要你尋得了下毒的時機,嫁禍於她……我們雖知她不會輕易背主,但罪證確鑿下她也是百口莫辯,一旦事發,世子妃爲了自保,必定也會將羅紋毒殺世子之罪落實,關睢苑防範嚴密,外人沒有機會下手,兇手只限內部,如果能將世子妃一同毒殺最好,羅紋心懷芥蒂便是動因。”宋嬤嬤抿了一陣脣角,仔細思量一番,又再說道:“聽你所言,廚房實在密不透風,還得從茶水上侍機。”

冬雨搖了搖頭:“我完全沒有端茶倒水的機會,又說茶水,也都是廚房提供,往常管理得也嚴。”

“你有這個機會,反而脫不了嫌疑……世子妃是雅人,閨閣時就喜歡把雪水、雨水收入瓷甕裡,在花蔭下埋上一段時間再啓來泡茶,也許世子也有這種習慣,你婉轉打聽着。”宋嬤嬤說道。

冬雨眼睛一亮:“羅紋說過,世子最喜歡收集梅花上的積雪烹茶,只不知收在哪裡。”

宋嬤嬤琢磨了一番,教給冬雨一套說法,讓她怎麼不動聲色地打聽,想到孫全始終是個威脅,此事不宜拖延太久,宋嬤嬤當即立斷:“你此番返回王府,稀少有出來的機會,這用毒的事,任一環節最好不要假手他人,再者將軍夫人是個謹慎人,對你應當也會設防,其實讓你貿貿然闖去廚房就是一個試探。”

冬雨張了張嘴,有些不敢置信,但她對宋嬤嬤一貫心服口服,終於還是咬着脣沉默。

“將軍夫人必定不會明言指使,更不會給你毒藥,因此,毒藥還得由咱們準備,這回就帶去王府以備時機。”

宋嬤嬤拿定主意,立即就去尋宋輻——他這時已從冀州歸來,當然知道了鶯聲遇害的事兒,因爲“痛失愛妻”“悲痛欲絕”,日日泡在怡紅街買醉,在美人懷裡“緬懷”與鶯聲的夫妻情深,已是接連幾日不曾着家,宋嬤嬤買通了個閒漢,好不容易纔把宋輻從花柳巷裡翻找了出來,親自拎了回去,一巴掌搡在浴桶裡,讓宋輻“醍醐灌頂”般清醒了。

“瞧瞧你這德性,妄廢了我多年教導,就爲了一個賤婢,成了廢人一般,我且問你,你就甘心這樣破罐子破摔,一輩子爲人奴婢?就你這樣,便是這會子蘇直真願出頭,拿出那封認子書,國公府也瞧不上你這個破落樣,你親孃當年連個名份也沒有,是在外頭產的子,死得又不明不白,大長公主不願承認你這個庶子,誰也說不出二話,若非看着老國公……你到底是他的血脈,我真不願再操這閒心。”

宋輻在鶯聲的挑撥下,很是叛逆了段日子,可他本身就是沒個成算的人,眼下又沒了“賢內助”,想到若真惹毛了養母,只怕連錦陽都待不住,又是茫然沮喪,又是哀痛不已,跟個死狗般地從浴桶裡爬出來,癱軟在地上:“便是大長公主沒了,難道衛國公就會承認了我?”

“他總得講個孝道吧,有老國公的認子書呢,再者眼下咱們不是還有國公夫人提攜?等真立了這功,將來大長公主過世,有老國公的遺言,與夫人的勸言,衛國公十有九成會讓你認祖歸宗,你一個庶子,傷不得他多少利益,何必揹着個不孝不義的名兒。”宋嬤嬤厲喝一聲:“把自己好好清理清理,換身乾淨衣裳,再與我商量。”

宋嬤嬤出了淨房,端端正正地盤腿坐在雕花炕上,仔細思索了一番得失——毒殺宗室雖說冒險,可眼下也沒了別的選擇,這事情由她與冬雨籌劃實施,半點沒有讓將軍夫人與黃氏操心,行事這般周道,作主子的總會覺得她們一家尚且得用,就算讓五娘逃出性命,她沒有子嗣,王府爵位也會落在虞二郎的手裡,冬雨今後成了二郎的愛妾,便是黃氏也不敢小瞧,若蘇荇再有個好歹,大長公主能不傷心?虞家的人,心脈可都有病症,連番打擊下,公主必然抱病。

熬到她一撒手,蘇直就沒了藉口拖延,自己手裡捏着這麼多厲害把柄,黃氏也只好說服衛國公承認了宋輻,再想辦法害死衛國公僅餘的嫡子,張姨娘母子更不成問題,想辦法收拾就是,把禍水潑到三爺那房……兄弟反目,還不得鬥個你死我活,二爺本就是個不理閒事的,利氏更是上不得檯面,便是這回生了男丁,也好找下手的機會,非得將這三房嫡子都弄得家宅不寧,宋輻纔好坐享漁翁之利,待那時,冬雨在王府站穩了腳,再把黃氏的面目揭穿,衛國公知道荇哥兒死在她的手上,還容她活口?便是黃氏攀咬出自己,也無憑無據,只要不插手荇哥兒的事……

長房子嗣已絕,與三房又已鬧翻生隙,二房倘若也無嗣,這世子之位……宋茗也不是沒有機會!

到時候,自己可就成了世子的祖母,國公府名符其實的尊長,也算是了了憑生所願,死能瞑目。

就算衛國公再娶,只要隱在暗處,將來有的是機會算計。

便是宋茗沒那福份,這麼一折騰,使這幾房手足相殘,也算消了胸口的怨憤。

爲了半世籌謀,這風險必須一冒。

第兩百六十五章 瞞天過海,喪盡天良第七百三十七章 妄度人心,敗勢如山第兩百六十章 陰霾驟生,有客遠來第三百三十六章 虎狼大舅,三個妖精第六百零七章 朝局變動,市坊傳言第兩百零四章 置於漩渦,豈可獨善第五百七十四章 勸逼指證,虞棟獲死第九十二章 誰是棋子,誰是棋手第七百二十章 小嫚“復寵”,六娘出閨第六百五十章 再潛西樑,關鍵一步第五百三十章 晨微露面,皇子醉臥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子提點,“新貴”誕生第四百八十七章 共遊燈河,敞開心扉第兩百二十一章 有人中計,有人隱忍第五百六十四章 召集軍師,磨刀霍霍第七十五章 幾人明白,幾人糊塗第三百六十九章 猖狂姑姪,“可憐”婢女第五百四十五章 一計落空,又生一計第一百一十八章 羅紋之意,灰渡之忠第兩百二十八章 天災難避,人禍可防第七百零七章 子若心急,黃氏被斥第兩百四十四章 悔在當初,癡心錯付第五百二十五章 有意秦晉,各方思量第五百八十六章 唯一對手,勸人納妾第七百五十五章 盤錯之間,關要漸顯第三百一十章 一語成讖,前路未明第五百二十六章 衆芳比才,昭顯風範第四百七十六章 得此孝女,正該此報第三百四十五章 計議已定,直言不諱第九十一章 勝負委實,定於最初第四百三十章 謝公壽辰,註定鬧劇第三百六十八章 登門赴邀,有意爭執第四百六十二章 如願以償,雲裡霧裡第七十九章 小五獻計,皇子請罪第五百七十三章 蛇蠍相比,也有不及第十六章 婉弱母親,強勢女兒第三十七章 恃強凌弱?原來鬧劇第七百一十章 顯王示意,子若跪地第一百五十六章 當衆丟臉,難捺惡意第兩百四十三章 突然生變,生死危機第四百八十九章 本該投繯,未知命運第兩百八十一章 婚事在議,不料變故第兩百六十一章 相隔十里,恨不能見第六百六十四章 城禁解除,永別西樑第四百八十九章 本該投繯,未知命運第三百三十三章 劍傷小五,言及謀劃第九十九章 別出心裁,掌管茶樓第四百九十六章 突封郡主?爭端升級第三章 細論諸女,蹊蹺宋氏第三百零四章 沉寂當中,風聲暗起第五百九十一章 “青雀”之用,忠義難全第四百五十三章 前世軌跡,今生陌路第十三章 細紵有跡,花簪無蹤第一百零三章 皇子妖嬈,世子護美第二章 焚書明志,疑惑難解第四百一十七章 挑事生非?遠遠不算第四十二章 巴掌甜棗,俱都給之第四百四十七章 表妹“企圖”,原因仰慕第兩百五十二章 早有安排,美色陋計第五百三十二章 怎能無悔?叩請和親第三百六十九章 猖狂姑姪,“可憐”婢女第七百二十一章 三朝回門,有藥可救第四百四十七章 表妹“企圖”,原因仰慕第七百一十八章 平息市議,仍有餘波第六十六章 花簪風波,荷包傳情第六百九十四章 無奈妥協,損兵折將第五百三十五章 正欲滅口,天降救兵第四百九十五章 秦妃挑釁,旖景不忍第四十七章 心有靈犀?緣何如此第六百五十二章 絕決相逼,生死你定第四十九章 溫言安慰,巧救臘梅第七百四十一章 “反旗”高舉,開誠佈公第一百四十四章 姥姥上門,所爲姻緣第四百四十四章 納妾之爭,姑姑說教第五百一十八章 閨閣趣話,暗藏心機第五百零八章 暴死真相,惡母狠子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應動情,無恥索助第五百九十七章 此生有你,便已無憾第五百一十八章 閨閣趣話,暗藏心機第七百一十一章 王妃“中計”,入宮“和離”第三百五十章 爲君之故,怨痛滿懷第兩百三十八章 “英雄救美”,可在事後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時憤怒,便埋禍根第七百七十五章 要與不要,皆在我心第兩百三十一章 旖景勸言,將計就計第兩百九十八章 細察人心,溫言勸服第五十六章 虞洲獻計,勢不罷休第四百一十八章 “毛遂自薦”,大言不慚第三百九十九章 籌謀收買,一石二鳥第兩百二十五章 不過如此,棋高一着第三百六十章 儲位爵位,各方利益第五百二十三章 平樂姻定,衛冉入京第六百九十六章 不速之客,嬋娟“見鬼”第兩百一十四章 言說舊事,漸明禍因第三百五十八章 痛打江月,張氏陷局第七百六十章 中秋月圓,血禍又至第兩百八十三章 淑女怨憤,殿下發狠第六百八十一章 隔扇有耳,貪慾顯明第七章 娘子撐腰,丫鬟樹威第六百零一章 留書提醒,事實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