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人事安排,齊心協力

新婦回門禮後,關睢苑的人事有了嶄新的安排,各處門禁不動,旖景知道那都是虞渢精心挑選的人,有普通僕婦不具備的身手,又是絕對信得過。至於羅紋,很奇妙地投了女主人的緣份,再不用去廚房操勞,除了負責世子的藥膳施針,便是負責各處帳目,“管帳”可是個吃香活兒,非親信不能交託,故而冬雨姑娘十分羨慕。

不過據此,羅紋再不管屋子裡端茶倒水,以及貼身侍候的日常。

這些活計由春、夏、秋四個丫鬟,包括鈴鐺在內的三個陪嫁丫鬟負責。

謝嬤嬤依然負責廚房,一日三餐,與她搭檔的是春暮娘,一個經手烹飪,一個採買,董嬸子成了總監管,一應食材藥品都得經過她察驗才能上竈烹煮。

至於各處人事輪值安排,由旖景制定,楊嬤嬤監管。

臘梅也進了院子,協助着春暮娘採買食材,夏柯娘還是管着花草事宜,鈴鐺那家旖景還有些摸不準,暫時只負責打理外頭的鋪子等事。

冬雨半天沒聽着自己的差使,十分忐忑。

結果卻專門讓她負責傳話等事,管着與各處以及內宅各房的聯絡,雖然沒辦法近身侍候,不得允許不能進入主屋,可到底能自由出入關睢苑,冬雨十分欣慰。

至於晴空嘛,與灰渡一樣,都有進入中庭的權利,但只不過不能像從前那般無所顧忌,有個特定的時間,具體是在巳正至酉正,通俗來講就是天光大亮之後,暮色四合之前。當然也不能涉足起居的院落,最多也就只能在正廳裡候見。

虞閣部十日“婚假”未完,灰渡就進了一次中庭,次日,便沒有陪旖景往老王妃處晨省,而是到前庭見“客”去了,至於客是何人,旖景也無從得知。

關睢苑*西側有個角門,與王府內宅的後苑相通,旖景每回去榮禧堂,大多從這經過,角門處同樣設着門房,奇妙的是看守這處的媳婦是個啞姑,但旖景估計她聽覺十分靈敏,因每回歸來,不待敲門,啞姑都已經聞聲而出,總能適時地拉開門扇迎接。

往常跟着旖景出去的丫鬟,除了兩個貼身侍候的,又多了兩個媳婦,是兩姐妹,旖景親熱的喊她們李嬸與小李嬸,兩姐妹的夫君都是王府親兵,故而雖說不是簽了賣身契的僕婦,卻比家生子更值得信任。

這兩人是虞渢特地安排,估計身手就算不是十分了得,也足以對付一般的地痞流氓、丫鬟婆子,旖景總想看兩個李嬸動手教訓刁奴,暫時沒有機會。

這一日來榮禧堂,與小謝氏在院門處遇了個正着,旖景見她眼瞼處十分明顯的兩圈青黑,心底很是“愧疚”,嘴巴上越發甜蜜:“二嬸掌着中饋,還要日日來晨省,當真辛苦。”

有一種苦澀,從小謝氏的心裡一直蔓延到嘴裡,還不得不親熱的拉着旖景的手,說的話十分意味深長:“我已經習慣了,景丫頭是不知道,這內宅的事雖不比得朝堂那般重要,可也是相當繁瑣,不能稍微大意,從前王妃體弱,沒有那份心力,我嫁過來就開始管家,從此就沒睡個安穩覺,夜裡做個夢,都是滿腦子算籌與管事婆子們開開闔闔的嘴。”

小謝氏也擔心旖景趁着哄得老王妃服服貼貼時,提出要插手內宅家務,待她真熟悉了內務,必會得寸進尺把他們一家掃地出門——若是離了楚王府,下手可更沒有機會。

旖景輕輕一笑,什麼也沒說。

她並沒有打算急吼吼地執掌王府中饋,內宅裡眼下都是小謝氏的人,並且還是家生子,總不能一氣更換,必須循序漸進。

今日老王妃心情甚是愉悅,拉着旖景說了好一會子話,便拿出那一包藥來:“這是祝嬤嬤苦心尋的前朝秘方,聽說極爲有效,你拿回去囑咐丫鬟們細細煎好,我可盼着四世同堂。”

小謝氏眉梢微挑,十分滿意地看了祝嬤嬤一眼。

這個神情被旖景納入眼中,當然不動聲色,半帶嬌羞地接了藥。

閒話一直到了巳初,旖景瞧見小謝氏實在困頓得不行,呵欠連連,這才“好心”告辭。

小謝氏待旖景一走,立即就“一路小跑”着回梨香院,抓緊時間補眠。

祝嬤嬤這才拍了拍額頭,對老王妃說道:“瞧奴婢這記性,偏偏忘記了清早送進來的櫻桃。”

老王妃也如夢初醒:“我一時也忘了,快打發人給關睢苑送去。”

“還是奴婢親自走一趟吧,服藥時還有些忌諱,剛纔也沒來得及說,正巧去囑咐一番。”

一應僕婦去關睢苑,都不能直接從*角門兒進去,得繞個大圈兒,出了二門穿過甬道往前。

旖景已經回了中庭,正與虞渢研究着那包藥的蹊蹺之處。

特地請來了董嬸,但據她所察,應是不含毒的。

“二嬸沒有害我性命的必要,估計是絕嗣之藥。”旖景斷言。

虞渢臉上的神色極爲冰冷,隔了半響才說:“改日我讓江漢看看,倘若真如你所料,再不容祝氏在祖母身邊。”

旖景心中卻認爲小謝氏更沒有害老王妃的必要,反而老王妃長命百歲,對虞棟一家才更爲有利。

但祝嬤嬤假若真膽大如此,的確是個隱患。

這時,便有夏柯入內通稟,稱祝嬤嬤來了。

旖景與虞渢對視一眼,都覺得事情很奇妙,前腳纔拿了她的藥,後腳就緊跟着來,不知打的什麼算盤。

“你不要管,我去見見便是。”旖景起身往外。

榮禧堂的人來,基本還是不會被拒門外,祝嬤嬤徑直被請進了中庭前頭的花廳,坐在一旁的錦墩上,見旖景連個丫鬟都沒帶,孤伶伶的走了來,祝嬤嬤連忙起身,陪好一臉殷勤的笑意。

當然說了“櫻桃”的話題。

緊接着又意味深長:“那藥原本是從奴婢女兒處問得,據她所說,鎮國公府三房的四少奶奶入門三年無孕,後來吃了這藥,年前就診出了喜脈,甚有效用……世子妃有所不知,奴婢當年雖陪嫁來王府,受老王妃恩許嫁了外院管事,可奴婢一雙子女投了先頭國公夫人的緣,七、八歲時就被國公夫人帶去了鎮國公府,眼下女兒在四少奶奶處侍候。”

祝嬤嬤的心思,無非是想提醒這藥的來處與鎮國公府有關,雖是老王妃的孃家,可也是小謝氏的孃家。

她早瞧出,世子妃是個心思靈敏的,對二爺二夫人都有防備,這會子聽說藥來自鎮國公府,一定會有顧忌,起碼會與世子商量,世子心思更是深沉,再者謝家四少奶奶的兒子都有兩歲了,一聽這話便有蹊蹺。

世子循着這話再一打聽,一定知道她的爲難之處,謝家三房老太爺可是庶出,與當年謝妃是同母兄弟!

如此一來,世子妃必然不會再服藥,而小謝氏那頭,卻也應付了過去。

旖景雖不知鎮國公府的底細,卻也品出了祝嬤嬤是有心提醒,笑笑地看了她一眼:“嬤嬤有心。”

祝嬤嬤長吁了口氣,如釋重負地告辭。

旖景再回屋,見虞渢依然雙眉緊鎖,笑着說道:“閣部寬心,祝嬤嬤是通風報信來了,雖言辭隱晦,但是爲了提醒我藥有蹊蹺。”便將祝嬤嬤剛地的話重複了一遍。

虞渢果然一語中的:“三房四少爺兒子已經兩歲了。”

“閣部怎麼這般清楚?”見虞渢仍是面色不豫,旖景故意瞪大了眼睛,一副誇張的表情。

虞渢揉了揉眉頭:“鎮國公府尚未分家,三房是指外曾祖父第三子這一房,他是庶出,謝妃的胞兄,二叔的親舅舅。”

也就是說,三房這位……三舅公是虞棟夫婦的堅硬靠山,難怪虞渢對這一房瞭如指掌。

旖景微微蹙眉:“我找謝嬤嬤打聽過,祝嬤嬤是祖母的陪嫁丫鬟,原本是外曾祖母精心挑選來固寵的,哪知祖父除了……”旖景忽然卡殼,不知應當把虞棟的生母稱作什麼,只好隨了虞渢的叫法:“謝妃以外,並沒有納妾的想法,故而,後來祖母便將祝嬤嬤嫁了外院管事,外曾祖母想是不放心,生怕祝嬤嬤被謝妃籠絡,纔將祝嬤嬤的子女‘買回’鎮國公府,以此爲脅,讓祝嬤嬤不敢心生二意,不想外曾祖母不久病逝,可就算如此,大舅公是祖母的胞兄,應知祝嬤嬤子女的重要性,怎麼能讓他們落在三舅公手裡?”

虞渢對於鎮國公一家,也是相當煩惱:“當年齊氏表面極爲賢惠,便是外曾祖母親出的大舅公與二舅公都被她籠絡,將她視爲生母,又待謝妃如同一母同胞的妹子,後來齊氏惡行被揭穿,落得被休棄的下場,兩個舅公待謝妃兄妹卻也沒有芥蒂,一直還如當初。”

事實上鎮國公與謝妃之間的感情,甚至要比老王妃還要深厚,如此,纔會以爲梁氏杞人憂天,根本不相信謝妃會對老王妃不利。

不過謝妃在世時,的確也與老王妃妻妾和睦,就連先楚王也不疑她。

梁氏去世之後,鎮國公根本沒有防範,祝嬤嬤的子女便就歸了三房,梁氏怎能想到,原本她一片苦心,是想爲老王妃謀劃,結果祝嬤嬤的子女反而成了小謝氏手裡的工具。

旖景也對鎮國公一家的混亂感到頭疼——難怪小謝氏作爲老王妃親哥哥的女兒,算計起親姑母來毫不手軟。

“祝嬤嬤也是個狡猾的,並非二嬸能夠掌控。”旖景沉吟片刻:“但只不過,小謝氏只以爲我服了這藥,於她來說,手裡又多了祝嬤嬤的把柄。”

虞渢頷首:“先得擾亂鎮國公對二叔夫婦的信任倚仗,我原本也早有盤算,謝三娘當接進來了。”

旖景:……

半響,領略過來:“二嬸對謝三娘十分不滿,可鎮國公世子對這個庶女極爲寵愛,只要善加利用,不怕不會生隙。”又盤算了一陣,卻搖搖頭:“二叔與二嬸會答應二弟未娶妻先納妾?”

虞渢輕笑:“謝三娘已經十八,底下四娘幾個也當議親,貴族講個長幼有序,若無特殊,不能打亂,謝世子又偏心於三娘,見她對二弟‘有情’,不願違了三孃的心意另尋別家,一直這麼拖着,便是世子夫人也是滿腹牢騷,只消添一把火,二嬸雖不情願,但二叔爲了顧全大局也會妥協。”

旖景忍不住動了動脣角,她十分明白謝三娘對虞洲的“情意”從何而來,但只不過,謝三娘有意設計,讓長輩們“捉姦”,假若事後再稱她對虞洲其實沒有什麼“情意”,就算謝世子的心偏到後腰去,只怕也不會再憐惜這個庶女,故而謝三娘只好一直“有情”了。

這麼一來,便是虞棟立即就將虞洲的親事提上議程,趕着讓正妻先入門,再納三娘,可是貴族之家,只怕稀少有人願意接受這門貴妾,並且還是緊趕着擡進門的。

虞洲將來正妻,出身應當不會太高了。

夫妻倆心照不宣地盤算,看這把火應當怎麼添,哪知次日,旖景去“串了趟門”就受到另一個啓發。

第兩百零四章 置於漩渦,豈可獨善第五百八十八章 摁捺不住,毒計釀成第三百九十章 冬雨之死,神秘“青雀”第四百五十章 離家出走,姐妹交心第四十七章 心有靈犀?緣何如此第二章 焚書明志,疑惑難解第三百六十一章 揮鞭相助,美人英姿第六百三十一章 旁觀者清,精明國相第五百一十三章 各有謀劃,歪打正着第兩百二十章 不知不覺,已有行動第七百零六章 流言炸響,黃恪施助第十七章 罰外加罰,怨上添怨第六百一十八章 無顏自認,當真悲憤第八十章 閨閣芳心,所託非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倉促之間,吐露情意第四百零一章 宮宴之上,各懷心思第七百七十三章 針對防範,何愁不勝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示恩愛,時日無多第四百五十七章 廖大破產,朗星挨踢第六十三章 入宮謝恩,商談姻緣第一百七十二章 但願此生,緣斷不續第五百九十二章 恩斷情絕,同日赴死第七百七十七章 本來順利,忽再危逼第六百八十八章 預算反目,迫在眉睫第七百一十七章 暖春響雷,猝然當頭第四百一十三章 又遇重創,柳暗花明第四百一十四章 禍從口出,無端遭妒第三百八十七章 塵埃落定,各得其死第七百零二章 兩對父子,一樁驚聞第兩百六十三章 門外爭執,室裡纏綿第五百六十八章 操縱變局,金蟬脫殼第一百七十三章 小小蹊蹺,指向何處第七百三十二章 總算潑酒,快去更衣第一百六十五章 若你離開,我已心死第七百三十二章 總算潑酒,快去更衣第兩百四十八章 暴雨如晦,左右兩難第七百三十七章 妄度人心,敗勢如山第四百一十八章 “毛遂自薦”,大言不慚第一百三十章 果如所料,殺機早伏第七百四十八章 惟恐不亂,王妃歸來第兩百七十章 變故迭發,陰謀照舊第六百一十四章 暫時“和諧”,苦無良策第一百五十二章 姨母歸來,一段舊怨第四百三十八章 忽有轉機,柳暗花明第兩百零四章 置於漩渦,豈可獨善第六百三十七章 自作聰明,子若入陷第八十八章 一見傾心,是否冤孽第三十三章 窗裡窗外,兩心契合第七百一十七章 暖春響雷,猝然當頭第六百二十二章 子若“立功”,黃氏揚眉第七百三十二章 總算潑酒,快去更衣第九十八章 三女繪畫,兩副被毀第六百四十五章 匿名書信,請見王妃第兩百二十一章 有人中計,有人隱忍第兩百零一章 遠人才歸,又將外行第六百八十章 “頑劣”六郎,新婦投繯第五百二十章 拒絕妥協,公主駕到第七百二十五章 諸多拆臺,接連拂袖第兩百四十章 闌珊之處,曾住何人第五百一十九章 迎使通州,黃氏受諷第六百四十三章 窺破隱情,暗懷算計第六百九十七章 三大收穫,混亂局勢第五百五十三章 高中之後,並非添花第五十九章 甄氏阿茉,董氏阿音第七百四十一章 “反旗”高舉,開誠佈公第一百三十章 果如所料,殺機早伏第七百八十二章 子若終場,盛世開端第四百零四章 天子圓場,各人計量第七十四章 水蓮庵裡,委實風流第兩百七十三章 對薄公堂,收網之時第六百一十章 真失憶了,怎生是好第三百二十一章 楚王府裡,已有暗涌第六百五十一章 說服金元,萬事俱備第七百八十二章 子若終場,盛世開端第六百九十七章 三大收穫,混亂局勢第一百六十九章 真相大白,盛怒難捺第一百零三章 皇子妖嬈,世子護美第一百四十五章 母女爭執,風波漸釀第五百五十章 蘇漣趕到,再補一刀第七百四十五章 不幸病重,太后歹意第一百五十一章 揣摩人心,肯定陰謀第三百九十六章 “風流韻事”,江氏出醜第四百五十七章 廖大破產,朗星挨踢第四百六十七章 “神醫”出場,氣焰熏天第四百三十七章 循循說理,背後拆臺第四百零三章 仗義執言,誰真誰假第四百一十三章 又遇重創,柳暗花明第六百七十章 尷尬王爺,拋之腦後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碟香瓜,萬千愧意第六百五十四章 迫在眉睫,東風及時第三百五十九章 化險爲夷,線索聯成第三百七十四章 家庭會議,挑破隱密第五百九十二章 恩斷情絕,同日赴死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覺之間,環環陷井第三百八十六章 狡辯不脫,破釜沉舟第七百六十一章 自舍疆域,喪心病狂第三百四十五章 計議已定,直言不諱第兩百三十九章 東宮有喜,聖上賜恩第六百零九章 虛心求教,怎得芳心第五百三十四章 媚娘香夭,玉郎陷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