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五章 瞎眼老嫗,張或是殷

“哀家早有承諾,只要你放五娘平安,不會涉及楊家衆人。”眼見滿懷焦灼的旖辰又要撲向前去,太后及時阻了她一把,十分篤定地開口。

而皇后這時,也已經定下心神,飛速衡量一番:甄蓮遭此下場,也算咎由自取,她如今傷及子宮,必然再不能孕,又被楊氏揭穿了謀害東宮子嗣一事,廢妃在所難免,而蘇氏五娘卻是衛國公愛女,身份貴重,若是有個好歹,於人於己無利,必須保全才好。

“聖上,這事不宜聲張,應下令諸人緘口。”皇后最終決定。

只太子心神大亂,竟脫口而出:“母后,楊氏賤人傷我愛妃,孤定要將她滅族平恨!”

“混帳!”皇后大驚,不曾想太子竟然將抄家滅族的話脫口而出,天子尚在當場,這話可是大逆不道,連忙陪罪:“聖上,太子是痛怒交加,一時喪失理智,方纔口不擇言。”

天子狠狠剜了太子一眼,冷冷地恍過滿面血淚的太子妃,他早有聽聞,甄氏手段狠辣,傷及儲君之嗣,因無實據,又顧及着此時是剷除金相黨羽的重要關頭,方纔隱忍不發,萬萬沒想到的是太子竟然明知其中隱情,卻隱瞞不舉,放縱甄氏胡爲至此,竟然在太后生辰之日,引發了這麼一場禍端!

這時在天子眼中,甄氏已經也是個將死之人了。

“楊氏,朕令你即刻放開五娘,你之所求,朕允了,在場諸人聽好,今日之事,乃楊氏暴病而亡,太子妃受驚,以至小產,若有人胡言亂語,定嚴懲不饒。”天子一言,重如九鼎,以致人人肅色。

太子雖有不甘,但舉目之間,正觸天子冷厲的目光,一時泄了周身的憤慨,半跪在地將太子妃摟入懷中,交握的指間,堅硬得泛出蒼白的色澤。

三皇子微一側身,眼角隱着不屑與冷漠。

他忽然聽見一個女子低婉的語音——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如此,我唯一的遺憾,竟是不能親口與他說聲辜負了。

三皇子猛一轉身,正好看見楊妃鬆開了挾制着旖景的手,一道白光飛速沒入胸口。

四周再是一片驚呼——

旖景重獲自由,卻並未拔足逃離,反而是轉身,扶住了楊妃順着檀柱癱軟下去的身子。

“賤人,竟讓她死得……這般輕易……”是太子妃呻吟的恨聲。

太子便拔身而起,就要將楊妃碎屍成斷,旖景卻擋在了之間,轉身怒視太子:“人已經死了,殿下何必再如此。”

“殿下,若爲太子妃考慮,還要冷靜。”三皇子幾乎同時低聲提醒。

皇后也一步跟上,感激地看了一眼三皇子,連聲吩咐着宮人將太子妃與太子送回東宮。

旖景眼看着楊妃氣息漸弱,目光渙散,脣角的笑容也逐漸變得僵硬,眸子裡的光彩仿若油竭燈枯的一刻,歸於靜寂黯沉,終是一嘆,當替她闔眼的那一瞬,眼角忽覺酸澀。

那時恩愛正濃,應是預料不到如此絕情的一刻,生死別時,得的只是恨之入骨。

三皇子依然防備着太子會“衝動行事”,一直擋在他與旖景之間,瞧見旖景側面滑落的淚水,怔在數步之遙,這女子竟爲一個無關之人落淚?甚至還是一個曾經威脅她生命之人?但他分明感覺到這眼淚不是來自於善良,更近於同情惋惜。

不自覺間,腳尖前移。

卻忽然有一道紫色的身影阻隔在他不及之處。

“五妹妹,你受了傷,快讓太醫診治。”虞渢領先一步,伸手扶起旖景。

三皇子看着他們指掌相合,眸光微黯。

那一個合掌卻也只在瞬息。

旖辰便已急急趕到,半摟了旖景過去,倒是一場抱頭痛哭。

——

雙喜之慶,最終以悲劇落幕,因天子之令,衆人對這場變故緘口不言,先且不論後事風波,只說旖景,受的不過皮肉之傷,在慈安宮養了兩日,傷口便已癒合,餘下淺淺的兩道紅痕,穿着豎領的中衣遮擋,倒不致落人眼裡,見太后鬱結不解,終是又陪同了兩日,方纔辭宮歸府。

衛國公府諸人自然不知慈安宮裡那場變故,就算幾個長輩聽聞楊妃忽然暴病而亡,太子妃受驚小產,料得事有蹊蹺,可宮裡既然作此論斷,衆人自是不會多事打聽,旖景歸來,連詢問都沒有一句,倒省了一番廢心解釋。

不過貼身的幾個丫鬟,還是發現了旖景項上的傷痕,未免問起,旖景也無解釋,只令她們不要傳揚。

次日,聽說旖景回府,已經在二月裡與三順成婚的臘梅卻來了綠卿苑,稟報了一件蹊蹺之事。

還得說到數日之前。

臘梅因閒來無事——自從嫁了人,旖景便沒讓她日日來院子裡侍候,而是協助着三順打理外頭的事兒,如此一來,臘梅自是有了不少閒睱,因着再無拘束,去小東市的陋巷裡照顧那瞎眼老嫗也不用遮遮掩掩,每日都會去看望。

卻忽有一日,可巧臘梅正替老嫗做着午飯,便有一男子登門,打聽這間戶主可是姓殷,臘梅知道老嫗姓張,鄰里都是稱呼她一聲張姥姥的,自然說道沒有,可那男子卻不罷休,又問戶主是否是年近七旬的老夫婦,聽臘梅稱只住着個孤嫗,男子又要堅持一見。

臘梅只好知會了張姥姥,讓男子入內。

卻不知他們都說了些什麼,一刻後便見男子離開,似乎有些沮喪。

臘梅事後問張姥姥,卻說那男子是找錯了人,原來張姥姥這一處小院兒,是二十年前從人家手裡買過來的,便猜測着許是尋從前的戶主也不定。

“原本奴婢也沒放在心裡,只隱隱覺得那男子有些面善,琢磨了幾日,卻沒有頭緒,可巧的是兩日前送帳薄子進來,卻在府裡又見着了他,奴婢方纔恍悟,竟是教導小娘子們的李先生。”

臘梅雖說在綠卿苑裡侍候了些日子,但不常跟旖景出行,扶風堂還是有次下雨,送雨具時去過一回,只見了李霽和一面,就只有個模糊的印象。

“五娘,那日李先生在鏡池邊遇見了奴婢,認出當日在姥姥院裡見過,竟又再三詢問,張姥姥當真不是姓殷?還有從前都做過什麼營生,這也倒還罷了,不過兩日,李先生竟然尋來了府後巷,原來是知道了奴婢從前是宋家的丫鬟,說要打聽宋嬤嬤的事。”

“他都向你打聽了什麼?”旖景忙問。

“奴婢因沒得主子許可,不敢貿然答應……”臘梅見問,很是忐忑不安:“沒等先生問話,就拒絕了。”

旖景:……

有時太過忠心的人,或者會在無意間誤事。

臘梅連忙說道:“或者奴婢再去尋李先生,就說想通了……”

“這樣也太露痕跡,還是等等再看吧,先生若真有要事,必然不會輕易放棄,應當還會尋你,到時你再爲難他一下,只別太過,得見好就收。”旖景囑咐。

思忖一陣,這才問起那位老嫗:“張姥姥有沒說過先生打聽那位殷姓人家是爲何事?”

“這倒沒說,張姥姥患了眼疾,行動多有不便,與鄰里來往也是不多,應是不知先生打聽的那位,不過姥姥想是好奇,事後問起先生的年歲模樣,奴婢形容了一回,姥姥便更加認定不是故人了。”

旖景卻想,李霽和既然再三確認老嫗名姓,應當是有幾分把握的,並且他也不識打探之人,故而纔不確定真僞。

關於這位西席,旖景曾經還拜託了杜宇娘去南浙打探了一番他的身世,據杜宇娘反饋的信息,李霽和並非名門望族出身,其父原本是康王府的司倉副使,屬流外官,年不過三十即逝,李霽和似乎是遺腹子,其母羅氏本是康王之婢女,後由康王妃作主,銷了奴籍,許給府中吏員爲妻,因夫喪,羅氏不願再留在錦陽,於是求了主子恩典放行,帶着兒子回了家鄉寧海,守着幾畝薄田,獨自將兒子撫養成人。

羅氏雖是婢女出身,卻也還識文斷字,因此李霽和自幼便在母親啓蒙下識字習文,至幼學之年,羅氏便領着他去了松鶴書院,也不知如何說服了已近古稀的丁昌宿,不但許了李霽和入書院學習,還留在身邊親自教導。

據說羅氏回寧海時,李霽和尚在襁褓之中,母子倆從此再未回過京都。

以這樣的情形看來,李霽和應與宋嬤嬤沒有聯繫,兩人本身更不可能結仇,杜宇娘甚至確定過其父之死,的確是因爲病逝,這似乎也說明李霽和與宋嬤嬤應當也沒有家恨,倒是羅氏,曾經做爲康王府的婢女,不知是否與宋嬤嬤相識,但蘇直與楊嬤嬤又都對李霽和的父母沒有半分印象。

兼着這一世,李霽和自入國公府,也沒有與宋嬤嬤來往,更不曾打聽什麼,除了這回尋到臘梅。

旖景一時竟將李霽和的蹊蹺拋之腦後,可是經臘梅這麼一提醒,又重新揀了起來。

光靠琢磨,是想不明白其中底細的,且還得看李霽和接下來究竟會在臘梅口裡打探什麼。

而旖景纔剛回府,便有虞洲迫不及待地前來拜訪,卻是不懷好意地說出了一番讓旖景瞪目結舌之事!

第七十章 拈花識香,實有內情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個誤會,或生事故第四百四十六章 權勢二字,當用得用第四百零三章 仗義執言,誰真誰假第四百零一章 宮宴之上,各懷心思第四百九十五章 秦妃挑釁,旖景不忍第七百六十章 中秋月圓,血禍又至第四百一十九章 忠奸之爭,世子警言第二十一章 一見牽心,盤算姻緣第六百零七章 朝局變動,市坊傳言第三百六十五章 欲聯三方,挑明陰謀第三百五十章 爲君之故,怨痛滿懷第兩百六十五章 瞞天過海,喪盡天良第四百四十六章 權勢二字,當用得用第兩百四十五章 瞎眼老嫗,張或是殷第七十六章 美色誘惑,郎心浮躁第七百八十二章 子若終場,盛世開端第三百五十四章 隱伏殺意,真相將明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見舊詞,卻署新主第兩百三十八章 “英雄救美”,可在事後第一百三十八章 虞洲來訪,對坐閒談第一百零三章 皇子妖嬈,世子護美第二十七章 姨娘教子,嬤嬤教孫第兩百九十二章 關鍵一步,聖旨忽降第一百一十三章 諸美小聚,惡兆傳開第一百零五章 是友是敵,曖昧難分第六百零一章 留書提醒,事實真相第六百六十三章 又再中計,連連告負第四百八十章 陳年舊案,狹路相逢第五章 再見故人,深藏愛恨第兩百五十七章 瘧疾暴發,無法避免第一百三十六章 誰之劫數,終究難參第一百七十八章 莫如當初,愛恨無涉第四百二十八章 虞洲定親,舅父入京第三百二十章 兄妹密談,蹊蹺遺言第七百七十九章 近衛臣服,勝局奠定第六百五十八章 調“虎”離山,火燒“虎穴 ”第一百四十八章 姨娘眉氏,一反常態第三百六十七章 兩條暗線,完成拼圖第四十一章 突生禍事,馬*婚第四百零九章 風雲突生,順勢嫁禍第一百三十四章 看似退路,委實陷井第三百七十四章 家庭會議,挑破隱密第四百四十二章 有情無情,不棄當棄第四百九十五章 秦妃挑釁,旖景不忍第三百六十三章 鄭村死者,隴西歸人第四百三十四章 如意算盤,實在精明第兩百五十九章 巧“斷”疑案,蘭心“晦”質第三十一章 存心試探,初明隱情第兩百九十章 村落遇險,“一箭中的”第五百九十六章 暗中舊情,福王審案第四百四十九章 言醒江漢,江薇婚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迷霧漸消,險在眉睫第五百零四章 年氏逞兇,反被氣死第七百章 忐忑被棄,入宮勸諫第八十二章 逼迫之辭,徹底否定第六十八章 兩相之爭,風雨釀成第六百九十四章 無奈妥協,損兵折將第七百零九章 仲春風暴,暗器脅人第五百八十七章 情義二字,更重江山第五百二十八章 王府春宴,三娘意動第兩百九十五章 真兇現形,西樑紛爭第一百五十一章 揣摩人心,肯定陰謀第四十九章 溫言安慰,巧救臘梅第六百六十四章 城禁解除,永別西樑第五百三十章 晨微露面,皇子醉臥第兩百八十一章 婚事在議,不料變故第六百九十五章 風雨間歇,如此犒賞第四百五十一章 二孃悔悟,商議家事第七百五十四章 不僅泄憤,關係大局第七百四十六章 藥石無治,預感大限第四百八十四章 折辱不成,子若受冷第六百五十二章 絕決相逼,生死你定第一百八十七章 蛇已出洞,不見悶棍第五百一十五章 機鋒對恃,“公主”落敗第六百九十四章 無奈妥協,損兵折將第五百四十八章 珠胎暗結,動手清算第五百六十三章 順勢而行,錦瑟“立功”第七十八章 左右爲難,便失姻緣第二十一章 一見牽心,盤算姻緣第兩百二十二章 福王慰妻,兩妃爭強第三百一十三章 前途未卜,情意卻明第二十一章 一見牽心,盤算姻緣第五百六十七章 孔家遭疑,陳家犯案第四百八十六章 飛花渡頭,人約子夜第兩百一十八章 亦假亦真,打情罵俏第一百七十一章 多年怨恨,一朝暴發第兩百五十八章 朝中風雲,城裡變幻第兩百三十四章 戲已開演,各歸各位第兩百二十四章 計謀迭出,誰是高人第兩百零一章 遠人才歸,又將外行第五十七章 無法疏遠,難捨關切第六百五十一章 說服金元,萬事俱備第六百零二章 先有安排,金蟬脫殼第三百七十一章 不知厲害,自尋死路第六百四十章 甘心臣服,不懷妒恨第七百三十八章 一敗塗地,秦母求死第六百五十三章 只願陌路,不拖不欠第兩百章 所謂慈母,蹊蹺內情第兩百五十八章 朝中風雲,城裡變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