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四章 戲已開演,各歸各位

福王府裡的繁蔭堂,雖然位於較爲偏僻的後宅西苑,可論說規模,卻並不算小,正門往裡是個四四方方的庭院,坐北朝南的一間青磚房,佈置成書房正廳,次間抱廈一應俱全,兩頭還有遊廊連接,兩側遊廊各開一個門洞,又分別連接着小院,通往蕭聲苑的那處側門,就在西院兒裡頭。

瓊衣排徊了好一陣,才瞧見門房婆子領着張侍衛過來,瓊衣便帶着他穿過正院,急步行入東廊的門洞,一眼看到櫻花樹掩映下的廂房門窗緊閉,才撫着胸口慶幸——得手了!

爲穩妥故,正要先入內查看,卻聽見身後正院裡傳來人聲,瓊衣大驚,連忙推了張侍衛一把——你快進去,自己反身往外,扶着門洞往正院張望,卻見幾個貴婦正往裡走,其中就有麗嬪之母戚氏。

瓊衣又見徐三娘跟在戚氏身邊兒,似乎有些焦急的模樣,還有福王妃……她扶着的那位身着湖藍錦褙,挽着牡丹花披帛的貴婦,瞅着應是國公夫人黃氏了。

怎麼回事!不是說好了等她這邊諸事妥當,弄醒了書房裡兩個粗使丫鬟,讓她們去稟報這頭出了變故,才讓戚氏引着王妃以及國公夫人過來麼?

瓊衣又再回身,卻見張侍衛已經入了廂房,關閉屋門,裡頭尚且無聲無息……

雖不知出了什麼變故,好在這頭還在意料之中,事到如今,且只好依計而行……

要說黃氏一行爲何來此?時間且得回到早前兩刻。

原本戚氏母女與瓊衣謀劃,引了旖景來繁蔭堂,先設計打發了跟着的丫鬟,可以假作失手打翻茶盞,先溼了旖景的衣裳,那麼其中一個丫鬟必然得去取替換的衣裙,另外再由徐三娘尋個藉口,可稱嘴饞,想用點心,當然不能使喚人家的婢女,不過徐府的婢女卻在外頭一不小心“崴了腳”,行動不便,且只好讓旖景身邊的丫鬟再走一趟——繁蔭堂的兩個婢女尚且還在“偷懶貪睡”,瓊衣又得替“受傷”的徐府婢女“上藥”,可不只好勞煩國公府的丫鬟了?

接下來,瓊衣便可依計而行,通知門房婆子去請張侍衛。

而這邊廂,等旖景飲了茶水昏睡,徐三娘便關好軒窗房門,先行離開此處回去聽戲,聲稱原本是與旖景在書房閒坐的,可旖景忽然說睏倦,想要小憩,打發了她。

瓊衣早掐算好時間——國公府兩個丫鬟一人去取備換衣裙,必須得出了二門,一人去備點心,也需要耗廢一些時間,足以讓她領了張侍衛入內——不過後來旖景竟然壓根沒帶丫鬟,倒更不用擔心時間長短了。

當瓊衣這邊諸事穩妥,才用解藥讓兩個粗使丫鬟清醒過來,只囫圇說這裡出了變故,讓她悄悄兒地回了王妃,請人前來。

王妃既知自家親妹子在書房“小憩”,聞聽有了變故,當然不會置之不顧,戚氏因“不放心”,大可提出一同前往,至於國公府的諸位夫人,會不會立即前來並不重要,橫豎等王妃發現了旖景與侍衛“私會”,孤男寡女同處一室,又有戚氏在旁目睹,火上澆油一番,也得將黃氏幾人“請來”處斷。

當然,當王妃與戚氏一入院門,瓊衣便會揚聲“提醒”一句,張侍衛立即用解藥讓旖景清醒過來,就算她聲稱中了算計,可無憑無據,也不會讓人信服,反而,瓊衣卻是個活生生的人證,親眼看見張侍衛偷偷摸摸地來這處與蘇氏五娘私會,她覺得事情不妥,才遣丫鬟通知了王妃。

又早與門房婆子串通,一口咬定是旖景假傳王妃口令,讓她去請外院兒的張侍衛入內宅。

瓊衣自認爲此計“萬無一失”,國公府爲了女兒閨譽,必不會深究,再兼着將女兒嫁給六皇子,哪裡算得委屈,王妃之所以拖延着不促成這事,定是以爲還有三皇子、五皇子兩個更好的選擇,可一旦徐家握住了這個厲害的把柄,事關家族聲譽,他們哪裡還敢挑剔?所以,這事不能鬧得人盡皆知,原本是想趁着賓客未至時就施行,哪知蘇五娘偏偏不知好歹,好在繁蔭堂地處偏僻,控制得當也傳揚不出去,如此也好,外頭賓客滿坐,國公府哪裡敢張揚追查,也只好妥協。

她哪裡又能想到,一切已經悄然無聲地發生了變化,她的一番盤算,早已被旖景洞悉。

秋月與夏柯早得了囑咐,否則任是如何,也不會由得旖景與徐三娘離開,留在戲棚裡看薔薇娘子的傳奇佳話。

旖景伺機,反而打發了徐府的婢女,讓她回去稟報行蹤。

旖辰早有準備,當見徐府婢女,便提出書房甚是偏僻,旖景又沒帶丫鬟,甚不安心,要親自來看看。

情形有變,戚氏自然難以安坐,必然是會一同前往的。

而在這之前,旖辰已經將一應“變故”告訴了黃氏,黃氏自會與利氏、許氏一同來書房。

wωw ▲TTkan ▲C○

一行人在途中,便“巧遇”了徐三娘,她當然不會覺察已經生變,剛纔可是自己親眼所見,旖景飲茶之後昏迷不醒——唯有擔心瓊衣順利與否,那侍衛有沒有到場,可已經沒了退路,且好依計而行:“原本是與阿景在繁蔭堂圖個清靜,她卻忽稱睏倦了,想要小憩,我不好打擾,便先出來了。”

旖辰甚是擔憂:“繁蔭堂本就偏僻,五妹妹身邊兒又沒個丫鬟,咱們還是去看看纔好。”

於是這一行人——戚氏爲了壯大聲勢,特意挽了小姑子,即麗嬪的同胞妹子徐幟一同前往,雖她爲了“隱密”,並沒有事先知會徐幟,可盤算着這位小姑子最是機智的,腦子比麗嬪還靈活,應當會“察顏觀色”地幫腔;而國公府,更是浩浩一行,除了三位夫人與福王妃,還連着世子夫人董音,便出乎瓊衣意料地提前來到了繁蔭堂,“殺”了她一個措手不及,沒有時間再查看廂房裡的仔細。

回到眼下——

“阿玉,五妹妹現在何處?”旖辰率先問道。

徐三孃的眼神便先晃向右側的門洞,才審詞度句地回答:“早上來的時候,見東院裡幾樹櫻花正好,便告知了阿景,剛纔與她本是在裡頭廂房裡品茶的。”

衆人才轉了身,卻見瓊衣慌里慌張地從門洞內走了出來,畏畏縮縮地上前行禮。

旖辰沒有過多理會,扶着黃氏便要往裡,瓊衣這才阻止:“王妃,奴婢有言要稟……還請……”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一雙俏俏的桃花眼裡透着猶豫與驚懼,不斷掃向國公府諸位貴婦。

這番表現,自然引得衆人蹙眉。

這一行人中,唯一莫名其妙的就是徐幟,她因着徐家出了個麗嬪,才得了嫁入世家爲婦的機會,因夫家規矩甚嚴,往常鮮少有機會出府,與孃家便少了來往,甚至沒聽說麗嬪刁難福王妃的事兒,更不知麗嬪的盤算,這時才認出了瓊衣,心裡頭正覺訝異,又打量着她這番鬼頭鬼腦的模樣,還有戚氏三娘母女倆緊張又暗藏期待的神情,只覺得有種不祥的預感。

“說吧。”旖辰淡淡地吐出兩字。

“請王妃……移步……”瓊衣更加吞吞吐吐。

“豈有此理,你有何話不能當面明說?非要這般鬼祟!”旖辰語音更冷。

瓊衣心下暗嗤,就知道王妃當着孃家人的面兒,要在她面前擺威風,不過這回,可算是正合心意。

當下往地上一跪,佯作慌張得不知如何是好:“委實這事,有關五娘……”

“五妹妹怎麼了?”旖辰隨之焦灼,而國公府諸人,也都扮演得十分“迫切”。

這時,衆人已經行入正院,站在東側門洞外頭,只消瓊衣略微揚聲,身懷武藝、耳聰目明的張侍衛在廂房裡必然能收到“提示”,便見瓊衣放聲哭訴道:“奴婢、奴婢……早先五娘與三娘兩位來了繁蔭堂……奴婢因早上才冒犯了五娘……呈上茶水後,便不想留在廂房裡礙眼……只好迴避到了別處……沒過多久,便見三娘離開……”

徐三娘立即證明:“因阿景稱困,我先行告辭,出來的時候瞧見瓊衣在抱廈裡,還交待了她一句,說阿景在廂房小憩,讓她且留心着,但不要貿然打擾……”

“是,奴婢得了三娘囑咐,只在自己屋子裡留心,沒過多時,卻見五娘從外頭走過,往側門去了,奴婢尚且孤疑,幾番思索,還想跟去瞧瞧,又正見五娘與一個侍衛裝扮的男子……”

“大膽奴婢,你胡言亂語什麼!”出聲喝斥的卻是麗嬪胞妹徐幟,她雖還想不透其中的蹊蹺,但這時肯定一點,這瓊衣只怕不懷好意,怎能由得這麼一個奴婢,得罪了正如日中天的衛國公府。

戚氏暗怪徐幟少見多怪,卻也出言提醒:“瓊衣,你可想好了,你說的這事兒,可關係重大……”

“且讓這婢子往下說吧。”黃氏緩緩一笑,阻止了徐家人的演技。

“奴婢遵命。”瓊衣繼續哭訴:“奴婢瞧見那番情形,心裡忐忑得很,便跟在五娘與侍衛身後,瞧見他們倆進了廂房,關窗閉戶……”

“據你所說,是親眼瞧見我家五娘與王府侍衛私通?”黃氏冷聲問道。

瓊衣不敢直言,只匍匐哭泣。

這時戚氏連忙轉寰:“夫人,只怕是有什麼誤會之處,莫如……”

“怎能信這奴婢一面之辭。”旖辰這時說道:“定是瓊衣因着早上的事,心懷怨恨,有意污篾五妹妹,壞她閨譽。”

“王妃,您可不能冤枉奴婢,奴婢就算有一萬個膽,也不敢編造這種謊話,再者,五娘與那侍衛,可還在……”

“住口,想來是五娘有什麼話要交待,纔會這般,你休得胡言亂語。”戚氏義正言辭,又陪笑說道:“國公夫人,莫如,咱們行開兩步……”

戲演到這裡,徐幟就算不知戚氏的動因,大概也想到與徐家脫不開關係,並非瓊衣一個區區奴婢所爲,心裡迭聲叫苦——國公夫人黃氏雖看着溫和,但早先在花苑親眼目睹了許氏的“威風”,且不說幾位夫人,還有衛國公、大長公主,又豈是靠這陰謀詭計能威脅得住的,也不知自家嫂子這是抽了哪門子瘋,才捅了這麼大個漏子……不對,戚氏一貫不善謀算,再說她也沒這麼大膽,難道是,麗嬪?

“事無不可對人言,安人有什麼話,便在這裡說吧。”黃氏這時緊眉肅目,並沒有幾分“溫和”。

許氏與利氏也已經聽旖辰大概說了真相,這時也是僵着臉色,冷笑不語。

戚氏微微一怔,暗忖着事已至此,衛國公府的人竟然如此氣盛,心下不服得很,暗中冷笑幾聲,才一咬牙,就要當衆提議若是讓六皇子與國公府聯姻,迎娶蘇氏五娘,那麼此事,便當沒有發生過,否則……眼下外頭賓客滿座,究竟是瓊衣污陷,還是蘇氏五娘與人私通,可得請她們來做過見證了。

只是她才一下決斷,還不及出聲,卻聽身後驀地響起個男子的話聲兒——

“出了何事?岳母與幾位嬸子怎麼在此?”

第七百七十章 大變在即,許氏施令第兩百五十六章 當衆明辯,不懼羣情第兩百八十三章 淑女怨憤,殿下發狠第六百零四章 帝崩無詔,唯一見證第六百五十三章 只願陌路,不拖不欠第五百九十五章 慶王拜訪,陰謀逼近第六百六十五章 歸來故國,杜宇斷舊第一百五十六章 當衆丟臉,難捺惡意第兩百零六章 廖氏阿晴,暗中助力第六百零七章 朝局變動,市坊傳言第六百零三章 惶懼劫數,再應當年第五百二十三章 平樂姻定,衛冉入京第兩百三十章 愚昧之計,哭笑不得第一百八十二章 驚聞真相!同道中人第八十八章 一見傾心,是否冤孽第三百五十七章 狐狸與豬,各有用處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變之前,引燃後院第五百四十九章 太妃出馬,二嬸遭殃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真同心?十分未必第四百六十三章 “風波”連連,“風光”回門第七百七十章 大變在即,許氏施令第七百六十五章 莞爾之間,有若朝晞第一百九十五章 神秘女子,莫名兇案第六百二十五章 逼君准奏,強請赴藩第四百九十五章 秦妃挑釁,旖景不忍第三百四十六章 各有離間,高低顯然第六百二十四章 "迫於無奈",自曝家醜第十四章 疑惑乍起,變故悄然第七百二十五章 諸多拆臺,接連拂袖第七百七十一章 李氏報訊,黃氏發狠第四百二十八章 虞洲定親,舅父入京第五百二十一章 公主示好,旖景含酸第四十九章 溫言安慰,巧救臘梅第五百零二章 分析局勢,險惡難避第三百二十二章 時日太慢,婚期太遠第一百七十章 問罪甄府,慈母悲聲第七百三十八章 一敗塗地,秦母求死第兩百零一章 遠人才歸,又將外行第七百五十五章 盤錯之間,關要漸顯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方佈局,一方收網第四百六十四章 搬得靠山,殺回王府第三百四十六章 各有離間,高低顯然第五百一十章 深沐天恩,並非無患第一百九十二章 忙時習務,閒來踏歌第兩百一十二章 蘇直歸來,強勢清算第七百五十八章 楊秦互掐,遼王不愚第八十六章 一事變遷,混亂全局第兩百一十二章 蘇直歸來,強勢清算第五百九十章 致勝心腹,故人遠歸第十三章 細紵有跡,花簪無蹤第五百三十五章 正欲滅口,天降救兵第五百零七章 諸子弒母?人倫悲劇第三百八十章 四五知交,小聚生辰第一百六十六章 必死無疑,絕不饒恕第一百章 心有抱負,強勢而立第兩百四十五章 瞎眼老嫗,張或是殷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口咬定,眉氏陷害第三百六十六章 皇子審案,世子旁觀第四十三章 故作懵懂,擢升櫻桃第兩百五十五章 世子絕斷,直面陰謀第四十九章 溫言安慰,巧救臘梅第兩百六十七章 如此悍婦,華北獨一第兩百二十九章 春暖來遲,人心早急第一百九十三章 世上之事,原難兩全第五百七十九章 欲封大君,長留西樑第一百八十二章 驚聞真相!同道中人第四百五十五章 如此虛榮,妄自尊大第七百一十章 顯王示意,子若跪地第兩百四十五章 瞎眼老嫗,張或是殷第兩百六十九章 當面過招,請猜勝負第一百四十四章 姥姥上門,所爲姻緣第三百零九章 才生同情,襲擊又至第六百八十三章 又生對策,婚事仍懸第三百零七章 悚然而驚,卻成交心第五百二十五章 有意秦晉,各方思量第七章 娘子撐腰,丫鬟樹威第三百三十七章 反感漸重,浴室意外第一百二十七章 侍婢易主,共赴宴席第兩百零五章 又是宮宴,暗涌潮生第四百九十六章 突封郡主?爭端升級第四百一十六章 “新婚”次日,“婆婆”逞威第三百八十三章 順利落毒,自行揭發第三百二十七章 原本“閒談”,卻生驚疑第三百五十九章 化險爲夷,線索聯成第六百四十七章 深入分析,引蛇出洞第四百九十三章 抉擇不易,無奈而爲第兩百零六章 廖氏阿晴,暗中助力第十二章 早生死結,一朝爆發第四百一十八章 “毛遂自薦”,大言不慚第兩百二十三章 春心萌動,欲擲孤注第七百四十八章 惟恐不亂,王妃歸來第一百一十四章 海棠佳詞,連環命案第一百三十七章 前塵新世,一般哀涼第兩百零二章 御史還朝,兩相鬥法第六百五十五章 果然如此,劍指白衣第三百六十三章 鄭村死者,隴西歸人第七百四十六章 藥石無治,預感大限第兩百九十三章 恩冊郡主,各人心情第六百四十五章 匿名書信,請見王妃第七百三十四章 罪證“確鑿”,如何脫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