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要論禍根,無非絕情

宋嬤嬤遭受了一連串的“奇恥大辱”,心情自然是焦灼複雜,當兒子被貶已成定局,打聽到總管之職暫時由衛國公府的一個幕僚兼任,她自然又開始了一番盤算。

爲了展示心服口服,認罰認栽,宋嬤嬤並沒讓宋輻逗留,次日就摧促着他與羅氏去了郊縣田莊,宋茗還小,宋嬤嬤對羅氏又一萬個放心不下,便將孫子留在了身邊兒,兩祖孫依然住在榕樹街的宅子裡。

閒居在家的這些時日,宋嬤嬤隔三岔五地就尋去城外某處民宅。

那裡住着她的故人。

正是當年極得老國公信任的前總管蘇直。

四年前老國公病逝,蘇直也緊跟着“患疾”,於是年僅二十三歲的宋輻,便被蘇直所薦,年紀輕輕,就成了國公府的繼任總管。

蘇直本是老國公在楚州時的舊奴,跟着主子征戰疆場,鞍前馬後,最是鐵腸忠心,當年老國公在世之時,就賞了他家宅田產,以爲養老之資。

可是蘇直自從卸任後,便鮮少留在錦陽京,家裡的子孫與僕婦盡不知他在奔波些什麼,宋嬤嬤去尋過多回,也是無功而返。

這一日依然如是。

宋嬤嬤乘坐驢車,竹簾遮窗裡,她的眼睛裡盡是陰霾密佈,手裡捏着那一枚時常摩梭,色澤清透的玉佩,筆直的眉頭緊鎖,豎立成刀鋒的凌厲之意。

她沒有覺察到緊隨驢車之後的一個身影,布衣草屐,平凡無奇的五官,唯有眼睛裡也佈滿陰森涼意。

這個人早在多日之前,就留意到宋嬤嬤,並且暗中盯梢。

直到榕樹街,宋嬤嬤下了車,甩手付了車資,推開她家的院門。

突然感覺到炙照凌人下,頸後突生的涼意。

宋嬤嬤回頭,那涼意突然又憑空消失,宋嬤嬤疑惑地側了側臉,站了一陣,始終未曾發現蹊蹺之處,滿腹孤疑地邁進院子。

“吱呀”一聲,隨着宋家兩扇青油門掩緊,巷子一端轉角才探出了半個黑影,一張沾染着污跡菸灰的面龐,嘴角掀起與眼睛裡類似的森寒之意。

夜晚如期而至。

宋嬤嬤卻是輾轉難眠,月色照入窗櫳,是一片清寒如水,這讓她滿懷戾氣的五臟六腑,不合時宜地產生了一種哀惻感懷。

有時候她也會懷疑,執着一生,當真值得?

爲他的從不曾給予。

他的眼睛裡,從來沒有她的位置,一切讚揚褒獎,僅僅是因爲她是公主的人。

當他臨死之前,當她告訴他宋輻的身世……

他考慮的,依然還是那一個人的心情。

“阿宋,別讓她知道。”

不是懇求,而是命令。

雖然他留下了書信,承認了宋輻的身份,可是那一封書信卻始終不讓她過目,而是留在蘇直手裡。

並非她甘於忍耐,天知道她多想看見大長公主肝腸寸斷的情形。

“公主,尊貴如你,也許認爲你所擁有的一切都是應得的,你霸佔了他的一生,他的人,他的心,你讓他對旁人不屑一顧。”

“你可知道,我有多麼不甘,與忌恨。”

“之所以忍辱多年,只圖後事,皆是因爲他臨死之前,還顧念着你的心情。”

宋輻的身世要得到承認不能僅靠她空口白牙,老國公的遺書留在蘇直手裡,而只要大長公主在世,這封遺書便永不見天日。

她想要達到目的,就必須隱忍,等到那一天,等到公主撒手西去,等到蘇直爲宋輻正名,等到那時,她纔會以養母的身份,得到渴望多時的地位,一個可憐的地位,卻是誘惑了她一生一世的地位。

當他與公主重逢九泉,她才能得到那一個地位,不是他的妻妾,僅僅只是一個庶子的養母。

這就是她卑微可笑的一生,竭盡全力能爭取的。

怎能就此甘心?

所以,儘管希望渺茫,她也要孤注一擲,她要爲宋輻爭取國公府的所有,她要讓她親手撫養的,他的血脈,最終繼承他留下的一切。

“國公爺,你是至死都不知道我的心意。”一室幽寂裡,低沉黯啞的聲音喃喃自語,伏在枕上的半老婦人,捂在臉上的指縫間,有淚意滲出:“我不能讓你知道我的心意,否則……”

否則,他早不容她活在世間,早不容她留在公主身旁,早不容她蜇伏在國公府裡。

悲哀能助長怨恨蓬勃,也能讓人心生疲倦,宋嬤嬤最終在刻骨的思念與忌恨的雙重摺磨之下,陷入夢境。

但早年征戰疆場、草木皆兵的經歷,註定讓她即使沉睡,也保持警醒。

夢境裡,她感覺到一股凌厲的寒意。

與她今日在推開院門時察覺到的一模一樣。

心中一凜,意識已醒。

黑暗之中,宋嬤嬤竭力抑制着呼息的平穩,稍稍張開眼瞼,她清楚地看見榻前站着一個黑影,高大壯碩,手持緞帶,無聲逼近。

月色冷清,看不分明那緞帶的色澤,黑影的面目更是籠罩在幽黯裡。

冰冷的觸覺繞在宋嬤嬤項上。

這時她的手臂已經蓄滿了力道,仿若蟄伏已久的毒蛇猛然竄起,直襲黑影面門。

黑暗裡發出短促地一聲痛呼。

但那黑影卻像是有所準備,提前仰了面頰,雖鼻子受了一擊,但並沒有傷及要害的眼睛。

利落地逃竄了出去。

宋嬤嬤哪裡肯放過,厲喝一聲,從榻上躍起,不及摘下牆上的鴛鴦劍,赤手空拳地追擊出去,那黑影雖說壯碩,卻極端靈活,躍牆而出,極快地消失在夜色深沉。

宋嬤嬤緊跟着躍牆而出,卻終究是落後了一步,不及擒兇,雖心下不甘,更疑惑着究竟誰要置她於死地,又到底牽掛着孫子,沒有再追,卻在轉身之時——

清冷的月色下,宋家院門前,屋檐下靜靜懸掛着一具女子已經僵硬的屍身。

——

命案又生,雖不是發生在國公府裡,但到底涉及宋嬤嬤,並且還是鬧得人心忐忑的那起連環兇殺,當夜就驚動了府衙,於是清晨,府後巷裡居住的國公府奴婢,也陸續聽聞了此事,秋月聽得議論,卻不知底細,連忙稟報了旖景,幾個丫鬟面面相覷,都是心驚膽顫。

居然有人敢謀害宋嬤嬤……

旖景爲了探得底細,當即去了遠瑛堂,卻見濟濟一堂。

原來今早許氏與利氏來問安,尚不及告辭,就聽黃氏來稟報了這麼一件悚人聽聞的惡事。

在場的還有董音,她去年就險些遭了甄茉算計,成了連環兇案的被害之一,聽說這事後,自然是心驚膽顫。

蘇荇在她身邊,一直體貼入微地安慰,長輩們眼瞧着這對新婚的小夫妻和諧恩愛,脣角都抿着笑,以致讓一室氣氛,絲毫未受“惡事”的恐怖籠罩。

董音漸漸回過味來,一張俏面漲得通紅,頗有些坐立難安。

“太夫人,宋嬤嬤雖說犯了錯,可到底還是咱們府的下人,這會子因牽涉了兇殺案,被傳去府衙問話,若置之不問……”黃氏卻沒有心情關注兒子兒媳,斟詞酌句地詢問,一邊留意着大長公主的神情。

利氏卻發揮了一貫的多疑品質:“宋嬤嬤不會是賊喊捉賊吧?”

令得一屋子目瞪口呆。

旖景雖說也是滿腹疑惑,不知這起兇手案爲何涉及了宋嬤嬤,卻並不認爲她是兇手。

宋嬤嬤就算狠辣,卻沒有道理見人就殺,更不可能會把屍體吊在自家門口,再演一場賊喊捉賊,難道是那兇手因宋嬤嬤獨居,纔想下手?可爲何還吊了具屍體在宋家門外?並且從前三個案子,都是發生在城郊鄉野,這一次卻是在鬧市犯案,而且還是內城,緊鄰着國公府與楚王府的地界!

旖景百思不得其解。

蘇荇因見黃氏擔憂,自告奮勇要去打聽此事,大長公主也甚是關心,隨口允了。

當蘇荇去了一趟順天府歸來,衆人才知道了其中的詳細情況,那名死者家住在榕樹街相鄰的窄巷,卻是個寡婦,並且沒有子女,原本夫家還有婆婆在上,因着兒子過世,被女兒接去了養活,那寡婦就成了獨居,她家也還有些薄產,生計不愁,被害者又是深居簡出,並沒有與人接怨,同宋嬤嬤更是沒有來往。

故而人雖死在宋家門前,順天府尹詢問之後,也排除了宋嬤嬤行兇的可能,再有蘇荇一番轉寰,便將宋嬤嬤放了回家。

寡婦與前幾樁案件被害者一致,都是被縊死之後,再被青緞懸樑。

唯一的不同,就是被吊在了別家門前。

而宋嬤嬤這個“倖存者”,成了目睹兇手的唯一證人,可惜她並沒有看清楚兇手的面目。

但至少證明了一點,兇手是個身強力壯的男子。

大長公主既知宋嬤嬤無礙,也再不理論這事,旖景雖覺得其中大有蹊蹺,有意關注,無奈卻要與大長公主前往郊縣“避暑”,只得囑咐三順暗中留意,帶着滿腹疑惑,動身離開了錦陽京。

這時的旖景,怎麼也沒有料到,看似與國公府無關的這一起連環兇殺案,卻是指向宋嬤嬤的“惡因”,與宋輻身世之謎的一條至關重要的線索。

並且很快,她就會與兇手遭遇“邂逅”。

第兩百一十六章 家事朝事,年節不閒第四百七十六章 得此孝女,正該此報第五百三十四章 媚娘香夭,玉郎陷險第三百四十四章 簪纓望族,清高太甚第三十三章 窗裡窗外,兩心契合第一百六十四章 變故突生,生死一線第五百一十章 深沐天恩,並非無患第三百九十九章 籌謀收買,一石二鳥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守”調換,挑撥露餡第兩百六十九章 當面過招,請猜勝負第一百五十九章 嫌隙難消,心生倦意第五十九章 甄氏阿茉,董氏阿音第五百九十五章 慶王拜訪,陰謀逼近第四百六十二章 如願以償,雲裡霧裡第三十三章 窗裡窗外,兩心契合第七百一十五章 轉折一日,忽爲側妃第八十三章 一時善意,卻結惡緣第七百六十七章 分吞北原,暗下協定第七百四十七章 羊脂玉碎,王妃折返第九章 暴戾宋氏,苦命丫鬟第四百九十四章 還有後着,滋生嫌隙第三百五十九章 化險爲夷,線索聯成第八十章 閨閣芳心,所託非人第十二章 早生死結,一朝爆發第六百三十七章 自作聰明,子若入陷第一百一十二章 靈山之約,依時發生第兩百一十八章 亦假亦真,打情罵俏第兩百三十四章 戲已開演,各歸各位第兩百四十八章 暴雨如晦,左右兩難第七百六十二章 蘇公出徵,大君來使第兩百二十七章 六娘之疑,險揭真相第三百零六章 一時衝動,惹火燒身第一百四十五章 母女爭執,風波漸釀第一百五十五章 厚顏如是,無可奈何第六百六十二章 聲東擊西,虛實難辨第七百一十二章 王妃返家,王爺“耍賴”第五百二十一章 公主示好,旖景含酸第兩百七十一章 網已密織,只待獸來第二十七章 姨娘教子,嬤嬤教孫第兩百一十五章 宋輻和離,母子生隙第六百九十章 張氏利氏,連袂出場第九十九章 別出心裁,掌管茶樓第四百一十三章 又遇重創,柳暗花明第六百七十章 尷尬王爺,拋之腦後第三百九十四章 病榻之畔,風波暗釀第六百六十七章 良宵情長,歲月靜好第五百五十八章 時日無多,大變在即第六百六十三章 又再中計,連連告負第一百二十五章 淑女心情,慈父懷抱第兩百五十七章 瘧疾暴發,無法避免楔子第四百二十四章 暗置屋宅,是爲何因第一百一十四章 海棠佳詞,連環命案第四百三十六章 翁媳計定,決不買單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彼之道,還彼之身第七百零四章 諫言立儲,慈安頓悟第五百八十章 威逼抉擇,暗潛歸國第一百一十一章 太后疾愈,皇子姻定第六百四十六章 衛冉滲入,肖蔓遭疑第三百八十八章 死不瞑目,突有“生機”第五百九十三章 註定撲朔,慶王出手第四百六十九章 犧牲小我,顧全大家第七十七章 妖孽皇子,險失清白第六百四十九章 以你之死,引發衝突第四百三十三章 牆還未倒,避之不及第六百四十一章 大君歸府,曉曉“報仇”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方佈局,一方收網第四百三十一章 兄弟反目,爭執爆發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見端倪,終究難測第一百八十二章 驚聞真相!同道中人第兩百一十八章 亦假亦真,打情罵俏第兩百四十四章 悔在當初,癡心錯付第三百四十四章 簪纓望族,清高太甚第四百九十二章 原不應死,何故病逝第五百八十三章 帝君抉擇,皇后將廢第十二章 早生死結,一朝爆發第五百一十八章 閨閣趣話,暗藏心機第三百六十章 儲位爵位,各方利益第五百四十八章 珠胎暗結,動手清算第五百六十四章 召集軍師,磨刀霍霍第四百八十章 陳年舊案,狹路相逢第四百八十一章 蠢人無敵,可惜安瑾第六百二十八章 被逼無奈,自找恥辱第六百八十五章 隱瞞後着,暫且袖手第七百五十三章 清算開始,好戲始唱第七百二十八章 舊怨在心,扭曲人生第三百四十三章 香河來人,青州寄信第六百三十六章 總算通信,大勝歸來第五百三十四章 媚娘香夭,玉郎陷險第八十三章 一時善意,卻結惡緣第四十六章 洞悉人心,竭力爭取第七百四十章 臨朝監政,死仇重逢第四百三十章 謝公壽辰,註定鬧劇第六百六十八章 夫妻交心,準備歸楚第四百八十四章 折辱不成,子若受冷第六百五十七章 艱難決斷,依計而行第兩百章 所謂慈母,蹊蹺內情第一百八十七章 蛇已出洞,不見悶棍第四百六十章 明月之見,良禽擇木第五百四十八章 珠胎暗結,動手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