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見舊詞,卻署新主

說回虞渢,自從在午宴上,目睹甄茉不顧冷眼出席,忍辱折膝跪地,灰頭土臉離開,心中大爲擔憂——此女在明知與蘇荇姻緣不成的情況下,尚且對董音狠下殺手,其狠毒狹隘可見一斑,旖景屢屢與之作對,雖說是別無選擇,但經過今日這番當場折辱,必定會讓甄茉恨之入骨!她眼下已然“聲名狼籍”,未必不會再次鋌而走險,對旖景不利。

但衛國公府不比別家,甄茉想要動手,似乎也是不易。

不過芳林宴後,各府春宴即將接踵,甄茉若是選擇在外設計……

可惜的是涉及到太子,諸多顧忌,當初又沒想到旖景會牽涉到這般地步,才放過了剷除甄茉的機會。

而到了這個地步,只怕她與太子的“私情”非但不能置她於絕境,反而會給她一線“生機”。

虞渢整場午宴,一直在揣摩甄茉的心理。

她最初悉心隱瞞,應是不願爲人妾室,縱使那人貴爲一國儲君,可見,甄茉是個相當驕傲的人,但是,她卻與太子私通……這似乎有些矛盾,如若甄茉從不曾有進入東宮的謀算,又對太子無情——她似乎是真心歡喜蘇荇,那麼,何苦擔着閨譽盡毀,被家族遺棄的危險,與之私通?

這一點,虞渢始終找不到合理的答案。

且說眼下,甄茉不顧衆口鑠金,冷眼鄙薄,竟然出現在芳林宴上,說明她還想掙扎,並不曾放棄姻緣,可今日因爲太后的態度,想來,她又會另擇出路。

不比當初,如今甄茉已經沒有更好的選擇,爲太子之妾,不失爲一條出路。

太子妃多年不孕,卓氏入東宮之後,更不得太子寵幸,這其中必有門道。

應是太子妃依然不能容忍庶子出生。

但若是此庶子爲親妹妹所出……還是一個聲譽盡毀的妹妹,就算將來得太子寵幸,也不可能動搖太子妃的地位。

這個時候揭破“私情”,反而對甄茉有利。

可是太子妃能否容忍甄茉的“背叛”?或許,這也是甄茉必須遲疑猶豫的原因,若有別的選擇,比如今日太后態度稍有緩和,她應當不會行此險着。

甄茉一定更加了解太子妃的性情。

等等!

虞渢思維一慢,似乎捉摸到一絲線索。

甄茉此人,心胸狹隘,睚眥必報,難道就會容忍太子妃讓她頂罪的行爲?

她與太子私通……

難道是對太子妃早懷恨意,方纔故意如此……

虞渢心頭狂跳——太子妃早年曾有過身孕,不慎小產……那一次小產,似乎沒有人質疑……而太醫也不曾診出原因,並且太醫似乎斷定,太子妃身子康健,一次小產,不足以傷身,當日清谷先生所得診斷也是如此。

可太子妃自從當年小產,竟一直無孕!

太子妃爲人謹慎又不缺果決,從東宮側妃、侍婢接連小產就能窺其手段,她深諳這些陰私門道,似乎不大可能中別人類似的算計。

但這人若是她全不設防之人……

那個水蓮庵的雲清,可不是深諳其道?她既然能幫甄茉隱瞞“私情”,定是受了不少好處,甄茉從她手裡習到什麼“歪門邪道”大有可能。

如果,害太子妃不孕之人正是甄茉……

也許,就有將她徹底剷除的辦法!

一念及此,虞渢手掌微緊,一番盤算計較——東宮之內,沒有他的暗部,因不欲涉及儲位之爭,爲安全故,當初沒有設計安插。但是眼下,欲要證明猜想,不得不從東宮內部入手,可要在倉促之間行事,委實大爲不易。

還得仔細籌謀。

又想甄茉若是要對旖景不利,大概會用什麼方法——最有可能的就是在別家宴會上找尋時機,可經過靈山一事,旖景也好,大長公主也罷,必然對甄家有所防備,與之相關的家族若是設宴,旖景必然不會參加。

那麼,甄茉會不會直接收買國公府的下人?國公府既然有宋嬤嬤這樣的惡奴存在,也不是全無漏洞……

眼下之計,還是隻能拜託甄南顧——這些年來,他在甄茉身邊安下不少眼線,雖甄茉此人多疑,不會輕信下人,可她到底是個閨閣,要想行事,必然會通過下人,這樣,難免就會留下線索。

虞渢篤信一點,甄夫人也好,太子妃也罷,都不會貿然與國公府爲敵,更不可能支持甄茉對旖景不利,得不到家人的支持,甄茉行事應當不會如此容易。

當然,爲安妥故,甄茉必須剷除,所以關於那個推測,必須想方設法證實。

因着思緒一直糾結於甄茉這一件事,虞渢完全沒有留意到那些秋波頻頻,當他纔拿定了主意,倒是感覺到兩道“炙熱”的目光,才一擡眸,就對上了三皇子的一雙桃花眼——三皇子一邊聽着那些貴女操琴,一邊滿腹疑惑地打量着虞渢,顯然已經持續了些時候,這會子兩人的目光不期而遇,都不約而同地挑了一挑眉。

“世子這神情,似乎不像是沉浸於音律?”三皇子率先一笑。

虞渢似乎疑惑:“我以爲,三殿下才是琴藝評判。”

“我原本以爲五妹妹會選擇詩詞一藝。”三皇子微微仰身,與虞渢又接近了幾分,看在別人眼裡,還道是兩人正在評議琴音。

此時場中撫琴的女子,頓時心跳如雷,雙靨生熱,以爲自己的技藝,得到了兩個才子的賞識。

“畢竟五妹妹最擅長詩詞,今日剛好又是世子爲判。”三皇子意味深長:“不想她卻選擇了對弈。”

“相信以五妹妹的棋藝,定能奪魁。”才應付了一句,虞渢便瞧見如姑姑往這邊行來,心念又是一動,不再理會三皇子,而是起身相迎。

“世子,已經有小娘子們完成了詩詞,娘娘請您查閱。”如姑姑微笑:“我看着國公府六娘所作,極爲不錯,年紀小小的閨閣,竟然能將春殘花落寫得那般大氣飛揚,半分不顯哀婉頹傷,委實讓人耳目一新,不過略微遜了幾分細緻入微,娘娘很覺惋惜,還要待世子評點。”

虞渢聽後,不由暗自一嘆——看來這兩姐妹,心腸都是一般,能將春殘花落寫得與衆不同,只不知六娘這厥,比當年旖景那首如何。

便與如姑姑一同前往南側作爲賽場的花榭,短短一截子路,已經拿定了主意:“稍後還請姑姑與渢一些時間。”

如姑姑知道虞渢這是有事相求了,並沒有猶豫,帶笑頷首。

依據“詩詞”比藝的規則,衆人各自據案,若願交流,相互鑑賞後修正潤色倒也不拘,不過有個“自願”爲限,故而有些只重在參與者,倒可與三兩知己商量互評,滿意時方纔呈卷,跟着退場,等待結果。

因着到底是些閨閣的筆墨,以往評出前三,只公佈姓名,並不公佈詩作,更不會讓郎君們鑑賞,但有那些沽名釣譽者自己顯擺出去的當然不論。

或者有人出於好奇也好,不服也罷,也可求了太后一觀獲勝者的筆墨,但允是不允,就得看求者何人,與太后的心情了。

虞渢才一入花榭,便見其中尚有十餘名女子或者品評閒談,或者獨自沉吟,或者奮筆而書,東側有畫展隔開,又見如姑姑直往那頭行去,便猜到是太后正在閱卷。

四藝之中,太后最喜詩詞,故而年年最爲重視的就是詩詞比藝。

當見虞渢繞屏而來,太后便先喊了免禮,又說賜坐,先說了一句:“我且以爲景丫頭今日會比詩詞呢,她可倒好,跑去對弈了,教我失望了一場。”又在案上一堆長卷裡找了一幅,遞給虞渢:“你先瞧瞧,這是風兒寫的。”

虞渢接過一看,但見筆鋒剛健有力,先讚了一句好字,細細看來,又微微一笑:“果然是大氣磅礴,不過到底失了落花的柔美,顯得浮誇了些,六妹妹畢竟年紀還小,關健是着筆能有這番氣勢,實在不錯。”

太后便笑:“你這評價公道。”

虞渢又看了餘下那些,大多數是傷春悼花,嘆息悲咽,甚是千篇一律。

唯有一句“見千紅盡謝,雖惜,只比飛絮,尚有隔年期。”似乎別有一副心腸,在千篇一律中脫穎而出,又比六娘所作更貼切殘春落紅的意境。

“眼下看來,這一首最佳。”虞渢看了看落款,卻是秦氏七娘:“卻也有些勉強,畢竟來年花開,並非舊時那朵,正如柳絮無根,飄逝後再不歸來,但年年有新柳,也不是沒有來年期盼。”

太后又再頷首,對如姑姑說道:“我就說了吧,還是渢兒的眼光獨到,剛纔我看這首,只覺得別出心裁,就沒留意到落花與柳絮原本無差。”

說話間,不斷有宮人將餘作呈上,虞渢一一閱來,依然覺得秦氏七娘所作最佳,直到最後一幅——

眉心微微蹙緊,一看落款,是黃氏七娘。

怎麼回事?如果記憶無差,她與旖景非但是表親,更是十分親厚的閨中密友。

太后見虞渢的神情,大是好奇,連忙要看此卷,虞渢只得摁捺疑惑,呈了上去。

“好!‘送春何必凝噎語,繽紛出青牆,四海任飄零’這一句當真是徹底扭轉了那些個哀切,將落花寫得別樣灑脫。”太后大讚:“哀家認爲此作應爲魁首,渢兒覺得如何?”

虞渢心下苦笑——原本以爲今時今日,再見不到這一首詞——真沒想到,竟然註定是要二度奪魁,不過!

作者卻換了一人。

黃氏七娘,究竟爲何會寫出這麼一首詞?

“娘娘明鑑。”虞渢略微思忖,又再說道:“此作當真爲佳,只是爲了使人心服,莫如將前三公之於衆,供小娘子們品評。”

第六百七十一章 乾孃面目,王妃“懷妒”第七百三十四章 罪證“確鑿”,如何脫罪第兩百六十章 陰霾驟生,有客遠來第三百一十七章 驚悉真相,天子“惡意”第四百六十五章 興師問罪,虎狼之心第三百六十二章 面見殷氏,得證實情第兩百四十七章 棋局已動,一方尚迷第七百三十五章 當衆揭發,子若強辯第兩百九十章 村落遇險,“一箭中的”第三百二十六章 夫人很忙,上竄下跳第五百五十九章 機密外泄,決意廢儲第四百九十七章 脫離掌控,怎生收場第八十七章 妻妾之間,明槍暗箭第三百七十六章 坦言不諱,嫡母庶子第三百六十八章 登門赴邀,有意爭執第三百四十四章 簪纓望族,清高太甚第一百七十二章 但願此生,緣斷不續第兩百零四章 置於漩渦,豈可獨善第兩百一十六章 家事朝事,年節不閒第五百七十三章 蛇蠍相比,也有不及第七百二十一章 三朝回門,有藥可救第四百章 將來弟婦,眼下判者第兩百二十九章 春暖來遲,人心早急第一百七十九章 箇中真相,委實驚心第四百九十四章 還有後着,滋生嫌隙第五百一十三章 各有謀劃,歪打正着第一百八十七章 蛇已出洞,不見悶棍第四百四十章 臉面盡失,勇闖青樓第六百四十八章 聞言察據,剷除禍根第三百九十九章 籌謀收買,一石二鳥第七百五十章 安排“後事”,睚眥必報第四百七十六章 得此孝女,正該此報第五百三十八章 數樁喜事,又有恩封第六百四十五章 匿名書信,請見王妃第四百二十九章 阿昭直言,舅父真心第三百零二章 佳人及笄,玉佩爲贈第六百二十九章 稱誓在前,決不另娶第六十二章 再遇高閣,悲喜難明第六百七十章 尷尬王爺,拋之腦後第三百四十八章 嫌疑既生,再施恩威第四十二章 巴掌甜棗,俱都給之第七百三十五章 當衆揭發,子若強辯第四百七十一章 更改計劃,點醒祖母第一百一十六章 如影隨行,愧疚難消第兩百六十七章 如此悍婦,華北獨一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變之前,引燃後院第七百四十四章 再去西樑,萬般不願第六百二十五章 逼君准奏,強請赴藩第五百三十八章 數樁喜事,又有恩封第一百八十章 痘疹之疾,抑或陰謀第八章 一個幕僚,一個敗類第七百三十二章 總算潑酒,快去更衣第六百一十四章 暫時“和諧”,苦無良策第四百六十一章 確有預感,瀕臨橫死第三百七十一章 不知厲害,自尋死路第兩百八十二章 籌資賑災,悍婦下場第一百八十九章 尚未成行,再發兇案第五十九章 甄氏阿茉,董氏阿音第一百七十三章 小小蹊蹺,指向何處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時憤怒,便埋禍根第一百六十七章 化險爲夷,漸入死地第七十五章 幾人明白,幾人糊塗第七百二十五章 諸多拆臺,接連拂袖第五百五十章 蘇漣趕到,再補一刀第五百七十一章 掩蓋真相,仍期回頭第兩百零九章 宮宴歸來,卻有訪客第七百七十六章 黃恪被擄,董音受逼第五百九十五章 慶王拜訪,陰謀逼近第三百四十五章 計議已定,直言不諱第八十三章 一時善意,卻結惡緣第十二章 早生死結,一朝爆發第三百八十一章 聯宗族親,原來是你第三百二十六章 夫人很忙,上竄下跳第兩百三十九章 東宮有喜,聖上賜恩第兩百零七章 貴女之間,涇渭不明第六百八十四章 忽生變故,傳言四起第七十章 拈花識香,實有內情第七百零九章 仲春風暴,暗器脅人第三百六十五章 欲聯三方,挑明陰謀第四百九十七章 脫離掌控,怎生收場第七百三十九章 撥亂反正,太后施令第十八章 摁捺不得,人心思動第三十三章 窗裡窗外,兩心契合第一百六十三章 迷霧漸消,險在眉睫第五百四十五章 一計落空,又生一計第五百五十一章 再恕一回,轉頭了結第五百四十一章 德妃教媳,安瑾訓妾第十七章 罰外加罰,怨上添怨第四百五十九章 不甘受辱,偏遇輕視第六百四十二章 黃恪歸國,史載之宴第七十一章 盛夏一日,再往佛寺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子提點,“新貴”誕生第六百九十五章 風雨間歇,如此犒賞第六百八十三章 又生對策,婚事仍懸第一百二十七章 侍婢易主,共赴宴席第三百八十一章 聯宗族親,原來是你第六百七十八章 先得主動,慈安生疑第一百九十九章 歸來錦陽,婚前教育第四百八十九章 本該投繯,未知命運第四百七十九章 雖動殺意,仍有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