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別出心裁,掌管茶樓

據旖景推測,這個幕後黑手,恐怕委實不在秦三娘與金六娘當中。

這事風險太大,極有可能兩敗俱傷,真相若不查明,無論是秦三娘,還是金六娘都難洗清嫌疑,可這真相嘛,當真是清官難斷。

有嫌疑的並非只有兩人,閣樓上隨侍的宮女,大可以避人耳目地動手。

這事分明是皇后娘娘的一番安排,目的卻並非是想栽污陷構。

黃五娘委實好運,第一個擱筆,這纔沒受牽連,如果是秦三娘第一個出閣,那麼與金六娘爭執之人,肯定就是黃五娘了。

想來,皇后娘娘極有把握,金六娘不會是第一個出閣之人。

一是因爲金六娘畫藝本就不如其餘兩位,二來嘛,就算金六娘那日超常發揮,皇后娘娘也會想辦法拖延住她,只要她不是第一個出來的,是不是最後一個,倒也無妨。

三位小娘子當中,唯有金六娘出身勳貴,性情使終是稍顯跋扈的,而金六娘,還是出了名的伶牙利齒。

無論黃五娘,還是秦三娘,與她爭執,必然會落下風。

而爲了自家清名,金六娘當然不會口下留情。

皇后之目的,就是要讓金六孃的跋扈潑辣展示出來,引人側目,這樣,她就有了藉口,以金六娘不夠賢良溫婉的缺點,否定她成爲皇子妃的資格。

太后,歷來也反感潑辣跋扈的女子。

當然,後來的事,卻是太后暗中配合,故意先讓秦三娘出來,再逼得金六娘哭訴。

無論如何,在中秋佳節的宮宴上哭哭啼啼,也是失儀,連這點規矩都不懂的女子,當然不適合爲皇子妃。更何況還有那些傳言,是金六娘“哭病”了太后。

壓根就不會有人關注到底是誰毀了畫作。

旖景想通了其中關竅,便更加肯定,聖上是拿定了主意,要對付金氏一族了。

而黃江月,似乎也不想多提這事:“阿景,見你無恙,我也安了心,只好不容易出一趟門兒,你可得陪我好好下上幾局……提起這個,我倒想起了一事,上次與虞二郎對奕,一個疏忽,竟然被他贏了,我甚是不服,莫如請了他來,讓我出了這口惡氣吧。”江月顯得興致勃勃。

旖景一聽虞洲的名字,不由得蹙了蹙眉,便說:“今日你來得當真不巧……我早先就稟了祖母,過會子要去一趟疏梅樓,只怕這會兒,車駕都已經備好了。”

還是大長公主生辰之前,就起意讓旖景熟悉庶務,蘇漣便又攬責上身,她手頭掌管着豐厚的“嫁妝”,便讓旖景挑個鋪子,學着管事,旖景只去過疏梅樓,也喜歡那裡的風雅格調,再說她對茶藝,倒也有幾分認識,便擇了那處,於是這些日子以來,疏梅樓的收支與雜務,就都交到了旖景手中,爲此,旖景也有了許多外出的機會。

今日,她約好了與杜宇娘在疏梅樓碰面,一定不能失約的。

黃江月當然大失所望:“你這丫頭,也太沒義氣了,我大老遠不辭辛勞地來看你,你竟然忍心棄我而去。”

眼下情形,黃江月來一趟衛國公府都大不容易,自然是不能在市坊間拋頭露面的。

“午時之前,我就會回來了,阿月莫惱。”旖景只得陪笑,又允了將黃江月覷覦了多時的一本畫冊相贈,江月這才轉怒爲喜,揮揮手放過了旖景,自己反客爲主,一邊抽了本詞賦曲集來看,一邊吩咐着冬雨奉上茶點侍候。

因蘇漣與賈文祥婚事已定,待嫁女子到底不能像從前那般出行自由,旖景這一次去疏梅樓,除了帶着秋月與夏柯,還有楊嬤嬤隨行,當然,少不得小廝兒侍衛,竟然有些浩浩蕩蕩的氣勢,一路之上,也引得許多百姓注目。

甚至有些閒極無聊的紈絝,打馬跟了一路,就是想一睹貴女芳容,可惜,他們看到的,只有一個窈窕的背影,與將少女容顏擋得嚴嚴實實的幃帽。

疏梅樓作爲茶室,要正午纔開始營業,這個時間,卻不接待外客,紈絝們打着懊惱的呼哨,眼巴巴地看着佳人入內,門扇*,跌足長嘆。

旖景對這些紛擾置若罔聞,當從後院角門進入庭院,方纔取下幃帽,遞給了一旁的秋月。

掌櫃屈腰恭身地迎了上前,滿面笑容地行禮,旖景一揚手臂,便讓夏柯賞了銀子,掌櫃一掂,竟有七、八兩重,更是將一張圓盤臉笑得春光燦爛,連忙將旖景迎入一間包廂。

此時的旖景,已不能與從前只有公中“月銀”收入的捉襟見肘同日而語,自從她“接管”了疏梅樓,並在首月就將店裡的收入翻番的提升,蘇漣便大加讚賞,她的讚賞可不僅僅是口頭,而是十分豪邁地落在實處,將利潤的三分之一,毫不吝嗇地送給了旖景,以致旖景的小金庫頓時充沛不少,壓力大減,出手也闊綽起來。

再加上她要與杜宇娘在店中碰面,爲了不讓掌櫃的“多嘴”,自然要給他些油水。

旖景一邊往裡走,一邊欣賞着庭院裡的景緻。

這庭院雖說面積不算太大,但也遍植奇花異草,又佈置着湖石根雕、曲水流觴,格外優雅寧靜,庭院內大致設有七、八間包廂,以供尊客們不受喧擾的需求。

旖景進入西角的一間,落坐軒窗之下,窗外一株銀桂俏立,深碧的柯枝間,覆蓋着有若雪影的芳菲,於西風瑟瑟,散發馥郁甜香。

旖景先問了一番近來的收益,隨手翻閱着掌櫃呈上的帳冊。

當聽說這一月間,甚至有好些時候坐無虛席,好比今日,*七、八間包廂早在三日之前就盡數被人提前定下,旖景不由得淺淺一笑。

其實,她接手疏梅樓,不過只做了兩件事而已。

茶樓的客人,當然不是針對販夫走卒,上坐者,無非是文人雅客,或者貴族富商,或是與一二知己閒坐品茗,或是召開什麼詩會棋戰,總之,都是些喜好風雅的人士。

疏梅樓裡,名茶種類繁多,這一點,與其他茶樓別無二致,旖景別出心裁,畫出三幅山水之景,賦以詩詞,讓人繡成錦屏,呈設於一樓門廳,這三幅詩畫一爲西湖映月,一爲洞庭煙波,一爲廬山飛瀑,無論是畫還是詩,都是難得一見的佳作。

便吸引了不少雅客駐足,鑑賞之餘,心生嚮往,不自覺地就擡足往裡,或者是龍井,或者是碧螺春,或者是雲霧,少不得點上一壺,小坐片刻。

沒過多久,疏梅樓這三種名茶要比別處更爲香醇的“論調”就在文人雅士間流傳開來。

這一舉措帶來的收效再次觸發了旖景的靈感,暗暗思忖,看來自己所料不差,喜歡於茶樓品茗者,大多有寄情山水,吟詩作賦閒情雅緻,於是又生一計。

疏梅樓臨着怡和街,共爲三層,起初定位就是要“雅靜”,故而並未設通坐,而是以屏風隔成相對獨立的隔廂,每廂都是臨窗,可賞流光河景緻。

這麼一定位,一樓因臨鬧市,難免太過喧囂,就不太適合待客了。

故而,蘇漣當時就有了決斷,一樓只留當中一間,做爲迎客門廳,和通往後/庭包廂的穿堂,將左右兩側隔斷,賃給別的商戶。

wωω ◆тTk Λn ◆¢○

旖景覺得一樓委實有些浪費。

於是便琢磨出一個法子,準備了空白卷軸,提供給賓客們題詩作賦,然後懸垂於門廳側壁,供人品評,時下文人墨客,大都喜歡“賣弄”文采,以此博得個才名,疏梅樓此策一出,便吸引了許多文士,甚至有些閨閣貴女,也慕名前來,評鑑佳詞好賦,當然也有些矯柔造作的詩作,引得許多人“批判”,只覺自己的才華更勝一籌。

又定了規則,月末三日,凡來疏梅樓的賓客,都可以投出心中所好,經統計票數,排名前三的詩作便可在下月留於“榜上”,其他詩作盡數摘下,換爲新作。

雖說沒有什麼實際獎賞,可諸位文士們卻興致勃勃,到了投票那三日,簡直就是坐無虛席,賓客如雲,甚至有人開了賭局,爭論哪首詩詞最終奪魁。

“五娘心思真是奇巧,就這一個法子,就讓疏梅樓名氣遠揚。”掌櫃當做了例常稟告,一個勁地誇讚主子:“對門兒的梧桐春眼紅得不行,也想學了這招,卻引來了許多嘲笑,說他們是拾人牙慧,上回月末,咱們這邊兒坐無虛席,竟然有人寧願在門廳裡坐着等位,也不願去對門兒,小人瞧着,梧桐春的掌櫃恨得暴跳如雷,嘿,誰讓他失了先機呢。”

梧桐春也是茶樓,之前爲了招攬生意,養了許多嬌美舞伎,倒也吸引了不少紈絝,可真正的文士,卻不屑於此——若真要尋花問柳,擡腳就往怡紅街了,何必逛茶樓?他們來品茗清談,自然是不喜烏煙瘴氣的場合,如今,梧桐春就算是要“轉型”,也已經晚了。

楊嬤嬤在一旁聽得仔細,看向旖景的目光便與以往有些不同,心道難怪大長公主囑咐,只要五娘不犯險境,倒不用太過拘束着她,起初楊嬤嬤還甚是納悶,五娘畢竟不過豆蔻,心性未定,哪能這般放縱,可今日這番同行,眼見五娘言行穩重,更有這般睿智敏銳,小小年紀,行事竟不輸那些掌饋多年的主婦,當真讓人放心之餘,又刮目相看。

旖景這時卻估摸着與杜宇娘約定的時間快到了,便對秋月說道:“我還要在這兒細察帳冊,盤桓一陣,你先去怡元街的燕朱坊,買些作畫用的丹青。”又笑着對楊嬤嬤說:“嬤嬤隨秋月一同去吧,她往常就是個貪玩兒的,只怕路上瞧見什麼稀罕事兒,便將正事忘在一邊,耽擱了事情還不算什麼,莫叫別人誆得人影兒都找不着了。”

秋月連連頓足:“五娘可別冤枉奴婢,奴婢什麼時候這般不知輕重了。”卻也就是撒了撒嬌,拉着祖母的手臂,興高彩烈地就出了廂房。

第五百零九章 世子“寬容”,大度求情第四百八十章 陳年舊案,狹路相逢第四百一十五章 朗星明月,各憑手段第六百四十五章 匿名書信,請見王妃第六百八十八章 預算反目,迫在眉睫第六百二十六章 不是舊怨,實爲至交第五百七十一章 掩蓋真相,仍期回頭第七百零六章 流言炸響,黃恪施助第一百零六章 漸近重陽,途中歸人第六十章 自取其辱,禍心漸起第六百八十六章 以死相逼,妥協不難第一百七十一章 多年怨恨,一朝暴發第七十章 拈花識香,實有內情第三百八十九章 癡心狼心,生不如死第七百二十一章 三朝回門,有藥可救第五十四章 略微挑撥,小小報復第四百八十章 陳年舊案,狹路相逢第兩百一十四章 言說舊事,漸明禍因第一百二十六章 若有機會,能否重頭第七百一十八章 平息市議,仍有餘波第六百一十九章 即將出徵,壯志凌雲第七百七十章 大變在即,許氏施令第四十六章 洞悉人心,竭力爭取第六百五十八章 調“虎”離山,火燒“虎穴 ”第四百七十六章 得此孝女,正該此報第四百一十二章 皇子相助,美人知恩第兩百六十三章 門外爭執,室裡纏綿第六百三十二章 侍女本份,潛入大京第一百三十九章 口蜜腹劍,坦率阿薇第六百九十二章 真的死了,連環嫁禍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提謝三,哭笑不得第一百五十五章 厚顏如是,無可奈何第兩百二十六章 張氏歸來,促成姻緣第六百五十八章 調“虎”離山,火燒“虎穴 ”第兩百八十八章 書信叩別,半途勒馬第兩百零八章 各人城府,深淺不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鄭村死者,隴西歸人第七百零四章 諫言立儲,慈安頓悟第兩百二十四章 計謀迭出,誰是高人第八十六章 一事變遷,混亂全局第三百一十四章 若你意定,決不負誓第四百零七章甄府賞菊,鬱集黃氏第六百七十章 尷尬王爺,拋之腦後第四十七章 心有靈犀?緣何如此第四十章 妖魅無效,心懷不甘第一百九十章 要論禍根,無非絕情第六十四章 紊亂開場,勝負難說第一百四十五章 母女爭執,風波漸釀第三百九十八章 深不可測,無奈折腰第四百七十七章 如此“扭轉”,未知禍福第二十章 忽得啓發,設計識人第四百九十一章 小嫚如願,謝琦謀財第五百八十章 威逼抉擇,暗潛歸國第四十四章 宋輻何人?田阿牛也第四百四十一章 如此理論,忠義難全第三百五十四章 隱伏殺意,真相將明第一百三十二章 所願並非,一心一意第三百六十五章 欲聯三方,挑明陰謀第四十九章 溫言安慰,巧救臘梅第六百零一章 留書提醒,事實真相第四百八十八章 良宵切切,兩情無猜第五百九十七章 此生有你,便已無憾第六百八十六章 以死相逼,妥協不難第七章 娘子撐腰,丫鬟樹威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個誤會,或生事故第四百七十章 終是難免,成人笑談第四百四十七章 表妹“企圖”,原因仰慕第六百一十八章 無顏自認,當真悲憤第一百零七章 失而復得,完壁歸趙第三百四十七章 依計施策,天降良緣第四百六十二章 如願以償,雲裡霧裡第七百一十五章 轉折一日,忽爲側妃第四十六章 洞悉人心,竭力爭取第一百九十八章 分析朝政,牽涉黨爭第三百六十六章 皇子審案,世子旁觀第六百零八章 西樑回訊,禁苑佳人第五百七十六章 早知真相,隱瞞不察第五百二十九章 兩國貴女,禮教之爭第六百一十七章 旖景含怒,吉玉受辱第九十六章 英明世子,機智轉寰第七百六十九章 辛未事變,久醞即發第兩百六十一章 相隔十里,恨不能見第五百二十九章 兩國貴女,禮教之爭第七百六十三章 秦楊二女,誰更“諸葛”第兩百五十章 爭分奪妙,不及辭別第三十一章 存心試探,初明隱情第三百五十七章 狐狸與豬,各有用處第三百零五章 策動前夕,偶然偷窺第四百六十七章 “神醫”出場,氣焰熏天第三百五十章 爲君之故,怨痛滿懷第六百三十五章 神醫衛曦,再見故友第十四章 疑惑乍起,變故悄然第六百八十八章 預算反目,迫在眉睫第兩百五十一章 再訪喬縣,攻心爲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順勢而行,錦瑟“立功”第三百零四章 沉寂當中,風聲暗起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提謝三,哭笑不得第五百七十六章 早知真相,隱瞞不察第七百五十八章 楊秦互掐,遼王不愚第三章 細論諸女,蹊蹺宋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