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剪輯

在《命運之門》殺青之後,王啓年開始將更多的精力投放在後期製作。這裡面重中之重自然是剪輯。

即使現在電影行業開始越來越講究特效,但剪輯的重要性,是高於特效的。沒有電腦特效,照樣能做出好看的電影。

但,沒有經過剪輯,電影能看嗎?

一些文藝片導演,甚至商業片的導演。往往都容易犯下一個毛病,認爲導演自己剪輯電影更好,能夠更多保留導演個人風格和藝術。不少導演,甚至有點抗拒剪輯師去剪他們的作品。

但電影史上,專業的剪輯師的出現,卻是偉大的進步。

正是因爲剪輯師往往能比導演更擅長於剪輯,電影行業纔會出現剪輯師這種專業的分工。

美國電影行業的最終剪輯權被各大電影公司和製片人掌握,即使很多人大牌的導演,也未必掌握剪輯的權利。

之所以,美國電影公司熱衷將最終剪輯權從導演手中搶過來,本質上,也是認識到導演自己剪輯出來的片子,未必是最佳的。

因爲,導演容易自戀,站在他個人的角度,很容易覺得自己拍出來和自己剪出來的片子,已經完美無缺,不需要再修飾剪輯了。但大多數情況下,並不是片子的質量真的好到那般程度,僅僅是因爲——導演自己在腦補。

片子裡面沒有體現出來的美,卻存在於導演自己的腦海中,只有導演自己一個人能欣賞得到。正是因爲有腦補,讓導演容易出現盲點,對有的缺陷完全看不到。

但專業的剪輯旁觀者清,不會陷入腦補和妄想中,更容易看到片子中的缺陷和瑕疵。所以,剪輯師剪出來的片子,可能會更符合觀衆的口味。

這個毛病,電影學院的前輩,中國電影界泰山北斗周傳基老師就批評過了。周傳基是張藝謀、陳凱歌的老師,在國際電影行業,也是大宗師一般的級別。到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講課,最頂級的導演,都得虛心聽講。

貌似,周傳基就是一個對剪輯非常尊崇的導演,他後期的學術研究,絕大多數都是在研究剪輯和鼓吹剪輯師的重要性。

對周傳基的觀點,王啓年深以爲然。

王啓年拍完電影之後,花錢到北影廠,委託北影廠幫忙搞剪輯等等後期製作,價格倒不是很貴5萬塊錢。

當然了,如果沒有熟人的話,可能僱的剪輯師水平不好。

但劇組的燈光師趙老三,原本就是北影廠的職工,對於剪輯師的水平了如指掌,專門請出北影廠水平高的剪輯師傅,幫忙對電影進行剪輯加工。

這個過程中,王啓年、杜傑兩人都是全程的與剪輯師傅交流溝通,避免剪輯師的操作,並不合他們創作者的心意。

這個過程,王啓年與剪輯師傅忙了三天,初步拼接和剪輯出了一部長度約爲兩個半小時的電影鏡頭。

這些鏡頭僅是將原本拍出來的鏡頭拼接完整,稍微剪了一點,並不是正式的剪輯。所以,作品僅完成的“初剪”。

接下來,纔算是真正的剪輯!

“剪吧!”王啓年咬牙說道。

“先說好了,剪輯是有風險了,出了錯別全賴我!”剪輯師表示說道。

“恩,我知道,盡最大努力剪好!”王啓年說道。

現在的剪輯,還是一門傳統的手藝。剪輯師和導演按照自己的觀感,將一些累贅的鏡頭和畫面給剪掉,讓電影劇情和鏡頭更加精簡、更好看!

但現在用膠片剪輯,出了差錯,就沒有後悔藥可吃了。這個年代,一些商業大片,爲了避免剪輯出問題。膠片事先被複制了很多份,某一個膠片剪錯了,可以再還一個拷貝,重新剪輯。

而王啓年由於資金有限,僅做了一份備份。所以,更難以承受剪輯出差錯的代價!

所以,隨着剪輯的進度!

每剪到關鍵的時刻,王啓年和杜傑頭上都捏了一把冷汗,生怕剪輯師把鏡頭給剪壞了。

一開始的剪輯,是大刀闊斧的剪!

到了後來,就越來越精細!

越到後面,越是關鍵……

這個過程,王啓年聯想到了昂貴的玉石、翡翠的雕塑,很多天價的玉器和翡翠,讓那些技藝精湛的師傅進行加工。

加工的好,可以錦上添花,讓其價值在原料的基礎上有着更高的增幅。但假若是稍微出現了操作失誤,往往可能讓一塊天價的玉石翡翠,大幅度的貶值。

剪輯也是這種精細操作的手藝,剪輯師對鏡頭的剪輯,已經不僅僅是精確到秒,而是“幀”。

人們在電視上、電腦上、電影院看到的電影、動漫,肉眼看起來畫面是動態的,但其實每一秒的鏡頭,都是由一幀幀的靜態畫面組成。

一般的電影和電視劇,每秒一般是24幀畫面。幀數越高,電影越清晰,越不容易被觀衆覺得是一幅幅的畫。一些高清的電影,可能採取48幀,甚至是60幀的畫面。

而一些動畫片,比TV動漫,一般是採用12幀的方式,來偷工減料。12幀這個辦法,是日本動漫界當年的創舉,已經很省錢了。幀數再少,觀衆就越發感覺到,這是一幅幅的畫,而不是動畫了。

國內的動漫行業,有的爲了節約成本,更偷工減料的把動漫的幀數搞的低於12幀,每秒僅五、六幀這種挑戰觀衆下限的事情,也能做的出來。

當然了,這些都扯遠了。

總之,王啓年參與剪輯過程,情緒一直在不斷的變化。經常因爲某一段鏡頭剪的好,讓鏡頭觀賞性大增而振奮。

也有時候,剪輯師的失誤,讓他覺得差點接受不了。

當然了,剪輯師經驗老道的好處在於,即使有時候剪錯了,他也會按照經驗想辦法彌補,有時候,甚至錯有錯着,改過來的鏡頭看起來更有藝術感。

經過兩週的剪輯工作,電影的剪輯工作是做出來了!

而與剪輯師張師傅的合作過程中,王啓年感覺到張師傅的理論水平,是不如學校的教授的,但他的手藝,真是絕活!

“張大爺,我服了你,你是大爺,你是老師,我要拜你做師傅!”王啓年深刻的認識的剪輯師的力量,有點不要臉的拜師。

杜傑學攝影的,學點剪輯也不是壞事,頓時,也做出拜師。

剪輯師張大爺雖然有點得意,但也卻故作淡定說:“剪輯不是那麼好學的!另外,別以爲拜師,今後找我剪片子就能優惠,那是沒門的!”

“師傅,您收下咱,只會有孝敬,哪會要您吃虧呢?”王啓年這完全是不要臉的節奏。拜師的目的,其實不單純。

這麼牛逼的剪輯師,若是拜師了,將來不就是近水樓臺先得月,能獲得師傅長期的技術支持?

第242章 發現內鬼第102章 拉投資(二)第107章 不怕魚兒不上鉤第377章 嘉禾新氣象第503章 寧缺毋濫第2章 青梅竹馬第245章 滿懷心事的丁雙寧第496章 褒貶不一的觀衆反映第171章 起點中文網(二)第117章 大鬧天宮(一)第620章 《降魔篇》票房破紀錄第161章 風靡全國第374章 收購嘉禾(二)第299章 風口上的豬第366章 畫皮和神話第577章 Netflix(一)第260章 藍極速(二)第293章 潘多拉魔盒(二)第108章 拉攏於冬第418章 xphone發佈會(二)第371章 視頻網站的時代第482章 票房飄紅第85章 慶功宴第619章 爭議第30章 元旦晚會和《小蘋果》第200章 話題性和票房第515章 悲催的安卓第24章 歷史地圖上的中國第319章 電競盛世第78章 喜訊連連第70章 首映(二)第462章 預告片第四彈和殺青第242章 發現內鬼第346章 編寫劇本第359章 重生流大熱第373章 收購嘉禾(一)第567章 院線霸主(一)第206章 網遊收穫期(二)第442章 IMAX 亞洲第116章 大聖屠龍第436章 搶佔雙十一(一)第564章 掌門人第548章 一拳超人第619章 爭議第384章 電紙書(二)第538章 IP時代(二)第11章 軍訓(一)第10章 北影我來了第207章 網遊收穫期(三)第35章 一篇投稿第52章 論女主角的不同死法?!第311章 價值投機(三)第433章 劉翔的退役和轉型第383章 電紙書(一)第471章 發佈會(二)第206章 網遊收穫期(二)第348章 周星馳(二)第454章 預告片的反響(二)第520章 年會和分紅第77章 千萬票房第364章 《畫皮》第269章 海外拍戲(一)第476章 各方反響(四)第283章 小夥伴院線第562章 出口轉內銷第442章 IMAX 亞洲第555章 手遊,手遊!(一)第99章 父母的意見第67章 電影未映,音樂先發第343章 風水輪流轉第346章 編寫劇本第268章 工作郵件第305章 小夥伴廣場(二)第132章 《西遊記》是個巨大的寶藏第151章 春晚現場(一)第92章 火車上第279章 《海虎》首映第40章 雜誌樣刊第565章 企業的成長紅利第638章 劇本和選角第526章 餘額寶(二)第432章 奧運和劉翔第255章 改編《海虎》?第495章 《四大名捕》上映(四)第626章 賭約勝負第586章 良好的銷售勢頭第35章 一篇投稿第207章 網遊收穫期(三)第424章 地震第471章 發佈會(二)第587章 起點英文網第253章 首日票房第194章 girls計劃(一)第486章 如日中天的阿凡達,躺着數錢的IMAX第433章 劉翔的退役和轉型第39章 這個龍套跑的值第257章 《海虎》計劃第12章 軍訓(二)第174章 新片《江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