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大片時代

《英雄》是一部現象級的大片,上映前五天取得8000萬票房。之後一段時間,每天新增票房也是過千萬元。

一個星期票房就破億,甚至打破《泰坦尼克號》創下的票房記錄。

當然了,《英雄》畢竟是一部不太成熟的實驗作品,並且創作理念也相對比較陳舊,理念至少落後了七八年。本質上,即使是現在拿去跟《泰坦尼克號》對比,依然還是有巨大差距的。

所以,《英雄》一開始爆發出巨大的票房潛力,之後,幾個星期的票房數據,就逐步的遞減了。

但即使如此,《英雄》依然是華語電影里程碑的作品!如果寫華語電影史,選一部2002年最具代表性的華語電影,那麼,必然要選擇——張藝謀的《英雄》!

即使它不成熟,有很多缺陷。但優點也同樣是壓倒絕大多數的華語電影!

比如,王啓年幾年前的《西遊之大聖篇》和《江湖》的特效,在《英雄》面前,也是黯然失色。

即使《江湖2》,還有現在還未上映的《海虎》,光比特效和畫面的話,是遠遠比不過《英雄》的!

《英雄》這部片子出爐之後,給與整個國產電影行業空前的信心。至少,對於國產億元以上大片,開始信心十足!

對於電影院線而言,《英雄》上映期間,一個業績好的大型院線,甚至一天收入二三十萬元。而一天吸金幾萬元的影院,都是多不勝數。放映《英雄》的銀幕,每天的效益很少有低於5000元的。全國各地1000多張電影銀幕,在此期間,上座率就罕有低於五成的!

按照現在電影院上座率衡量。一成左右的上座率,就可以盈虧平衡。超過10%的上座率,就可賺錢。但大多數情況下,很多電影院,平均每日上座率連10%都不到。

不少的電影院,放好萊塢大片好歹還有一些人看。放一些國產片,如果不是特別牛逼的大導演和巨星的作品,整個電影院只有一兩個看電影,都屬常見。

即使像張藝謀的以前的作品,上座率也沒有《英雄》那麼誇張。曾經大導演們,如果電影上映期間,每天有100萬票房收入,已經算挺牛逼的了。

而現在張藝謀的《英雄》直接把大導演的電影上映期間,票房數據提升了十倍!

全國各地的電影院。幾乎沒有哪一家不賺錢的!

無數的媒體,免費給《英雄》宣傳!

許多看過和沒看過《英雄》的觀衆,都在議論《英雄》!

在知名度和話題性而論,甚至,比《泰坦尼克號》上映期間還要受關注的多!

除此之外《英雄》在香港上映期間,除了《無間道》之外,也是大殺四方。周票房超過600萬港元,比《無間道》的千萬港元周票房要稍遜。

至2003年1月。《英雄》在臺灣上映,臺北市首日票房711萬新臺幣。成爲臺灣上映的華語電影中有史以來首映票房最高的一部。《魔戒2》和《臥虎藏龍》等等片子,票房對比《英雄》也顯得有點遜色。

在亞洲地區娛樂圈,《英雄》已經紛紛上頭條。一時之間,張藝謀再度以票房成績確定了他國際大導演的身份。

至於王啓年對張藝謀的評論,也被很多媒體認爲是“酸溜溜”的妒忌。對此,王啓年雖然不以爲然。但實際上,他是真妒忌了!

商業片而言,票房爲王!

《英雄》的票房確實華麗,不僅僅是華語電影圈子裡面牛逼,未來在日本、韓國、北美、歐洲等等電影市場。票房都是相當的靚麗。貌似後來全球總票房破1.7億美元,僅次於《臥虎藏龍》的成績。

破億美元的票房,確實……是一個非常令人羨慕的數字。一部電影全球票房不能達到1億美元,說是國際大導演,還真沒有多少說服力。

而且,《英雄》對於國內電影製片公司,最大的貢獻是跟院線談判,把大片的分賬比例,提升到43%!當然,這43%是發行方和製片方共同拿到的收入。一般來說,發行方拿10%,33%的纔是製片方的。

但大型電影公司都有發行資質,比如《英雄》的發行和製片都是新畫面公司爲主。所以,等於是說電影製作公司可以拿43%!

過去是製片方和發行方共同拿35%,實際上製片方拿25%,發行利益長期被院線方壟斷,當然,當年的院線方面要擔負起宣傳方面的成本。

現在宣傳的成本主要是發行方、製片方和院線共同承擔。

也就是說,《英雄》太強勢了,所以,跟院線談判時,多拿8%的分成。這個8%的分成比例的提升,也讓後來的大片有了依據!

比如《海虎》這樣的大片一旦上映,也會沾光,發行和製片共同拿43%的分賬。

當然了,張藝謀憑着《英雄》一片,徹底奠定了華語電影第一人的地位。

所以,今後即使有導演票房能超過張藝謀的《英雄》,但影響力跟《英雄》也不可能相提並論。

對此,王啓年說不妒忌,是不可能的。

不過,來日方長嘛!

王啓年知道,自己遲早有一天,會拍預算比《英雄》還要誇張的大片!即使影響力不如張藝謀,但他才二十多歲,張藝謀都五十多歲了。

年輕人,沒必要妒忌一個在行業混了二十多年的前輩!

老前輩們遲早要退休!

未來,其實還是年輕人的!

……

《英雄》電影銳不可當的時候,《海虎》還在後期製作。基本上,兩者檔期的錯開的,避免兩強相爭。

現在上億投資的國產大片,還是罕見事物。

以前根本就沒有億元大片,直到現在的《英雄》、《海虎》纔算的吹響億元國產大片的號角。

《英雄》能大賣,自然很多人對於《海虎》抱有期待。

在2003年初,《海虎》後期製作還未完成,初剪版送審之後,基本上,就通過了審覈。另外,中影和上影等等巨頭,跟小夥伴公司簽署協議,同意《海虎》票房分賬,跟《英雄》是一個級別!

也就是發行和製片方加起來拿43%,院線方拿57%!這個分賬比例,在未來是維持了很長一段事件,直到很多的大導演們繼續再度跟院線方談提升分賬。那時候,就不像現在這麼容易了,而是鬧的不可開交。

《海虎》在國內發行是以國產片名義,在海外發行嘉禾將之當作港產片。在歐美等地發行,華納也將《海虎》當作其製作的產品。

這樣運作模式下,投資方的利益最大化!

第357章 《重生》熱潮第363章 《畫心》第287章 政策扶持第84章 票房分賬和派發紅包第159章 遊戲上市第18章 不是想象中那麼簡單第194章 girls計劃(一)第345章 新片計劃第307章 拉攏杜琪峰第162章 BJ大學生電影節第342章 風光的華誼第613章 西遊降魔篇(二)第6章 三試第128章 看片會(二)第141章 跟風潮出現了第293章 潘多拉魔盒(二)第170章 起點中文網(一)第471章 發佈會(二)第343章 風水輪流轉第288章 大手筆(一)第562章 出口轉內銷第369章 破了《寶蓮燈》的紀錄第510章 徐克重回嘉禾第339章 網絡天書第66章 預熱宣傳第246章 電影發行業務第563章 賀歲檔第283章 小夥伴院線第126章 第二個宣傳片第208章 網遊收穫期(四)第12章 軍訓(二)第223章 應對之策第465章 創業板首批28家公司第528章 互聯網僅僅是個工具第544章 日本之行(二)第98章 一個猴子的故事(三)第74章 米粒之光?第32章 寒假第209章 大賽頒獎,girls獻唱第587章 起點英文網第162章 BJ大學生電影節第63章 要做國內電商的鼻祖了第531章 小夥伴嘉禾影視樂園(一)第618章 採訪(二)第494章 《四大名捕》上映(三)第158章 小夥伴出品,必屬精品!第3章 初試放榜第216章 新片開拍第508章 徐克(一)第608章 《泰囧》上映第406章 冬木市的原型第47章 電影開拍第224章 內鬼泄密第167章 電子競技大賽(四)第352章 魔獸來襲第445章 缺芯少屏第444章 觸摸屏時代第433章 劉翔的退役和轉型第563章 賀歲檔第102章 拉投資(二)第445章 缺芯少屏第574章 《龍蛇》熱潮(二)第492章 《四大名捕》上映(一)第112章 “小成本大片”的拍法第279章 《海虎》首映第529章 只做不說第567章 院線霸主(一)第437章 搶佔雙十一(二)第40章 雜誌樣刊第372章 bilibili第81章 我們一起來創業吧(一)第527章 三天三百億!第510章 徐克重回嘉禾第481章 《FATE》再起波瀾第194章 girls計劃(一)第320章 越來越火熱的遊戲市場第452章 《四大名捕》角色預告篇之冷血第334章 熱鬧的賀歲檔第602章 亞視股東矛盾(二)第264章 劇本第312章 價值投機(四)第439章 新藍海和精品化第162章 BJ大學生電影節第520章 年會和分紅第202章 夢想永不褪色第163章 低調不起來第68章 開學第562章 出口轉內銷第210章 小夥伴劇院和girls組合(一)第312章 價值投機(四)第471章 發佈會(二)第92章 火車上第210章 小夥伴劇院和girls組合(一)第325章 PEACH-PIT(一)第512章 大片時代(一)第466章 股神中的導演,導演中的股神第153章 首席二逼官第101章 拉投資(一)第415章 五億票房第418章 xphone發佈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