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海外發行

1999年11月15日,《西遊之大聖篇》在中國內地票房市場,靚麗的表現,也吸引了不少海外發行商的興趣。

好萊塢等等國際娛樂集團,在80年代就開始佈局中國市場,一步步的試圖打開中國市場的局面,可不僅僅是把好萊塢電影賣到中國。而且,還包括了投資中國的導演、電影,增加其在全球文化市場的影響力和籌碼。

好萊塢之所以強大,絕不僅僅是美國的文化,向全球傾銷。更重要的是,好萊塢擅長以資本優勢,控制其他不同的文化圈子的人才,壯大好萊塢的影響力。將全世界不同國家,不同語種的人才的作品創意,也拿在手中,自然是增加其公司在全球的影響力。

比如,張藝謀等等導演很早就與海外發行商合作,電影不僅僅在中國市場發行,在海外也積累了一些觀衆。就如張藝謀的《我的父親母親》這部電影,在中國市場僅取得800萬人民幣的票房,而海外的票房則是達到400多萬美元。

《西遊之大聖篇》吸引海外發行商關注,不僅僅因爲這部片子在中國是現象級的片子。

而且,更巧的是對中國文化不太瞭解的海外發行商,孫悟空恰好是他們比較熟悉的一個故事。

不過,目前國內很多大導演的電影,在國際上的票房,都是一般般。比如,張藝謀的電影在全球市場發行,卻只有幾百萬美元的全球票房。

爲了謹慎起見。《西遊之大聖篇》的幾大投資商商量之後,決定採用了買斷方式,以350萬美元的價格,將除港澳臺和東南亞之外的版權,都打包賣給了時代華納公司。

因爲,時代華納公司是最早佈局中國市場的好萊塢巨頭之一,更重要的是時代華納除的價錢的最高的!

350萬美元的買斷,對應的海外票房應該在1000萬美元左右。假設,時代華納的運營之下,這部電影超過了千萬美元的票房。那麼。製片方就少拿了不少利益。

當然了,王啓年並不覺得“賣便宜了”。本質上,電影是一項高風險的生意。

想要基業長青,絕不是想要冒險。博取不確定的收益!

而是應該穩重一點。將確定的收益抓在手中!

當然了。在港澳臺和東南亞市場,《西遊之大聖篇》還是選擇了比較熟悉的合作伙伴嘉禾電影公司發行,並且。選擇的是分成模式,而非買斷!

因爲,嘉禾公司可不像好萊塢巨頭那麼財大氣粗,可以提前預支幾百萬美元的價格買斷版權。

而且,分成制度是非常好的選擇,電影受歡迎,大家雙贏。電影票房不景氣,也一起分擔風險。

……

當然了,這一系列的發行合約簽訂之後,錢並不是馬上就可以分到手。正式的分賬,是集中在今年的十二月份至明年的第一季度。

而在1999年11月16日這一天,王啓年卻是顯得很悠閒,甚至翹着二郎腿,閒着無聊上門戶網站看新聞。

新聞上,不僅僅報道《西遊之大聖篇》下畫和票房的消息,更多篇幅在介紹中國加入wto相關的進展——11月15日,中美正式簽署了雙邊關於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協議。

這個協議簽署之後,再過兩年,也就是2001年11月11日,中國就正式成爲了世貿組織。

當然了,加入世貿,對中國影響還是利大於弊的。不僅僅增加了中國產品的出口,也讓中國在科技和商業模式上,開始於國際接軌。

比如,中國互聯網產業的井噴,也是受益於融入wto世貿組織,若非加速於國際接軌,中國即使是想要自己搞互聯網,在資金和技術上,也會受到巨大限制,不容易發展起來。

21世紀前十年,最火的產業是什麼——互聯網!

雖然,互聯網行業叫囂萬事萬物都要融入到互聯網上,有點太過於自大。但互聯網席捲世界,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很多產業的生態環境,還是大勢所趨的!

王啓年知道——文化產業在未來,一定要融入到互聯網中,越早的擁抱互聯網,未來的前途越不可限量。

小夥伴公司發展傳統的文化產業之前,也必須要擁有“互聯網基因”!

當然了,王啓年不準備去引進風險投資,也不準備一開始就高調的燒錢吸引用戶。這種辦法,是拿別人的錢,所以燒起來不心疼。

小夥伴公司投資互聯網,也要選擇可以盈利的的方向去着手——網絡遊戲!

《西遊之大聖篇》的遊戲化改編,就是王啓年對互聯網產業,落下的第一個旗子!

按照王啓年的記憶,即使到2014年,遊戲產業依然是很多中國互聯網巨頭支柱!整個遊戲產業規模千億元。與萬億爲統計單位的電子商業行業相比,自然顯得黯然失色!

但是,論利潤率而言,中國市場的網絡遊戲,利潤率都是高達50%以上。千億的遊戲產業,給中國互聯網行業貢獻的是五百億以上的稅後利潤!所以,網遊對中國互聯網產業而言,是非常特殊的!

不僅僅有一堆專門做遊戲的公司,更有衆多的互聯網企業主業不賺錢,專門靠遊戲業務養活公司。

像電商、搜索引擎等等,利潤都被巨頭賺走了。

只有網路遊戲這個產業,幾乎稍稍有點實力的互聯網公司,都可以分一杯羹!遊戲產業,是大家共同的錢袋子!

有流量,但是缺錢的互聯網巨頭,上馬幾款遊戲,很快就又有了大量的現金流。

網絡遊戲不僅僅是一塊非常能賺錢的項目。

除此之外,遊戲產業也用到大量的cg動畫和特效,理論上,這些技術和人才,也可以用於影視和動畫特效。

這可不是王啓年腦洞大開,而是後來遊戲產業,尤其是3d遊戲引擎技術越來越先進之後,好萊塢也開始考慮採用遊戲的引擎給電影做特效渲染。

王啓年相信,佈局互聯網,尤其是佈局網絡遊戲,對小夥伴公司是一舉多得的!

第85章 慶功宴第215章 911事件(二)第186章 網遊(一)第214章 911事件(一)第606章 京東方8.5代線第490章 雷軍和小米第331章 網文江湖(二)第433章 劉翔的退役和轉型第24章 歷史地圖上的中國第621章 院線公司上市(一)第120章 後期製作第69章 首映(一)第647章 萌也是一種賣點第114章 探班第574章 《龍蛇》熱潮(二)第248章 《飄渺》狂潮(一)第277章 《英雄》下畫第25章 緩慢的進度第391章 小玩意(二)第120章 後期製作第370章 《無極》和《饅頭》第459章 第三彈!第457章 夭壽啦,無情居然是女的第148章 父母來京第96章 一個猴子的故事(一)第189章 北大取景第210章 小夥伴劇院和girls組合(一)第248章 《飄渺》狂潮(一)第265章 準備工作第351章 電影開拍第355章 宣傳第59章 拜見岳父岳母大人第533章 《龍蛇演義》影視改編第49章 “奇遇”劇情的設置第537章 IP時代(一)第76章 井噴的票房第222章 周杰倫來襲第151章 春晚現場(一)第619章 爭議第520章 年會和分紅第72章 首映(四)第509章 徐克(二)第613章 西遊降魔篇(二)第286章 《飄渺》電視劇熱播第247章 《飄渺之旅》遊戲發佈會第303章 入股VinaGame第232章 首映(二)第528章 互聯網僅僅是個工具第18章 不是想象中那麼簡單第247章 《飄渺之旅》遊戲發佈會第152章 春晚現場(二)第577章 Netflix(一)第468章 生死大敵第167章 電子競技大賽(四)第296章 何苦呢?第300章 越南遊戲玩家黎宏明第542章 編輯部第457章 夭壽啦,無情居然是女的第455章 預告片的反響(三)第145章 遊戲的進度(一)第436章 搶佔雙十一(一)第590章 影視投資金融化(一)第183章 成年人的童話第217章 鋪墊第439章 新藍海和精品化第349章 挖角黃聖依第531章 小夥伴嘉禾影視樂園(一)第479章 第六次聖盃戰爭(一)第336章 恢復性增長的票房市場第143章 三件事第222章 周杰倫來襲第549章 《一擊》創造的價值第281章 票房奇蹟第501章 網絡反響第480章 第六次聖盃戰爭(二)第43章 選定開拍日期第225章 《歌舞》殺青第340章 葉羣峰第298章 入股華誼第575章 《龍蛇》熱潮(三)第464章 創業板和華誼上市(二)第360章 BAT裡面又一家公司上市了第106章 招兵買馬(二)第496章 褒貶不一的觀衆反映第487章 以IMAX養IMAX第358章 電影周邊第571章 《鬼吹燈》電影改編計劃第320章 越來越火熱的遊戲市場第152章 春晚現場(二)第252章 《江湖2》上映第508章 徐克(一)第614章 又一個神話第237章 關中刀客第272章 殺青第217章 鋪墊第240章 曉明加盟第253章 首日票房第159章 遊戲上市第六十一十六章 紙牌屋第227章 父子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