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樂之家,乃是整個華夏着名的一個評論網站,他乃是一個集書評,影評,樂評於一身的大型網站,自成立至今,已經有着十多年之久。
而伯樂之家,用戶羣大部人是具有良好教育背景的都市青年,包括白領及大學生。他們熱愛生活,除了閱讀、看電影、聽音樂,有着足夠的時間,活躍於各個版塊。
也只有這些人,纔有時間看書,看電影,聽音樂,因此,大部分的評論,也基本上是也是出自這些人之手,當然,還有一部分影評人,乃是靠這個技藝混飯吃。
伯樂之家,除了這三個版塊之外,則又延伸了許多諸如交友,線下的一些活動,當然,這些所有的活動,都是基於伯樂之家,越來越得到大家的認可。
正如,伯樂之家的老總曾經說過,你經常對着書店裡的綿綿不絕的封面發呆嗎?或者頭暈腦漲地從音像店的琳琅滿目中逃出?寬帶下載和網上購物降臨之後,即使在最小的城鎮,你的選擇也在每天成百上千地增加。這其中一定有你喜愛的東西,但十有八九它們會在不知不覺中和你擦肩而過。媒體讓老少咸宜的大片無處不在,對只適合一羣人的東西卻顯得力不從心。而且,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不管電視的娛樂編輯和報紙的書評作家多麼公正和勤勉,他們的幫助都不可能對所有人同樣有效。
而這所需要的便是,所有的人都全部動作起來,也許,一部電影,一部小說,甚至於一首音樂,你隨意的一個評論,卻能夠帶給許多人蔘考價值。
往往,影評在伯樂之家,佔據着三分之二,而至於書評與樂評,則是一共佔居三分之一,畢竟,那怕華夏的影視再落後,衆人對於電影的喜愛程度,依舊是沒有減少。
因此,往往伯樂之家,基本上,會常年累月的被影評人所霸佔,然而,今天,則是出現了一個奇觀,那怕是,整個影評區,一片冷靜,而書評評論區,則是相當的熱鬧,甚至出現了屠版的情況。
而所有的人,討論激烈的,基本上都是在圍繞着最近銷售火爆,引領着傳統文學界的潮流《明朝那些事》。
趙澤最近幾天一發狠,基本上除了寫劇本之外,便是將心思放到《明朝那些事》身上,如今的銷售火爆,趙澤更是明白打鐵需趁熱,因此,第四部《粉飾太平》,第五部《帝國飄搖》,這兩部,趙澤也是全都交給了付塵。
而伴隨着這兩部的投入,可以說,《明朝那些事》以一種詭異的速度,五部同時銷售,想要不火爆也不行,而與之而來的則是網絡上,尤其是伯樂之家,書評人的集體討論。
“三觀盡毀,作者真乃牛人---風韻婷
此書改變了我的三觀,華夏是個偉大的民族,我們華夏一直以來,都是如此的猶如蒲緯一般,堅韌無比,而我不應該總是聽從一些網上的輿論導向,對我們的國家,卻是那麼的憤青,而是應該相信我們的祖國,而我更是從徐階,張居正身上,明白,根本就沒有絕對的好與壞,我們應該所持有的便是良心與信念,愛祖國,堅持我們曾經的夢想與理想。
想起來一句話,那便是:“要有最樸素的生活與最遙遠的夢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凍,路遠馬亡!”
“黑與白,從來都不是那麼的明確--mishell
從來不知道歷史可以寫的這樣有趣。教科書上的歷史是死板的,它只會告訴我們某某年發生了某某事,某某人是奸臣還是好人。一個兩三百年的朝代向來只有幾個節點,以及寥寥幾個形容詞,譬如大唐繁榮、宋朝積弱、明朝黑暗等等。許許多多歷史人物被寫的單薄而蒼白,因爲教科書只需要他們身上顯現歷史性的那一點。
因爲渴望瞭解歷史,我也買了《史記》、《資治通鑑》。受困於古文知識的薄弱,這類書籍則顯得晦澀難懂,很難通篇讀下去;並且以前不愛動腦思考,對世事人情瞭解甚少,即便讀了,也不過是知道很久以前,曾經發生了這麼一件事而已。
這遠遠不夠。
處在奔三的年紀,多多少少對這個世界有了自己的認知,對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從前的世界觀不能說全然倒塌,但至少也崩壞了不少。不再是住在象牙塔裡的小姑娘,窗外的世界都是溫情的,不是黑就是白,不是好人就是壞人,對權威有着絕對的信任。我慢慢認識到這是不對的,開始接受這個世界的不完美,在黑白之間添加其他的色彩,《明朝那些事兒》則促進了這種轉變的完成。
它雖然是在說史,但是更多的是在講歷史故事中的人——一個個充滿感情的、人性光輝點和弱點同時閃閃發光的人。張居正是權臣,但是他作風奢華,也會以權謀私;海瑞清正廉明,但是能力平庸,沒啥貢獻;戚繼光戰績彪悍,但也結交權臣。我們站在藍天下,沐浴着陽光,但是身後是影子。世界從來不是鮮花和掌聲構成的,但也從來沒有黑暗的讓人絕望。”
.......
無數的短評長評,幾乎將整個“伯樂之家”給徹底的佔領了,這些書評裡,學生,工薪族,白領,麗人,甚至於老闆等等,無數的人,彷彿是在迫不及待的想要表表述自己看此書的心情而已。
然而,除了好評之外,也有着一些差評以及並不太正同的書評所在。
“看完此書,鑑定爲垃圾--金施小惠
看得這麼多人給好評,還以爲有多好,但是,看完之後,我不得不公平公證的說兩個字:”垃圾”,雖然能夠讓人看下去,但是,根本就沒有別的有意義的事,真不明白,那些誇大的,是不是都是僱傭的水軍,這本書,簡直就像是失婦足女所做的那般,就是讓你,趕緊射,射完之後,便是什麼都沒有了。
作者,完完全全就是打着歷史的旗號寫的一本小白文,完完全全的都是站在最高層,彷彿在評論着一個又一個偉人,但是,作者其實就是現實中不如意的吊絲而已”
“作者有點太過於自大了--清流古韻
不得不說,此書的寫法,倒是相當的生動有趣,語言是詼諧幽默的,作者倒是講故事的好手。
可是,作者卻是將此書直接說是‘正史“’,有點太過於自大了,如果沒有這個標榜,或許此書的作者會感覺到不會熱賣,但是,最基本的道德底線,作者莫非都沒有了嗎?
正猶如現在的市場上,許多打着虛構史書的作品一樣,他們一樣會大賣,那此書,也許有人會當成‘正史’,不過,也僅僅只是腦補而已,卻不像作者這樣,打着行騙的幌子。
本來,能夠將《明史》寫的如此有趣,我倒是對作者佩服不已,同時,也感覺作者應該會聲名遠播,但是,如此做法,作者,你這麼不要臉,你爸媽知道嗎?”
......
諸多差的書評,也是相當之多,可以說,整個伯樂之家,關於《明朝那些事》的討論,已經讓伯樂之家的流量在瘋狂的攀升着,而緊接着,一位影評人的評說,更是將《明朝那些事》推到了高峰。
“不會不朽,但不會簡單--唯愛lin
爲什麼會正兒八經的開始看這部書,我也不太清楚,或許,是因爲厭倦了所謂的正統,所謂的學究吧。
歷史本身的事情是很有趣的,就像史記裡面的很多故事,百讀不厭,很有趣味。只是不知道爲什麼,傳統的涉入歷史的角度,有人選擇搞學究,有人選擇戲說,要麼太正經,要麼瞎胡說。
喜歡一些楊波先生寫的《超級刺客》,雖然也是寫的歷史,但是,卻是獨開新路,乃是從刺客的角度,描寫整個朝代的興盛,也是讓人看罷,感覺到相當的幽默與激動。
《明朝那些事兒》,個人感覺,就是這樣一本書。
看似調侃一般的語言,卻呈現真實的歷史事件,讓人輕鬆的就能進入那些曾經或輝煌或暗淡或榮耀或恥辱的歲月,去了解去認識那些曾活躍在歷史歲月中的人。
當然,也可能是鄙人才疏學淺,看不懂太學究的東西,所以覺得這種文體比較好接受。但是,我記得白居易先生寫文章有個習慣,寫完之後會拿給街上的老太太看,他的用意很明顯:爭取讓最普通的老百姓都看得懂。正所謂:通俗易懂。
再有就是如今華夏央視也在想着將整個歷史都搬上大舞臺,可以以講壇的形式,讓所有的人,都能夠明白歷史,到底是個什麼玩意。
所以我覺得,今天有人能夠用這樣的方式來呈現歷史,很難得。
不過,客觀的講,不會不朽。
但是,不簡單。”
這篇書評,可以說是相當的簡單,但是,所造成的轟動,卻是相當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