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
“可惜。”
“可惜。”
水滸的大結局,無數讀者都是暗歎可惜。
當然,可惜的並不是作品,作品已經達到了一個無比之高的高度,哪怕是想下降都有一些困難。這裡的可惜,可惜的是水滸大結局108將的悲慘命運。
可以說,108將當中除了僅僅個別得到善終之外,其他的好漢都是死與非命。
不過,仔細想來。雖然水滸大結局令人有些苦澀,但研究之後你會發現,其實水滸從出現那一天開始,他就註定了他的失敗。
水滸108將當中,雖然此前一直打着替天行道,八方共域,異姓一家的旗號。但說到底,這一些大將對於朝庭,對於君主內心是敬畏的。而且,不少英雄加入梁山也並非完全出於本願。有的是被逼的,有的是用計騙過來的,也還有的是拿梁山暫且安身的,特別是以宋江爲首從上山到結束一心都想着招安的,這樣的水滸梁山起義又如何成功得了?
這也從另一方面體現出了千年以來農民起義爲何失敗的原因。
不是他們沒有能力。
也不是他們沒有機會。
更不是他們沒有勢力。
而是他們的思想受到了非常大的侷限。
你想都沒想過反朝庭,最終你反得了朝庭嗎?
哪怕就是偶爾造一下反,也不過是爲了以後在招安的時候能提更多的條件。
時也?
命也?
誰也說不清楚。但不管如何。水滸這一部書卻是真正打出了一部名著該有的高度,且不說與方臘起義相比較,哪怕就是比之四大名著《瓦崗傳奇》比較,也是隱隱高上一籌。哪怕結局有再多的可惜,但能看到如此一部奇書,也是再沒有遺憾了。
沒有什麼好說的了。
水滸之精彩,或許說也說不完。
現在我們最應該的,應該對凡塵表達出自己最爲衷心的感謝。
“感謝水滸,感謝你給我們呈現了108位個性十足的英雄好漢。”
“感謝凡塵先生,感謝您給我們帶來了一部況世絕作。”
“感謝……”
一部水滸,誕生了無盡的話題。
而在水滸結束之時,這一些話題也慢慢迴歸到平淡。
但是,這一些話題哪怕歸於平淡,但卻並沒有消失。
如果你願意,只要過去那裡開一個討論貼,圍繞水滸的話題又將如萬馬奔雷之勢響起。
……
“黃教授,您說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水滸傳結束之後,黃一凡去了一所初級中學考察。
雖然黃一凡並不是特別想去,但本着爲了教育華國學子便也去了。
一翻考察之後,不少初一教語文課的老師便圍着黃一凡,不斷的問道。
雖然大家的問題各有各的不同,但比較多的人問的還是作文問題。
這個倒也好理解。
黃一凡本身是教中文的,又是大作家,自然對於寫作有很深的心得。再加上現在語文考試對於作文越來越爲的重視,120分的試卷裡面有50分是作文分,幾乎佔了一半。語文要想考高分,如果作文寫不好,那基本上與高分無緣了。
“黃教授,聽說您高考的時候作文得了滿分呢,您跟我們講一講呀。”
“是呀,黃教授,你不知道。現在這一些初一的小孩子,我們都有一些頭痛。教深一點的知識他們聽不懂,教得太淺了,寫出來的作文和小學生的好像沒有什麼兩樣。”
不少教初一的語文老師都是頭痛,不知道該怎麼教。用他們原來的教法,那就只能靠學生們的天賦。反正我教就是這樣教,至於大家怎麼寫,那就靠悟了。這又不是數學這種有公式,有正確答案的題,語文課本里面的作文,似乎並沒有特別好的辦法。
“汗,各位老師,誰說我高考的時候得了滿分作文。”
黃一凡一個頭兩個大,這滿分作文的傳言是誰傳出去的?
各位老師紛紛說道:“網上都這麼說。”
“網上都是騙人的,別相信。”
黃一凡搖頭:“其實對於作文怎麼寫,我也沒有特別好的辦法。”
黃一凡雖然也是老師,教的也算是語文。不過,黃一凡教的並不是初等語文,而是高等語文教育。況且進入水木的都是精英當中的精英,所以,關於如何寫作這類的事兒,根本就不是他要教的。相反在中文系裡面,還真沒有“寫作系”,有的是文學評論,古代漢語學研究,漢語言文學之類的專業。按原來的經驗來說,一般只要掌握了這一些語文知識,你的作文想寫爛都不可能。
不過,對於剛剛從小學升到初中的初一學生來說,他們又哪裡知道什麼文學欣賞,什麼文學評論。別說是欣賞了,哪怕是老師們將自己的欣賞分析給大家,一衆學子也未必全聽得懂。所以,在聽不懂的情況之下,自然寫的作文也就又和小學生差不多,並沒有太多的提高。
其實,不只是初一。
甚至是整個初一到初三,怎麼教作文都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
有天賦的學子可能不用教,他自己寫都寫得很好。
而沒有天賦的,又沒有太多的辦法教好。
難道,作文真的需要靠天賦嗎?
黃一凡搖了搖頭,便說道:“大家應該推薦一些比較有意義的課外書給學子們讀。”
“黃教授,我們也有推薦。四大名著,國外名著,這一些都推薦了。不過,效果很一般。不少學生都反應,老師,四大名著看不懂,他們說話怎麼和文言文一樣。至於國外名著,也有學生反應,雖然這一些字我全都認識,但他們說的話我是一個意思也不懂。”
這翻話卻是讓衆人大樂。
哪怕就是黃一凡這會兒也被這翻話給逗得樂了。
確實。
四大名著雖說是白話文寫的,但其實也是半文半白。別說是初中學生了,有一些高中學生都不一定完全看得懂。至於國外名著,因爲是翻譯過來的。所以整個的劇情與寫作邏輯關係用的也是翻譯體,完全與中國式的文章不一樣,所以一衆學生看着也怪,直言看不懂。
“這麼看來,只能讓大家去背聲律啓蒙了。”
想了想,黃一凡說道:“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嘛。聲律啓蒙雖然寫的是關於聲律方面的內容,只是爲作詩與寫對,但其實“詩詞”“對聯”與作文有着很深的關係。小孩子現在理解不了沒關係,那就背,背熟了,字裡面的意思也就慢慢理解了。”
這也就是“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道理。
黃一凡感覺自己的建議應該不錯,只要小孩子他們將《聲律啓蒙》背得滾瓜爛熟。不說人人都能成爲一個大作家,但起碼寫作上的能力至少可以提升三成以上。而且,這個還可以推廣而來的。只是,就在黃一凡感覺良好之時,幾位教初一的語文老師卻是問道:“黃教授,你說的聲律啓蒙是一部什麼樣的書,哪裡有賣,我去看看。”全本小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