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談何容易

“小李,不要大言聳聽,也不要故弄玄虛。我要的是客觀。”

在李憲的第二句話說出來之前,就得到了孫衛民的警告。

李憲還真就是想賣個關子的,現在被孫衛民呵斥了一句,他不免有些尷尬,索性將一些廢話省略,直接進入了主題:“孫書記,這個不看好,分怎麼說。”

“那你就詳細說說。”孫衛民點了點桌子。

“嗯、”李憲撓了撓頭,“這說跟您說吧,我看好龍江的短期形勢,但是不看好此龍江的長期形勢。”

在孫衛民詢問的目光下,李憲攤開手掌,從目前的市場經濟改革紅利,說到了龍江省目前的產業結構,再說到地緣環境因素桎梏,最後說了到老工業基地在沿海工業帶興起之後位置旁落的事實。

可是最重要的一點他沒說,就是東北在這一輪改革之下的滯後。

不過這件事情現在說出來,就顯得有些驚悚了——那是十年之後才能看出來的事情。

哪怕它正在發生。

聽完了李憲一條條的分析和論述,孫衛民的臉色沉了下來。

“孫書記,孫書記?”

沉默了好久,孫衛民才被李憲叫回了魂。

“啊。”他將皺成了川字的眉頭略微舒緩,看着面前這個年輕的企業家,試探性的問道:“就沒有什麼辦法嗎?”

可是問完,他就後悔了。

自己堂堂一個一號,竟然把想法打到一個只有二十多歲的小年輕身上,屬實是病急亂投醫。

“有!”

他卻沒想到,李憲快速的給了肯定的答案,而且非常堅決。

“哦?”孫衛民意外,“你倒是說出來聽聽,怎麼整。”

李憲幾乎是沒有猶豫,伸出了三根手指:“從現在開始,興工業,投科技,留人才。”

在沒有回到這個時代之前,李憲經常混跡於各種社區和貼吧,對於家鄉經濟,在那個時候有相當的鍵盤俠和貨真價實的經濟學大能討論。雖然各有各的討論方向,不過最終彙集到一起,基本就是這三個路子。

“咱們龍江沒有的自然環境惡劣,冬季時間長,農業肯定是不用考慮的,就算是經濟作物種的再多,也沒辦法超越溫暖且日照時間長的南方。”

“那你的意思是,放棄發展農業?”明顯,這第一個說法,孫衛民就能不同意。

“當然不是!”李憲立刻否認,“農業是安天下、穩民心的戰略產業,不論什麼時候都必須抓。可是縱觀一些工業化國家發展的歷程,在工業化初始階段,農業支持工業、爲工業提供積累是帶有普遍性的趨向。但在工業化達到相當程度以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實現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協調發展,也是帶有普遍性的趨向。”

這一番話下來,孫衛民微微坐正了身子。

李憲更進一步,“舉個例子,就比如我手下的這個山特產開發公司。不就是以製藥工業,保健品產品來帶動了林區的林下資源開發嗎?”

“孫書記,您要清楚一點,農業是根基,但是農業絕對不是出路。拿最簡單的來說,咱們東北地區,一年有將近五個月的冰封期。在這段時間,絕大部分的農民都無事可做。只有同時發展其他產業,找到經濟的突破口才能帶動地區的發展。

可是您說,咱們龍江能發展什麼產業?房地產,或許可行,可是咱們的地緣放在這裡,遠離經濟中心,自然環境還不好,同樣受到冬季冰封期不能施工的影響,房地產較南方回款慢,產業肯定是發展不起來。

可是工業不一樣啊,生產線一開,只要供水供電,那可是春夏秋冬都能生產。工業規模大了,纔可以創造足夠的工作崗位,纔可以留住人才,纔可以提供更多的利稅來發展地區。”

聽完了李憲的分析,孫衛民暗暗點頭。

可同時又嘆了口氣。

之所以詢問李憲這個青年企業家對龍江省經濟的感受,是因爲臨時調控處那邊兒委託國家統計局對省國營企業的一個摸底報告出來了。

按照這個對龍江省900多家國企的調查報告顯示,到93年十月份,這些企業的總資產爲1041億,可是負債卻達到了1007億。企業負債率平均高達百分之七十七,與十年之前相比,資產增長了4倍,可是負債卻增長了8.6倍。很多老國企每天還在生產,但是製造出來的產品往往從生產線上搬下來,就直接拉到了倉庫之中。按照這份報告顯示,省內鄉級以上工業企業的庫存產品總價值已經達到了五千多將近六千個億。

連年虧損,效率低下,產品難賣,資金緊張。

這就是省內工業的情況。

現在臨時調控處那邊又在干預地方改革進程,在這樣的情況下,大興工業?

談何容易。

孫衛民擺了擺手,將案頭一份報告中的一頁抽了出來,放在了李憲面前,“你看看吧,但是隻可以看,不可以對外說。”

哎呀?

看着那藍色封皮的文件夾,李憲吞了口唾沫。他還以爲是什麼絕密。

可是當翻開文件夾,看到臨時調控處的文件擡頭,再看到裡面那一組組慘不忍睹的數據時,他的臉僵住了。

原來就是這個東西、

這些信息,談不上什麼保密不保密。也就是政府當這種東西是個秘密,覺得這種集體企業的大敗局是一件丟人丟到了姥姥家的事情。

可是殊不知,在民間幾乎是個人都已經知道了國營企業不好過的事實。數以百萬千萬的國企職工,早就像是百萬千萬的傳聲筒,將各自單位的情況在民間傳開了。

而那些帶着血肉筋骨的口口相傳,可是比這冷冰冰的數據還要聳人聽聞。

“你剛纔說的那些,跟我一個小輩的論調相似,紙上談兵罷了。你們這些年輕人總是想當然的地方太多,太理想化。”

聽到孫衛民的評價,李憲心裡不服。

他其實還沒說完。

報告上面的說的其實並非是龍江省一省工業存在的問題,而是計劃經濟時代全國普遍存在的問題。

對於這個棘手的問題,在93年應該還沒有什麼好辦法。但是在三年之後,一個叫吳敬璉的人,會在《改革》雜誌上提出一個著名的理論——抓大放小。

也就是重點扶持有潛力的大型國有企業,而放活小型國企,以達到迅速和市場經濟接軌的目的。

不過這個方法,他沒敢說。

因爲這個理論,將直接導致幾千萬的國企職工失去他們現有的崗位。

對於經濟環境來說,這是一劑良藥。可是對於那些活在數據之外的老百姓來說,太苦。

這個方法說出來,自己怕是會被無數人罵上幾年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

........

第650章:你能不能成熟一點第204章:情定(2)第883章:收視不行?延後播放?(第二更)第867章:套路,都是套路!第570章:諱疾忌醫(RBQ計劃第二更)第170章:央視廣告部(900月票加更!)第372章:年末風雲(感謝blue天空202盟主打賞!)第650章:你能不能成熟一點第676章:你們看他多傷心?第28章:暴殄天物第557章:花心大少(第三更,求訂閱求月票!)第418章:大傻子(4/5爲還是啊還是盟主加更3)第147章:要不要守護(爲面面盟主加更!)第378章:囚見王,李見黃(第三更,感謝 汪旺順 盟主打賞!)第733章:晚了(三更求訂閱,求月票!)第268章:大雹災降臨第638章:獅子大開口第742章:疑是故人來第716章:剛正面第97章:服第672章:市民趙春花的幸福生活第759章:下套第600章:不想再沾江湖事第299章:關門,放老太爺!第387章:打秋風(第一更,求月票求訂閱!)第318章:驚鴻一瞥第614章:心裡那道坎兒第683章:這傢伙很危險!第145章:李憲的新發現(第一更求月票!)第675章:屎吃一半竄出條狗第468章:李扒皮第307章:看他們多開心!(加更求訂閱求月票!)第90章:前方到站哈爾濱第749章:青樓理論第227章:特殊的客人(爲大羅紫陽盟主加更4)第60章:猛藥第37章:奇怪的變動第874章:成事在人(第一更)第316章:安在牢中坐,自有人奔波(萬字更新求訂閱求月票)第603章:託付第246章:古董瘋子(求全訂)第13章:張啞巴第526章:牟大佬蒞臨第870章:互聯網擡頭第271章:驚天秘聞(第四更,爲隔世還想愛盟主加更1)第846章:風雲詭譎第526章:牟大佬蒞臨第828章:沈靜冰覺醒第402章:答案(第一更,求月票求訂閱)第672章:所見非人第224章:一波操作猛如虎(爲大羅紫陽盟主加更3)第410章:借虎皮(第三更,爲聞道盟主加更6)第960章 :油鹽不進第764章:新時代第175章:營銷奇蹟(第二更求月票!)第880章:好戲登臺(第三更)第963章:女性,並非想象中的那麼柔弱——唯你衛生巾第19章:李道雲的卦第13章:張啞巴第181章:假酒害人(第二更求月票!)第577章:郝一夫的人情(RBQ計劃第一更)第624章:存在感第238章:荒唐VS荒唐第377章:局(第二更,感謝 張衛雨 的盟主打賞!)第85章:冬天到了/3(求推薦票!)第855章:趙新賢的生意第421章:老孫的怨氣第551章:你好自爲之(第二更,求月票求訂閱!)第656章:別有內情第14章:偷棺材的賊第486章:咱老百姓真高興第185章:大獲全勝(第一更求月票!)第39章:賭約第770章:最後的鬥爭(2)第670:勸太歲殺字休出口第875章:九六年第532章:不用多第29章:這小子可能是個人物第248章:搏一搏,單車變摩托(加更,求全訂求月票!)第275章:當衆戳穿(第四更,爲隔世還想愛盟主加更3)第708章:有沒有這個理?第488章:我還是個孩子第476章:當氣功遇上直銷第329章:招兵第175章:營銷奇蹟(第二更求月票!)第829章:前世燒了斷頭香第114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18章:最重要的是整整齊齊第142章:公益行爲(第一更,求月票!)第847章:有詐?第102章:就是這樣第841章:線索和危機第626章:紙板業之困第130章:正月十六的三件大事(第一更求月票!)第32章:村裡最靚的房第760章:最後一課第673章:跟進!第661章:去首814、沒事兒惹他幹嘛呀!第307章:看他們多開心!(加更求訂閱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