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開科取士

公元186年的秋天,除了幷州以外,曹操攻佔了冀青幽三個大州,加上北庭的人口,其麾下統治的民衆超過了一千三百萬,幾乎佔據了整個大漢人丁的三分之一,也就在這個九月,北方大地迎來了一個豐收之年,特別是冀州,這個曾在黃巾之亂受到影響最大,其後又因爲袁紹調走大部的豪強而幾乎陷入絕糧之境的大州,在曹操等人的手腕下,熬過了那段缺糧的日子,迎來了大豐收,但是更讓冀州民衆歡喜的是,曹操免除了他們三年的糧賦,更將先前分給他們耕種的土地,以明文契約的方式完全賜予了他們!

“主公,將那些土地分給那些百姓,固然是好,可是沒有朝廷的命令,這樣一來,主公的叛逆之名只會越加爲人所詬病啊!”雖然認爲曹操的命令是最大限度的爲百姓生計着想,但是出於臣屬的職責,荀或還是表示了自己的擔憂。“文若,你說的是哪個朝廷,是袁紹逆賊的那個朝廷嗎?”曹操卻是輕笑了起來。

“主公,中原文士鼎盛,若是不能得到他們的支持,以北庭所訓練的文士只是勉強夠這一地使用,那日後主公如何兼顧天下!”荀或道。“文若,你說得的確有道理,不過我說出的話豈能再收回!”曹操道。“主公,分給百姓田產一事,已是定局,或也不便多說,只是這官吏人選,主公必得早有定見,幽州和青州如今除了少數我北庭的文士之外,大多都是些土豪在打理,現在他們震懾於主公的軍威而不敢輕動,但是日後中原與我們起干戈時,難保他們不會做反!”對於目前讓土豪暫掌地方大權,荀或始終有着顧慮。

“文若原來擔心的是這個啊!”曹操笑了起來,然後看向了荀攸,“公達,你還沒與文若說嗎?”“主公,這幾日爲着那分田之事,攸沒有與文若講起,是攸疏忽了。”荀攸欠身道。“這不怪你,現在你與文若說下吧。”“是,主公。”荀攸看向了一臉狐疑的荀或說了起來,“文若,其實主公前些日子早就與我談過這件事了,我和主公對於目前官吏空缺的看法是:開科取士。”

“開科取士?”荀或的眼中滿疑惑。“是的,孝廉制的弊端,文若你也應該清楚,那些地方豪族,名門之後,想要弄一個孝廉之名實在太簡單了,這其中難免不學無術之輩甚多,於國於民都不是件好事。倒不如我們開出考卷,讓那些士子來公平競爭,唯纔是舉!”荀攸解說道,他雖也是荀家之人,不過出身旁系的他很明白那些寒門士子的處境。

“開科取士,那若是有居心叵測的小人,也用嗎?”荀或雖然覺得這開科取士很不錯,不過這德行方面,考卻是考不出來的。“文若多慮了,在地方爲官,要的是他有安民濟世的才學,至於德行,若是他爲官不仁,自有律法在那,咱們按法而行便是。”郭嘉卻是道。這下,荀或再無意見,也是點頭同意這開科取士了。

如果說冀州百姓此前僅是因爲生存的yu望,而選擇了曹操,那麼現在,第一次能夠過個安穩,不需要再餓肚子冬天的他們對曹操是衷心的臣服,沒人會希望回去再過以前的日子,他們會常常看着自家屋子裡那些沒被收去的糧食,傻傻發愣,到後來,當曹操發給他們田契的時候,這些百姓都是捧着那田契向着曹操所在的方向,長跪不起,不停地磕頭!

“今天俺們的軍爺問我們說,南面的朝廷日後要是打過來,要把這些地收回去怎麼辦?”在冀州,無數分到田地的農家漢子在家裡都在討論着這個由曹操分派下去的士兵向他們提出的問題。“還能咋辦,只有認命了,能吃上這飽飯就不錯了,只是希望曹大人不要有事就成!”一些年老的老人如是說,不過更多的人卻是選擇了那些平日裡北庭軍人所感染給他們的剛強,“他孃的,那些狗官要是敢來,俺一定跟着軍爺砍死他們。”“要死俺也要做個飽鬼,反正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只有孟德大人做了皇上,咱們纔有這好日子過!”

一時間,冀州的民氣便是這樣,當曹操將自己的名望聲威和他們所渴望的土地混合在一起而給予了那些百姓利益和希望之後,這些原本唯唯諾諾的百姓忽然都變成了護家的狼,而只要曹操能一直帶給他們勝利,那麼沒人能從他們手裡把土地搶回去,而他們對曹操的忠誠也將變成一股可怕的力量。現在,冀州的大部分男丁,在接下來空閒的日子裡都是整日隨着那些北庭的軍人習武強魄,向着曹操所希望的民兵化方向前進着。

百姓如此,冀州的大部分讀書人同樣是心情難以平復,因爲曹操的‘開科取士令’讓他們看到了出人頭地的希望,像他們這些還在冀州的,大都是些寒門子弟,在舊有的體制下,沒有關係,沒有門路的他們也許一輩子都無法成爲官吏,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對他們來講只是一句空話,但是現在他們卻看到了希望,曹操給了他們一個公平的機會,而他們中大多數人也有自信,絕不會輸於那些只知高談闊論的世家子弟。

九月初九,曹操在鄴縣所設的考試之所,幾乎被擠得是水泄不通,讓曹操很是意外了一陣,不過他很快就釋然了,儒家學說所灌輸給這些讀書人的理念就是做官,看起來他是高估了那些讀書之人的風骨,人性本來就是靠yu望所驅使,孟子的‘富貴不能淫’鮮少人能做到啊,儒家的修身之道,不是死抱着四書五經就能行的啊!

最後,涌入鄴縣參加科舉的讀書之人竟有五千之多,不過其實這裡面有不少人是學的雜家學說,對於儒學之道到是不怎麼精通,他們大多隻是抱着不妨一試的心態來參加這科舉,畢竟漢室尊儒已有三百多年之久,雖然曹操有着爲纔是舉之說,但那畢竟只是傳聞,做不得準。

當進入考場的讀書人拿到他們所希望已久的卷子時,大多數人看着上面要他們隨意做篇文章的題目,俱是疑惑不解,其實曹操出的題目很簡單,只是要他們就先秦諸子百家學說談下自己的見解,可惜他們中大多數人對百家學說都不甚知之,叫他們如何談的開來,最後時間催人,無奈之下他們只能就着自己所學,絞盡腦汁,盡力而爲了。

五千份卷子,在北庭的文士團手裡,不過三天,便全部閱卷完畢,直接淘汰了近四千人,這四千人被淘汰的原因很簡單,他們的卷子上大多都是通篇頌揚聖人,又或是貶低百家,並斥之爲異端邪說,但是卻又說不出什麼實際之處。對於這樣的結果,曹操並不意外,本來嗎,漢室崇儒,罷黜百家,大多數讀書人都是死啃四書五經,這樣的結果不足爲奇。

考試完了,荀或卻是找上了曹操,對於百家學說他並無什麼太深的偏見,在見識過北庭文士在政事上的效率之後,他也覺得太多儒士脫離實際,只會泛泛而談,只是今日他所帶的幾份卷子卻是他認爲的可堪大用之才,不能就那樣憑白的給埋沒了。

看完荀或帶來的卷子後,曹操笑了起來,“文若,你覺得這幾人可堪大用?”這幾份卷子上並沒有去貶低百家,也未通篇頌聖,只是解釋了一下什麼是心中的治世大同,在荀或的眼中,自然是不錯的文章,不過在曹操看來,這些貌似很有見識的文章,不過‘空泛’二字,儒學中的大同之世,的確是很理想的一副藍圖,孔孟也說過一些所謂的治國之策,如‘君子懷刑’‘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等等,但是這些都只是一個目標,幾句口號而已,至於如何去做到,如何去實現這些的方法手段,儒學是無法解答的,在百家爭鳴時期,爲了與敵對學說辯論,那時的儒士是會涉獵研究百家學說,並將其中優點引入,但是自從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的‘獨尊儒術,罷黜百家’之後,會去研究百家學說以爲儒學治世手段的人越來越少,到最後都是死抱着四書五經,在那裡子曰,要他們講大道理,頭頭是道,可是一旦要他們實際去做的時候,卻都一個個只能在那發傻。

“主公,這幾人對於大道都有着獨特的見解,可堪重用啊!”見曹操笑看着自己詢問,荀或以爲曹操也是同意他的看法,連道。“既然如此,便讓他們去做個一縣之主。”見不過五份卷子的數目,曹操心下已有主意,自是道。“主公英明。”見曹操第一次在這方面同意自己的見解,荀或這謙謙君子也是難得拍了曹操一回馬屁。“不過文若,他們所在縣城,北庭的文士不會幫他們處理任何公務,但是他們可以自己徵召幕僚,這是我的要求。”曹操仍是提出了自己的條件。“主公所說並不過分,或明白。”荀或道,曹操並未刁難於他,畢竟曹操允許那五個士人自己徵召幕僚,不算難爲他們。見荀或高興地離去,曹操輕笑了起來,“文若,希望那些人不會讓你失望啊!”

初關通過的一千多人,自是興高采烈,不過他們也未高興多久,就被告知他們要去軍中歷練三月,等到明年開春之後,剩下的人才會被授予官職,在曹操看來,軍營是最能磨練一個人意志的地方,同時也是能最快增強那些書生身體的手段,古時爲政,可不是那麼輕鬆,他要的是做事的人,而不是以爲出人頭地就能爲所欲爲的傢伙。

且說那些通過了的書生去軍營歷練,雖然叫苦,但也還是沒有太多的怨意,畢竟如今天下紛亂,局勢不明,有個強壯的身體自然不是什麼壞事。不過那些落選的書生卻是鬧騰了起來,這些沒有什麼腦子的人直接在這曹操管轄治下,公然罵了起來,說曹操有辱聖人之道,是賊,是名教大敵。

那些書生的悖謬之言到最後連荀或都聽不下去,向曹操詢問是否要讓軍士出營把他們趕走,結果曹操卻是淡淡一句,“你覺得要是讓我那些兒郎離開軍營去驅趕他們,這些人會有命回去嗎!”讓他再也不敢提讓軍營的軍士出來趕人一事,天知道那些對曹操崇拜到骨子裡的士兵出來後會做些什麼事情出來,那簡直太可怕了!此前開科取士所樹立的榜樣肯定會被毀得一乾二淨。

不過曹操不吭聲,不代表那些百姓不會,初時,如果說因爲讀書人在百姓心裡長期以來所形成的心理優勢讓他們不敢有什麼動作的話,那麼到後來那些讀書人罵得越來越難聽的時候,他們終於忍不住了,那些留在家中的老人婦人都是與那些讀書人對罵了起來,有些脾氣暴躁的老人更是拿了家中的農具要打那些讀書讀壞了腦子的小畜生,要論罵人的話,那些讀書人怎麼是那些婦人的對手,而這些一向對他們敬畏有加的老百姓的突然反抗也是讓他們全部傻了眼,最後惱羞成怒的一些人根本就忘了什麼‘君子動口不動手’,竟是當場打起那些老人婦女來。

這場騷亂雖然最後以一死兩傷而暫時終結,但是當那些參加民兵訓練的漢子回來後,事情向着更加嚴重的態勢發展了,那一死兩傷老人的兒子們第二天便糾集了不少人,找上了還住在原冀州官學府中的讀書人,廝打了起來。要說那些書生,怎麼打得過將養好了身子,每天都跟着北庭軍習練武藝的農夫,若不是那些農夫害怕打死人而留了手,恐怕那些讀書人沒幾個能活着出去,直到最後,曹操派出的軍士才姍姍來遲,把局勢給控制了起來。而對於這一事件,曹操並未做出什麼明確的判決,最後不了了之,那些讀書人被驅散回了各自的老家,死掉的那老人被曹操厚葬,而那些打人的農夫雖然也受到了曹操的責罰,但是他們一個怨言都沒有。

就如同曹操所預料的那樣,數百年下來的傳統,讓那些儒生絕不肯善罷甘休,回去以後,他們仍舊大肆辱罵曹操,同時他們還得到了那些留下的部分士族名門的支持,只是此時由於那些百姓要參加統一的民兵訓練,這件事情的真相很快便傳遍冀州,窮人哪有不幫窮人的道理,再加上曹操此時在那些百姓心目中實是與天子無異,再加上那些軍人教官的挑頭,各地百姓和那些儒生的對立越發的嚴重起來,雖然沒有再發生什麼衝突,但是那些儒生的名聲卻是被徹底地弄臭了,連帶着那些本就不得人心的名門望族也更加地被百姓厭惡。

“不爭,故莫能與之爭!”對於這由自己一手所造成的局面,曹操很滿意,他不去與那些儒生爭,只會讓百姓覺得那些儒生無理取鬧,更顯厭惡,自己要消滅那由漢武帝一手促成的變異儒學,就必須先把這些已經被腐蝕了的儒生給徹底摧毀,然後重建一個新的後備官僚儲備體系,像那一千對百家學說並無偏見而且有着一定認識的科舉選拔之士就是他日後用來改造儒學的新鮮血液,忠孝不可廢,儒學提倡的一些修身美德是對官吏的一種道德約束,但是僅靠着所謂聖人之言來約束權力者是根本行不通的,必須要有體制和法紀來規範,更重要的是儒學可以作爲一種理想藍圖存在,但是作爲手段來運用,儒學的操作性實在太差了,他不介意日後那些以百家學說作爲手段方法但是卻批着儒學外衣的新士族出現,對於國家公器來講,利益和手段纔是一切,靠仁義治理國家,那根本是把國家往火坑裡推,把自己綁了往外族鋒利的刀口上送!

第一章第四十章第90章 後營的戰鬥第63章 虎父無犬子第94章 塵埃落定第4章 宴第94章 塵埃落定第二十六章第39章 突圍第二十二章第53章 桀驁馬超第27章 張飛父子第4章 帝國的動員第10章 道士的符水第53章 桀驁馬超第54章 落選第2章 滿月酒宴第三章第76章 海上第70章 會戰第12章 西域五國的淪陷第7章 不要輸給自己第11章 民心天意第5章 駑馬第90章 後營的戰鬥第3章 西域之變第15章 前奏第5章 攻城第41章 洛陽之變第52章 倒黴的董卓第65章 弓戰第95章 沒有這些軍人,就沒有大秦第9章 查拉圖士特拉教第27章 張飛父子第9章 借刀殺人第三十二章第三十九章第74章 宴會第11章 鐵甲依然在第40章 董卓之敗第1章 一夢千年第24章 陳登第十章第四章第2章 滿月酒宴第十一章第七章第40章 董卓之敗第十七章第16章 明犯強秦者 雖遠必誅! VIP第三十七章第80章 動員(二)第26章 寧我負人 毋人負我第28章 戰第16章 北塞風起:盟約第79章 輔助兵種第2章 郭嘉設下的暗棋第28章 人心第11章 平凡如你第4章 長社第三十五章第96章 定策第53章 桀驁馬超第29章 背叛第三章第87章 裂痕第10章 地第三十九章第18章 振作第12章 殺人第19章 士氣第99章 軍制的奧妙第11章 平凡如你第3章 西域之變第13章 先秦古簡第63章 虎父無犬子第十九章第51章 李肅的陰謀第10章 勝利是使命第32章 魂葬第6章 儒家第26章 破綻第63章 虎父無犬子第62章 孫堅的動搖第五章第53章 桀驁馬超第21章 大戰略第10章 勝利是使命第18章 暗影中的聖安喬第7章 不要輸給自己第9章 梟雄之姿態第13章 一石二鳥第28章 戰第2章 郭嘉設下的暗棋第21章 大戰略第49章 周瑜的去處第9章 借刀殺人第80章 動員(二)第45章 月夜第78章 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