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兩億。”
李霖淡淡的開口,“這是金牌集團第一次對華夏市場進行試探,執導的人是張一謀。”
《滿城盡帶黃金甲》已經全部處理好了,僅僅是因爲《暗黑破壞神1:原罪之戰》的衝擊而延期上映,現在的張一謀處於休假之中。
李霖覺得,有必要讓這位國師發揮一下最後的光熱,要知道,等到了奧運會這場盛會真正開始的時候,張一謀將會非常疲憊,那個時候的他根本就沒功夫出來導演。
在那場盛會面前,一切都必須讓步。
“如果成功,我們將投入巨資開發華夏市場,但如果失敗,集團的戰略將重新調整,至少在華夏電影市場上,集團將保存非常保守的戰略。”
陳到明沉吟了一下,狠狠的搖搖頭,“2億不太可能成功。”
不是說張一謀拍不出好電影,實際上張一謀的電影非常精彩,但最大的問題在於華夏的電影市場太小了,淺水出不了真龍,再好看的電影,在華夏市場裡面,也取不了超高的票房。
即便是影視業春天的現在,根據分成,2億的投資,也至少需要4億纔可以勉強回本,5億纔可以盈利,6億纔算是大賺,但是在06年的現在,想要6億的票房,怎麼可能。
李霖此舉,在他眼中,是瘋了。
“哪怕是張一謀的電影。也不可能得到那麼高的票房,你們虧定了。”
說是這樣說,但陳到明心動了。
2億的投資。張一謀執導,這一切的一切都對他充滿誘惑力,哪怕是最終票房達不到要求,金牌集團虧損,也沒有關係。
非戰之罪,投資商不是傻子,他們也知道。只要票房數據足夠好,看的人足夠多。那點名聲損失,根本就不值一提。
實際上,只要不是票房慘敗,業界都不會歸納到演員的身上。因爲導演首當其衝。
在這樣的誘惑下,範彬彬那點不給面子的行爲早就被他拋到九霄雲外。
“只要原諒,就可以得到?”
他小心翼翼的問着,只要李霖說是,他立馬答應,和2億華夏幣投資,張一謀執導的電影比起來,他和範彬彬的過節只是小兒科。
至於電影會不會差,他不擔心。張一謀的名聲擺在哪裡,又不是每部電影都是無極。
誠然,轉型商業片之後。張一謀的口碑就下降,但這是下降,而不是崩潰,實際上不管是《英雄》還是《十面埋伏》,吐槽的人是很多,但在評價上。它們和爛片也扯不上關係,最多也就是譭譽參半。
而且和《無極》比起來。張一謀的電影真心在水準上可以碾壓對方了,這在入世以後,一個個栽了跟頭的大導演中已經很難能可貴了。
“當然不是。”
世界上有這麼便宜的事情?即便有,一個範彬彬的籌碼也不夠,“我們公司投資的電影,首先考慮的是自己公司旗下的藝人,只有不合適,纔會挑選其他的藝人,但是不管怎麼樣,橙天娛樂的藝人,我們是絕對不會挑選的。”
公司藝人的好處就在這裡。
不要小看一個優先挑選權,一個優先挑選權足以將大多數藝人牢牢的擋在外面,在演藝圈,沒什麼藝人是不可代替的,
打星,出名的李連杰、程龍、真子彈等等一大堆,至於演技好的,就更多了,可挑選的藝人越多,優先權就越重要。
“公司。”
陳到明在沉默,娛樂圈的藝人並不自由,至少現在的娛樂圈的藝人不自由,在這個影視製作公司把持了對電影投資的時代裡面,娛樂圈的藝人想要接戲,唯一的選擇就是依賴於自己背後的公司,這也使得影視製作公司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經紀公司的職能。
這和歐美不一樣。
歐美的唱片公司和影視公司很少簽約藝人的,即便是簽約,也是通過其他的手段來簽約,比如說索尼音樂,他們並不直接簽約音樂人,而是將音樂人的簽約合約劃到自己旗下的經紀公司的手中,使得公司在職權上涇渭分明。
而華夏不一樣。
華夏的影視製作公司是簽約藝人的,而且還是大量簽約,甚至爲了爭奪藝人資源大量製造壁壘,這種事情要等到範彬彬率先領頭藝人開啓工作室時代纔會開始。
在李霖前世,範彬彬開工作室之後,趙微等一系列知名的藝人都開始開自己的工作室了,他們將工作室掛靠在某個大公司的旗下,然後憑藉着自己的人脈去投資電影、電視劇,然後從其中自有選角。
這種做法使得藝人的自主權大大提高了,但同時也使得藝人不在純粹,他們開始爲了自己的投資着想,開始干涉劇組,將自己的意志強加上去,並且一廂情願的認爲自己的想法纔是對的。
這種做法成功還是失敗,不好評判,因爲有的成功了,有的失敗了,但總體來說,藝人外行指揮內行,讓這個圈子裡面的導演對藝人反感了起來。
曾經有導演向媒體抱怨,說我是導演還是他是導演?拍戲的時候這也不對那也不對,胡亂改劇本。
雖然沒有明說,但媒體還是打上戲霸這個詞語。
而且,若是藝人的投資失敗了,藝人就苦逼了,大量接戲還錢賺錢,基本上是常態,而這樣,也在透支自己的職業生涯。
就像是劉德華一樣,自己開的公司投資接二連三的失敗,最後使得他被迫大量接拍爛戲,透支粉絲的熱情,那段時間,過得非常苦逼。
甚至這種苦逼還延續到了2010之後,富春山居圖,就是那個時代留下來的債務,儘管知道是爛片,可他依然拍了,然後被粉絲罵了,再一次損失了自己的人氣。
不過現在這種情況還沒有出現。
開啓工作室時代的範彬彬現在正在公司的庇護下舔着傷口,至於趙微之類的,都在公司的對待上過得非常好,根本就沒有脫離出去單幹的心思,所以娛樂圈還沒有出現開工作室的風潮。
“你想簽約我?”陳到明不可置否的笑了笑,“僅僅只是這樣的條件,恐怕還不夠。”
事到臨頭,他反而挑剔了起來。
儘管知道金牌集團是最好的選擇,但他也沒有像聞到血腥味的鯊魚一樣直接衝過去,而是矜持了起來,談了條件。
李霖也沒在意,陳到明願意談,就代表他有談的心思,“簽約金三年6000萬,違約金公司幫你支付,至於分成,定在55開怎麼樣?”
簽約金三年6000萬,聽起來好像很少,但卻是陳到明現在的價格。
若是有人敢給周訊這樣的價格,保管周訊一口鹽汽水噴死他,爲什麼老牌影帝陳到明才三年6000萬,而周訊卻超過他?
道理很簡單,人氣,片酬。
周訊憑藉着《魔獸世界》打開了國外的門,雖然在國外勉強算是三線演員,但對於國內來說,她是下一個章子怡,備受媒體吹捧。
她的片酬也節節上升,分分鐘超過了陳到明。
在投資方的眼中,資歷、地位,這些都是虛的,唯有票房號召力,纔是真的,票房號召力怎麼看?
第一個就是看過往的成績,其次就是現在的人氣和名氣。
作爲四小花旦之一的周訊不管是人氣還是名氣,在女星裡面都是首屈一指的,至於票房,她主演的電影票房並不低。
所以她的片酬高,簽約金也高。
其實這裡有個誤會,很多人認爲簽約金就是藝人簽約之後,將這筆錢支付給藝人作爲報酬,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
簽約金與其說是簽約金,不如說是保底錢或者說保險錢。
公司在簽約藝人的時候,立下三年簽約金多少錢,就代表着藝人在公司這裡,必須賺足這麼多錢,如果賺不了這麼多錢,那麼公司就會將缺少的那部分補給藝人,相反,如果藝人在簽約的時間裡面賺足了這筆錢,並且超過了這筆錢,那麼公司實際上是不需要支付這筆錢的。
所以藝人需要將到手的簽約金吐了出來。
這和外人眼中的簽約就有錢拿是兩回事。
而且簽約金的支付也不是立即支付的,他是分期付款的。
打個比方,假如金牌集團以三年6000萬的簽約金簽約陳到明,那麼他們立即需要支付2000萬的簽約金給陳到明,剩下的四千萬會在明年和後年分期支付給陳到明。
一旦陳到明的人氣突然下滑,或者陳到明遭遇到某種意外事件,公司就會開始評估,還有沒有必要繼續支付簽約金給陳到明。
一旦公司認爲沒必要繼續支付簽約金給陳到明,那麼公司就會停止支付,而他們停止支付,也代表着公司和陳到明的合約自動終止,陳到明可以另謀高就了。
說得難聽點就是公司看陳到明不能創造利潤了,所以一腳將陳到明踢開。
聽起來好像很無情,但卻是公司壓低風險的一種手段,藝人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保障,而公司也避免了由自己全部承擔的風險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