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陶謙求救

曹嵩一行人,路過徐州之時,如今的徐州刺史,陶謙得到了消息。

歷史上,對陶謙的評價,一直是中規中矩。

陶謙“溫厚純篤”,一直想要結納曹操。

這也是人之常情,畢竟曹操如今勢力很大。

只不過,陶謙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

如今,曹嵩路過徐州,陶謙聽罷大喜,立即出城相迎。

見到曹嵩,陶謙行大禮相見,而後將曹嵩引入城中,盛情款待。

正所謂父憑子貴。

曹嵩在徐州待了兩日,急於前往東郡,於是向陶謙辭行。

陶謙苦苦挽留不住,於是派本郡都尉張闓,率領五百軍兵,護送曹嵩。

陶謙則是親自將曹嵩等人送出徐州城門。

雙方分別,張闓等人護送曹嵩,前往東郡。

衆人在路上行了數日,突然這一日,天空下起了大雨。

曹嵩,曹德以及張闓,領着衆人,一齊找到一處寺廟避雨。

誰曾想,到了夜間,張闓見財起意,竟然率本部軍兵,出其不意,將曹家上下,殺了個乾淨。

曹嵩,曹德皆被殺害。

張闓本是黃巾軍出身,得了這許多的錢財,往淮南而去。

有曹家家僕僥倖逃得性命,一路跌跌撞撞,來到東郡找曹操報信。

……

東郡,郡守府。

曹操正在批閱公文,陡然聽得如此消息,眼前一黑,直接暈倒在地。

身旁衆人急忙上前,將曹操救起。

曹操醒後,嘴中吐血,仰天長嘯,誓要殺盡徐州百姓,爲父親報仇。

曹操盡起麾下八萬軍兵,直奔陶謙殺來。

……

卻說此事,實則怪不到陶謙身上,更與徐州其他郡縣的普通人民無關。

陶謙的本意,只不過是想巴結曹操。

曹孟德藉機進攻,實則有借題發揮的嫌疑。

……

陶謙在徐州,聽到曹操起兵報仇的消息,不由得仰天痛哭,深感自己不仁,爲徐州招來禍患。

曹操故人陳宮,星夜前來拜見曹操,備言此事與陶謙並無關係,更與徐州人民沒有關係。

曹操聞言破口大罵,將陳宮趕了出去。

……

陶謙急忙召集麾下文武官員,一齊商議。

麾下大將曹豹,站起身來,憤而發言,慷慨激昂地說道,

“曹操黑白不分,藉機生事,如今大軍將至,我等豈可束手待斃?曹豹願助主公,擊破曹操!”

陶謙思來想去,也別無他法,只能率軍迎敵。

曹操起兵,忌憚琅琊郡郭陽前來救援,特地輕裝簡行,沿途縣城全部放過,直奔徐州州城。

徐州城外,兩軍對陣。

遠遠看去,曹操全軍皆穿縞素,如同銀霜鋪地,又彷彿白雪飄染。

曹操率先出陣,對陶謙破口大罵,

“陶謙匹夫,吾誓要將你千刀萬剮,以消心頭之恨!”

對面陣中,陶謙縱馬而出,躬身行禮,歉聲說道,

“陶謙本欲交好明公,故遣人護送。怎奈張闓狼子野心,竟然如此無義。”

“此皆張闓之罪,實與陶謙無關,望明公察之。”

陶謙說罷,欠身施禮。

曹操哪裡肯聽?

“老匹夫,事到如今,還敢抵賴!誰與我擒下這廝?”

曹操破口大罵。

背後一員大將大吼一聲,應聲而出。

正是大將夏侯惇。

只見夏侯惇身穿鐵甲,頭戴鐵盔,手持鐵槍,威風凜凜,直奔陶謙。

陶謙慌忙,急忙奔回陣中。

“休傷吾主!”

陶謙軍中,一員大將挺槍來迎。

赫然是徐州頭號大將,曹豹。

曹豹迎上夏侯惇,兩個人剛剛交手,突然天地間狂風大作,飛沙走石。

兩方軍隊各自收兵。

……

陶謙返回城中,對衆人說道,

“如今曹操勢大,陶謙情願前往曹營,任其千刀萬剮,以消曹操之恨。”

話語未絕,只見座下有一人站了出來,大聲說道,

“陶公爲人寬厚,徐州人民感恩,曹操軍隊人數雖多,一時之間也攻破不了州城。”

“我有一計,可讓曹操死無葬身之地。”

衆人看去,正是徐州別駕,名叫糜竺,字子仲。

陶謙聞言大喜,急忙追問道,

“子仲有何妙計?若是能夠解得徐州之圍,真乃徐州人民再世父母。”

糜竺聽罷,沉聲說道,

“主公莫非是忘了,我徐州境內,就有一頭真正的猛虎。”

陶謙聽罷,腦海中閃過一抹靈光,驚喜地看着糜竺。

“琅琊郡太守郭陽,乃是如今的鎮東將軍郭盛之父。”

“主公平日裡一直厚待郭陽,我願親自前往琅琊郡,請求援助。“

“若是能夠讓郭盛出兵,定然可解徐州之圍。”

陶謙等人聽罷,俱是喜形於色。

鎮東將軍郭盛,如今可謂是威名赫赫。

麾下兵精將猛,裝備精良。

“同時,可以再派遣一名能言善辯的忠勇之士,前往北海郡,請求孔融太守援助。”

“彼時與我軍一同夾擊,定然能夠讓曹操大敗虧輸!”

糜竺胸有成竹地說道。

陶謙聽罷,讚歎連連,急忙環視衆人,大聲詢問,

“誰人願去北海郡請求孔太守?”

話音未落,座下一人昂然而出。

“我願往!”

衆人視之,此人名叫陳登,字元龍。

當下陶謙大喜,急忙修書二封,命糜竺與陳登前往求救。

陶謙率領大將曹豹等人,修整軍備,防守城池。

……

糜竺收拾行裝,帶着曹操書信,趁夜出城,直奔琅琊郡而來。

來到郡城,糜竺直奔郡守府,大聲求見郭陽。

“我是徐州別駕糜竺,有緊急之事,特來求見郭太守!”

府邸守門的鐵甲衛兵聽罷,急忙匆匆跑入,稟報郭陽。

郭陽自是認識糜竺,聽到彙報,連忙迎了出來。

“郭太守,還請救徐州人民一命!”

糜竺見到郭陽,面色大喜,急忙上前,拉住衣袖,大聲求救。

“糜別駕,到底是何事?郭陽若是能夠有所幫助,自當盡力!”

陶謙一直對郭陽十分厚待。郭陽也不是無情之人,當即開口說道。

結合自己得到的情報,郭陽心底也有大致猜測。

“叵耐曹操不分黑白,竟然率軍殺入徐州,要將主公以及人民,全部屠戮!”

糜竺長話短說,將事情簡要說了一遍。

郭陽自然是知道這件事情,畢竟郭盛對於情報網絡十分重視,斥巨資大力建造。

在曹操尚未起兵之前,郭盛在泰山郡特地發信過來,告訴父親,如果曹操進攻,不要輕舉妄動。

郭盛明言,曹操老奸巨猾,父親如果貿然出擊恐怕會吃虧。

如果陶謙求救,那郭盛將會親自率兵,前來救援。

郭陽自然是聽從兒子的建議。

如今聽罷糜竺的話語,郭陽當即開口說道,

“糜別駕不必擔憂,我自當修書一封,讓你帶去泰山郡。“

“吾兒郭盛見到,必定盡出精銳,前來救援!”

郭陽的話語,擲地有聲,如同穿透烏雲的大束陽光,讓糜竺整個心,都明亮起來。

“若是郭盛將軍能夠率軍前來,則徐州人民,生存有望!”

糜竺對着郭陽,深深一禮,話語間充滿感激。

第一百一十八章 進攻張邈第十八章 殘酷內訌第一百二十一章 圍困陳留,曹阿瞞與劉玄德第二十一章 安東將軍第六十四章 西涼鐵騎的圍殺第一百章 郭盛與曹孟德第七十四章 常山趙子龍第八十六章 收編降軍第七十一章 一壺清酒,話一世英雄第一百三十章 曹操劉備的選擇第七十二章 帶着人民回泰山第十九章 措手不及第一百一十七章 擊敗呂布第九十三章 生擒管亥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不知的曹純第四十七章 攻城大戰第三十章 名士孫乾第八十四章 百萬黃巾第五十二章 人生如戲,同臺競技第七十九章 招募高覽第一百二十三章 順利回師第三十五章 正面廝殺第四十七章 攻城大戰第二十一章 安東將軍第六十七章 雙方撤退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士出山,劉曄投靠第一百二十三章 順利回師第八十三章 雙方決戰第七章 陣前鬥將第八十八章 十里挑一第七十三章 黃巾軍突襲第一百二十七章 徐晃來投第三十三章 抱團的黃巾軍第四十七章 攻城大戰第九十四章 盡數逼降,招募管亥第五十五章 兩關撤軍第二章 本地猛將第一百一十二章 速下陳留第四十一章 男兒當帶三尺劍第四十七章 攻城大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典韋對張遼第二十七章 大婚第七十四章 常山趙子龍第九十八章 長安動亂第十九章 措手不及第一百零五章 雙方激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發現敵情第一百一十六章 激戰呂布第一百零六章 擊敗曹操第八十五章 顏良顯威第五章 喜獲臧霸第二十六章 驀然心動第一百二十六章 徐晃戰顏良第四十章 前往遼東第一百二十六章 徐晃戰顏良第七十六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零一章 太史慈對陣樂進第一百一十八章 進攻張邈第十七章 血戰張寶第二十三章 古之惡來第二章 本地猛將第五十九章 斥候的發現第七十六章 傳國玉璽第二十章 順手收下第五十三章 來自汜水關的夜襲第六十三章 恐怖的典韋第四十七章 攻城大戰第二章 本地猛將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雲戰呂布第一百二十六章 徐晃戰顏良第一百一十二章 滿寵,呂虔第四章 擺平袁珍第一百二十五章 發兵長安第十一章 大戰彭脫第八十三章 雙方決戰第二十章 順手收下第二十七章 大婚第六十五章 于禁救主第一百一十章 喜獲郭嘉第四十五章 斬殺華雄第一百零九章 天生神算郭奉孝,經天緯地實可誇第八十三章 雙方決戰第二十二章 招募典韋第一百二十七章 徐晃來投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士出山,劉曄投靠第四十七章 攻城大戰第四十五章 斬殺華雄第七十八章 偶遇高覽第一百二十五章 發兵長安第九十一章 擊殺左校第九十九章 陶謙求救第一百一十六章 激戰呂布第二十七章 大婚第一百二十五章 發兵長安第八十三章 雙方決戰第四十九章 呂布之勇第五十九章 斥候的發現第七十八章 偶遇高覽第一章 琅琊郭氏第八十五章 顏良顯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