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駐防萬縣

一個星期後,軍委會參謀本部命令下來了,宋希濂的三十六師從福建調回南京,八十八師則奉調入川,駐防川東萬縣一帶。

萬縣沈修文有點印象,原來是重慶下面的一個縣,後來好象又改名萬州區。不過,這個時代的萬縣可是四川的第三大城市,僅次於重慶和成都,而且還是長江沿線四川省的第二大商埠。

正當部隊準備移防時,沈義來到南京找到了沈修文。沈修文自從上軍校後就一直很給老爺子掙臉,畢業沒多久就已經是少校營長了。這次沈修文的部隊要移防進川,老爺子心疼自己的小兒子,特命沈義給沈修文捎來了一萬大洋的支票。沈家還真是家大業大,雖然以前的沈二少爺是個浪蕩子,基本上沒給沈修文留下點什麼,但是沈修文來到這個時代三年的時間,一不小心就已經積攢下了近二萬大洋,除了自己固定的每月三百大洋零花錢之外,平時姐姐、姐夫也經常塞一點給他。加上這次的一萬大洋,沈修文的資產快要達到三萬大洋了。這個時代三十塊大洋就夠上海這樣一個全國物價最高的城市中的三口之家很滋潤地過了一個月了,三萬大洋的購買力相當於後世的三百萬。

接過沈義遞上來的一萬大洋的支票,接着只見沈義又從褡褳裡掏出兩個信封,遞給沈修文道:“二少爺,這是臨來時俞老爺讓我轉交給您的信。”

沈修文接過兩封信,一封是寫給自己的,而另一封上卻寫着仕賢兄親啓的字樣。沈修文也搞不懂這個仕賢兄到底是什麼人,連忙拆開自己的一封信,裡面除了兩張信紙,居然也有一張支票。看到支票,沈修文不禁笑了,看來老丈人對自己還挺好,知道自己要遠行了,還記得給自己送錢。不過當他看清支票上的面額時不由嘴巴張大呈O型,支票上清清楚楚地寫着五萬大洋的字樣。老丈人真是大手筆啊,一出手就比老爺子給的多出了五倍。

沈修文連忙展開那兩張信紙讀起來,俞展堂在信上告訴沈修文俞文紈已經回到寧波老家讓他放心,同時還在信中委婉的表示俞文紈從小被寵壞了,讓沈修文多包涵。那五萬大洋則是給沈修文在外打點花費之用。讀到這裡,沈修文的心裡很清楚,俞展堂肯定已經知道自己和他那個寶貝女兒之間相處的不太愉快。信的最後,俞展堂告訴沈修文他在萬縣有個好友曾仕賢,是川東地區的名流,沈修文到川東駐防時有什麼事儘可以去找他,俞展堂還讓沈修文給曾仕賢帶去了自己的一封親筆信。

毋庸置疑,俞展堂還是很看重沈修文這個女婿的。而讀完信後,沈修文拿着那張五萬大洋的支票和俞展堂的信有些哭笑不得,自己和俞文紈可是假夫妻呀,而且根據沈修文的理解將來兩人斷不會真正走到一起。俞展堂的這番情義,讓沈修文感到很沉重。

“沈義,辛苦了。難得來南京一次,玩兩天再回去。”沈修文從抽屜裡取出五十塊大洋遞給沈義道。

要擱在平時,沈義早就屁顛屁顛的接過大洋,興沖沖地去感受秦淮風月了。但是今天他也並沒有接過沈修文遞到他面前的大洋,看着沈修文道:“二少爺,我不回去了,以後我就繼續跟着您。”

沈修文不禁瞪大眼睛看着沈義,驚詫道:“沈義,你沒有搞錯吧?跟着我?你還想當兵呀?”

“二少爺,我都跟了您這麼多年了,說實在的這兩年不在您身邊,我還真的不適應。在廠子裡當保安隊長哪有跟着您痛快呀。再說了,有我跟在您身邊,還可以保護您不是。”沈義抓着腦袋說道。

“呦呵,敢情你老小子跟着我就是想圖個痛快呀。沈義,我可告訴你,我這兒是軍營,規矩比廠裡多的多,而且犯了事可不是罰錢開除這麼簡單,弄不好是要槍斃的。你可想清楚了。”沈修文看到沈義笑眯眯的說道。其實,沈修文倒是挺樂意讓沈義跟着的,這小子不但槍法準,而且還有一身好功夫,就連程德安都不是他的對手。不過,沈義本身就是個老兵油子,太滑,所以沈修文先把醜話說在前頭。

“嘿嘿,二少爺,您又不是不知道,我沈義怎麼說也曾在孫大帥手下扛過幾天槍,部隊裡的規矩我懂。我保證不在您的臉上抹黑,再說了我別的不幹,就給您當警衛,您也可以時時監督我不是。再說了,這次出來的時候,我也跟老爺說過,老爺說了,只要您二少爺一句話。”沈義深諳沈修文的脾氣,聽沈修文這麼一說,知道口氣鬆動了,連忙嘻皮笑臉地說道。

“行,那就留下吧。不過,我這兒只能先讓你當個大頭兵。”

“沒事,二少爺,我不是說過嗎,我當兵就是爲了保護您。當什麼都行。”沈義連忙說道。

“那好,我讓王小栓帶你去補上名額,領衣服。”沈修文拍了拍沈義的肩膀笑着說道,同時指着沈義的鼻子關照道:“還有一點你要注意了,以後在軍營只能叫我營長,不許再叫二少爺。”

“是,營長。”沈義連忙一個立正,向沈修文敬了一個還算標準的軍禮。

三天後八十八師正式啓程由水路前往川東。雖然剛上船的時候,沈修文和很多士兵一樣有些不適,但很快就適應了。那個時代的長江,水還很清,兩岸的景色還都是原生態。到漢口整補兩天後,繼續往川東進發,這一路上沈修文得幸飽覽了後世因建設三峽工程而被淹沒的著名的長江三峽的風光。

萬縣雖名爲縣,但在當時成爲萬縣專區,控制這川東包括萬縣在內的開縣、忠縣、雲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七縣。特別是萬縣它位於長江上游、四川盆地東隅,扼川江咽喉,東臨三峽,水路上距重慶三百二十七公里,下距宜昌三百二十一公里,爲川東水陸要衝,有“川東門戶”之稱,素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所以,軍委會把這次進川中央軍最精銳的八十八師放在萬縣地區。五二八團作爲八十八師的主力團和師部一起駐紮在萬縣縣城,而沈修文的一營就駐紮在萬縣碼頭不遠處的西山腳下。

不得不說副營長鄭懷山非常的能幹,從部隊開拔一直到萬縣駐紮,全營的吃喝拉撒一切事務鄭懷山都安排的井井有條。沈修文也樂得做甩手大掌櫃,把一干後勤事務都甩給了鄭懷上,自己則一門心思地下到各個連隊抓訓練。

一天下午,沈修文剛剛從一連回到營部,鄭懷山就找上門來。

“營長,我有點事想跟您彙報一下。”進門後鄭懷山點頭哈腰地對沈修文說道。

“老鄭啊,什麼事?說吧。”沈修文笑呵呵地說道。

鄭懷山由於工作很突出,沈修文平時對他也多爲拉攏。

“營長,我在萬縣有個朋友,有件事他求到我這裡。但是我不敢做主,想向營長您請示一下。”鄭懷山說話的時候顯得很小心。

沈修文一聽,倒是感覺有些意外。如今營裡除了訓練以來,其餘大小事務沈修文都交給鄭懷山在負責,有什麼事他不敢做主的?隨即“嗯”了一聲,示意鄭懷山說下去。

鄭懷山舔了舔嘴脣,有些猶豫道:“事情是這樣的,我一個朋友在萬縣開商行的,過幾天有批貨想借用我們的軍需碼頭上岸。”鄭懷山一邊說,一邊偷偷地觀察沈修文的臉色,看到沈修文並臉上並沒有什麼異樣,接着又大着膽子道:“我那朋友說了,如果營長能行個方便的話,他願意出這個數酬謝。”說着伸出五個手指頭,在沈修文的眼前晃了晃,還擔心沈修文不明白,壓低聲音道:“五百大洋。”

這兩天在各位同學們的支持下,推薦數節節攀升,離老萬設定的在本週三江推薦期內達到推薦過萬的目標越來越近了。目前的推薦總數是七千八,離一萬的目標還有二千二。爲了答謝同學們的支持,特此加更一章,今天三更。希望同學們繼續支持老萬,推薦票多多益善呦。

第88章 淞滬會戰(八)第84章 淞滬會戰(四)第112章 淞滬會戰(三十二)第168章 四年磨一劍之得償所願第124章 淞滬會戰之援軍(三)第175章 南京疏散第73章 抗戰的號角第116章 淞滬會戰之血肉磨房(四)第56章 初見校長(一)第77章 第一槍(二)第123章 淞滬會戰之援軍(二)第221章 平津淪陷(四)第218章 平津淪陷(一)第153章 淞滬會戰終章之大捷(二)第148章 淞滬會戰之反擊(五)第45章 輝瑞製藥(一)第209章 華北危急(十)第122章 淞滬會戰之援軍(一)第230章 南口大戰(八)第182章 南京保衛戰(六)第189章 殺出重圍(一)第225章 南口大戰(三)第202章 華北危急(三)第79章 第一槍(四)第183章 南京保衛戰(七)第133章 淞滬會戰之軍統之花第212章 出兵華北(三)第68章 進駐上海第109章 淞滬會戰(二十九)第69章 挖戴笠的牆角第175章 南京疏散第233章 南口大戰(十一)第240章 重創第五師團(四)第165章 四年磨一劍(一)第202章 華北危急(三)第152章 淞滬會戰終章之大捷(一)第126章 淞滬會戰之香餑餑(一)第225章 南口大戰(三)第127章 淞滬會戰之香餑餑(二)第215章 出兵華北(六)第107章 淞滬會戰(二十七)第127章 淞滬會戰之香餑餑(二)第236章 奇襲昌平(下)第14章 中央軍校(一)第2章 戰火中重生第241章 遙遠的記憶第79章 第一槍(四)第195章 殺出重圍(六)第190章 殺出重圍(二)第229章 南口大戰(七)第182章 南京保衛戰(六)第146章 淞滬會戰之反擊(三)第220章 平津淪陷(三)第226章 南口大戰(四)第47章 輝瑞製藥(三)第17章 中央軍校(四)第53章 演習(三)第12章 殺日本人第115章 淞滬會戰之血肉磨房(三)第171章 收服殘兵第18章 中央軍校(五)第38章 升官第4章 廟行血戰(二)第160章 勝利大撤退(三)第14章 中央軍校(一)第95章 淞滬會戰(十五)第201章 華北危急(二)第122章 淞滬會戰之援軍(一)第177章 南京保衛戰(一)第45章 輝瑞製藥(一)第117章 淞滬會戰之血肉磨房(五)第201章 華北危急(二)第181章 南京保衛戰(五)第205章 華北危急(六)第115章 淞滬會戰之血肉磨房(三)第117章 淞滬會戰之血肉磨房(五)第69章 挖戴笠的牆角第241章 遙遠的記憶第37章 長官視察第180章 南京保衛戰(四)第172章 打回東北老家第168章 四年磨一劍之得償所願第69章 挖戴笠的牆角第43章 盤尼西林第191章 殺出重圍(三)第30章 成婚第236章 奇襲昌平(下)第94章 淞滬會戰(十四)第120章 淞滬會戰之血肉磨房(八)第98章 淞滬會戰(十八)第212章 出兵華北(三)第158章 勝利大撤退(一)第183章 南京保衛戰(七)第127章 淞滬會戰之香餑餑(二)第34章 初領兵(二)第204章 華北危急(五)第32章 融合第8章 同學和家人第205章 華北危急(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