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1.天子守城門

不過塗博達作爲巴爾哈拉倚重的將領,也的確是有幾分真本事的。

雖元軍因軍中腐朽、成分駁雜而導致紀律性、覺悟都不如他們剛從大草原殺出來的那個年代,但相對全世界而言還是算是不錯的。縱然算不上最爲頂尖的軍隊,但也絕對不能說是烏合之衆。

塗博達在軍中威望也是不錯,隨着他的呼聲,那些潰散的元軍再度漸漸匯聚在他的身周。

到他們再和追殺上來的天傷、天貴兩軍將士相遇時,塗博達身邊倒也匯聚了約莫三千有餘的將士。

塗博達這刻顯得充滿自信,饒是看到前面街道上蜀中禁軍密密麻麻,他仍是高高舉起手中神龍銃,喝道:“衆兒郎,殺!”

兩軍將士在街道上展開拉鋸戰。

街道上槍林彈雨,炮聲不絕。

只兩軍戰鬥力終究還是有着難以逾越的察覺。

塗博達身邊副帥看着己方將士不斷陣亡,真不知道塗博達哪裡來的自信,急得不行,道:“元帥,如此下去,我軍擋不住的!”

塗博達自己也是皺眉。

他當然能夠看得出來這點。

雖然現在他們算是勉強穩住陣腳,但還是在被蜀中禁軍中牢牢壓制着。蜀中禁軍仍然在不斷向前推進。

他想着,可能是巫師的大賜福術只能保障自己不被子彈所傷,而對將士們的賜福,則沒有那麼靈光吧!

腦袋裡冒出這個想法的塗博達也不敢再這般硬撐下去,沉聲喝道:“讓城外將士進城馳援!”

城內很快有令箭升空。

這種指揮方式,元軍自是跟大宋學的。

令箭直躥到空中極高處才爆炸開來。

在韋州城方圓十餘里,怕是都能看到這枚爆開的令箭。

雖然韋州城的東、西兩側的元軍都正處於苦戰中,也仍是有將士看到城中上空那忽然間爆開的焰火。

軍中將領個個變色。

城內果真是出事了。

他們有些茫然,不知道怎麼好好的仗怎麼就打成這樣。他們的兵員明明和蜀中禁軍相差無幾,現在竟是捉襟見肘。

只是那些將領們卻也顧不得去深思,知道城內情況危急的他們,迫切地想要率領士卒回到城內去。

因爲韋州若失,他們這些人便會淪爲孤軍。到時候,根本不具備和宋軍相抗的實力。

城東。

正在和天巧、天暴兩軍酣戰的元軍在將領的指揮下,且戰且退,向着韋州城內退卻。

天巧、天暴兩軍趁勢壓上。

官道沿線,到處都是元軍的屍體。

城西。

這裡的元軍卻是並沒有城東元軍那樣的運氣。

自天傷軍從城內殺出來後,他們等於被截斷退路。如今,想要回往韋州城除非是衝破天傷軍的阻礙才行。

這當然不是他們輕易能夠做到的。

雖天哭軍到現在已是傷亡慘重,也仍是不可忽視。

元軍將領們率着士卒向着韋州城方向突進,可很快又被天傷軍將士的火力之下被壓制下去。

軍中鼓響如雷。

前排的元軍卻是踟躕不前。

面對天傷軍強大的火力網,誰都不想冒然衝上去送死。

軍中將領無可奈何,只得組織將士繼續抵禦天傷軍的進攻。突圍回城,已經成爲奢望。

至此,韋州城戰,元軍可以說是全面落入下風。

……

中興府。

此時大夏白馬強鎮、黑山威福等軍司大軍圍困中興府已經有些時日。

中興府城門日夜緊閉,城內將士臣民任何人都不得出城,也不再容許任何人進城。

李秀淑是打定主意要等到蜀中禁軍來援。

而在這日,籌備多時的大夏軍隊也終是向着中興府發動了猛攻。

四大軍司將士共計約莫十八萬,齊齊壓到中興府外。

軍前擲彈筒沿線排列。

剛剛開戰,便是炮聲齊鳴。

李秀淑從各地調集過來的勤王將士也有十六萬餘衆,擲彈筒排列在城頭上,和元軍進行對轟。

城頭、城外皆是灰煙瀰漫。

團團炮火中,兩軍皆有將士陣亡。

炮聲從上午時分直直延續到正午,大夏軍攻勢被打退兩撥。

其後,大夏軍隊暫做休整。大軍各自回營。

到下午,便又欺到中興府外。

只這回,他們卻是改變戰術。軍中所有的擲彈筒都被調到中興府東城門外。

城內西夏守軍來不及作出應對。

到近黃昏時,整個中興府東城門幾乎被夷爲平地。

女帝李秀淑在宮中得知這個消息以後,匆匆出宮,親自趕到東城門督戰。

太師仲孫啓賦等人竭力阻攔,都未能攔住李秀淑。

這位西夏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女君王,展現出讓人側目的剛烈和勇氣。不知讓得多少男兒漢心中汗顏。

她的出現,也極大的提高了西夏守軍的士氣。

東城門衆西夏守軍豁出命抵擋着向城內發動猛攻的大夏軍。

直到夜色微沉,大夏軍都未能破城,只得又徐徐退去。

昏黃的火把光芒中,中興府東城門下屍橫遍野。滿目瘡痍的甬道內,屍體更是層層疊疊,有數層之多。

女帝李秀淑帶着仲孫啓賦等老臣下城頭,個個面上都是髒兮兮,有些狼狽。

看着甬道內那讓人心悸的慘烈場面,李秀淑潸然淚下,銀牙緊咬。

仲孫啓賦等老臣在側黯然不語。

最終,女帝李秀淑緩緩開口說道:“他們……都是西夏的勇士。這個仇,朕必爲他們報,不會讓他們到九泉之下都不能瞑目。”

是夜,大夏軍再遣奇兵襲城。

軍中有不少高手供奉相隨,欲從城東門突破。

衆供奉中以真武境後期的槍王董湖至爲首。

西夏禁軍以他們爲尖刀,再度破開本就千瘡百孔的東城門。

回到皇宮還未安歇的女帝李秀淑再得到稟報後,再率聽潮府衆供奉趕往城東門。

兩軍供奉、將士在東城門爆發極爲慘烈的戰鬥。

東城門舊屍未移,又添新屍。

槍王董湖至率着衆江湖高手直欺到女帝李秀淑身前五丈,差點斬下女帝頭顱。聽潮府衆供奉拼死相抗。

最終,董湖至不得不率着衆江湖高手退去。

聽潮府真武境供奉再折三城之多。

自始至終,法王洛陀和刀冢晨一刀都未再現身。因爲他們明白,只需得自己現身,對方必然也不會袖手旁觀。

而到他們這種境界,是不會輕易就殊死相博的。

一夜之間,女帝之烈響徹中興府。

中興府無數民衆在夜間走上城頭,跪倒在地,面對這皇宮方向,對女帝宣誓請戰。

疲憊不堪的女帝帶着衆將到皇宮外,對百姓們說道:“打仗,是軍人的事。只要這皇城之內將士還沒有流盡最後一滴血,只要中興府還沒有徹底被敵軍攻破,諸位便無需參戰。”

說過這句話後,女帝對着羣民躬身,轉身折回皇宮。

據傳,這夜中興府內哭聲如百鬼夜嚎。

雖大夏軍士氣如虹,且火力強盛。但李秀淑以身作則,天子守國門,亦是讓得西夏將士緊緊擰成了一條繩。

而在韋州城內外,槍炮聲直到深夜都還沒有停歇。

張光寶、封合璧等人好不容易營造出這般局面,雖然知道將士已是疲憊不堪,也並沒有要休戰的打算。

張光寶方言道:“待拿下韋州城,再犒賞三軍!”

而本就處於劣勢的元軍,自是沒有選擇的餘地。

蜀中禁軍不欲罷休,他們唯有被動抵抗。

夜,深沉,卻又紛亂。

韋州城內家家燈火熄,而在那些黑暗的房間內,卻不知道有多少人瞪着眼睛,始終不眠。

元軍統帥塗博達最終還是沒能擋住天猛、天貴兩軍的進攻,再接近黃昏時就已經率軍逃竄往東城門外。

張光寶命鄭益杭率天猛軍將士追擊,自己和巴統則率天貴軍將士在城內剿滅散落的元軍。

025.知州少爺218.綠林營1322.積極備戰908.宋瑞立降133.決戰平南(三)424.劍名萬鈞1313.三路調查1356.連下兩城2213.再回軍營1358.解元封爵2207.混亂交鋒1242.再度求見1605.緊鑼密鼓247.伯顏之憂985.文煥投誠(上)1413.斬破天地1854.到濠鏡島553.港口繁盛121.兵發平南528.瀧欲退走1486.三兄弟聚879.拒絕出兵950.兩軍硬戰2105.中了圈套1584.元朝動盪(下)1534.佔據藍關1169.麒麟失態1327.不情之請814.當庭力爭1239.形勢突變336.雷州戰火(二)2098.以卵擊石1579.攻芒碭山241.梧桐嶺之戰(一)1337.新金丹道2031.盯梢人875.亂民爲禍1541.佔據海州2157.自成天地1666. 泉蕩醒轉688.貴不相忘1659. 張良東被抓1878.終生平等1540.海戰落幕520.元皇震怒1656. 頒發勳章219.高手迭出298.情人相見795.江湖動盪1950.終到僞極2026.主動稱臣530.西夏求援2179.初見法術759.勝局在握1704.大宋城主1258.制蜂窩煤2141.飛龍出征2106.真正目的2099.鐵穆耳的打算375.囂張惠麼王1263.狗蛋之言328.廣西決戰(十四)1121.聚臨安府974.建寧府戰(中)323.廣西決戰(九)1673. 流求出徵1804.大軍進城2056.趕盡殺絕1072.阿淼出宮1508.上洛被破1548.有心無力621.盡釋前嫌1756.條件交換1960.放帝歸都2004.攔路截信878.阿淼出劍2175.痛擊海盜890.橫山血戰(六)1652. 元軍撤退165.治療之法第1955章 雙皇碰面1504.連下三鎮1920.駝口交鋒(中)282.官道交鋒1232.各出高手245.梧桐嶺之戰(五)742.再獲大勝2117.自治路098.毀城投名1948.豐盛斬獲997.樂嬋之點1880.大使回朝1022.阿術驚恐278.戰局劇變(三)1488.五使齊聚1804.大軍進城187.敲打貴族609.相思相思302.高手襲營(二)1185.女帝生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