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拜訪世界船王

石振國身爲香港的玩具大王,特別是自去年得了滑板車的設計圖,產品銷售火爆,導致身價又暴漲了一截。這幾年石振國會經常出席一些商業聚會,因此結識了不少香港的社會名流,雖然大部分都不是老友,僅在公衆場合以禮互待。但也算是認識,石振國爲了自家兒子的未來發展,現在是不惜拉下臉來親自挨個登門拜訪。當然,石莫最近的表現出色也是一部分原因,要不然都不好意思拿出手。

大年初一,石振國先是帶着石莫去包玉剛的家拜年。

香港有三大華人船王,董浩雲、趙從衍和包玉剛,董浩雲的重點是貨櫃船,趙從衍大部分船是散裝貨輪,而包玉剛的油輪佔其總商船噸位的一半以上。

70 年代末,包氏共擁有超過 1300 萬噸船,其中超級油輪 50 艘。加上仍在船廠建造的新船,至80年代初,包氏擁有的船隊總噸位達到2100萬噸以上。比美國和蘇聯的國家所屬船隊的總噸位還要大,成了名副其實的“世界船王”!穩坐70年代的世界華人首富的寶座。

若以世界航運高峰時的市值論,一艘油輪可值一幢大廈。如果當初包氏不造油輪,而置物業的話,他就有50幢以上的大廈構成的“石屎森林”。

由於石振國有跟包玉剛電話提前預約的關係,石振國兩父子駕車來到其住宅門口,包家的傭人得知其來意後立刻回去通報。

過了一會,就見包玉剛從裡面出來,快步迎向石振國、石莫父子,笑容滿面地握着石振國的手說道:“振國老弟,歡迎歡迎,來來來,都到裡面坐。”

“包兄,春節快樂,恭喜發財。”石振國回道。

石振國和包玉剛在門前經過短暫互相問候,衆人就進入包家客廳入座,雖見面不多,但立刻像老朋友似地敘談起來。

包玉剛看着石莫,對石振國說道:“傍邊這位就是令郎石莫吧,我是久仰大名,早就想認識認識這位少年天才,沒想到機會來得這麼快。”

石振國含笑點頭後,石莫謙虛說道:“包伯伯,您太擡舉晚輩了,晚輩只是運氣好賺了一點錢,跟您沒法比,您可是白手起家,創建起世界第一大船隊的人啊。”

由不得石莫不放低姿態,謙虛做人。除了眼前這位船王是有真本事之外,其家族還是香港的十大財團之一,更因爲其本人現在的影響力是石莫無法企及的,這不是錢多少的問題。現在包玉剛是老牌世界船王,是第一位華人首富,而現在的李嘉誠都還只是一個香港地產新貴,沒法比。

香港擁有船舶450多萬噸,僅次於美國,是世界航運中心之一,而這些發展是與包玉剛對航運事業的貢獻分不開的。由於他在國際船運中的地位,與各國首腦的關係密切,他受到各國首腦和大企業家的關注和讚賞。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封他爲爵士,比利時國王、巴拿馬總統、巴西總統、RB天皇都曾授予他高級勳章。這是世界上任何大企業家都未曾獲得過的殊榮。

英國前首相希思曾特地邀請他到別墅赴宴,詳細詢問他的經營方法。1981年,美國總統里根舉行就職典禮時,就特邀包玉剛作爲貴賓參加。他的電話可直通白宮,隨時可與美國總統對話。由此可見包玉剛此時的影響力有多大。

石振國選的第一個拜年對象,看來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包玉剛哈哈一笑說道:“小莫,過謙了,我看不只是運氣的原因,不說其他,只說你現在經營的遊戲公司,報紙上都說其產品銷售火爆,一年賺十幾億港幣沒有問題吧,這是真有本事,年紀輕輕就開創了這麼大的事業,可是世界少有啊。而且自從你買下250公頃土地,就被傳媒界封爲香港首富咯,並且是公認的香港首富,全港市民都羨慕的緊。”

現在香港是沒有富豪榜的,美國商業雜誌《福布斯》在 1982 年推出了第一個美國富豪榜單。1987 年開始踏出美國國門,放眼全球尋找“大富翁”,推出了覆蓋全球範圍的世界億萬富翁榜單。

值得留意,該排行榜從1987年纔開始,換言之,1987年之前,誰是全球首富?誰是香港首富?並沒有太客觀的統計數據。而根據《福布斯》排名統計,從1987年開始,李嘉誠一直是香港首富,蟬聯30年No.1富豪。

石莫知道自家底細,其實沒多少斤兩,不好意思在船王面前裝蒜,就結束了商業互吹,避開了這個話題,說道:“包伯伯,您現在跟怡和集團爭奪九龍倉快要兩年了,以您的本事,應該快要拿下九龍倉了吧。”

“沒有,怡和哪裡有那麼好對付,最後結果難料啊,也不知道我這一步棄船登陸,轉型做房地產走的對不對。但是我又別無選擇,這是最好的一條路,因爲關係着下一代啊。”包玉剛不確定道。

怡和集團是一家英資的公司,他是由凱瑟克家族控制一個基於亞洲業務的龐大英資帝國,清末的鴉片戰爭主要就是由怡和洋行販賣鴉片引起的。在香港怡和的實力,甚至超過了李嘉誠的長和帝國。怡和已經連續多年入選世界500強了,2017年怡和的排名是277位,年收入達到了394億美元。怡和最近已經又差不多200年的歷史,200年後怡和依然是世界500強,這在世界也是絕無僅有的。怡和背後的凱瑟克已經富過了五代人了,可以說凱瑟克家族纔是世界上最大的隱形富豪。

第22章 遊戲機研發成功第22章 遊戲機研發成功第36章 風雲涌動第72章 視察晶圓廠1第68章 默默發展第41章 校園設計圖第53章 IT人才全球引進計劃第92章 對決IBM和蘋果公司第65章 佈局新能源第58章 收購中華巴士第72章 視察晶圓廠1第20章 港島遊記2第35章 拿下250公頃土地,轟動全港第64章 新世界大學創建進展第42章 小聚第46章 《中國計算機1990》戰略第11章. 新世界掌趣遊戲公司第50章 計算機研發集羣第43章 香港特色美食第65章 佈局新能源第108章 佈局日國房地產2第83章 定位理論第108章 佈局日國房地產2第48章 制定硬件發展方向第35章 拿下250公頃土地,轟動全港第13章 秘密組織第98章 失落的香港經濟第59章 收購成功,改革中巴第108章 佈局日國房地產2第17章 收購期貨公司第18章 準備第二次割羊毛第26章 掀起風潮第97章 爲建設美麗香港做貢獻第81章 新世界技術有限公司第51章 制定軟件發展方向第57章 被盯上的巴士公司第101章 看日落第77章 走上ASIC(專用芯片)之路第5章. 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機第77章 走上ASIC(專用芯片)之路第31章 第二次割羊毛收穫喜人第50章 計算機研發集羣第78章 XOS系統1第40章 新世界大學規劃第28章 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第29章 黃金市場動態第80章 準備變革組織架構第104章 銀行那些事兒第3章. 未來暢想第106章 收購道亨銀行第114章 我們要擔負起引領世界的責任第36章 風雲涌動第106章 財富殺手第17章 收購期貨公司第1章. 少年石莫之日常第9章. 香江大學城計劃第20章 港島遊記2第94章 佈局RB第109章 負利率時代第21章 少年的夢想第59章 收購成功,改革中巴第60章 奪取港燈集團第47章 2012實驗室第12章 加強安保力量第78章 XOS系統1第44章 偶遇周潤發第35章 拿下250公頃土地,轟動全港第15章 人才收集計劃第42章 小聚第58章 收購中華巴士第29章 黃金市場動態第28章 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第49章 自主研發CPU第27章 下一個佈局第93章 硬剛Intel和微軟公司第99章 香港“硅谷”計劃第34章 買地準備“種田”第50章 計算機研發集羣第18章 準備第二次割羊毛第55章 拜訪世界船王第3章. 未來暢想第105章 科技金融第72章 視察晶圓廠1第53章 IT人才全球引進計劃第109章 負利率時代第113章 新世界東京研發中心第8章. 科技城計劃第17章 收購期貨公司第17章 收購期貨公司第99章 香港“硅谷”計劃第83章 定位理論第41章 校園設計圖第88章 買一箱82年的拉菲來積灰第13章 秘密組織第86章 害人的消費主義第29章 黃金市場動態第53章 IT人才全球引進計劃第30章 當今世界經濟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