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收購道亨銀行

五天後,1月15日。

這天上午,石莫手裡拿着一本《菊與刀》,坐在自己的總裁辦公室內翻看着。

看這本書的原因是石莫想了解日國,因爲日國是他今後十年的主要財富收割地,也是他今後三四十年的主要競爭對手之一,畢竟日國的科研實力在全球都算是頂尖的,不能不重視。

當然,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石莫想要在科技領域全面壓制日國,打壓日國,最終超越它。嗯嗯,也可以說石莫這是想先幹翻美國的小弟,然後再幹翻美國。

看這本書對於從未真正瞭解RB,僅僅通過一些新聞媒體瞭解RB的石莫有着重要的意義。

《菊與刀》是美國文化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創作的文化人類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946年。

她寫這本書的目的是通過人類學研究來分析RB社會,進而爲盟國統治RB提供理論。

《菊與刀》的核心觀點是恥感文化,作者在簡單敘述RB近代史的基礎上,挖掘RB人矛盾性格的根源,並詳細闡釋RB人的恩債、人情、義理、忠孝等理念,以及其他一些如幼兒撫養等生活習慣。

在石莫看來,《菊與刀》除了恥感文化這個核心觀點以外的內容就沒有那麼正確了。書中幾乎每一個章節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硬傷錯誤。

比如認爲RB文化受太平洋土人的影響最大,認爲他們之間有相似之處卻忽視了中國文化對RB文化的影響等等。還有一些細枝末節的錯誤,用典的錯誤,典故的理解錯誤,東方文化的西方解讀導致結論偏頗等等,都有問題。

但是,在那個時代,在她僅有的研究條件下,去試圖探索看清RB社會的本質,尤爲艱難,著書論述成如此模樣已經算是相當厲害了。

所以瑕疵並不妨礙這本書是一本好書,文中確實多數觀點獨到、犀利、準確,乃至觸到其實質,值得深思。

比如日國人對於強者的恭順與崇拜,比如日國人對於嘲諷與自尊的看法,比如日國人各安其位的想法等等。

日國人性格形成的真正根源:日國人一直生活在一個資源匱乏人口過剩的世界中,個人離開集體絕對無法生存,因此日國人的自我都大都在童年時期被磨滅了,至少不能直接表現出來。

專心看着書的石莫聽到有敲門聲,擡頭見是袁天帆來了,就招手示意讓他進來。

袁天帆來到石莫的辦公室,見老闆在看書已經習以爲常了,禮貌敲門提醒得到迴應後就走了進去,來到石莫的辦公桌對面坐下,開玩笑說道:“老闆,又在看書學習吖,真是全公司的楷模哦。”

“好了,別拍馬屁了,說說有什麼事吧?”石莫嘴角微勾,拿開身前桌面上的《菊與刀》,然後一副公事公辦的正經樣子。

袁天帆見石莫不想說笑,他也有重要的事要上報,於是他也嚴肅起來,說道:“老闆,您想收購的銀行、電視臺和電訊公司的事情有初步結果了。”

“哦,速度挺快的嘛,結果怎麼樣?”石莫聽到後精神一振,想想距離上次安排任務也有一個多星期了,這麼長時間進行信息蒐集,初步溝通,瞭解目標企業的意向,也是差不多該有結果了。

袁天帆接着快速說道:“老闆,首先銀行,我已向英國的Crindlavs集團確定了收購道亨銀行的基本原則,簽訂了收購意向協議,我們購入道亨銀行百分之百的股權,收購價是6億港元。

第二是電視臺,我已跟澳洲財團接觸,他們有意出售麗的電視股份,其他大部分小股東也因麗的電視在與TVB的競爭中節節敗退,前景黯淡,也有意出售。

但因其餘50%股份較爲分散,所以談判需要一段時間,預計需要兩個月左右才能完成收購,最遲四月份就可以獨資控股麗的電視。

第三是香港電話公司,收購失敗了。英資集團怡和旗下的置地公司拒絕了我們的收購請求,原因是他們現在公司運營良好並不缺錢,因此不想賣掉可以創造可觀利潤的香港電話公司。

至於香港另一家有國際電訊經營專利牌照的香港大東電報局有限公司,其大股東是英國政府控股的大東公司持有80%股權,香港政府持有其餘20%股權,我們完全沒有機會能收購大東電報局有限公司。

香港除這兩家公司有港府頒發的電訊牌照,其他人都不能經營香港電信行業。鑑於香港電話公司的重要性,關乎我們未來的發展戰略,我建議加價10%再嘗試去收購。”

袁天帆這使用的是五步法則彙報工作,說明工作的結果、原因、結論、措施和建議。這樣可以極大的方便領導進行決策,這樣彙報工作也很有效率。

現在石莫的資本已經算很大了,像收購企業這種事就不用他親自出面了,手下的都是頂級精英人才,這方面的能力發揮出來可比他這個半吊子厲害多了。

聽了袁天帆的話,石莫一時沒有說話,皺眉想了好一會才說道:“你先把銀行和電視臺的事情搞定,香港電話公司的事放緩點,不加價,靜待有利時機即可。”

袁天帆不解道:“可是,如果我們不收購香港電話公司,我們就沒有香港政府發出的經營本地電訊專利牌照,我們就不能在香港經營電信產業,您的香港大型局域網計劃就無法實施了。”

石莫微微搖頭,淡淡的說道:“置地公司現在是很風光,但到年底香港地產市道崩潰,置地就會因盲目擴張而陷入危機,到時看它出不出售旗下的非核心資產。

到時我們可以趁香港股市低迷、怡和集團陷入財政困難之際,以靜制動,讓形勢的發展迫使置地就範,逼置地主動上門求售,不再擡價。哼!它想拿我們當冤大頭,可沒那麼容易。”

只是這樣一來石莫的互聯網計劃要推遲一下了,但年底買到手,也比到1992年7月時香港政府宣佈開放本地電訊市場,採用開放式發牌制度時要強。如果真要等到92年,那他的計劃就真的是要涼了。

第32章 後續計劃第11章. 新世界掌趣遊戲公司第33章 投資教育開個單章感謝您第108章 佈局日國房地產2第57章 被盯上的巴士公司第79章 構建工資分配製度第85章 “暴花戶”第78章 XOS系統1第79章 構建工資分配製度第35章 拿下250公頃土地,轟動全港第103章 新世界金融集團第87章 日常第4章. 借錢準備割羊毛第53章 IT人才全球引進計劃第106章 收購道亨銀行第48章 制定硬件發展方向第17章 收購期貨公司第42章 小聚第93章 硬剛Intel和微軟公司第61章 掀起收購風潮第46章 《中國計算機1990》戰略第57章 被盯上的巴士公司第35章 拿下250公頃土地,轟動全港第71章 總部基地第28章 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第111章 逗利是第36章 風雲涌動第96章 石振國的決斷第110章 香港賀歲煙花第86章 害人的消費主義第71章 總部基地第64章 新世界大學創建進展第99章 香港“硅谷”計劃第88章 買一箱82年的拉菲來積灰第54章 香港春節第111章 逗利是開個單章感謝您第89章 石莫主持召開經發委第六次會議,定了這些大事第86章 害人的消費主義第29章 黃金市場動態第98章 失落的香港經濟第113章 新世界東京研發中心第114章 我們要擔負起引領世界的責任第47章 2012實驗室第3章. 未來暢想第110章 香港賀歲煙花第43章 香港特色美食第1章. 少年石莫之日常第68章 默默發展第8章. 科技城計劃第72章 視察晶圓廠1第21章 少年的夢想第65章 佈局新能源第54章 香港春節第34章 買地準備“種田”第23章 準備發售第113章 新世界東京研發中心第61章 掀起收購風潮第89章 石莫主持召開經發委第六次會議,定了這些大事第10章. 風雲始動第39章 新世界職工小區規劃第111章 逗利是第77章 走上ASIC(專用芯片)之路第7章. 第一次割羊毛收穫驚人第8章. 科技城計劃第70章 新世界經濟體發展委員會第2章. 狂野時代第19章 港島遊記1第108章 佈局日國房地產2第16章 組建團隊與TUP計劃第78章 XOS系統1第110章 香港賀歲煙花第9章. 香江大學城計劃第11章. 新世界掌趣遊戲公司第2章. 狂野時代第62章 職工小區項目進展第1章. 少年石莫之日常第59章 收購成功,改革中巴第5章. 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機第68章 默默發展第34章 買地準備“種田”第105章 科技金融第81章 新世界技術有限公司第76章 方舟芯片2第103章 新世界金融集團第104章 銀行那些事兒第10章. 風雲始動第52章 加速互聯網發展第12章 加強安保力量第111章 逗利是第65章 佈局新能源第99章 香港“硅谷”計劃第20章 港島遊記2第96章 石振國的決斷第55章 拜訪世界船王第34章 買地準備“種田”第5章. 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