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炎附勢,這不是他的性格,以他高傲和氣節,怎可能會在袁兆龍的手下謀生活呢?他畢竟是個要面子和尊嚴的硬漢。袁兆龍對他的欣賞,他心領了,也頗爲感動,想不到,自己這個落魄的敗軍之將,居然還能被袁兆龍繼續賞識,但是,雖然已經敗了,但吳佩孚不想失去他僅存的尊嚴,
若是連人都輸給他袁兆龍的話,他吳佩孚就不是吳佩孚了。
wωω●ттκan●CO
可以在上打敗他,但是卻不能從精神上擊敗他!
所以,吳佩孚認爲自己並沒有完全輸的徹底,沒有吃下袁兆龍給的糖衣炮彈,從某種程度而言,他贏了……至於是否全身心的打敗他,袁兆龍不在意,成王敗寇,這就足夠了。對手的名單上又劃掉了一個名字,自此以後,吳佩孚也將成爲過去式,在統一浪潮面前,任何的分裂勢力都不會有市場存在。正是因爲看懂了這種大勢,孫傳芳主動退出,吳佩孚是第二個,唐繼堯、桂系三雄、馮祥等人選擇了順應潮流。軍閥亂世,終於開始朝着結束的趨勢發展,當趙永亮的汽車輪子在鄭州黃河河灘的泥沙上碾壓出輪胎痕跡的時候,北伐軍飲馬黃河灘!袁兆龍的勢力範圍經過這一場北伐戰爭,直接將江淮流域、東南地區以及黃河以南大片區域併入到了勢力範圍之中,幾乎擴大了一半的版圖,但看控制區域的話,袁兆龍
勝過了張作霖。
跨過黃河,西北軍也與北伐軍彙集到了一起,看着兵強馬壯的北伐軍,以及威風凜凜的趙永亮,這位鄂軍第一戰將,威震八方的袁兆龍之下第一人,馮祥的心中難以升起那種與之對抗的情緒。
“哈哈哈!馮大帥,看我軍軍威,如何?”趙永亮向馮祥炫耀精銳的部隊,霸氣無比。
馮祥搖頭苦笑道:“趙將軍威武,北伐軍的將士們個個龍精虎猛,如同天兵天將下凡一般,了不起,差一點啊……”馮祥所說的這個差一點,指的是他自己,差一點兒就成了北伐的對象,好在最後關鍵時刻,自己做出了正確的選擇,纔沒有淪爲被消滅的那一個。尤其是當北伐軍迅速摧毀了直系兩大軍閥之後,馮祥更是
徹底的服氣了。
無法對抗,或許,能和袁兆龍較量的,當世中國,僅有張作霖一個人吧……
因爲奉軍內亂的問題,直接導致了奉系軍閥旁觀袁兆龍北伐直系,直到孫傳芳與吳佩孚先後倒臺下野,依然是沒有插手。
這等冷眼旁觀的態度,着實是令人感覺不可思議,脣亡齒寒的道理,張作霖會不懂嗎?張作霖懂,但是他卻厭惡這個名詞,什麼叫脣亡齒寒?脣齒相依,這是針對弱者而言,在強者的攻擊之下,兩個弱者抱團取暖。而他張作霖,是弱者嗎?是需要同其他人抱團的嗎?肯定不是!他袁兆龍能
做到的,張作霖自認爲,自己也可以,只是他沒有去做罷了!
袁兆龍掃平了孫傳芳和吳佩孚倒也好,兩大軍閥隔着黃河面對面,省去了因爲一些不必要的小軍閥勢力存在干擾而分心。張作霖也一直在期待着與袁兆龍的決戰!殊死一搏,看天下誰屬!
隨着吳佩孚的下野,打倒列強的口號終於可以告一段落了,喊了那麼久,打了那麼久,大家都累了,袁兆龍以國、民政府的名義宣佈,北伐戰爭正式結束。
當這個命令傳出來的時候,引來社會各界的譁然,大家都以爲,北伐軍在擊敗了吳佩孚之後,會順勢北上,越過黃河,決戰張作霖,可就在這個時候,卻選擇了結束戰爭,這是爲何?好多人都認爲袁兆龍這一次出了昏招,沒有接機北上,一鼓作氣消滅張作霖,機會錯過了,說不定,運氣也就隨之錯過了。不過,袁兆龍卻從來都不介意這種言論,他是當政者,他知道什麼情況下,該做
什麼樣的事情,比起外界的猜測,他更清楚自己部隊的狀態如何。在外人們看來,接連的勝仗,北伐軍正是一種氣勢如虹的狀態,越戰越勇,天下無敵!可是袁兆龍卻知道,北伐軍征戰一年多以來,已是強弩之末,打仗的是人,是肉做的人,不是鋼鐵做成的鐵人。征戰了這麼久,雖說是一直都在打勝仗,但是對於人的體能和精神力,也是一種極大程度的
消耗,在這場驚天動地的戰爭之中,早已是人困馬乏,大家都累了。最重要的是,袁兆龍多年積攢的家當在戰爭中已經消耗了一大半還要多,若是再打張作霖的話,極有可能會拼到一無所有的地步。
最初制定的北伐計劃中,本就沒有張作霖的名字,因此,收手纔是最佳選擇。不管是從軍事上,還是經濟上,都不允許袁兆龍持續開戰。雖說他的背後站着美國佬,然而這兩年裡,袁兆龍清晰地感覺到,來自於美國的支持,已是越來越少,美國,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其內部正在經歷一場變故,雖然僅是在苗頭階段,繁榮的經濟背後正在醞釀一場超強的風暴,當這場風暴爆發的時候,世界都將會爲之振動!虛假和浮誇的繁榮遮擋了所隱藏的風險,或許有人已經注意到了風險的存在,可是更多的人卻選擇了忽略。或許用不了一兩年的
時間,危機就會隨之爆發……當危機發生之後,自顧不暇的美國,必然無法持續性的支持自己了,袁兆龍所選擇和猶豫的機會已經不多了,如果不在危機爆發之前,儘可能的將國家統一,當他失去了美國援助之後,在與張作霖的較量
中,肯定會居於下風,甚至落一個失敗的下場!
付出了這麼多年的心血和努力,袁兆龍認爲自己只能成功,不能失敗,他無法接受任何程度的失敗代價,遊戲如今已經到了一個輸不起的地步了……最後關頭,被淘汰的下場將會更加的悽慘!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