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展開的超級軍閥大戰,成敗決定了國家未來的走向,而南方的戰爭,雖然確立了孫先生的地位,以及革命黨終於有了一席之地,是一個劃時代的意義。
可目前而言,對於改變當前軍閥僵持的局勢,沒有絲毫的作用,即便是粵軍消滅了桂軍,革命黨軍政府仍然只是偏安於一隅,其地位等同於小型軍閥。
興許,孫先生宣戰桂軍的時候,忙於三大軍閥內鬥的北洋政府都沒有意識到這件事情的發生,當曹錕回過頭來,驚訝的發現,南方變天了,粵軍什麼時候起來了?陸榮廷怎麼搞的,居然被擊敗了!
這些都已經不重要了……
袁兆龍馬要從英國回來了,坦克的問題也得到了妥善的解決,在英方的牽線之下,從法國人手購買到了二十輛雷諾fl—17式坦克,這種型號的坦克是經過戰場檢驗過的利器,履帶式的戰車將會在三個月內出現在國的土地,成爲袁兆龍馳騁疆場的攻擊利器!
至於如何運回國內,法國佬大包大攬,只要錢到位,別說是二十輛坦克了,算是一百輛也能給他運回去,沒有錢解決不了的問題。
當然了,坦克的購買費用以及運費還是由英國佬墊……
沒法子,袁兆龍此番前來,是爲了借錢賣軍火。
任務完成,袁兆龍得勝而歸,坐了回國的郵輪。
此番,英國之行,令袁兆龍感觸頗深,如果不是親身體驗的話,真的無法感受出兩個國家之間的差距,落後要捱打,真的不是一句虛話。
軍事和經濟兩條戰線都是收穫頗豐,老丈人戴成祥果然沒有讓袁兆龍失望,不僅幫他完成了借款之事,而且還洽談了好些個輕重工業類型工廠的落地工作,以及產品銷路情況。
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隨着外資的再度迴歸,國內經濟繁榮的黃金時期也告一段落,國貨怎能抵得住洋貨高質量、低價位產品的衝擊呢。
這幾年間發展起來的工廠紛紛宣告倒閉,連湖北企業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好在,在袁兆龍強力干預之下,鄂軍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民族產業保護政策,對外來產品實行限制政策,方纔保護了部分企業免受衝擊,起碼保護了在鄂軍地盤的生意,雖然減少了盈餘,但不至於到企業破產的地步。
限制命令畢竟不是長遠之計,合作雙贏纔是洋雙方的共同追求,必須展開更多層面的合作,才能打開經濟的活路。
先一步袁兆龍回國的軍火,也在趙永亮的安排之下瓜分給了各部隊,當然了,獲得劉易斯輕機槍最多的部隊自然是青年軍,幾乎被孫德祥要走了四分之一,這也是袁兆龍同意之後做出的決定。
何止趙永亮一個人不甘心,幾乎每個軍官都不甘心,和孫德祥的青年軍起來,同樣都是鄂系軍隊,像是乾兒子一樣。
沒辦法,這便是袁兆龍的精銳成軍思路,不惜一切代價維持青年軍在整個北洋系最強戰力,維持王牌軍的地位。
如果可能的話,袁兆龍的未來構想是,青年軍力爭達到每個班擁有一個機槍手,每個排擁有一挺重機槍,具備強悍的小分隊作戰能力。
因爲在曲同豐部隊與青年軍交手的時候,袁兆龍便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尤其是三個營打不下青年軍的一個連,雖然有皖軍出工不出力的情況,但是依然能夠證明青年軍的戰鬥力確實足夠強悍。
一共運回國兩百挺輕機槍,被青年軍要走五十挺之多,着實是令人眼紅。剩下的一百挺還要抽出來三十挺調去山東鄂軍,三個師分五十挺,怎麼可能夠用!
十萬鄂軍瓜分兩百挺輕機槍……
狼多肉少,僧多粥少,肯定不夠分,輕機槍國產化之路勢在必行!
近期,還有丹麥的一家軍火商聯繫袁兆龍,將一款名爲麥德森的輕機槍要推薦給他,這個名叫麥德森輕機槍的名字聽起來好熟悉的樣子,後來經過打聽才知道,原來在國的戰場,曾經出現過輕機槍的蹤影。
清政府時期,廣東軍械製造總廠便開始仿製這種麥德森輕機槍,並且裝備部隊,只不過數量不多,寥寥無幾,隨着清政府倒臺,沒了下。
麥德森輕機槍這纔是世界最早的一款,只不過名氣卻不怎麼大,沒打響,輕機槍也在國戰場銷聲匿跡。
想了想之後,有總沒有要強吧,再者說了,輕機槍的火力再怎麼也要強過於步槍吧。更何況,這種武器既然在國內出現過,說明國內已經具備了獨立生產的流水線,只是沒有大規模的普及開來,這裡面是肯定有問題的,所以,袁兆龍的意思是,可以引進少量的試一下,查明到底爲何沒能在國內部隊普及的原因。
在歐洲的日子裡,袁兆龍已經聯繫了捷克的一家軍火商,他們正在設計一款性能遠超過於現在世界所有輕機槍的武器,和他們達成了合作意向,並且願意出資協助,前提是,等這款武器研製出來之後,包括流水線在內,袁兆龍都要引進回國。這纔是袁兆龍的最傾向的武器。
……
回國的郵輪經過馬六甲海峽,駛入了國內的海域範疇,距離着回家已是越來越近。袁兆龍將柏天賜單獨的叫進了船艙的一間屋子裡,只有他們兩個。
袁兆龍看着因爲長時間的漂泊而顯得臉色較差的柏天賜,笑道:“仗已經打完很久了,歐洲也走了一圈了,眼看着要到家了,咱們也該談一談你的未來了。”
隔着一張桌子,柏天賜坐在袁兆龍的對面,調動職務是必然之舉動,整個鄂軍都知道,袁兆龍對柏天賜一直都很器重,器重的程度甚至已經超過了心腹愛將孫德祥。
剛剛入職軍隊,便掛了准將的軍銜,距離將軍一步之遙,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多立兩次戰功,便能成爲北洋史最年輕的將軍,當年袁兆龍封將的年紀還要略小。
畢竟,未來這些年,最不缺的是仗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