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夫人,這麼着急忙慌的找我,難道說有什麼急事嗎?”陳林走到戴若彤跟前問道。
戴若彤從包包裡拿出那份有關於袁兆龍在國會演講的報紙,指着說道:“今天的報紙你看了沒有?”
陳林點頭道:“看過了,有什麼問題嗎?”
戴若彤跳腳道:“有問題有問題當然有問題啦你看這報紙寫了兆龍在國會公然駁斥了北洋和民黨的黨爭,而且還痛斥他們不爲老百姓着想,你想一下,這些話多讓人難堪呀,在湖北說還好,罵一通也沒什麼大不了,他們拿兆龍沒有辦法,但這番言論是在國會說的呀,國會在哪兒?在北京那可是大獨裁者袁世凱的地盤”
“慚愧,慚愧,我竟然沒有想到這些……”
聽戴若彤這麼一分析,陳林覺得有些羞愧,湖北鄂軍參謀部沒一個人想到這些,都在感慨司令的仗義執言,爲民情願,考慮問題的深度居然還不如一個不懂政治的小女子。
其實戴若彤能想到這些,絕不是因爲她天生具備政治嗅覺,而是關心則亂,始終牽掛着離家在外的袁兆龍,想一想北洋都是些什麼人知道了,在戴若彤眼,袁世凱、段祺瑞、張勳個頂個的飛揚跋扈,個賽個的混賬……
和這樣的一羣壞蛋們在一羣,袁兆龍能安全嗎?
之所以能看到這背後的殺機,是因爲戴若彤考慮問題僅僅只是站在袁兆龍的角度把所有問題嚴重放大化。
也多虧了戴若彤,陳林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袁兆龍的言論觸及到了北洋和民黨的核心利益,爲民辦事本該是執政二黨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但絕對權力之爭卻令兩派選擇性的忽視了這份責任。
如今直接被袁兆龍給戳破了這層窗戶紙,使兩派不得不正視起這個問題,究竟是要繼續爭下去,還是騰出精力來爲老百姓謀福利。
民黨在等北洋做選擇,北洋也在等民黨退步,他們心知肚明,倘若有一方首先讓步,另一派便會搶先一步袁兆龍給他們出了一個棘手的難題。
面對這麼一個搗蛋鬼,民黨和北洋豈會給他好果子吃?
“陳林你快想想辦法,我真怕北洋狗急跳牆,萬一他有個三長兩短,那可怎麼辦”
有了事情,在鄂軍,袁兆龍麾下的謀士猛將雖然不少,但心急如焚的戴若彤第一個想到的是陳林,畢竟她與袁兆龍第一次見面之際,陪在袁兆龍身邊的是陳林,況且有時候陳林還兼職袁兆龍的貼身警衛,有勇有謀,是袁兆龍的絕對心腹。
戴若彤認爲,找他絕對沒問題。“這可該如何是好?”陳林覺得問題有點難辦,不禁鎖起了眉頭,主帥落入敵方地盤,北京離湖北太遠,以鄂軍目前的勢力鞭長莫及。
不出事還好,倘若袁兆龍出了問題,湖北鄂軍完了。
“事到如今,唯有我親自去一趟北京,暗地裡保護司令,萬一有事,司令身邊不至於沒有一個可用之人。”
陳林別無他法,他打算悄悄的去北京,做一枚暗子,背地裡保護袁兆龍的安全。
“可你的傷……”戴若彤看着他的胳膊,一臉的爲難。
陳林身手了得,鄂軍超過他的沒有幾個,袁兆龍的安全交給他沒有問題,但那也是健康的陳林,畢竟他現在是帶傷之人,雖然胳膊除去了繃帶,但狀態與受傷之前相,也是大打折扣。
一個斷過腿、一個斷過手……
陳林道:“北京畢竟不是湖北,再加咱們的朋友太少,也幫不忙,別人去我又不放心,還不如我親自過去。夫人儘管把心放到肚子裡,我陳林保證,此一去,一定把活蹦亂跳的司令完完整整的帶回來”
“拜託你了”
……
這個事件非同小可,陳林馬召集了鄭少成、張德彪、孫德祥等人商量對策,連在漢口帶兵的趙永亮也急匆匆的趕到了武昌,一時間竟然全無對策,連脾氣暴躁的趙永亮也安分了,也不再如同之前那樣吵鬧着開戰,袁兆龍的安全問題很嚴重,鄂軍甚至都不敢輕舉妄動,在這個節骨眼,倘若一個小小的軍演調兵都有可能觸及到北洋敏感的神經,恐怕袁兆龍的安全到時候更是得不到保障。
唯今之計,只能讓陳林帶人悄無聲息的滲透進北京,暗保護袁兆龍這個辦法了,只要想辦法悄悄的將袁兆龍帶出北京,最好是離開華北地區,去南京海也好,那裡有馮國璋可以接應。去河南也好,鄂軍可以直接過去接應。
這樣,興許還能有所轉機。
……
鄂軍的弟兄們爲了袁兆龍的安全操碎了心,想破了腦袋。而袁兆龍正大踏步邁進袁府的大門,獨闖龍潭虎穴。
“袁兆龍,你來作甚?”袁克定看見了袁兆龍,也知道他在國會鬧的事。
“我來找你爹。”袁兆龍說道。
說話的態度有些硬,語氣帶有些許不屑。
“袁兆龍你……進去,家父在房等你。”
袁克定正待發火,忽然間想到了袁世凱的交代,便將一腔的怒火壓回了胸腔裡。
袁兆龍已經不是第一次來袁府了,輕門熟路,花園口拐了兩道彎兒,過了一排走廊,後堂有一排房子,間那扇門便是袁世凱的房,袁兆龍在外面敲了兩下門。
“外面的是兆龍?是的話進來。”隔着門裡面傳來袁世凱的聲音。
袁兆龍推門進去,一張桌案,放着筆墨紙硯,兩個茶碗,以及冒着縷縷清香早已泡好的一壺茶。見袁兆龍進來,袁世凱衝他笑了笑,拎起茶壺沏了兩杯茶,袁兆龍的鼻翼動了動,通過味道可以嗅出來,這泡的是紅茶。
“呵呵,能喝大總統親手泡的茶水,想必世沒幾個人。”
袁兆龍端起一碗茶,吹了吹滾燙的茶水,等它冷卻之後,一飲而盡。
袁世凱看着袁兆龍豪爽的牛飲樣子,笑着搖搖頭。
“茶不是這麼喝的,這麼喝茶浪費了,茶水要,用心來,喝的是個意境,的是人生百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