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探討交流關於發錢的問題

關於最近的章節,看了下評論,爭議頗多。

在這些評論出來之前,第755章末尾男主在發佈會上的發言:不現實、太理想等等,也算是在預料之中。

其實在第757章的內容已經針對這類問題有過詳細的描述,可能有人只是看個標題,或一目十行, 或跳章閱讀沒看到,就直接下結論。

事實上,現實中的深、杭等城市有各種方式直接發錢,羣裡討論這個話題的時候就有羣友具體說過,比如大學生但凡在杭zhou交社保的都能直接領兩萬塊錢,幾乎是該城市吸引流入的真諦, 因爲給了一個外來大學生來杭闖的保底,本地學生剛就業拿到這邊也很高興。

現實情況姑且不去妄談, 只談文中的劇情吧。

其實很多時候確實要在思想觀念上有所轉變,祖宗之法也不能一層不變,因爲世界在變,而且是在加速變化。

給年輕人發錢是給他人生中三次相對平等參與競爭的機會(具體從第756章看),年輕人領到錢能更好的爲自己後半生更好的打下財務基礎,老了做點事也有心無力,年輕時能領到錢就是給年輕人闖蕩人生、實現理想的一種保底,敢想也敢做。

現實中, 如今的年輕人想都不想了,躺平,遑論去做。

然後就是一個經典的吐槽,直接發錢會使人不勞而獲、好吃懶做, 在第757章正文裡以記者提問已經解構了這個問題。

對個人來說, 坦率講給三次機會都不中用, 從出生到35歲在他身上總共砸156萬的投資都扶不起來,後面就是殘酷的自然淘汰,因爲35歲後沒錢領, 個人能力沒提高,日子必然越來越拮据,自然淘汰則體現爲結不了婚,意味着分叉到他這一脈的基因無法延續,自然就被淘汰了,只有那些抓住三次機會向上提升的年輕人能延續下去。

對社會來說,好吃懶做、吃喝玩樂也能刺激消費拉動經濟,能帶來市場,擴大需求,這點應該沒人反駁,所以即便好吃懶做也有對應的價值。

直接給年輕人發錢也可視爲一種投資行爲,就跟現在的資本大佬投資行業賽道邏輯一樣,不知道具體哪家公司能成爲下一個微軟、亞馬遜,那就全行業賽道廣撒網,投資100家1家起來了能沖銷另外99家失敗的損失,還能大賺。

給年輕人發錢道理一樣,天才們是隨機分部在族羣當中,也無法鎖定具體哪個年輕人是天才,就做不到精準投資, 那隻能廣撒網, 投資所有的年輕人。

這個天才有可能在某個窮人家庭, 原生家庭的困境極大的壓制了他或不得不打螺絲謀生、或接無法接受更好的教育、成長等等

必須承認的是, 各種天花板的突破都是少數天才們實現的。

給年輕人發錢得以讓潛在的天才們從謀生困境中解脫出來,一遇風雲便化龍,退一步講真正的天才他能自己從困境中走出來,但卻付出了巨大的時間成本,放大到整個社會等於拉低了社會的發展速度。

一個天才的價值可能抵得上十萬平庸者。

當天才們走出困境,得以大展拳腳,創造出下一個華wei、下一個微軟,幾十上百萬只能打螺絲的人其價值加起來可能未必抵得上,而當某個天才創造出下一個微軟的時候,又能帶動成千上萬的人受益。

這就是增量博弈,絕對多數人受益。

而殘酷的存量博弈是內卷,迴歸現實想必很多人都能體會被卷的滋味兒,無奈的是還卷不過那些天才。

跟着天才吃香喝辣的和被天才捲到喘不過氣來,哪個選擇更好,答案不言而喻。

文中給年輕人發錢其實就是發掘各行各業的潛在天才們,因爲不知道具體哪一個,所以都發錢那就肯有一筆錢能到某個天才手裡,光是發錢普通人就已經受益,天才們起來了你跟着他混又能受益。

增量環境裡,各階層都能受益。

在增量世界的正循環裡,一切的矛盾都會煙消雲散,哪怕貧富分化再大也不會有人覺得有啥問題,因爲所有人的財富都在增長。

只有在存量世界的負反饋裡纔是殘酷的,他的財富增長是你的財富被剝削的結果,如同股市的博弈,他掙的每一筆利潤都是你身上割下的肉,那是很疼的,有多疼,在大A虧損乃至腰斬的股民想必最有發言權。

最後就是有部分讀者覺得發錢多了,後面每月都1萬多,仔細一想真的不多,時間週期長達35年,不但不多反而少了,第759章怎麼發錢的大家可以回看,從出生第一年,每個月起底領取500元,然後每年以10%的增長上漲。

而這個10%也不是隨便定的,而是參考現實中的基礎信用貨幣擴張的增速,就是10%左右,也就是說你的工資年均增長沒有超過10%,實際上是縮水的,要是降薪那縮水更大。

根據文中的劇情描述,這裡可以計算一下,假設你在今年2O22出生滿月,起底領取500元/月,你每長大一歲,每月領到的錢比上一年增加10%,到伱2歲的時候每月550元,到3歲時每月605元……以此類推,到你35歲那年,也就是2O57年,這一年你每月能領大約1.22萬元。

換言之,這年你領取到的一萬二,和你三十五年前領到的五百塊,購買力是相同的,如果這是你三十五年來的工資漲幅,其實你沒漲工資,你只是原地踏步。

三十多年前還有萬元戶的說法,但現在的一萬塊都買不起一部最新款的水果手機……

不考慮通脹和貨幣擴張等,只看絕對數字,那是耍流氓。

所以,理解這些,搞明白了之後,再看文中給年輕人發錢三十五年總計156萬元,絕對數字看起來多,實際上非但不多,而且相當保守,僅僅只是維持了35年來追上基礎信用貨幣擴張的速度,還沒超過呢,咱這還是寫小說呢,小說是可以適當誇張一些。

三十五年後的貨幣通脹、經濟增長、技術進步,這些都是增量博弈的巨大變量,忽視這些等於一葉障目。

更不用說文中還有男主這樣的“核動力收割機”如同BUG一樣的存在爲其兜底,這相當於金手指,就另當別論了,畢竟是網文小說嘛。

而現實中目前沒有一個社會試驗證明其可行性,更多的是邏輯推演其中的利弊,因爲根本就沒人做過,所以才需要先行試驗,控制成本代價,什麼都不做纔是真正的“理想怪”,要求變第一步總得跨出去不是。

而小說故事可以自由的暢想未來,暢想一種可能性。

……

第728章【董事會議】第616章【天馳發佈會】第1039章【科學與民生基金會進社區】第351章【把全球投資者都演了】第186章【繼續滿倉(33/73)】第529章【仲概互聯大跌】第306章【龍頭倒了,泥沙俱下】第100章【怎麼佈局海外?一把梭!(2000月票加更)】第503章【韭菜雖多卻也藏龍臥虎】第762章【錢沒發,各路神仙已顯神通】第055章【陸鳴的三個問題】第497章【看空報告】第287章【漲幅如同火箭式飆升】第382章【岌岌可危的3000點心理整數位】第655章【順浩妖帝68.88,麻了!】第1047章【又得罪一大票人】第627章【總之,天塌不下來】第1088章【雷布斯宣佈造車】第606章【踏空者跑步進場】第776章【從地板衝向天花板】第1017章【牛市來了!】第925章【1.19萬億分紅正式披露】第548章【賺得太多也麻煩】第480章【被洗出了?】第653章【千言萬語都是爲了提振信心】第830章【股票給你,現金給我,拜拜勒您】第1069章【資金認可比什麼都重要】第708章【輿論】第385章【寧州市的財神】第540章【鉅額的年底分紅】第795章【臥槽快跑啊!魔導師來天馳了!】第715章【咬鉤了】第788章【拉沙天團,閃亮登場】第983章【懂了,明天就梭哈猛幹大A】第699章【千股跌停再現】第791章【魔導師麻了】第406章【分紅計劃】第001章【重返2014】第469章【寧州新經濟論壇】第528章【又得罪一批人】第053章【長談(下)】第643章【線上視訊專訪】第560章【你5G走弱跟我東方老妖有毛關係?】第143章【擴大布局(6/73)】第767章【羣魔亂舞】第465章【貪婪與恐懼】第762章【錢沒發,各路神仙已顯神通】第1026章【改革與否決定天盛未來的興衰】第518章【散戶合力的能量】第592章【下一個十倍價投股】第160章【繃不住的市場開始多殺多(2/2)】第223章【情緒指數居高不下(51/93)】第096章【擺平咪哈遊(1600月票加更!)】第780章【二進三板】第348章【天盛神債回來了?】第969章【油價史無前例的爆殺-40.32美元/桶】第760章【資本市場的反應】第333章【一口氣頂到天上去?】第044章【主動降溫】第1070章【阿信終於對天馳下手了】第016章【七倍槓桿就是香(加餐)】第959章【我們也要坐主桌上吃肉】第066章【迅速二度舉牌】第819章【尾盤閃電式偷襲撬板】第836章 【寧州奇蹟】第886章【坐穩了,天馳起飛!】第337章【閃崩,持續閃崩】第018章【哪裡吸引你了,我改!】第594章【大盤股搭臺,小盤股唱戲】第960章【用割你的財富買你家的東西】第046章【偷偷地跑,打槍滴不要】第812章【一個月暴漲35倍】第404章【一哥只想搞錢】第718章【這波贏麻了】第596章【村長喊話,板王無視繼續板】第258章【大進大出就是幹(64/93)】第361章【會議】第223章【情緒指數居高不下(51/93)】第190章【系統性重構優化陣列(35/73)】第426章【一哥三氣華爾街】第999章【西太地區驟然間風起雲涌】第953章【價格焊死】第628章【天盛妖姬的收益】第645章【基金會積極推進公租房】第339章【不斷創紀錄】第335章【10分鐘競價階段,多空雙方的生死較量】第041章【天盛妖姬】第593章【單邊暴漲,大A今天瘋了?】第671章【一哥跑路】第484章【東芳通信有妖氣】第912章【三年不開張,開張不止吃三年】第644章【一哥的境界:代天理財】第785章【老楊身價創新高】第1031章【急眼】第425章【下調信用評級,直接上差評】第955章【急眼了來一個“物理”減產?】第620章【閃馳的售價】第498章【應驗來的太快】第140章【梭哈!梭哈!(3/70)】第164章【芯片這方寸間的藝術是對資本最極致的讚美(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