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總之,天塌不下來】

辦公室休息區,陸鳴頗爲愜意的泡着茶,同時聽着鄭鴻瑞的工作彙報。

“雖然預售量能很快回籠六百多個億的資金,但馬上就要再投入,問題在於我們是虧本再賣,銷量越大越往後的資金缺口就更大。”鄭鴻瑞有條不紊的闡述着,接着補充道:“而且政策上的補貼從今年起逐步退出,這又會帶來不小的資金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進入新開年以來,行業內的從業者把今年稱之爲“新能源寒冬”的一年,整體上對於新能源車在今年的市場是持悲觀態度的,甚至有一些機構在當下就大膽預言今年新能源車的銷量可能同比去年下滑。

其中很大的一個原因便是政策上的因素不可忽略,就在上個月,財、稅、工、科四部門有關方面表示要在2O2O年取消新能源車的財政補貼。

鄭鴻瑞接着說道:“若是補貼政策大幅度的、快速的調整,對於產業內企業的經營、規劃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帶來的經營壓力的增大,直接的影響就是定價與銷量,間接的影響就是企業發展戰略要不要迅速適應與調整的問題。”

相比之下,如果補貼提前取消,產品剛剛上市還沒有形成足夠規模的造車新勢力感受到的壓力會更大,天馳技術現在最主要的是靠天盛資本全面資金兜底的,也還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其它造車新勢力就未必了。

這段時間國家能源局已經建立了“退坡、調整、推出”機制,國家從今年起政策補貼逐步推出,直至明年全部退出;另一方面,近期國家也加強了對新能源車企資質的審查,此前有三十家車企被取消資質就是最好的證明。

退坡機制可以說是一種國際慣例,在提供補貼的同時,根據產業發展,有計劃、有明確的目標的逐步減少補貼,和早期的“扶上馬、送一程”的說法比較起來,有明確的時間節點和額度限制了。

可以預見的是,補貼退坡甚至取消之後,勢必會有一部分車企退出競爭舞臺,不少的機構分析認爲接下來的幾年新能源車企將會迎來煎餅重組的高峰。

隨着政策的日趨收緊,行業洗牌加劇,競爭日趨白熱化已經是未來的必然趨勢了。

顯然,國家各部門出臺的一系列新措對新能源產業進行約束,一方面是加強市場引導,淘汰更多落後企業,另一面是在倒逼企業提升自身的硬實力,鼓勵企業不斷創新,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引入特斯拉這條“鮎魚”一定程度上也是對國內那些安逸吃補貼的現象看不下去了。

這一系列的新措施的出臺,一大羣新能源車企就直呼受不了,各種大喊大叫行業寒冬來了。

結果就在本月,天馳技術甩出了一個王炸,閃馳的24小時預定量超31萬輛,管這叫寒冬?對於一些濫竽充數、弄虛作假騙補的所謂造車新勢力而言,的確是寒冬!

在新的形勢之下,只有把握市場的變化,不斷提升方可在補貼推出後擁有發展的一席之地,不然只能面臨被淘汰的命運了。

天馳技術的這份亮眼成績單面前,對於國家能源局毫無疑問是個大好消息,對於新能源產業而言,國家財政的補貼支持本就不是企業濫竽充數、弄虛作假的護身符。

之前在一定程度上擔心斷補貼會讓國內新能源產業的發展落後,畢竟這是國家的重大戰略,這就給了一些騙補車企的滋養空間。

如今天馳技術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彷彿一夜間在整個行業鶴立雞羣。

這時,陸鳴沉聲道:“不管怎麼樣,政策上國家對天馳技術的補貼不會輕易降低的,上個月四部門的消息是那些濫竽充數、弄虛作假騙補的所謂造車新勢力的寒冬,相反,天馳技術反而是重點扶持對象。”

說到這裡,陸鳴後仰靠着沙發淡淡的笑道:“即便不給補貼了也不是什麼致命的問題,總之,天塌不下來。”

天盛資本最不缺的就是錢這個東西,旗下的鐮刀正在海外市場貪婪的收割着,就以美股爲例,去年12月中下旬公司旗下的潛水資金空翻多,這會兒可是血賺着呢。

在大A,要逐漸扮演市場壓艙石的角色,資金入市之後一般輕易不會變動,但海外就是另一回事了,潛水收割怎麼來錢快怎麼割,一地雞毛那也不是自家的事情。

鄭鴻瑞聞言旋即笑道:“有陸總這句話,那我可就真的獅子大開口啦!”

陸鳴換個姿勢再翹着二郎腿道:“開吧!”

鄭鴻瑞旋即有條不紊的說道:“上午我在天馳召開了高管會議,我們一致認爲,今年要把閃馳車型的產能擴大到百萬輛,每輛車的實際生產成本在47.6萬元,到明年初可能降低到45萬元,去掉綜合補貼,每賣出一輛車大約要虧損19.32萬元,基本上是賣出一輛虧損一輛。”

頓了片刻的鄭鴻瑞進一步說道:“粗略估算,往後三個季度得產出70萬輛車所需資金得要3300個億左右的投入,如果今年真的賣出一百萬輛,我們整體上得虧接近2000個億,後三季度增產得虧1300多億,綜合估算下來得需要720億的資金缺口才能確保資金量的安全。”

從鄭鴻瑞口中的描述來看,未來幾年內,天馳技術的負債率絕對是爆炸的,簡直與幾乎沒有負債的天盛資本對應到另一個極端。

相比較之下,賈布斯的窟窿和天馳技術這裡對比,簡直就是零頭。

不過陸鳴根本就不關心天馳技術的負債問題,至少不是首要問題,負債大沒什麼關係,關鍵在於能夠換來多少市場份額,要知道去年國內的汽車製造業全年營業收入超過8萬億元人民幣,傳統燃油車被淘汰是必然,碳中和已經在來襲的路上了。

而新能源車真正的核心價值,從來都不是實車本身,而是數據。

數據的高價值體現,需要龐大的規模支撐來形成超級數據平臺,在陸鳴的眼裡,天馳技術壓根就不是傳統汽車製造公司,而是互聯網科技公司,估值邏輯和融資支持也是按照這個來的。

末了,陸鳴言簡意賅回道:“720個億是吧?沒問題!”

鄭鴻瑞不由得點點頭,能拿到錢一點也不意外,不得不說有這麼個金主爸爸就是舒服,新能源行業如何寒冬,天馳技術都是朝陽似火,如火如荼。

值得一提的是,天盛資本給天馳技術這些年來提供鉅額的資金支持,每一筆款都是找母公司借的,而不是增資擴股。

而且還得給利息,只不過利息比銀行貸款利率低得多,多少得給點兒。

相比較而言,科創板上市融資的那200億真的不夠塞牙縫。

……

第757章【一綱舉而衆目張,明月升而百川映】第607章【尾盤跳水】第197章【萬人血書求一哥拆股(38/73)】第930章【買全球,全球買】第063章【更名:天盛价值成長混合】第642章【妖帝27連板】第420章【火大,看你發財比我虧錢還難受.jpg】第132章【被迫當上的首富(6/6)】第264章【牛來了?券商板塊掀漲停潮!(66/93)】第359章【一夜爆紅,股民看了氣到肝疼】第915章【全票贊成通過】第767章【羣魔亂舞】第975章【鷹醬:忍不了,航母開出去溜一圈】第256章【一紙做空報告引發巨大轟動】第994章【真這樣幹不得把大盤幹漲停?】第444章【文件指導】第917章【大大滴“驚喜”】第195章【被深套的司機小李向老闆求助(保底1/2)】第051章【調整策略,規劃閃崩行情】第539章【亮眼的年報數據】第698章【一個真敢砸,一個真能接】第114章【空頭爆倉傳染到美股跳水(3300月票加更)】第500章【吃完多頭吃空頭】第544章【普漲】第014章【日內浮盈近百萬】第676章【騎臉輸出】第880章【踩踏式出逃】第227章【陸鳴的建議,高盛直呼內行(53/93)】第454章【外資撤出拼哆哆】第602章【起飛,各種漲停各種板】第173章【老楊融資槓桿梭哈做多天盛(26/73)】第512章【抄底!抄底!】第827章【這哪是搶籌,分明是搶錢】第953章【價格焊死】第169章【直接叫停(保底1/2)】第133章【天盛控股暴跌關我天盛資本什麼事?(3萬推薦票加更)】第1012章【天文數字級別的回購規模】第304章【猛獸出籠,大A顫抖】第1040章【菜籃子還是得公共部門管】第809章【老楊的策略】第475章【老楊造妖】第448章【前天躺進ICU,今天直接KTV】第290章【暴富即包袱】第243章【意義非凡的轟動消息(59/93)】第708章【輿論】第806章【市值超越特斯拉】第880章【踩踏式出逃】第1031章【急眼】第879章【老白說股】第765章【老楊等人攤上事】第126章【天盛借殼上市在即(保底更新2/2)】第1061章【閃馳EU】第480章【被洗出了?】第502章【行情閃崩照樣血賺】第047章【砸盤,神車閃崩】第921章【放消息,深V反攻】第658章【山塘村】第841章【區塊鏈全面爆發】第1036章【中報業績預披露】第829章【有個人纔要整一出血洗華爾街的局】第346章【一天整個小目標?】第010章【就是要高調起來】第329章【這邊賺腫了,那邊虧麻了(88/105)】第663章【安氏股份復牌】第234章【不給我天盛打工太可惜了(56/93)】第245章【天盛救樂士?想多了】理性探討交流關於發錢的問題第871章【行情啓動了?】第198章【外資瘋狂買買買(39/73)】第265章【搞金融的騷操作就是多】第721章【撐起大A的脊樑】第267章【一碗大面,全部活埋(67/93)】第845章【網上的撕比大戰】第699章【千股跌停再現】第232章【面試】第475章【老楊造妖】第097章【天盛資本籌備上市(1700月票加更!)】第751章【阿美強賣天然氣,含淚把錢掙】第648章【啓縣模式】第934章【隔岸拱火】第486章【憤怒的匯景集團】第012章【一哥也是見過世面的人】第298章【失去理智的賈常亮】第728章【董事會議】第448章【前天躺進ICU,今天直接KTV】第918章【無限QE?】第359章【一夜爆紅,股民看了氣到肝疼】第097章【天盛資本籌備上市(1700月票加更!)】第130章【開盤即閃崩?(4/6)】第547章【估值與明雷硬捧】第186章【繼續滿倉(33/73)】第483章【董事長出事概念股】第049章【烏雲蓋頂,靈車漂移】第002章【入市】第440章【格局】第998章【全球市場驚魂一夜】第992章【消息一出,一片譁然】第603章【股王總市值,四萬億!】第989章【約翰:快開板我們要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