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0章【菜籃子還是得公共部門管】

現在的社區團購模式,是想要把菜販給擠出去。

以前人們正常的買菜是農民種菜,然後菜販從農民哪裡收購,然後到城市裡買給顧客消費者。

而現在所謂的社區團購模式就是,一個小區裡的人組團,直接到農民那兒買菜,這就叫社區團購,菜販就被擠掉了。

僅從商業競爭層面來看,所謂id社區團購模式能夠發展,是這個模式本身就存在很強大的競爭優勢。

就拿社區團購和超市對比,網上下單買菜是沒有實體店的,就節省了店鋪租金、水電費、員工工資等。

再者社區團購直接砍掉一些中間的不必要環節,加快菜品從菜農到企業、再到消費者手中的時間,使得消費者可以話更少或者相同的錢就購買到更加新鮮的菜品。

這樣一來,消費者的選擇就從超市轉向網上。

說白了,社區就像市面上大火的一類app,市場定位上兩者差不多都是採用廠商直供的模式,取消中間商賺差價,也無需承擔實體店鋪的水電房租人員費用等。

如果再加上價格優勢,社區團購的產品價格比起超市有所降低,現在一些大鱷進場,不差錢的大廠開啓燒錢模式,一項打牌直接降低價格到百分之一進行銷售,自然吸引一大票的消費者追捧,菜販根本毫無招架之力。

但國家顯然是不允許的。

某滴、某團的發展史就是前車之鑑,一開始競爭市場時也是低價進入,燒錢補貼優惠券,等用戶形成了一定的粉絲年薪,消費者養成習慣和惰性之後,同時把市場其它競爭者給擠垮了就開始漲價,狠狠地宰消費者一刀,前面的補貼虧損要連本帶利的拿回來。

顯然,國家不允許是考慮宏觀層面的問題,說白了就是爲了就業!

菜販可是一大票就業啊!

這些大規模的、幾乎沒有門檻的就業崗位是國家的定海神針。

賣菜可以說是菜農、菜販們的最後出路,如果被大量的資本介入衝擊,菜價勢必長期低迷,向菜農收菜的價格只會一降再降,資本才能以此來保證獲利,最後受傷的還是最底層的菜農。

資本只考慮局部,只考慮自己的利益,但國家肯定是要考慮整體,尤其是社會的穩定。

陸鳴讓科學與民生基金下場,既不是爲了逐利,更不是爲了幹掉菜販這一大票的就業,而是規範這個行業,目的完全不一樣。

發揮資本作爲生產要素的積極作用,把這個平臺做起來,基金會本身不會從中牟利,平臺運營所需的資金基金會來提供。

而且基金會本身就是一個花錢的機構,陸鳴馬上就要展開對天盛資本的改革,他個人名下3000萬股天盛的股票都要劃轉到基金會名下。

錢是肯定不缺的。

未來基金會還要被正式收編,社區平臺運營所需的資金,今後就等於是國家財政的撥款,作爲一個公共基礎設施機構平臺,自然不能賺錢,否則失去了公允。

基金會將來是必定被收編的,那麼社區平臺自然也是國家管控了。

老百姓的菜籃子,還是得讓公共部門來管。

除此之外,陸鳴然基金會進場還有另一層用意,葛豐管着的天盛創投,他接到了頂頭上司的命令,要對旗下參與了進入社區團購的企業融資進行撤出,

這對資本市場還是有影響的。

陸鳴也想對已有的股權轉讓撤出時,可以賣個好價錢讓別的資本來接盤,基金會現在進入社區團購就有迷惑性了,可以造成一個陸鳴沒有跑路,而且很看好的假象。

不管是基金會、天盛創投,這些機構的行爲在外界看來就是陸鳴的行爲。

一哥都沒跑,只是家大業大,優化了一下而已,慌啥?

幹就完了!

基金會這邊沒有待太久,陸鳴把決策吩咐下去便離開了基金會。

要不了多久,上層就會直接整頓叫停社區團購,現在蜂擁而至的資本到時候一個個褲子都來不及提的跑路。

在倒閉、跑路、團購被“團滅”的一地雞毛的時刻,基金會正好可以開啓低價併購重組,同時收納在該領域有着豐富經驗的骨幹型人材,取其糟粕,取其精華。

……

7月24日週五。

陸鳴也將工作重心轉移到了天盛資本上來,上午13點20分左右,在公司辦公室裡的陸鳴放下了手裡頭的工作,登陸了他的個人社交媒體網站,然後編輯了一段文字內容:

【這幾天正在考慮一個事情,打算把個人持有天盛資本3960萬股中的3000萬股無償劃轉給科學與民生基金會,大家覺得怎麼樣?】

編輯好了這一簡短的文字內容,陸鳴看了一眼確定沒問題,然後接更新了出去。

這條動態一更新出去,立馬就被各路媒體或大v門競相轉載,大約兩分鐘左右,財連社電訊也推送了這個消息。

而陸鳴的個人社交媒體賬號,這條動態消息底下的留言也是刷刷的不斷產生新的留言。

“不愧是一哥,格局打開!”

“果然是一般不出手,出手不一般!”

“雕大的說一下,無償劃轉是啥意思?”

“可以理解爲捐贈,還有我們雕大的都很忙,別老是問了……[狗頭]”

“好傢伙,3000萬股?這得多少錢?”

“按天盛現在的股價,超過8.5萬億。”

“媽耶……”

“一哥永遠滴神!”

“8.5萬億,不是8.5萬元,流弊!”

“呃……我想說的是,現在應該沒有8.5萬億了,天盛的股價正在暴跌……”

……

卻說與此同時的a股市場,就在陸鳴剛剛更新一條動態消息出來不久,原本在-1.5%水位震盪的天盛控股忽然開啓急跌跳水。

市場被陸鳴的這條動態消息給嚇蒙了,來得太突然,來的太讓人猝不及防。

劃轉3000萬股?

豈不是說陸鳴在天盛控股的股東名單上從第一大股東直接降爲第二大股東?減少到960萬股,等於是佔公司總股權比例從現在的54.28%下降到13.16%的比例?

要知道, 天盛資本可不是執行a/b股制度的,那陸鳴豈不是有喪失對公司控制權的風險?

科學與民生基金會接收這3000萬股之後,一下子就躍居成爲天盛資本的第一大股東,佔總股權比例的41.12%。

14點02分,各大行情軟件推送消息:

【天盛控股午後下探至261772.05元/股,觸及跌停價,成交額超1620億】

股王這波跳水,把前面的反彈都給吞了,同時也把大盤和整個市場都帶到了坑裡頭去。

滬指在差不多同一時間跌幅擴大至-4.19%,今天直接擊穿3300點和3200點,最低下探到了3184點,就要破前低了。

不過股王觸及跌停之後,並沒有被摁死在跌停板上,甚至連在跌停板上都沒有停留超過一分鐘就再度被拉臺起來。

因爲資金迅速回過神來,科學與民生基金會也是陸鳴控制着的,也就是說即便他個人持有天盛的股權下降到了13.16%,但他依然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實控人的身份沒有轉變。

好傢伙,趕緊買回來!

於是股價直接v型反彈,資金開始搶籌抄底,但這麼一折騰,大a的股民要被這些大資金給玩壞了節奏。

第515章【談判】第495章【又當又立?】第794章【繼續瘋狂】第218章 【互相傷害互相割唄(48/93)】第469章【寧州新經濟論壇】第930章【買全球,全球買】第367章【就是淦】第362章【一哥恐怖的市場影響力】第843章【逐漸打了雞血的渾水】第879章【老白說股】第1067章【必須卷死外資車】第1094章【主力明目張膽秀肌肉】第585章【上班族要不要炒股?】第118章【榮歸鄉里(3600月票加更)】第081章【匯景的抉擇】第464章【這是什麼漲法?】第779章【繼續上攻】第857章 【基金經理們的S-B戰法】第067章【神操作】第1016章【市場情緒徹底點燃】第191章【佈局中小盤300(保底1/2)】第404章【一哥只想搞錢】第384章【論反向操作的重要性】第271章【逐漸開始狂熱】第174章【國際空頭又來送了(保底1/2)】第300章【不平靜的週末】第236章【納入麾下】第790章【歷史新高】第198章【外資瘋狂買買買(39/73)】第833章【天盛一條簡訊引發股市匯市雙向聯動】第975章【鷹醬:忍不了,航母開出去溜一圈】第256章【一紙做空報告引發巨大轟動】第497章【看空報告】第612章【降溫!】第030章【聲名鵲起】第692章【新能源要搞傳統能源也不能丟】第163章【財報電話會議(20/73)】第409章【大人物】第897章【核彈級別消息】第1086章【螞蟻跌倒天馳吃飽】第793章【新高又創新高】第214章【造車但不靠賣車賺錢(46/93)】第946章【包賺不賠的大買賣】第278章【割幣圈的韭菜】第269章【有償劃轉,7500億資金避險計劃】第571章【問話馮小成】第629章【公開投票讓大家決定】第418章【華爾街下調天盛資本評級】第148章【薅一哥的羊毛?】第031章【有沒有興趣過來跟着我幹?】第082章【各種王炸】第721章【撐起大A的脊樑】第320章【家宴(85/105)】第469章【寧州新經濟論壇】第728章【董事會議】第023章【熱議】第973章【芝商所:不算,重來】第423章【時代變了】第991章【只有大金融在捱揍】第1009章【股王出關】第052章【老李悟了】第154章【妖姬調倉(15/73)】第203章【陸鳴的影響力(保底1/2)】第424章【華爾街震怒】第467章【潛伏東芳通信】第345章【8000哥:板了,勞資直接起飛】第579章【增量資金大舉入場】第999章【西太地區驟然間風起雲涌】第1005章【不是漲停就是漲不停】第850章【參是可以,分量夠嗎?】第902章【起飛】第559章【股王再創新高】第399章【觸發舉牌到20%】第500章【吃完多頭吃空頭】第402章【造謠】第055章【陸鳴的三個問題】第487章【大師級的質樸手段】第750章【自有一杆秤】第872章【來自一哥的財富密碼】第304章【猛獸出籠,大A顫抖】第097章【天盛資本籌備上市(1700月票加更!)】第1027章【該不會是想撂挑子不幹了吧?】第044章【主動降溫】第638章【特許運營資質】第1001章【互放狠話】第956章【消費一波股神老爺子】第884章【天馳能源車誇張的訂購量】第709章【空頭平倉】第515章【談判】第525章【做空收益滿滿的】第607章【尾盤跳水】第612章【降溫!】第461章【漲停】第443章【披着空頭外皮骨子裡都是多頭】第356章【8000哥出關:麻了麻了】第553章【三十歲就退休】第640章【預算不足,得加錢,那就加】第868章【承壓】第692章【新能源要搞傳統能源也不能丟】第225章【接管外資是掌握定價權的一種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