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面聖

青鸞殿上,左右兩旁位列着的上百個文武大臣,在皇帝身邊內侍的一聲“退朝”中,紛紛恭敬地對離了龍椅往後殿而去的皇上深揖行禮。直到幾個呼吸之後已經看不見皇帝的身影了,衆人方纔絡繹地從大殿中退了出來。

蔣邕爵位雖高,官位卻不上不下,正在中間。是以,他上朝時的位置也就在人羣的中間。皇上回了後殿,他便隨着人羣大流,慢慢地往外移。出了大殿,他腳步漸漸放慢,不過一會兒的功夫便與兵部尚書孫俊峰匯到了一處。

今日大殿上有人提起立儲之事,卻被皇上三言兩語壓了下來。雖說現在皇上春秋鼎盛。但立儲畢竟是早晚之事。皇上的幾個皇子,如今年齡合適的,便只有大皇子、二皇子和三皇子三位。

然而大皇子系寵妃所生,雖爲皇長子,但卻是庶子。二皇子是皇后在生了兩位公主後生下的嫡子,雖然身份上最有競爭力,但外家卻並不顯赫。三皇子雖然既不是長子亦不是嫡子,但這幾年隨着他慢慢長大,外頭對他的讚譽越來越多,也不是完全沒有競爭力的。

總得來說,在外人眼中,大皇子勇武,二皇子溫厚,三皇子賢德。是以,三位皇子各有其支持者。

但經歷過大難的蔣邕深知,在皇上屬意未明之前站隊是多麼不智的行爲。事實上,就目前漸漸浮到水面上的黨派之爭,蔣邕十分擔憂。他已經下定了決心做保皇黨,無論皇上屬意哪位皇子,他都只一心支持皇上。

而如今,他最擔心的是孫俊峰的想法。因爲這半年下來,他已經與孫俊峰綁到了一起。如果孫俊峰有意參與黨爭的話,對他和蔣府來說實在算不上什麼好事。不過,就目前來看,孫俊峰似乎與他的看法一致,這也讓蔣邕稍微有些寬懷了。

當然關於這些事情,是要等回家以後談的問題。蔣邕現在等待孫俊峰一起,卻是因爲兩人是上下級,要等他一起回衙門罷了。

蔣邕與孫俊峰剛剛談了幾句閒話,卻見一個黃衣小內侍跑到了他們身前,對他躬身行了禮後,語氣歡喜的說道:“蔣大人還請留步,聖上在後殿等着見您呢。”

蔣邕一愣,這小內侍是皇上身邊太監總管王公公的義子王義,因爲他極會說話逗悶子,人也很是單純討喜,才得了王公公的賞識,認作了義子。別看他只是個黃衣小內侍,但在皇上面前也是經常露臉的體面太監。

蔣邕實在沒想到皇上會讓人來叫自己留下,不免有些驚訝。他與孫俊峰對視了一眼,不過眨眼的功夫便又定了心神,對他鎮定的點了點頭,轉頭對那王義微笑着道:“辛苦小王公公跑這一趟了,還請帶路吧。”

王義又對孫俊峰施禮告辭,這纔在周圍衆官員或詫異,或瞭然,或嫉妒的目光裡,帶着蔣邕往後殿而去。

路上蔣邕極爲自然地扯下了腰間掛着的一枚翡翠玉飾,又極爲自然的遞給了王義:“勞小王公公跑這一趟了,這玩意兒雖不值錢,但也是個賞件兒。小王公公留下日常裡把玩吧。”

王義趕忙推辭不受:“蔣侯爺真是客氣了,這跑腿的事兒本就是咱家的差事,哪裡能收您這麼貴重的物件兒啊?”

蔣邕微笑着將那玉飾塞進了王義的手中,略略使力,便推回了他要還回來的手,輕聲道:“不過就是個玩物罷了,談不上貴重不貴重的。小王公公若是不收,倒是顯得看不起蔣某了。”

王義看蔣邕送禮送的坦誠,便笑了笑將那玉飾收了起來:“多謝蔣侯爺,那咱家就卻之不恭了。”

蔣邕點了點頭,沒再多說什麼。兩人一路默然的走到後殿入口等待皇上召見時,王義倒是有些奇怪了。蔣邕給他送了禮,卻不問話,這讓他無法不奇怪。

不過他心知拿人手短,若這次不還了,下次只會欠的更多。於是在蔣邕跟着引路的小內侍進門之前,王義輕聲提點了一句:“退朝後,聖上心情沉重。”

蔣邕腳步不停,面色不變的從王義身邊跨了過去,進了後殿。

王義愣了愣,看着進了後殿的蔣邕背影,喃喃自語道:“他這是是聽到了,還是沒聽到啊……”

蔣邕恭敬地對着坐在寬大的龍椅上的皇上行了禮,靜靜的站在那兒等待皇上的問話。

皇上這次專門召見,實在太過突兀。他已經回京半年有餘,除了初到京城時,皇上見了他一次。之後這幾個月,皇上根本沒有表現出對他的過多關注。因此,這一次覲見,蔣邕心中既驚訝又忐忑。他不明白一直低調的自己,爲何會突然被皇上記了起來。

“蔣邕,你這半年來,做的很好。”雖然剛過了四十五歲的壽辰,但皇上看起來卻仍是精神奕奕,頭髮烏黑,面容光滑,並不顯老。

這還是蔣邕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的面對南唐最高統治者。不過他並不敢擡頭直視,只半垂着腦袋,恭敬地答道:“謝陛下謬讚。然臣尚有許多不足之處,以後必更加勤懇勉勵。”

皇上面容冷肅的搖了搖頭,淡淡的道:“好就是好,你不用妄自菲薄。當年父親曾說過,你們蔣門三子,各有其才。那時候,朕雖然認同你大哥二哥之才,卻對你毫不在意。朕那時還覺得父親對你的期待太過了些,如今看來卻是朕狹隘了。你很好,真的很好。”

蔣邕被皇上讚的滿心恐慌,沒有絲毫喜意。他當即深深的躬下腰,道:“得陛下如此盛讚,臣實在惶恐。”

皇上似被他這出奇老實的態度逗樂了,擡了擡手讓他起來,輕笑了下,語氣略略放鬆了些,道:“你對朕不用如此緊張。朕與你大哥,當年也算是在棋局上廝殺過不少次的友人了。當年你大哥曾多次與朕提起過你的謹慎和踏實,朕如今贊你是出自本心的。”

蔣邕實在不知該如何應對這突如其來的溢美之詞,只得恭敬地向皇上道謝,不敢多言一句,恐生錯處。

皇上定定的看着恭順十分的蔣邕,心情慢慢變得沉痛起來,感嘆道:“當年的事情……不僅是你們蔣門之大不幸,更是我南唐之大不幸。朕初聞時,心痛欲裂,實在不敢相信朕之大將軍,朕之棋友竟會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全部殞命……朕恨不得……”

皇上的聲音和語氣包含陰冷殺意,蔣邕聽得心痛、激憤、悲傷,卻又不敢有絲毫異動。無論皇上如何後悔,事已至此,再無轉圜的餘地了。

“好在,蔣家還有你在。”皇上沉痛的閉了眼,再睜開時已然恢復了平靜。

蔣邕只敢想,卻不敢言。因此只默默的站在一邊,聽着皇上發泄着他內心長久以來積下的悔恨和怨恨。蔣家的事情,源頭是皇上對蔣家政敵的縱容,但結果卻絕非皇上願意看到的。所以,蔣邕心中雖然對皇上有怨,卻無恨。當年蔣方與他說的清楚,皇上必定會重新起用蔣家兒郎的。所以,後來出了那件事後,恨的不止他,還有皇上。

“蔣邕,今日朝堂上有御史提出要朕立儲之事,你怎麼看?”皇上突兀的轉了話題,讓還沉浸在內心傷痛中的蔣邕愣了一下。

他下意識的想要擡頭看一眼皇上,卻在最後一刻止住了自己的動作。蔣邕知道皇上既然問了,他便不能不答。可這話,若答不好,便是要掉腦袋的事情。好在他早已經做好了決定,是以雖然忐忑但卻不失冷靜的答道:“臣對此事無看法,全聽聖上您聖心獨斷。”

“聖心獨斷啊……”皇上定定看着蔣邕,又輕笑了聲,道:“蔣邕,你果然很好。既如此,那我就順從本心,立二皇子爲太子吧。”

從青鸞殿後殿裡走出來後,蔣邕整個人後背全是一片汗溼。微微的寒風吹過,他忍不住打了個寒戰,只覺得那寒意從後背一直蔓延至全身,然後沉入到了內心深處。

皇上今日見他,到底用意何在?

第三一九章 只要你好好的第九十六章 望梅小築(下)第二二九章 男人哭吧,不是罪第三二三章 處置第二零三章 刺殺第三二九章 有罪與無罪(下)第二五零章 刀子嘴豆腐心第二十四章 傾慕者(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嫉妒和委屈第一百零九章 報復(中)第二二一章 姐妹添妝第一百零七章 兒女債第一百一十四章 老爹威武第十三章 冤家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宮(中)第一百七十章 劉銘的決心(下)第六十三章 難抉擇第四十九章 鬧性子第四十二章 瓊悅樓李運海第五十四章 赤連蛇第十一章 外祖李家第三三零章 皇后召見第三二二章 儲金倉庫第一百一十七章 疑慮第六十三章 難抉擇第一百四十八章 留飯楔子 流放第二一二章 賜婚(上)第一七九章 我想娶你第一九九章 後續發展(上)第六十八章 認錯人(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身世(下)第十九章 惱恨第三零八章 劉銘的想法第二四一章 後怕第二六一章 李總管第二十二章 大丫鬟第二五七章 他殺還是自殺(上)第三二五章 事兒大了第三章 景王世子(上)第二八八章 五老爺歸來第二百章 後續發展(下)第一九一章 喜歡第三二四章 分金子第一七九章 我想娶你第二零五章 及笄禮(下)第六章 景王爺第一百二十四章 流言(上)第九十八章 花癡女(上)第二一七章 再見(上)第二二五章 婚禮第九十四章 初雪第二四零章 流產第二六零章 爲什麼不開心第一百零四章 假風流(上)第三十五章 路上的歡鬧第一百三十八章 嫉妒和委屈第一百零五章 假風流(下)第一七七章 心亂第二二零章 反省第一九五章 上吊了第二八六章 叛徒第二三二章 景王府第一百六十四章 你得幫我第一八三章 張晗第一百一十五章 追查第三十五章 路上的歡鬧第八十五章 假象第二九零章 半年第二九一章 張青林第二一九章 父母心第二三三章 拜會長輩(上)楔子 流放第二五三章 葉側妃之死第三一一章 等待第三十九章 意外第一百二十二章 嶺南消息第一百三十八章 嫉妒和委屈第九十四章 初雪第一*章 溫氏的算計第五十九章 劉曜的苦惱(下)第二五三章 葉側妃之死第四章 景王世子(下)第六十九章 蔣邕親事第四十四章 突然的關懷第三零六章 帝寵第三二九章 有罪與無罪(下)第十五章 喬遷之喜第二十一章 糖人第六章 景王爺第二十四章 傾慕者(上)第一百零三章 快樂第一百五十三章 法子(下)第八十九章 攤牌(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喜訊(下)第二二九章 男人哭吧,不是罪第三零二章 痛哭第三零五章 不走就轟第八十六章 教引嬤嬤(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訓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