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 峨山口

抗戰前的中興煤礦,已經是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了。

交通運輸方面,除了修建有臨棗鐵路支線、臺棗鐵路支線外,還成立了中興輪船公司,在連雲港建設了專用碼頭,中興煤礦的煤既可以通過臨棗支線經津浦鐵路北上,也可以經臺棗支線到臺兒莊入運河南下,還可以經臺棗支線在臺兒莊轉檯趙支線直接通過隴海鐵路運輸到連雲港裝船運往國外。基礎設施方面,中興煤礦電務處建有電廠,安裝720千瓦發電機2部.1922年,1600千瓦發電機2部,3200千瓦發電機1部,架設有12千伏輸電線路,對礦區供電。中興煤礦機務處建立的機器廠,共有鑄造、木型、鐵工、鉚工、機器、機車修配、煤車修配七個分廠。同時有鞠仁醫院、中興小學、中興職業中學等文教設施。採煤設備也相當先進。1913年的時候,南大井投產時井筒直徑3.66米,深199米,用德國生產的三層罐籠600馬力汽絞車提升。到了1920年,南大井南石門小槽煤平巷安裝無機繩絞車,由一班出煤改爲兩班出煤。到了1930年,中興公司從德國購進簸煤機2部,次年又購進電動割煤機2臺,開始機械化採煤。到1934年的時候,東大井(三號大井)竣工投產,井筒直徑4米,深194米,用二層罐籠、408馬力電紋車提升。中興煤礦還建有永興煉焦廠,選煤煉焦一體化。

可以說,棗莊雖然不是縣城,但比一般縣城要繁華的多、先進的多,稱得上是這個時候的工業城市、煤都了。

魯南精華,全集於棗莊!

如果沒有小侵略,以中興煤礦的股份制管理模式、先進的運輸方式、遍佈各地的營銷網絡、多業並舉的發展方向,可以想見,這將是一個在全世界都能排上號的大型企業。都是該死的小!

日軍攻佔棗莊前,蔣介石電令炸燬煤礦。中興董事會心疼礦場,不願炸礦,竟然派蔣介石的老師、中興煤礦公司協理陳景韓找蔣介石通融,迫使蔣介石同意了不炸礦。結果,日軍佔領棗莊後就開始恢復生產,源源不斷地向平津地區、上海地區、東北地區、國內供煤了。

八路軍泰西戰役後橫掃魯南時,劉一民下令徹底破壞中興煤礦,拆除設備、炸燬礦井,使整個礦區處於停產狀態。象電廠、設備都被分拆運進了山區,八路軍就是暫時用不着,也要隱蔽起來,不能讓它爲侵略服務。而那些中興煤礦的麪粉廠、榨油廠,運回泰沂中心根據地後很快就投入生產了。教導師這麼龐大的部隊,光靠老百姓的石磨磨面,急也能把穿越而來的劉一民急死。機器廠七大分廠的設備運回山區後都併入了兵工廠。

現在,日軍將中興煤礦交給三井株式會社經營。

這三井株式會社財大氣粗,用了半年時間,竟然將部分礦井恢復生產,而且還修通了臺棗支線、臨棗支線、臺趙支線,晝夜不停地通過青島、連雲港向運煤。當然,這幾天是不可能運煤了。先是教五旅把新安鎮東西幾十裡的鐵路道軌扒了個精光,接着是張海濤率領泰安支隊把大汶口鐵路橋和那一帶的鐵路道軌全部拆了乾淨,都運回後勤基地去造武器彈藥去了。

由於中興煤礦的原因,棗莊很早就有人活動。早在1926年春,紀子瑞受黨的派遣到棗莊煤礦開展工人運動,並從事建黨工作。紀子瑞到棗莊以後,先後發展張福林、蔣福義等10名工人爲員。並建立了黨支部。1927年6月26日。北伐軍到達棗莊時,紀子瑞又主持召開了工人代表大會,正式成立了勞工會,也叫棗莊礦區工會。當時,棗莊礦區有12000名工人,其中9000人蔘加了工會。

紀子瑞因爲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而奉命撤離棗莊,後就義於濟南。到了1931年春,中共山東省委派田位東、鄭乃序來棗莊成立特區黨委。並任正、副。僅1年時間,就發展了10餘名黨員,培養了20餘名積極分子,形成了棗莊工人運動的核心力量和骨幹隊伍。1932年7月16日上午8點,田、鄭在十里泉召開工會,到會礦工5000餘人,正式宣佈全礦大罷工,會後選派代表向資方交涉,遇軍警阻撓,未能成功。7月22日又在窯神廟開會,會議尚未結束便遭軍警包圍,田位東和部分工人代表被捕。後因工賊出賣,鄭乃序也被抓走。後轉解濟南。1932年8月,田、鄭在濟南千佛山下英勇就義。

田位東、鄭乃序犧牲後,郭子化在1932年10月底又奉派到棗莊重建棗莊黨組織和開展工人運動。到1933年就成立了棗莊礦區工委,由郭子化任。1935年成立了中共蘇魯邊區臨時特委,郭子化任特委。1936年冬,中共蘇魯邊區臨時特委改爲蘇魯豫皖邊區特委,郭子化仍任。也正是因爲有郭子化的堅強領導,抗戰爆發後,才拉起了魯南抗日義勇總隊。

魯南抗日義勇總隊已改編成了八路軍主力新五旅新十五團,幹部們則遍佈魯南地區,成了魯南地方政權和地方武裝的骨幹。

就在新四旅、新八旅攻佔文山、鍾羅山的時候,胡老虎、鮑文、李凌風率領騎兵旅和特戰大隊在嶧縣、滕縣、棗莊掀起了狂瀾。

從白彥鎮到魯南重鎮棗莊直線距離也就五十三公里。但是魯南多山,實際路程算下來足足有70多公里。

騎兵旅三個騎兵團和特戰大隊三個特戰中隊編組成三支隊伍,分別攻向滕縣、嶧縣和棗莊。其中,胡老虎率領騎一團和趙勇剛特戰二中隊攻取滕縣;騎兵旅政委鮑文和特戰副司令王老虎率領騎三團和特戰一中隊攻佔嶧縣縣城;承擔攻佔棗莊任務的,是李凌風率領的趙治宇特戰三中隊和騎兵旅二團。隨同李凌風行動的,還有一支特殊的部隊,那就是新成立的救。

李凌風此行的任務,除了配合騎二團奪取棗莊、控制棗莊礦區外,還要給救淬火,就是要讓救上戰場,直接與日軍搏殺!

棗莊之戰是特戰偷襲戰,李凌風和騎二團團長陳存義率領部隊10月8日晚離開白彥鎮後,當夜就控制了連接棗莊城與抱犢崮山區之間的交通要衝峨山口。

峨山口村建村歷史很悠久,最起碼是在漢代就已建村。證據是峨山口村西北有漢代土城遺址,方形,邊長各有一千米。村民們經常能從土城遺址上找到漢代的磚瓦。

控制峨山口村,等於是打開了通向棗莊的通途。李凌風、陳存義、特戰三中隊隊長趙治宇帶着騎二團的營連幹部們在10月9日的早上隱蔽觀察了峨山口村的地形,只見背後羣山連綿,眼前平原開闊,端的是氣象萬千。遠處,棗莊城隱約可見。再一看眼前,西山山廓成弓形,名黃山;東山形似駿馬,便名馬山。兩山接踵處又突一小山,就是峨山。大路就從黃山和馬山兩山夾峙中蜿蜒至低矮的峨山,向抱犢崮山區前行。峨山口村就在峨山的山前,扼守住了抱犢崮山區門戶。

看完地形,陳存義感嘆道:“人都說抱犢崮是天險,我看啊,守抱犢崮首先要守峨山口。抱犢崮上沒有水,靠挖水池接雨水生活,只有被圍困,時間長了不攻自破。特別是現在日軍飛機猖狂,抱犢崮上面又是平地,很容易被日軍飛機打擊。這峨山口就不同了,天然的兩扇門戶,而且是大門裡面套小門,重門疊戶,背後是茫茫羣山,迴旋餘地大。只要在這裡修建堅固的工事,派一支部隊固守,就可以保證抱犢崮山區安全。這個事情得給師長報告,建議派部隊固守這裡。”

陳存義的話引起了幹部們的共鳴,連陪同幹部們看地形的救正副大隊長木村一郎、加藤正男都忍不住用日語說喲西!

陳存義是騎兵指揮官,能從步兵攻防角度看問題、而且還說的很準,確實不簡單。李凌風和趙治宇是特種兵指揮官,學的就是特種作戰戰術,乾的也是攻堅奪隘的活兒,對陳存義的話就不那麼贊同了。

趙治宇撇撇嘴,說道:“陳團長,再堅固的工事都是可以攻破的。在我看來,至少有一百種辦法可以通過堅固設防的峨山口。你想想,我軍作戰什麼時候死守過?再說了,我軍現在兵力龐大、裝備精良,不可能總是依託山地作戰。依託山地的話,這麼大規模的部隊,會把山上的樹皮都啃光的。我們要的是象天津、青島、濟南、棗莊這樣的城市和華北平原、蘇北平原這樣的糧倉。要是真有一天小鬼子把我們困進抱犢崮山區不能動彈,不說別的,趙大河的坦克、裝甲車就會成爲一堆廢鐵的。”

李凌風批評趙治宇說話不全面,萬一日軍重兵圍攻,峨山口這樣的地形確實可以掩護我軍卻敵。如果有時間和力量,在山體上打坑道,形成地上地下一體的永久性工事,一個連就可以抗擊小鬼子一個聯隊的進攻,而且還能保證陣地不失。陳團長說的對,是應該向師長建議,不光這裡,而是應該向泰沂中心根據地那樣,在一些關隘要點修建永久性工事,等日軍再搞重兵圍攻時,光是這些工事就足夠小鬼子喝一壺的了。

趙治宇一臉不以爲然。

在峨山口村的樑家大院,李凌風和陳存義與趕來配合作戰的洪振海、王志勝他們匯合了。

洪振海他們被南造雲子指揮日軍追的狼狽不堪,幸虧劉一民接到洪超遠報告後命令李凌風派一個特戰小隊前去接應,這才擺脫了日軍,並給他們進行了補充。

洪振海和王志勝曾經接受過特戰司令部的訓練。不過,當時李凌風和王同生率特戰大隊、阻擊大隊隨劉一民南下,沒有見過他們,是特戰司令部留守人員對他們進行的訓練。

洪振海和王志勝見了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八路軍特戰司令李凌風和飛刀絕技威震敵膽的三中隊長趙治宇,有點激動。

白天是休整時間,李凌風親切地詢問了棗莊鐵道隊的籌建經過,對洪振海的飛車絕技讚不絕口,說是等打完這一仗,讓洪振海和戰士們切磋切磋,互相學習。

洪振海激動的不得了,連聲說切磋不甘當,互相學習是應該的。

李凌風指示洪振海,要把鐵道隊建成鐵道線上的特種兵,扒火車、炸車站,搞軍火、搞情報,要象尖刀一樣鬼子的心臟。戰場也不要侷限於棗莊、臨城一帶,要向徐州、濟南發展。哪裡有鐵路,哪裡就有我們鐵道隊戰鬥的槍聲,讓小鬼子睡覺不甜、吃飯不香。

說的洪振海和王志勝心裡熱乎乎的。

10月9日白天,洪振海和王志勝向李凌風、陳存義、趙治宇介紹棗莊敵情,鐵道隊的隊員們則被集中起來,接受三中隊的訓練。上午將八路軍的性質、奮鬥目標、紀律要求,下午講軍事戰術動作。

特戰三中隊的戰士們都是身經百戰的特種兵,讓他們來緊急訓練棗莊鐵道隊,時間雖短,效果卻是好的出奇。因爲這些隊員們身上的江湖氣很濃,許多人都會幾手拳腳功夫,以爲他們都是好漢,打鬼子麼,那是十拿九穩。不料被小鬼子追得東躲,腳跑腫了,肚子餓扁了,還犧牲了幾個戰友,這才知道小鬼子也不是吃素的。等三中隊的戰士們一坐戰術動作示範,這些隊員們才明白,原來自己會的都是莊稼把式,要走的路還很遠很遠,狂傲之心頓時就收了起來,說話時少了一些“入孃的”,走路的姿勢也變得穩實起來。

出發前吃飯的時候,李凌風和陳存義、趙治宇以及騎二團的營連幹部和特戰三中隊的幹部們親自給棗莊鐵道隊的隊員們端飯,蹲在一起邊吃邊聊,那架勢,既是戰友,又是兄弟,讓隊員們的心裡熱乎乎的。

各位書友大大:山人有個應酬,吃飯回來繼續碼字,晚上再更一章。謝謝大家!RO

第771章 尹集第1089章 西打東拉第111章 涪嘉戰役(六)第523章 襲佔徐州機場第77章 鷸蚌(一)第371章 輕取泰安(五)第776章 五河傳奇第847章 一泄如注第1098章 漫長的一天(下)第104章 聚首德陽(一)第883章 落荒而逃(續)第677章 醋意第1339章 亂了方寸(續)第982章 給多田駿來記狠的第201章 察哈爾派遣兵團的輓歌(三)第634章 泰西戰役前奏(續)第930章 山東軍區司令員第393章 東望青島(三)第807章 又見道格先生第379章 魯中戰役(二)第664章 聚殲(二)第14章 西延整訓(二)第303章 拜年第499章 向北出擊(二)第1449章 又是一個陷阱(續)第1362章 激戰長春(十三)第919章 官邸槍聲第403章 暴風雨之前(二)第1147章 大潰敗(上)第68章 烏江邊(一)第677章 醋意第540章 青州戰記(七)第835章 夜審第799章 天上星,亮晶晶(上)第372章 危局(一)第146章 談判(六)第48章 席捲黔東南(一)第845章 不一樣的第一次長沙會戰(中)第1068章 鄧莊戰鬥第545章 舉火燎天焚兇頑(三)第741章 風波第1479章 揮師入關第481章 蓄勢(續)第1343章 狗皮膏藥(續)第1159章 夏夜第1242章 長空鏖兵第698章 南打北拉(四)第一一 0涪嘉戰役五第1046章 乾隆寶劍第658 重炮傳奇(續)第869章 魯南戰役(二)第1217章 佈局東北第1058章 血染漢水(二)第1431章 聚殲第1106章 誅殺第1002章 雪夜篝火第618章 擴軍方案第48章 席捲黔東南(一)第278章 地獄焰火(三)第1539章 大進軍第493章 武漢上空的鷹(九)第29章 喋血贛江(一)第180章 發展(四)第1348章 搶先一步第295章 冀南一日(一)第463章 牽牛(一)第766章 亂起諾門坎第1373章 絕戶計第1563章 登陸金蘭灣第208章 晉祠(一)第1292章 奉召回國第669章 一個大黨問題第386章 魯中戰役(九)第133章 東風第一枝(一)第1237章 春風沉醉的晚上第1453章 東北野戰軍第1007章 我要回家(續)第810章 紐約(下)第521章 襲佔徐州機場第501章 盲動第1317章 血色清晨第575章 夜半無人私語時(續)第753章 戰地柔情第37章 溪口之戰(六)第958章 狠辣的多田駿第653章 向前、向前、向前(一)第489章 武漢上空的鷹(五)第1383章 科爾沁風暴(上)第1135章 技術性處理第294章 冀中大突圍(四)第402章 暴風雨之前(一)第284章 臨清保衛戰(三)第51章 席捲黔東南(四)第969章 痛哭失聲第1503章 展望(續)第1223章 王實味(續)第793章 裝甲突破第878章 峨山口第465章 牽牛(三)第915章 區別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