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軍事論壇

在反攻南昌的同時,日軍第11軍於5月1日調集第三師團、第十三師團、第十六師團和騎兵第二、第四旅團等部,向第五戰區防區發動進攻,企圖解除武漢北部的威脅。第五戰區部隊在司令官李宗仁的指揮下,將所屬部隊編爲左、右兩集團軍和江防軍。制定了依託桐柏山、大洪山山區,據守重要城鎮,持久消耗日軍,伺機反擊的方針,與日軍展開了隨棗會戰。戰至5月12日,日軍攻佔南陽地區唐河縣,我軍轉守爲攻,將日軍主力一部包圍於襄陽東部平原地區,日軍紛紛撤退。至5月24日,除了隨縣縣城,日軍各部被迫退回出發陣地。

南昌會戰槍聲未停,隨棗會戰硝煙剛起,關東軍與蘇蒙軍隊在諾門坎地區就發生了衝突,諾門坎戰役的序幕拉開了。

這段時間,劉一民兩眼緊緊盯着南昌會戰、隨棗會戰和關東軍的動態,他要檢驗一下,自己想把日軍重新拉回到原來的歷史軌道上的努力到底能不能實現。

這段時間,日軍第十二軍爲了補充訓練部隊和積蓄物資,暫停攻勢,各部隊糜集於膠濟路、宿縣以北津浦路、商丘以東隴海路,把三大交通幹線變成了兵營,嚴防死守,八路軍也沒有大的作戰機會。劉一民乾脆靜下心來,指揮各部隊埋頭髮展根據地,把基礎夯紮實。只有南下部隊、冀魯邊部隊按照劉一民的指令,不打大隊及大隊以上規模的殲滅戰,不成建制地消滅鬼子,以小部隊分散展開游擊戰,通過游擊戰壓縮鬼子的佔領區,組織發展地方武裝。

接到結束反攻南昌作戰和段朗如被槍斃、陳安寶殉國的通報後,劉一民氣得臉色都變成了青色,感覺自己兩次發電報提醒蔣介石,結果竟然一點作用都沒有起到,簡直是豈有此理!

想想就覺得這反攻南昌作戰打得實在是窩囊,一味地命令部隊攻擊,攻城部隊卻連基本的步炮協同都沒有,簡直是拿士兵的生命當兒戲!各部隊協同也是一塌糊塗,充分體現了內部派系林立、抗命不尊的劣根性!

但是,想想南昌城下端着步槍、舉着手榴彈向小鬼子陣地發起衝鋒的勇士們,劉一民心情激盪,不能自己,下令教導師各根據地舉行悼念陳安寶將軍活動,自己也提筆寫下了《血染贛江別樣紅——悼念陳安寶將軍》一文。

文中,劉一民寫道:“我不認識陳安寶將軍,更不熟悉他的人生經歷。按說,我是沒有資格寫這篇悼念文章的。但是,知道陳將軍犧牲於南昌城下的消息後,我心裡就浮起一個不畏強敵、冒着炮火勇猛進擊的勇士的形象。這形象和川軍122師師長王銘章將軍、第十八集團軍教導師政治部副主任黃蘇將軍、第十八集團軍炮兵旅長李亦默將軍、堅持魯西抗戰的範築先將軍等無數犧牲的烈士們一起,構成了中人面對日寇的飛機坦克大炮無所畏懼、前赴後繼、拋灑一腔熱血的英雄浮雕。

陳安寶將軍在明知道我軍第一次攻擊南昌失敗、日軍援軍已至的情況下,沒有退縮,沒有找任何藉口,沒有一絲猶豫,抱定革命軍人犧牲之決心,義無反顧地執行命令,硬着鬼子的槍口依然率領部隊攻擊前進。這不是不識時務,不是盲從,不是愚蠢,而是一種雖千難萬險勇赴國難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愛國主義精神、不怕犧牲的精神,是每一箇中人都應該學習的精神。有了這種精神,無論是何黨派,無論是軍人還是民衆,無論是中央軍還是地方遊擊武裝,都能站在團結抗日的大旗下,與日寇作殊死搏鬥,直到取得抗日戰爭的全面而偉大的勝利。

和陳安國將軍相比,那些心存私心雜念、甚至意圖步汪精衛後塵、與汪精衛之流眉來眼去、勾勾搭搭的人,應該捫心自問,應該羞愧汗顏,應該幡然悔悟。否則,何以對英烈?何以對生於斯、長於斯的鄉關故土?何以對史冊?

無論是中央軍、八路軍、桂軍、川軍、晉綏軍、滇軍,都是中隊。凡是中隊爲抗日犧牲的勇士們,都是中華民族的英烈,是應當入我們的英烈祠、上我們的紀念碑的,是應當當之無愧地享受中華民族後世萬代永遠急死供享的。其精神將千秋萬代永遠護佑我中華民族綿延不息、發展壯大!”

劉一民的文章比較長,這裡只節選一部分。

寫完後,劉一民叫來晶晶,讓他把文章拿去在山東、蘇皖地區根據地發表,並要以通稿形式向全國播發。

倪華走後這段時間,劉一民忙的昏天黑地的,天天都在拼命的工作。除了關注正面戰場形勢、指揮教導師的軍事鬥爭外,集中精力指導各根據地的生產自救運動,要求、膠東、魯西、魯東南、泰沂中心根據地的部隊、機關、學校大規模開荒,養豬養雞養牛養羊,力爭實現自給自足。要求清河根據地集中開發黃河墾區,要求膠萊、魯中、魯東地區在根據地腹地搞好糧食生產和經濟作物生產。要求各根據地恢復和發展集市貿易,促進根據地商業流通。這是教導師東進後第一次動員部隊大規模發展生產,按劉一民的話說,就是要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堅持敵後抗戰的物質基礎。

唐星櫻性格倔強。在一般人想來,她一定會來照顧劉一民,讓他回家去和兩個兒子團聚。不料,倪華走後唐星櫻似乎也在避嫌,連單獨來找劉一民一次都沒有。倒是岳母李韻還每天帶着孩子過來看看劉一民,讓他逗逗孩子們,放鬆一下心情。

晶晶來時,劉一民可能是剛寫完文章,胸中的激憤之情沒有完全泄盡,緊繃着臉,好像誰欠他二斗黑豆錢似的。

晶晶接過劉一民的稿子,認真看了一遍,裝進自己的皮包,然後就讓劉一民把軍裝換下來讓她拿回去洗洗。

劉一民滿腦子都是大事,想都沒想,進屋脫下軍裝就交給了晶晶。

晶晶這丫頭是玩筆桿子的,心思多,見劉一民毫不猶豫地把衣服交給自己去洗,不知道想到哪裡去了,臉色也變得紅撲撲的,拿起衣服胡亂包了一下就跑了。

晶晶走後,劉一民腦子又回到了戰事上面。後來想想也釋然了,世界上的事情都有個發展過程,象,雖然在南昌會戰中吃了虧,但是也得到了教訓,以後不會再犯這種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攻擊日軍堅固設防城市了。接下來,就輪到名將薛嶽真正登場了,後退決戰在薛嶽手上會散發出驚人的魅力的。上高會戰、三次長沙會戰,怕是要把小鬼子打得滿地找牙的。等到將來陸續換裝美式裝備,小鬼子就要吃大苦頭了。

至於隨棗會戰,劉一民原本想插上一槓,幫李宗仁擴大戰果,但是想一想以李宗仁之能和第五戰區、第一戰區聯手之力,日軍必定討不到好去。

唯一的變數就在諾門坎戰役,怎麼樣才能讓日軍與蘇聯紅軍大打一場,讓蘇軍的飛機坦克大炮把小鬼子送回更多一點呢?

八路軍公審谷壽夫後,黃薇一直醉心於《戰地通訊》的寫作,跑了好幾支部隊,跟着戰士們去夜襲鬼子據點,去打伏擊,人變得結實了,膽量也變大了。有這麼多豐富的素材,下筆如有神助,一片片真實生動的稿件通過電波飛回大後方的文匯報,飛向世界各地。

有一次,黃薇隨部隊去夜襲日僞軍一個據點,回來後住在老房東家,房東大娘給她烙煎餅吃。吃着吃着,大娘就問:“閨女,我看隊伍上的女兵都穿着八路軍軍裝,你怎麼沒穿啊?”

黃薇說是她想當八路軍,八路軍不要。

大娘一臉不相信,八路軍啥時候不要參軍的戰士啊?幹部們天天都挨家挨戶動員年輕人蔘軍打老日,她的兒子就參加了區小隊。

大娘就說,村裡就駐有區上的幹部,要不她去找他們說說,這麼漂亮的閨女,又有文化,天天跟着隊伍跑來跑去,憑啥不讓參加八路軍?

黃薇攔住大娘,笑着說她要參軍不用找區上的幹部,得找劉一民、羅政委、蔡主任他們才行。

羅政委、蔡主任大娘都不熟悉,一聽劉一民三個字,大娘馬上不烙煎餅了,用圍裙擦擦手,雙手合十,嘴裡說着阿彌陀佛,菩薩保佑劉師長多殺小鬼子,保佑劉師長的媳婦多生幾個胖娃娃。

黃薇看的直笑,問大娘見過劉一民沒有?

大娘說見過,不但見過劉一民,還見過他的兩個媳婦,都漂亮得和畫上的人物一樣。一個穿軍裝,別小手槍,是全山東女人們最大的官,教女人們讀書識字、自由戀愛,還能騎馬上陣,殺小鬼子就象莊戶人去菜地裡割小蔥一樣,麻利的很。一個是個醫生,醫術高明得賽過華佗,八路軍戰士都喊她紅菩薩。

黃薇一聽,心裡有點氣苦,想都沒想,張口就是一句,:“大娘,你看我比劉一民的妻子漂亮麼?”

大娘是農村婦女,沒有文化,但有生活閱歷,聽黃薇這樣說,心裡登時瓦亮,保不準這漂亮女記者想找婆家了!大娘忍不住就眯着眼朝黃薇看了一眼,笑着說:“憨閨女唉,你不就是天上的仙女麼?還不知道哪個小夥子有福氣,能把你娶回去呢!要不大娘留心給你瞅瞅,給你找一個長的英俊的、念過書的、有本事的八路軍幹部?”

黃薇咯咯直笑。

大娘也笑了:“傻妮子,有啥好笑的。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現在八路軍不行包辦婚姻,要不然你家的門檻都會被媒人踢斷。你要是有主意,就自己找一個。省得將來你爹媽等不及了,把你嫁給一個斗大字不識幾個的又黑又蠢的男人,還吃喝嫖賭,天天回家打老婆,教你哭都來不及。”

黃薇不笑了,眼睛也變得霧濛濛的,聲音也變得可憐起來:“我就是衝着喜歡的人來山東的,可惜我喜歡的人根本不理我。”

大娘一聽就惱了:“閨女,告訴大娘,是哪一個背良心的?我去找他算賬去。”

黃薇搖搖頭,再也沒心思吃煎餅了,轉身進屋寫她的稿子去了。

接到南下皖東北採訪的邀請後,黃薇心裡歡喜得就像這春天的花兒一樣,趕忙收拾一番,在八路軍護送下,從大店一路南下,穿過日軍隴海路線,繼續南行,到了雙溝鎮。

劉一民正在思考如何利用諾門坎戰役、讓小鬼子在蘇聯紅軍手裡吃虧更大,李小帥就在門口喊報告,說是文匯報記者黃薇小姐到了。

見黃薇來了,劉一民就問路上遇到危險沒有?坐車、騎馬習慣不習慣?吃飯了沒有?

黃薇天天盼、夜夜想,好不容易見到了劉一民,早都激動得不能自己了。劉一民態度又是這麼好,噓寒問暖的,把個小妮子的心徹底溶化在了春光裡,兩眼撲撲閃閃直往劉一民臉上瞅,嗯嗯啊啊地回答了劉一民的問話。

劉一民問完後,就讓李小帥給黃薇安排住宿,讓她去吃飯洗澡,完了有事要和她談。

等黃薇吃好飯、洗好澡回來,劉一民已在辦公室裡煮好了咖啡,在等着她呢。

劉一民找黃薇,主要是建議她豐富戰地通訊內容,或者和文匯報老闆商量一下,能否開一個軍事評論欄目,鼓勵愛好軍事的人發表對戰爭的看法。

劉一民舉例說,武漢會戰時,蔣百里先生就曾幾次在報紙上發表文章,評論中日戰爭。據說文章一出,報紙當日就能多賣一萬份,可見民衆是多麼喜歡看軍事評論了。

黃薇品着咖啡,聽着劉一民輕言細語地漫談,覺得非常享受。等劉一民說完,黃薇眼波往劉一民臉上一轉,說道:“你這個提議是好,但是蔣百里先生已經去世,很難再有那麼高的軍事理論家爲報紙撰文。沒有好文章,這軍事評論欄目就很難支撐起來。文匯報是要賺錢的,老闆都是生意人,不一定會同意。”

各位書友大大:晚上還有一更,請各位支持!謝謝我真誠的朋友們!RO!!!

第590章 憂心如焚第1045章 乾隆寶劍(續)第51章 席捲黔東南(四)第18章 兵臨通道(三)第637章 笨蛋元帥第964章 攻佔石門(四)第1420章 春雷(續)第1277章 匪夷所思(續)第345章 提前到來的大捷(一)第716章 毒計第889章 四處開花(上)第151章 天水會戰(五)第1187章 前倨後恭 求雙倍月票爆發第1564章 登陸金蘭灣(續)第259章 南宮(二)第463章 牽牛(一)第335章 大汶口(一)第973章 檢閱第277章 地獄焰火(二)第170章 紅軍大學校長(一)第450章 大鬧濟南城(五)第1194章 繾綣第1167章 劉一民的建議第1051章 大生產運動第365章 靜靜地大汶河第370章 輕取泰安(四)第290章 臨清保衛戰(九)第1106章 誅殺第70章 遵義會議(一)第465章 牽牛(三)第1083 近衛再次登臺第187章 襲佔太原(一)第710章 血沃冀魯邊(二)第1549章 不可思議的大潰敗(續)第1162章 諜王佐爾格第740章 論黨內民主(續)第1382章 中國瀋陽飛機制造廠第345章 提前到來的大捷(一)第12章 彭總的笑容(二)第214章 東進序曲第1358章 激戰長春(九)第29章 三戰小水(一)第365章 靜靜地大汶河第300章 詭譎(三)第354章 沂蒙春深(續)第557章 別了,尾高龜藏(續)第73章 遵義會議(四)第629章 老子第一個不放過他第864章 糾結的多田駿(續)第132章 新年快樂(八)第144章 談判(四)第629章 老子第一個不放過他第1013章 格殺令第160章 鬥敗的公雞第1341章 河邊正三第1139章 撲朔迷離第524章 尾高龜藏,舉起手來!第283章 臨清保衛戰(二)第23章 萌芽的狙擊意識第453章 寺內壽一溜了第1319章 日軍第六軍的輓歌第1265章 援兵趕到第1008章 新年禮物第965章 攻佔石門(五)第169章 煤田第1054章 憂心如焚(續)第981章 棋高一着第702章 南打北拉(八)第94章 成都風雲(八)第62章 血戰洋坪鎮(一)第491章 武漢上空的鷹(七)第775章 沱河夜航第122章 會師風雲(七)第738章 槍下留人(續)第43章 餘韻(三)第1472章 遲到的中途島大戰(續)第316章 揮師東進(七)第1441章 覆滅(一)第865章 白彥鎮第132章 新年快樂(八)第1550章 針鋒相對第733章 喋血贛江(六)第1530章 嬗變第167章 煤田(一)第955章 珊瑚壩機場第1191章 繳獲第1522章 一戰定華北(八)第1136章 哈爾濱火車站第659章 筆部隊第394章 東望青島(四)第854章 佈局第303章 拜年第1207章 姚家宅(續)第24章 紅軍後衛團第1004章 送別第93章 成都風雲(七)第1536章 晉綏一統第323章 津浦路之戰(一)第379章 魯中戰役(二)第970章 黃雀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