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韜光養晦

中元盛孝帶着滿肚子的疑問,率領打完了彈藥的機羣返回機場去了。

照片還沒有洗出來,日機機羣就已經完成了裝彈加油,中元盛孝再次駕機升空,率領編隊朝南飛去。

這一次中元盛孝轟炸的是德縣城南的八路軍陣地。結果,城南的八路軍陣地和城北的陣地差異不大,也是能夠清晰看到爬在戰壕裡的士兵,甚至還看到了運送彈藥的汽車。日軍機羣和攻擊德縣城北八路軍陣地一樣,集中投彈、俯衝掃射,打得塵土飛揚。結果和轟炸城北陣地時一樣,八路軍陣地上依然沒有組織起有效的防空火力。

返回機場後,中元盛孝沒有急於向上報告戰果,而是要來了剛剛沖洗出來的第一次轟炸時的照片,也不嫌麻煩,一張張審看。

這一看就發現了問題,原來中元盛孝從一張照片裡發現,被炸燬的八路軍炮兵陣地上大炮怎麼看都象是燒焦了的木頭。

中元盛孝不敢怠慢,馬上下令偵察機飛臨轟炸現場,再次偵查情況。

等待偵察機報告的時間裡,中元盛孝象困獸一樣,拿着照片在屋裡不停地走動,腦子裡一直思考是不是八路軍僞裝了陣地,誘使自己大規模機羣轟炸,消耗航空彈藥和油料。好在派出的偵察機很快就有了迴音,機載電臺向機場報告說,陣地上發現大批八路軍士兵在清理轟炸遺蹟。可惜兩架偵察機沒能飛回來,他們的報告突然中斷,很明顯是被八路軍防空火力打下來了。

中元盛孝這纔想起,八路軍在冀魯邊、魯西、冀中、冀南都挖有地道,難道這些土八路統統變成了地老鼠、鑽進地道去了?另外,中元盛孝還想起他看到崗部直三郎率領北線幾個師團在德縣以南、黃河以西追擊八路軍時,寫出的報告,說是八路軍構築陣地非常先進,戰壕內都構築有可以躲避炮擊、轟炸的防炮洞,上午兩次大規模轟炸,土八路會不會隱蔽在防炮洞內而沒有組織火力還擊呢?

想到地道和防炮洞,中元盛孝就不再考慮八路軍是不是僞裝陣地了,因爲兩軍對壘僞裝隱蔽都是常事,日軍的機場還架設木製飛機模型迷惑八路軍呢!當務之急是要趕快再搞一次集中轟炸,把德縣以南、以北的八路軍陣地象犁地一樣犁一遍。土八路一定想不到皇軍戰機會對同一地段實施重複轟炸,這一次一定能夠重創土八路。

中午兩點,中元盛孝興沖沖地再次登機升空,向德縣撲去。

這中元盛孝也不想想,德縣距離北平南苑機場那麼遠,他的飛機再快,還能趕得上電波快麼?等他的機羣趕到德縣上空的時候,八路軍陣地上早已經杳無一人了,只剩下戰壕裡擺放的穿着八路軍軍裝、華北農民服裝的稻草人了。

中元盛孝這次滿心希望打八路軍一個措手不及,出手自然更狠,不但率領着有平津地區機場飛機組成的機羣,還報請木下敏中將同意,命令石家莊、保定、濟南機場和聯合艦隊艦載機出動,配合他轟炸德縣的八路軍陣地。而且命令機羣把炸彈統統投光、子彈統統打光,就算八路軍躲在戰壕裡、防炮洞裡,也要把他們統統炸死。

中元盛孝算是過了一把指揮大機羣作戰的癮,四面八方的日軍戰機全部撲向了德縣,在教二旅、教六旅空無一人的陣地上拼命潑灑着彈藥,把八路軍戰壕裡的稻草人炸得粉碎,把那些木製的模型炸得起火燃燒。

劉建立和張洪濤兩個從望遠鏡裡看到日機的猖狂景象,幾乎是同時罵了句“”。

罵完,兩個人同時笑了起來。劉建立說:“日機明天頂多再轟炸三次,就得乖乖地趴窩。這種大規模機羣轟炸最是消耗彈藥,我判斷,明天日機再轟炸就不會這麼大規模了。他們得考慮節約彈藥和補充彈藥的問題了。還是師長說的對,和小鬼子打仗得用腦子。這多好,不費一槍一彈,就消耗掉日軍這麼多的彈藥。要是近衛文磨知道了實情,恐怕會心疼得掉淚的。得趕緊給師長、政委、參謀長和蔡主任發報,我估計師長得知這種情況後一定會有新的考慮的。”

張洪濤嘿嘿一笑:“建立,你搞錯了,近衛文磨早已下臺,日本現在還沒有新首相。”

劉建立一聽,纔想起來真的是自己說錯了,可能腦子裡總是記着近衛文磨當首相發起全面侵華戰爭,把帳都算到他頭上了。管他呢,誰當日本首相都是壞蛋,除非他停止侵略,投降了事。

劉建立和張洪濤當即給劉一民等人拍發了電報,報告了實施戰場僞裝、誘使日軍機羣大規模空襲的情況,並請求指示下一步具體作戰行動。

這個時候,曾中生、蔡中已經形成了另尋戰機的共識,並已上報劉、羅,只不過不知道爲什麼劉一民一直沒有回電。

劉一民此時也正在思考北線戰局。

日軍南線重兵集團按照杉杉元的命令,停止追擊騎兵旅,今天一大早就開始向宿縣方向回撤,準備在宿縣沿鐵路、公路北上。不過日軍並沒有全部撤回,他們畢竟又重新佔領了阜陽地區大部分地區,不得不留下部隊防守。要是在過去,留在宿縣的第十六師團就可以承擔這一任務。但是現在在八路軍的打擊下,哪裡是日軍穩定的後方呢?而且這阜陽地區就緊鄰大別山區,可不光是有八路軍、新四軍,大別山裡還藏着第五戰區的大軍呢!別的不說,赫赫有名的鋼七軍殺起鬼子來可是半點都不含糊的。小鬼子要是不留部隊駐守,津浦路、合肥到徐州的公路就會暴露在八路軍、新四軍和第五戰區部隊的槍口下,第十六師團就又成了孤軍,很可能會再次成爲劉一民瞄準的目標。因此,基於這種考慮,日軍大本營不得不命令留下了第六師團,控制阜陽地區。崗部直三郎率領近衛師團、第一師團、第二師團、第五師團北返,增援德縣和滄縣。

當然,第六師團是日軍的精銳野戰師團,不可能長期留在阜陽地區,包括第十六師團也不可能長期留在宿縣,只不過現在日軍沒有編成新的警備師團或獨立混成旅團,這兩個野戰師團只好暫時充當地方守備隊了。

這就是劉一民要的效果,迫使日軍不停地分兵,把日軍的常設師團變成地方守備隊。

劉一民知道,關東軍一直都在策劃進攻蘇聯,諾門坎戰役歷史上也是在今年的5月份發生的。

劉一民是一個穿越者,對二戰及其以後的歷史非常熟悉,特別是蘇東鉅變後,中國人看待歷史、看待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已經很理智了。也正因爲如此,劉一民纔對說過國與國之間是利益交換關係。這話的意思就是說,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上,貧窮要捱打,落後要捱打,弱小要捱打。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世界各國首腦哪一個不知道這是侵略,但是又有哪一國真正的爲中國人撐腰、幫助中國人收回東北了?就象現在,抗日戰爭打到這個時候了,中國最需要美英蘇的實質性支援了,但是美英政府至今還沒有實質性動作。蘇聯雖然派出了援華航空隊,提供了武器彈藥等實質性援助,但是斯大林爲什麼就不能借着張鼓峰事件直接出兵消滅關東軍呢?如果這個時候蘇聯紅軍能夠出兵消滅關東軍,那蘇聯真成中國人民的恩人了。雖然張鼓峰事件時自己又是發表談話、又是指明日軍朝鮮軍兵力佈防,斯大林仍然是見好就收。說明斯大林是完全站在蘇聯立場上考慮問題,只是想幫助中國不至於迅速被日軍打敗,期望中日兩國在戰爭中進一步削弱,避免讓蘇聯陷入兩面作戰的境地。

有時候想想,劉一民覺得自己可能想多了,蘇聯現在的日子也不是特別好過,斯大林剛剛搞完大清洗,紅軍的戰鬥力恐怕要大打折扣。斯大林會不會是因爲這點而試圖避免與日軍直接開戰呢?

劉一民現在可不是剛穿越時了,他現在的身份必須考慮一些戰略上的問題了。想想接下來蘇聯將與德國聯手瓜分波蘭、侵略芬蘭,劉一民就知道斯大林做這一切都是爲了蘇聯安全考慮,只不過是想延緩蘇聯遭受德國侵略時間的措施而已。爲了蘇聯,在斯大林眼裡,犧牲小國、弱國利益,恐怕是正常的了。

現在距離五月份已經不遠了,可不能因爲自己大打特打,拖住第一師團、第二師團、二十三師團的後腿使其不能返回東北,影響諾門坎戰役的發生。那麼美好的歷史事件,要是因爲自己穿越的原因而不能發生,就太遺憾了。

既然日軍不配合,停止增援德縣,還蔡中分析的那樣,劉一民對強攻德縣就失去了興趣。只是曾中生和蔡中提出的另尋戰機,讓劉一民費心思量。這另尋戰機四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不容易。打哪裡、怎麼打都是壓認真考慮的。

劉一民盤算來盤算去,以教二旅、教六旅、新六旅、魯西警備旅的實力,加上動員冀魯邊地方武裝和冀中軍區部隊,可以將冀中地區的日僞軍好好修理一番。也可以迅速北上攻擊天津或者冀東,改變這一地區的敵我態勢。也可以集中全力攻擊滄石路、德石路上日軍,打通冀南、冀中與魯西和冀魯邊的聯繫,甚至西進威脅平漢路。

但是,如果這樣打,日軍的第一師團、第二師團、第二十三師團短期內都不可能返回東北。這三個師團回不到東北,關東軍就不可能發動諾門坎戰役。沒有了諾門坎戰役,日軍就不會在北進還是南下這個問題上選擇南下。如果日軍不南下發動太平洋戰爭,那問題就大了,說不定日軍大本營會改變戰爭政策,集中關東軍主力、僞滿軍主力入關作戰,徹底掃蕩根據地,集中所有力量對付我軍。甚至還會影響到將來戰後的格局。小日本只要不向英美開戰,就算英美打敗德國,英美也不一定會對日本下手,以英美的德性,說不定他們還會明裡暗裡支持小日本繼續擴大侵華規模呢。到那時,那可真的是必須以中國自己的力量打敗小鬼子了。至不濟,英美也會對小日本在華利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裝出一副和事老的架勢,逼着中國以承認僞滿洲國爲代價換取日本退出華北、華中、華南。這種事情可是完全有可能發生的,不要說英美了,汪精衛就是這種主張,蔣介石腦海裡未必就沒有這種思想。

中午吃飯的時候,劉一民還在思考這個問題。

倪華見劉一民端着飯碗發呆,就嬌嗔道:“想什麼呢?小心筷子掉地上了。”

劉一民這纔回過神來,笑着說:“沒什麼,是想一點事情。趕緊吃飯吧,吃完飯你還要去醫院呢!”

倪華剛要回答,就感覺一陣噁心,趕緊放下飯碗,起身去一邊乾嘔。

劉一民滿心都是戰事,沒有想那麼多,只是放下飯碗,走過去給倪華捶背,問她是不是吃什麼東西不舒服了。

倪華嘔了一陣,這才緩過勁來,又回到餐桌上一聲不響地吃飯。

劉一民吃完飯,擡腿就要去看地圖,倪華叫住了他。

劉一民畢竟是兩個孩子的爹了,這一看倪華滿臉羞澀、滿臉忐忑的樣子,一下就明白過來了,趕緊走過去把倪華攔進懷裡,柔聲問是什麼時候的事情?想吃什麼?

倪華悄聲說她也是今天才有反應,還不知道是不是有了,觀察兩天看看情況再說。

劉一民一聽,就要喊李小帥去醫院找個中醫來號脈。倪華攔住了他,要他別神經,她自己就是醫生,哪裡需要別人來看。

劉一民一聽就笑了,倪華不但是醫生,還是八路軍乃至全中國首屈一指的醫生,一把手術刀救活了多少戰士,哪裡需要再找醫生給她看麼!

劉一民實在太忙,曾中生和蔡中還等着他回電呢,沒有時間和倪華卿卿我我。沒辦法,他只好對倪華說晚上回來他親自給老婆做飯,保證可口。

回到臨時指揮部作戰室後,劉一民給曾中生、蔡中回電,要求今天夜裡務必將滄縣日軍倉庫裡的物資搬運完畢。魯西警備旅南下南皮,佔領南皮縣城,進一步破壞鐵路。新六旅派出騎兵營、偵察連向津南地區偵查,製造我軍將北上攻擊平津地區假象。新六旅留小部隊僞裝主力駐守縣城,繼續漚制煙霧,迷惑日軍,主力今夜撤出滄縣縣城,集中全力消滅滄縣地區的漢奸武裝,配合滄縣縣委、縣大隊發展基層政權,建立民兵組織。教二旅、教六旅不得強攻德縣,其中教六旅主力向冀魯邊轉移,準備回根據地休整,教二旅仍留德縣地區,監視南北日軍和德縣日軍動向,待接應到魯西警備旅後,留小部隊僞裝主力監視日軍,主力隱蔽返回魯西地區休整。待日軍重兵集團趕到滄縣時,我軍務必全部撤離津浦路,要撤的乾淨利索,不留痕跡。魯西、冀魯邊我軍下一步主要任務是鞏固根據地,發展地方武裝,組織羣衆開展春耕生產,對日軍實施冷槍冷炮運動,用地道戰、地雷戰保衛根據地。五月份以前,原則上暫部隊日軍發動大的戰役。一定要讓日軍產生錯覺,那就是我軍主力已經徹底撤離滄縣、德縣地區。

曾中生、蔡中、劉建立、張洪濤、許世友、符竹庭都眼巴巴地盼着師長給出個高招,再狠狠地教訓鬼子一下,沒有想到劉一民不但不讓強攻德縣,而且連另尋戰機再戰一節也不要了。幾個人都想不通,接到電報後很快就回電詢問是不是搞錯了。連羅榮桓都回電詢問到底怎麼回事兒,爲什麼不乘勝擴大戰果。

劉一民耐心地給他們一一回電,說明我軍此戰目的是爲了奪取日軍補給物資,調動日軍、疲憊日軍,迫使日軍不斷分兵,避免日軍形成重兵集團。此戰遠遠沒有結束,但是魯西和冀魯邊我軍已經完成任務,達成了初步戰役目標。接下來的戰鬥任務由其它部隊完成。我們要給根據地一個恢復發展時間,給部隊一個休整補充和擴大時間。下一步,魯西、冀魯邊都要在擴大警備部隊上下功夫,象冀魯邊、魯西,各自再擴大三到六個警備團應該沒問題,抓緊擴軍練兵,將來要形成警備部隊守家、主力部隊實施進攻作戰的局面。

羅榮桓還電告劉一民,接到周副主席電報,郭沫若先生將率領一個作家、畫家、書法家慰問團到山東慰問部隊,要我軍負責接應。

劉一民不知道這是蔣介石和宋美齡兩口子被窩裡商量出來的計策,覺得現在讓這些國寶一樣的藝術家們來慰問風險太大,就電告羅榮桓,請報告周副主席,謝謝郭沫若先生和諸位先生,等局勢穩定下來後再來。暫時以不來爲宜。RO!!!

第470章 冷槍冷炮運動(一)第455章 連雲港(二)第1465章 整編第431章 隴海路之夜(二)第1333章 鬆遼戰役(八)第314章 揮師東進(五)第996章 潰敗第966章 攻佔石門(六)第423章 第十師團的末日(九)第513章 橫掃(三)第15章 西延整訓(三)第782章 江上數峰青(續)第448章 大鬧濟南城(三)第309章 公祭(二)第599章 古賢第1080章 哈哈,第二十九師團(上)第1161章 借勢第1366章 國家利益至上(續)第1155章 天皇決斷第553章 刀叢劍林吾往矣第247章 沸騰的天津(六)第1277章 匪夷所思(續)第241章 倒黴蛋寺內壽一(三)第547章 舉火燎天焚兇頑(五)第195章 襲取太原(八)第674章 火焰陣第312章 揮師東進(三)第963章 攻佔石門(三)第66章 血戰羊坪鎮(五)第863章 糾結的多田駿第80章 古藺(一)第287章 臨清保衛戰(六)第451章 罪與功第304章 年畫第791章 四喜丸子第1385章 科爾沁風暴(下)第1005章 送別(續)第234章 襲取天津(五)第377章 前奏第461章 連雲港(八)第47章 中央警衛師(二)第1164章 遠東(續)第1199章 孤島電影(續)第1482章 驚魂第735章 軍事論壇第1335章 鬆遼戰役(十)第1022章 鬼、鬼、鬼(續)第1448章 又是一個陷阱第1574章 西貢宣言(續)第483章 血染富金山(二)第261章 冀南風雲(一)第34章 溪口之戰(三)第408章 坊子夜話(三)第360章 橫掃魯東南(三)一0二六章古鎮蘭陵第1181章 單刀直入第1431章 聚殲第1573章 西貢宣言第1341章 河邊正三第1314章 山田乙三的決心第902章 磁窯殲敵(續)第519章 一九三八年的斬首戰(六)第258章 南宮(一)第1389章 空中陷阱(續)第1103章 戰車第一師團的輓歌第576章 偶遇第1392章 對關東軍最後一戰第1300章 山田乙三第1046章 乾隆寶劍第519章 一九三八年的斬首戰(六)第1293章 大起義第944章 魯西南之戰(二)第254章 一九三八年的元旦(三)第522章 襲佔徐州機場(續)第741章 風波第87章 成都風雲(一)第981章 棋高一着第1417章 大追殲第195章 襲取太原(八)第1216章 重回西安六九四章 年底談話第582章 戰地通訊第1289章 帥府軼事第1169章 八幡制鐵所的大火第610章 求字第607章 親情第888章 統一指揮第1176章 遠東大戰序幕第1194章 繾綣第875章 魯南戰役(八)第71章 遵義會議(二)第1558章 樹倒猢猻散第1138章 撲朔迷離(續)第1410章 十四師團覆滅第82章 古藺(三)第645章 北線風雲第1259章 彎彎繞第372章 危局(一)第1577章 越南三分而治第985章 黃河夜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