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呼呼啦啦掉鐵鳥(續)

劉一民正在後悔不已、痛責自己一招不慎導致膠濟路戰役後續作戰被動的時候,防空哨的槍聲響了起來。

參謀處副處長風和特戰一中隊二小隊隊長王東強衝了進來。

風“啪”地一個敬禮:“報告一號,日機空襲,請你隱蔽”

說完,風和王東強一左一右,上來拉着劉一民的手就要往外拉。

劉一民正鬱悶呢,哪裡會去隱蔽麼把手一甩,厲聲喝斥到:“亂彈琴隱蔽什麼?小鬼子飛機有那麼可怕麼?立即傳令,組織對空射擊”

劉一民是帶着小型參謀班子隨教一團和特戰三編隊二小隊進的濰城,師部留在景芝鎮,隨師部行動的警衛團也留在景芝鎮。這個時候是大白天,爲防空襲,師部和警衛團是不可能趕來和劉一民匯合的。這樣一來,劉一民的警衛任務就落到了在濰城的教一旅補充團和王東強他們身上了。因此,一聽到防空哨的槍聲,風和王東強第一時間就衝進了劉一民的辦公室,要他進行防空隱蔽。

風見劉一民不走,趕緊報告說防空司令部已經通知各部隊了,濰城是日機報復重點,現在外面起風了,煙霧有可能飄散,濰城就要暴露在小鬼子飛機面前,防空哨的槍聲已經說明鬼子飛機已經開始行動。這十笏園都是磚木結構的建築,經不起日軍飛機炸彈轟炸。請一號趕緊隱蔽。

劉一民聽說外面起風了,濰城上空的煙霧要消散了,這才哼了一聲,起身摘下掛在牆上的狙擊步槍,拉了一下槍栓,檢查了一下子彈,又取下八一自動步槍,往兜裡塞了兩個八一自動步槍的彈夾和幾排狙擊步槍子彈,擡腳出了門。

這是戰爭年代,人的自保意識很強。劉一民無論去什麼地方,戰馬上總是帶着幾支手槍、八一自動步槍、狙擊步槍、衝鋒槍、三八大蓋、中正式步槍。從景芝鎮出發時,坐的是汽車,沒帶戰馬,黃文虎和李小帥把戰馬上的槍支和子彈都放在了劉一民乘坐的汽車上。抓獲下元熊彌後,王東強馬上就把劉一民的武器取來,放在了他的臨時辦公室——十笏園硯香樓原下元熊彌的辦公室。

劉一民出辦公室一看,確實是正在刮東南風,天上的煙霧正隨着風勢一縷縷緩緩飄散,不用說,這一下小鬼子的飛機算是找到轟炸目標了。

交待風指揮參謀處和電臺隱蔽後,劉一民對王東強說:“別在這裡呆着,去告訴王老虎,我要和狙擊手們比賽一下,看誰打下的日機多”

王東強一動不動:“一號,你早就說過,打仗打的是腦子,不是好勇鬥狠我現在負責你的安全,不能讓你涉險。”

自從紅十八團擴大成中央警衛師後,隨着部隊規模的擴大,劉一民親手殺敵的機會越來越少了,基本上都是在指揮位置上。他教育各級幹部時,也總是強調不準離開指揮位置。平時,每逢大戰,羅榮桓和蔡中總是和他在一起,算是把他給看死了,想打一槍都沒有機會。做鐵夜裡奔襲濰城,算是牛刀又試,過了把小癮。現在好不容易有了打日機的機會,羅榮桓、蔡中又不在身邊,他怎麼能按耐住手癢麼

劉一民不再理會王東強,雙手各提一支長槍,直接上了硯香樓頂。急的王東強在院子裡哇哇大叫,最後乾脆也提着自己的八一自動步槍上了樓頂,俯在劉一民旁邊。

日軍機羣從東南方向藉着風勢俯衝下來了。這羣瘋狂的小鬼子,怎麼都想不到,在煙霧中若隱若現的濰城東門附近,八路軍防空一團的三個高射炮營組成了個大三角陣,每個高射炮營又形成了自己的三角陣,三角連三角,三角套三角,一門門高射炮、一挺挺高射機槍正虎視眈眈地對着他們。

自從南宮對空作戰導致八路軍首任防空旅長李亦默犧牲後,防空司令部成了教導師頭等加強單位,三個防空團在全師各部隊挑選了一批機槍射手和炮手,又在天津、青島的學生中招了一批文化水平高的戰士,集中進行訓練,配備到主要炮手崗位,解決了速度測算、曲線測算、提前量測算和觀測問題,戰鬥力和在天津、南宮時候相比,上了好幾個臺階。加上教導師特戰隊先後襲佔保定機場、大汶口機場和青島、連雲港,消滅了第八師團和第十師團,繳獲了不少日軍的高射炮、高射機槍和高平兩用炮,三個防空團不但自身裝備齊整,還抽調連隊加強各旅炮兵團,在全師初步形成了高射火力系統和防空警戒系統。

防空一團是防空司令部的主力團,三個營編制,每營三個連,每連三個排,每排五個班,一個電話班負責和指揮部、炮兵觀測手聯繫,一個偵察班負責偵查敵情,兩個高射炮班每班一門高射炮,一門炮分別設一炮手、二炮手、三炮手、四炮手、五炮手、六炮手、七炮手,其中一炮手、二炮手、三炮手、四炮手爲主要炮手,五炮手、六炮手、七炮手爲備用炮手,還有兩名戰士負責搬炮彈。每排還編有一個高射機槍班,配備兩挺繳獲日軍的高射機槍或原紅七軍團繳獲的二四式馬克辛重機槍。本來,按正常的編制一個高射機槍班只能裝備一挺機槍,但教導師不一樣,原因是劉一民率紅十八團在溪口伏擊湘軍陳光中師時,爲了加強火力,把重機槍班原配屬一挺機槍改稱了兩挺,這個傳統一直保留了下來,防空旅自然也是要按照紅十八團的傳統配置了。

這樣,整個防空一團就列裝了54門高射炮、54挺高射機槍,火力非常強大。

唯一遺憾的是,日軍的高射炮射程短、角度小、範圍窄、速度慢、力理小,而且還不能打連發。要是換成美軍、英軍、蘇軍四聯裝的高射炮,估計一戰過後,小鬼子飛機就真的再也不敢搞什麼低空搜索攻擊和俯衝掃射了。

防空一團政委風原來是師參謀處副處長,後來調到防空一團擔任政委。曾中生成立八路軍魯東指揮部的時候,把參謀處副處長朱哲曉帶走了,劉一民只好又把風調回參謀處任副處長。這樣一來,防空一團團長晏耀輝又唱開了獨角戲,既當團長又當政委。

和需要隱蔽防空的部隊不同,防空一團團長晏耀輝是盼着日機來空襲的。因爲他的防空一團自從南宮一戰後,又經歷了消滅第十師團時濱縣對空作戰的洗禮,戰鬥力越發強悍,眼巴巴地盼着再打一次大戰,好爲老旅長李亦默復仇。

晏耀輝有信心,部隊裝備、訓練在那裡放着,豈會怕了小鬼子不成?雖說飛機機動性強,高射炮、高射機槍打中飛機的難度很大,單門炮、單挺機槍擊中概率基本爲零,但是,師長編寫的紅軍訓練綱要裡說的清楚,對付水平飛行的日機,六門高炮齊射,炮彈在高空爆炸後就可以形成一個密集的彈片火力網,只要計算好提前量,對付一架日機沒有問題,擊中的概率應該在90%左右。如果日機俯衝掃射或俯衝後拉昇,就更簡單了,直接對準鬼子機頭和機尾射擊就行,連計算提前量都省了。提前量的計算方法也很簡單:飛機速度乘炮彈、子彈到達飛機的時間,除以機身長度。所得到的數字,就是再瞄準時應當考慮的提前量。南宮之戰和濱縣之戰的實踐證明,師長編的紅軍訓練綱要裡講的防空戰術非常管用,好使的很自己三個高射炮營九個高射炮連共有54門高射炮、54挺高射機槍,小鬼子要來,那就正好送他們下地獄

眼看着日機從逐漸飄散的煙霧中俯衝下來了,想以低空姿態掠過濰城,實施低空投彈和掃射,晏耀輝嘿然一笑,揮動手裡的小紅旗,命令開炮。

防空一團大三角鎮的錐子是防空一營,防空一營三角鎮的錐子是防空一連。此刻防空一連的六門高射炮、六挺高射機槍對着第一架俯衝下來的重型轟炸機的機頭開火了

轟轟轟轟轟轟

六發高射炮彈迎着敵機機頭射去。

噠噠噠噠噠噠

兩串高射機槍子彈衝着鬼子機頭迎了上去。

小鬼子機羣本來沒有發現地面上的防空火力,他們只是從逐漸消散的煙霧中看到了濰城的輪廓,這才從空中俯衝下來,想用炸彈和機關炮、機載機槍好好地報復偷襲濰城的八路軍一下。八路軍這一開火,小鬼子登時就傻眼了,打頭的重型轟炸機直接被打中了,來了個凌空爆炸。飛機爆炸的碎片連同八路軍高射炮彈的碎片,一下子就把長機一側的僚機給擊中了,那傢伙,象喝醉酒一樣,搖搖晃晃地一頭栽倒了地上。

戰機編隊俯衝而下,速度是很驚人的,後面的飛機根本就來不及反應,前赴後繼地向防空一團的火力網撞去。

高射炮在怒吼高射機槍在歡唱

撞到八路軍高射火力網中的日機,猶如飛向燈火的飛蛾,徒勞地掙扎着翅膀,不停地在燈火中焚燬、墜落。

直到一口氣損失了十架戰機,後面的日機才反應過來,向驚鳥一樣,撲閃着翅膀,趕緊拉昇,躲避地面炮火。

晚了,晚了,這個時候再想着逃命,那就必須得留下買路錢才行。八路軍防空一團那麼強大的防空火力好不容易逮住了發威的機會,豈能讓他們輕易脫身?

隨着指揮員們一聲聲的口令,防空一團的高射炮、高射機槍不停地調整射擊角度,追逐着小鬼子戰機的身影,着復仇的烈焰。

又付出5架飛機被擊毀的代價後,驚慌失措的日軍機羣終於逃離了防空一團的火力網,向濰城掠去。

被打的暈頭轉向的日機抵達濰城上空的時候,什麼也不顧了,開始了瘋狂報復。

航空炸彈就象驢糞蛋一樣,不停地拉開了。

濰縣古城裡登時就是牆倒屋塌、塵土橫飛、哭聲一片。

這個時候,留守濰城的重機槍團、教一旅補充團、炮兵旅步兵團和王老虎的特戰三編隊二小隊開火了,戰士們憑藉各種掩體,架起機槍、端起步槍,組成一個個密集的輕武器火力網,向日機痛擊。不過,他們和防空一團的作戰目的不同,擊落日機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驅散日機,減輕濰城的損失。

日機此時已經是被打驚了的鳥,一遇地面火力就加緊投彈、逃跑,根本沒有纏鬥的意思。

不過,他們不想纏鬥不等於八路軍不想消滅他們。重機槍團那麼多挺重機槍,加上教一旅補充團、炮兵旅步兵團的輕重機槍和戰士們的八一自動步槍、衝鋒槍、步槍,在整個濰城上空編織了一張嚴嚴實實的火網,日機只要撞上,那就是機毀人亡的下場。除非他們放棄投彈、掃射,快速拉昇逃離。

鬼子飛機怎麼能想到,這小小的濰城竟然有一張密不透風的火力網,哪裡還敢再繼續做惡,慌忙躲避彈雨,迅速逃離。就這,還被八路軍戰士們機槍、步槍組成的火力網揍下了五架飛機。

劉一民上到屋頂後,日機就已經開始俯衝了。聽着防空一團陣地上的炮聲、槍聲,不用看,劉一民就知道小鬼子吃了大虧,因爲沒有聽到航空炸彈爆炸的聲音。

見日軍機羣終於衝過了防空一團陣地,向城內掠來,劉一民馬上出槍,集中精神,鎖定了一架輕型轟炸機。

這架日機的飛行員技術很老練,左右晃動着翅膀,躲避着地面上的機槍、步槍子彈,帶着僚機,快速向劉一民所在的十笏園掠來。

這個時代的濰城,抗戰前雖然經濟發達、一派繁榮,但那也是和這個時代的其它地方相比。要以後世的眼光來看,那還落後的很。城裡的鋼筋水凝建築極少,而且高度有限。象十笏園這樣的園林建築,任何人一看都知道住着大富大貴的人家。加上樓頂上架着天線,任誰一看都知道那是軍事首腦機關駐地,目標非常明顯。

日機飛行員似乎發現了十笏園硯香樓頂的電臺天線,認定了這裡是八路軍的指揮部,機頭向上一揚,就要拉昇。

劉一民早在烏江邊就憑着一杆七九步槍擊落過幾架飛機,經驗豐富。後世在網上瀏覽的時候,看到過一個志願軍高射炮連長的採訪報道,知道這時候的螺旋槳飛機的作戰特點。小鬼子機頭一揚,就是發現了目標,馬上就要對硯香樓俯衝掃射了。

劉一民的神識早已鎖定了日機,那是一架川崎公司生產的Ki32九八式輕型轟炸機,採用的是液冷發動機,乘員二人,裝備有兩挺機關槍,載彈量450公斤,時速423公里。

劉一民腦海裡已經涌現出了日軍飛行員那張因猙獰而扭曲了的有點稚嫩的臉。就在日機開始俯衝的那一剎那,劉一民開槍了,他能清晰地感覺到,子彈旋轉着鑽開飛行員臉前的擋風玻璃,狠狠地鑽進了那個日軍飛行員的頭部。

看都不看那架被擊中的日機一眼,劉一民迅速推彈上膛,只一槍,打在了日軍那架輕型轟炸機的僚機的腹部。那裡有飛機的油箱。

片刻之後,剛剛還張牙舞爪的日機,變成了一團火球。不用說,那是要凌空爆炸的

王東強爬在劉一民身邊,驚訝得直咂嘴,嘴裡還唸唸有詞:“一發子彈一架日機,額滴神啊,非要把裕仁天皇和近衛文磨兩個魔頭給心疼死不可”

什麼事情就怕風傳,劉一民不小心對錢壯飛說了一句“額滴神啊”,結果教導師上下全都會說額滴神了。這就向當年劉一民說了句國罵“傻”的效果一樣。

打完兩槍,劉一民沒有開槍機會了。原因是濰城的地面火力迫使日軍機羣慌忙拉昇,向濰城西北邊空域逃去。

濰城西北邊空域就安全麼?

八路軍防空司令部兼防空旅整編後共有三個高射炮團,三團被緊急調往教三旅,增援曾中生、李清他們去了,剩下的防空一團佈置在濰城東門,陣地主要是針對青島方向來的日機的。二團部署在濰城西門,是面向濟南方向日機設立的陣地。不過,防空司令部司令韓前進和政委周桓怎麼都沒想到,由於煙霧的原因,濟南日機和青島日機在濰城到平度之間的空域相遇,結成了機羣。更不巧的是,這個時候颳起了東南風,煙霧被逐漸吹散,把原來掩護的嚴嚴實實的濰城給暴露了。日軍機羣不可能迎風俯衝,就轉到了東門,借風勢由東南向西北對濰城發起了攻擊,直接撞到了防空一團的防空火力網上。

陣地設在濰城西門的防空二團,是在南宮對空激戰後成立的,原來是個高射機槍團,團長就是劉一民成立紅34師尖刀排時的火力支援班機槍射手、我軍特等功臣龍虎娃。他是從重機槍團調任防空一團高射機槍營長後,被提拔的。

防空二團後來改建成了高射炮團,建制、武器配備和防空一團一模一樣,都是三個營,也都是54門高炮加54挺高射機槍。

和李亦默、韓前進、周桓、晏耀輝他們不同,龍虎娃是從機槍手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就機槍射擊水平來說,全教導師恐怕也只有他那現在還擔任着重機槍團一營長的弟弟龍虎子可以和他相比。從新圩突圍開始,這弟兄兩個跟着劉一民一步不拉地走了過來,屢建奇功,雙雙都是我軍特等功臣。

防空一團開火的時候,防空二團團長龍虎娃已經命令炮羣和機槍羣轉向,準備戰鬥。陣地上馬上就是一片忙碌,各營、連、排的指揮員們忙着測距、測曲線、測日機速度,喊口令的聲音此起彼伏。

日機從濰城掠過來時,防空二團的炮羣、機槍羣開火了,一串串機槍子彈、一羣羣高射炮彈騰空而起,狠狠地撞向了倉皇逃命的日軍機羣。

這等於是對空伏擊戰,八路軍的高射炮羣和高射機槍羣怒吼的時候,就在日機的前面張開了一張寬幅火力網,基本上連瞄準都不用,只要不停地快速發射就行,炮彈爆炸碎片和機槍子彈交織在一起,別說是那麼大的飛機了,它就是隻鳥,想安安全全飛過去也辦不到。

日機從東南向西北飛來,一頭撞進了火網,它們又不能倒車,只好一架接一架前赴後繼、義無反顧地往上撞,然後撲撲簌簌往下直落。那場景壯觀極了。

到了這個時候,日軍飛行員們才明白,他們就不應該來執行這趟任務。八路軍不但給一第三十三師團挖好了陷阱,埋葬了他們,也給天之驕子的大日本陸軍航空兵挖好了陷阱,等着他們來跳呢

直到日軍在防空二團的火力網前扔下了十二架飛機殘骸,它們在得以解脫,總算是拉昇起來了。

令日軍飛行員們想不到的是,他們的噩夢並沒有結束,災難還在繼續,他們的黴運還遠遠沒有到頭呢

東南風颳起來的時候,不但吹散了煙霧,也把濰城上空煙霧中的風箏和氣球向西北吹去。日機這一向西北空域逃跑,迎頭就撞上了在空中飄飄蕩蕩的風箏和氣球。這些原本只是濰城人娛樂休閒用的玩具,此刻藉着風勢,正在空中尋覓、逍遙,日機一上來,它們就爭先恐後地向日機飄去,曼曼妙妙、溫溫柔柔,猶如熱戀中的仙女一樣,張開雙臂,纏上了速度很高、響聲很大、飛行姿勢還算優美的日機。直到日機的螺旋槳把風箏和氣球吸住,把發動機纏滅火,一架一架往下直落,纔算了事。

日軍機羣指揮官、華北方面軍航空集團第一飛行團團長中元盛孝少將拉昇後,通過喉部送話器檢查了戰損結果。這一檢查,中元盛孝少將差一點想駕機去裝濰城的城牆。太丟人了

各位書友大大:山人今天好受鼓舞。一日之間,月票竟然上升到了第第10名只差一點點了。相信朋友們會大力支持山人的,會用你們的票票把紅星推上月票榜前10名的。山人無以爲報,只能更加用心地創作,用自己的努力來回報你們。謝謝了,我真誠的朋友們

[奉獻]

第682章 安丘事變(四)第1185章 無知者無畏 求雙倍月票第267章 綢繆(三)第2章 拿起手中槍第1041章 一槍撂倒第579章 公審(續)第1510章 別無選擇第909章 屁滾尿流第253章 一九三八年的元旦(二)第238章 冀東的一個冬夜(二)第505章 襲佔安丘(三)第362章 橫掃魯東南(五)第1242章 長空鏖兵第250章 沸騰的天津(九)第1115章 脫圍第594章 金澤同鄉第1443章 覆滅(三)第1305章 瀋陽大轟炸第567章 血雨飄來溼戰袍(一)第1184章 戰上海第192章 襲取太原(六)第1391章 長春大空戰(續)第818章 火箭炮登場第1164章 遠東(續)第1523章 一戰定華北(九)第435章 周村血戰(一)第45章 餘韻(五)第1456章 三千里江山(續)第285章 臨清保衛戰(四)第552章 呼呼啦啦掉鐵鳥第852章 恐嚇(下)第456章 連雲港(三)第75章 磨合(二)第894章 告刁狀第425章 狡計第1494章 垂死掙扎第1081章 哈哈,第二十九師團(中)第114章 涪嘉戰役(九)第1291章 吳健雄第761章 湯溝擒頑第631章 日軍的宣傳戰第873章 魯南戰役(六)第529章 老子放飛的不是鳥,是炮彈第1235章 春風沉醉的晚上第87章 成都風雲(一)第265章 綢繆(一)第630章 杉杉元登場第62章 血戰洋坪鎮(一)第1433章 追窮寇(續)第1081章 哈哈,第二十九師團(中)第451章 罪與功第262章 冀南風雲(三)第1306章 瀋陽大轟炸(續)第806章 下餌第1192章 孤島新聞記者座談會第1578章 躍馬東京第271章 風雨冀中(一)第928章 平邑集定策第506章 先佔安丘(四)第389章 坊子夜戰(二)第277章 地獄焰火(二)第519章 一九三八年的斬首戰(六)第1148章 大潰敗(中)第86章 樂山(二)第686章 小年夜(續)第528章 四方震驚第513章 橫掃(三)第1297章 到工廠去,到農村去(續)第904章 摩擦起兮第1075章 黑虎掏心第408章 坊子夜話(三)第586章 行前第1019章 泰安火車站的大火第1526章 一戰定華北(十二)第506章 先佔安丘(四)第1426章 大潰退(續)第700章 南打北拉(六)第1455章 三千里江山第486章 武漢上空的鷹(二)第308章 公祭(一)第1247章 席捲關東州第662章 北線警訊第1452章 十三省、市第81章 古藺(二)第350章 應對第863章 糾結的多田駿第799章 天上星,亮晶晶(上)第74章 磨合(一)第164章 山丹丹花開(一)第50章 席捲黔東南(三)第435章 周村血戰(一)第653章 向前、向前、向前(一)第1160章 目標上海第1354章 激戰長春(五)第1402章 紅色英雄城(續)第606章 彙報(續)第560章 陰謀第1236章 春風沉醉的晚上(續)第770章 雷傑三的末日第1086章 娘子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