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中央警衛師(一)

吳徵萬萬沒有想到,等他和蔡中押運物資回來,媳婦和孩子會出現在面前。

媳婦和孩子已經脫掉了破爛不堪的衣服,換上了乾淨衣服,一家人見了面,知道了爹孃的情況,抱頭痛苦一場,就休息了。

第二天中午睡醒後,吳徵發愁了,怎麼安置這娘們兩個呢?隨隊伍走?不可能,紅軍紀律是不允許的。要知道,離開蘇區時,多少女戰士,多少領導人的家屬都被留在了蘇區。再說,現在是轉移時期,帶上他們,只能拖累部隊。就地安置?恐怕部隊走後,此生就再無相見之日了。思來想去,沒有辦法。後來心一橫,還是留下吧。

吃飯的時候,吳徵端着碗,邊吃邊想着如何開口。媳婦看着他的樣子,心裡已猜了個七七八八,邊吃飯邊落淚,淚珠掉到碗裡,再嚥到肚裡。

伢子不知道父母的心事,只覺得紅軍的飯真香,哧哧溜溜的吃個不停,一會兒功夫就把一大碗飯吃了個底朝天。吃完了,還拍着肚皮直嚷好吃。

吳徵還是開口了:“伢子他媽,吃完飯,你帶着伢子走吧,我這裡有上次上級獎勵的幾塊銀元,你拿上。”

媳婦一聽,扔下碗,抱着孩子嚎啕大哭。

伢子現在明白了,原來爹是要趕自己和娘走啊!馬上瞪着烏溜溜的眼睛對吳徵說:“爹,我們不走,我們要當紅軍,你給我支槍,我要打白狗子,給爺爺、奶奶和村裡的人報仇!”

吳徵心疼地摸着伢子的頭說:“傻孩子,你還沒有槍高呢,怎麼能當紅軍?等你長大了,再當紅軍,好不好?”

“不好!我和娘都要當紅軍!離開紅軍,我們會被白狗子抓去殺了的!”伢子大聲直喊。

吳徵嘆了口氣:“伢子他媽,我也知道,讓你們走,恐怕我們一家一輩子就再也見不到了,死了都埋不到一起。可是部隊正在轉移中,隨時都要打仗,我們不能拖累部隊啊!”

媳婦抹了一把臉:“我不拖累部隊,我會打槍,也會照顧傷員,你去給領導說,我要當紅軍,我和伢子保證不拖累你們!”然後又哭開了:“你知道不知道,我們娘倆這兩個月,就今天算是睡了個安穩覺。一路上,我們都是鑽在亂墳堆裡睡,啥時間敢睡死啊!”

吳徵還要勸,媳婦哭着說:“我想好了,就是死我也要和你死在一起。反正我們娘倆離開部隊,下場你也清楚。”

吳徵是團領導,輜重營是直屬部隊,宿營的地方和劉一民不遠。吳徵老婆的哭聲早就驚動了劉一民和蔡中。劉一民以爲這一家人一定是說起了死去的親人,所以沒有理會。蔡中坐不住了,在一邊直嘆氣。劉一民問他爲什麼一直嘆氣,蔡中說不知道多少紅軍戰士的家屬都被敵人禍害了,慘啊。最慘的恐怕是那些留在蘇區打游擊的女戰士了,想都不敢想啊。

這下劉一民明白了,吳徵一定是在攆媳婦離開部隊,媳婦才一直在哭。就對蔡中說:“走,我們看看去。”

吳徵一看團長、政委來了,忙起身敬禮。媳婦也不再哭了,站起來低着頭用手捏弄着衣角不說話。伢子躲在吳徵背後烏溜溜的眼睛在劉一民和蔡中臉上轉來轉去。

劉一民說:“嫂子來了?咦!怎麼哭上了?是不是老吳欺負你了?”

一句話剛說完,吳徵媳婦“哇”地一聲就又哭開了。

劉一民心說,真是越活越笨了,怎麼說話呢!就趕緊說:“嫂子別哭了,有什麼事和我說,我和政委給你做主。”

伢子從吳徵背後伸出頭說:“紅軍叔叔,我和娘要當紅軍,爹說怕我們拖累部隊,要攆我們走。”

劉一民拉過伢子問:“幾歲了?叫什麼名字?”

伢子回答說:“紅軍叔叔,我8歲了,小名叫伢子,大名叫吳鋒。”

劉一民又問:“能給叔叔說說爲什麼要當紅軍麼?”

伢子瞪着眼說:“白狗子把我爺爺、奶奶、姥爺、婆婆都殺了,我要當紅軍爲他們報仇!”

劉一民摸着伢子的頭說:“當紅軍是要流血犧牲的,你怕不怕?”

伢子馬上說:“不怕,狗熊才怕呢!”

劉一民又問:“那要是白狗子抓住你了呢?”

伢子恨恨地說:“我咬死他們!”想了想又說:“他們抓不住我的,我會上樹、翻牆、鑽狗洞,我能跑了的。”

幾個人都哈哈大笑。末了,劉一民說:“這個兵我收了,就留給老吳當通訊員吧。還有上次胡老虎救回來的紅小鬼潘明亮,就給政委當通訊員。嫂子去衛生隊。不過,都要學會打槍,要有自保能力。這事就由老吳負責教。”

吳徵忙說:“使不得,使不得,這樣會拖累紅軍的。”

劉一民說:“不要再爭了,我們紅軍革命的目的是什麼?不就是建立新中國,讓下一代過上幸福日子麼?革命來革命去,連老婆孩子都保護不了,還鬧什麼革命啊!”

後來,李英,也就是吳徵媳婦跟隨紅軍走完了長征,成爲衆多走完長征的女紅軍之一。年老的時候,總是有記者採訪,問她當年爲什麼參加紅軍,長征中最難忘的事情是什麼?李英的回答是不參加紅軍就會被還鄉團殺死,長征中最難忘的事情就是在通道找到了紅軍。一輩子最感激兩個人,一是胡老虎將軍,二是劉一民同志。

從吳徵那裡出來,王同生和胡老虎就找來了。原來,王同生找的那個工匠不簡單,叫曾照,原是漢陽兵工廠的工程師,早年受我國著名化學家、兵工事業先驅之一的許建寅保薦留學美國,學的就是槍械製造。不想廠裡高層有人垂涎妻子的美色,只好舉家逃離漢陽,準備去美國或香港。由於是高級技術人才,離開漢陽後就被通緝,美國是不用想了,香港也不用想了,連上海、廣州都不敢去。無奈之下只好往偏僻的西南走,到了通道沒有錢了,不得不隱姓埋名,靠幹一些鐵器修理的小活過日子。他說可以幫助紅軍修理、改造甚至製造武器,但是希望紅軍能幫他全家逃出國去。

劉一民一想,好像歷史上沒有這個人物啊,難道又是一個被歷史淹沒的人才?不管他,先見見再說。

見到曾照,劉一民就知道這是個真正的人才。

曾照留個分頭,高高瘦瘦的,白白淨淨的,戴着一副近視鏡,看上去細皮嫩肉,很像個鋼琴演奏家。

劉一民拿了張紙,隨意畫了一枝看似獵槍的槍,對曾照說,他師傅有一種這樣的獵槍,能不能仿製。曾照看了就說,你這不是獵槍,而是霰彈槍,又叫散彈槍,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就已經裝備部隊,優點是殺傷面大,缺點是射程太近。

劉一民又問能不能把這種槍改裝成象花機關一樣的自動槍。曾照說理論上所有的武器都是爲了戰爭需要而產生的,也就是說所有的槍都可以改裝成自動槍或半自動槍,但是對機械、鋼材要求標準就高。國際上還沒有人研製可以連發的霰彈槍,但是步槍自動供彈早就在研製中。國內原東北軍的兵工廠就曾經研製過自動供彈的半自動步槍,具體結果不清楚。

劉一民就隨意說,如果讓你研製,不知道行不行?曾照說只要有設備、有材料、有時間和環境,可以一試。

劉一民心裡想,人才啊人才,估計將來到延安後只要自己畫個大致圖紙、提供個思路,什麼火箭筒、高射機槍、反坦克炮都可以自己製造。當然,前提是自己得想法給他弄設備、材料和配套的技術人員、技術工人。劉一民就突發奇想,把王家烈或劉湘的兵工廠搬走怎麼樣?想想長征路上搬這些重傢伙不容易,但是要是到延安後,去把閻錫山的設備搬走,那不是就近多了麼?那豈不是槍、炮、子彈都可以造了麼?哈哈,我看可行。

閻老西做夢都想不到,在遙遠的湘西南,有個叫劉一民的傢伙惦記上自己的寶貝了,而且後來還真的被他弄走了。當然,這是後話。

劉一民有點擔心的問曾照:“我聽說國外有種槍,叫狙擊步槍,可以打很遠,精確度很高。不知道你幫我們在槍上安裝的望遠鏡,能不能保證射擊效果啊?”

曾照回答說:“不是專業的瞄準鏡,效果自然不好。但是如果射手水平高,還是沒有問題的。因爲安裝專業瞄準鏡的作用,就是提高射手的觀測距離,從而提高射擊精度。我在美國留學時,到幾家大的兵工企業實習,就曾經組裝過狙擊槍,技術沒問題。要是將來有機會,搞一些專業的瞄準鏡,就可以組裝高質量的狙擊步槍。可惜這種機會很少。劉團長還是考慮一下,如何幫助我們出國吧。”

劉一民字斟句酌地說:“曾先生學成歸國不就是爲了報效國家麼?現在日本入侵,先生應該以自己所學爲全民族抗日建功立業。何必出國呢?參加紅軍吧,把你的本事拿出來,製造優良武器,幫助我們打敗日本侵略者,建立新中國。將來,你就是我們新中國軍工事業的重要創始人,男子漢大丈夫,機會就在眼前啊!”

曾照說:“誰不想抗日啊,可是你看國民政府會抗日麼?他們不是整天忙着打你們麼?我估計,等他們把你們消滅了,日本人也就把中國佔了。我算看透了,國民政府那幫渣滓吃喝嫖賭樣樣精通,關於民生建設概不過問,指望他們早晚亡國滅種。再說了,我頂多能幫助你們修理一些打壞的武器,想製造太難,恕我直言,你們現在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何談設備、材料和製造啊!”

劉一民笑笑:“曾先生,眼光放長遠一點,我們是有困難,而且是很困難,但困難是暫時的。相信我,設備材料都會有的,穩定的環境也會有的,只要有了人,什麼奇蹟不能創造啊?來吧,加入紅軍吧,我們一起創造奇蹟!”

曾照有點心動。劉一民看火候差不多了,就趁熱打鐵:“曾先生,一個是去美國、香港當個一般的工程師,終生默默無聞;一個是做未來強大的新中國的軍工事業的泰山北斗,名垂青史。你會選哪個呢?叫我選,我一定選後者。男人麼,誰不想青史留名呢?”

曾照忽然提了個很書呆子的問題:“劉團長,你也知道我太太很漂亮,你能保證你們紅軍的大官不會見色起意麼?”

劉一民撲哧一聲就笑了出來,弄得曾照很不好意思,扭扭捏捏的。劉一民拍拍曾照的肩膀:“情人眼裡出西施,你是太喜歡你太太了,才覺得她特別漂亮,別人不一定也認爲她很漂亮。放心吧,等你見了我們的首長們,你就知道他們是一羣這個民族、這個時代的知識精英,你想的事情,是絕對不會發生的。”

就這樣,曾照帶着他的太太和一雙兒女參加了紅軍,當了紅18團槍械修理所所長,當然是光桿兒所長。許多年後,爲人民兵工事業鞠躬盡瘁的曾照將軍、曾照院士去世了。人們在他簡短的遺囑中發現這樣一句話:“終生感激劉一民同志,他是我一生的導師。在他面前,我願執弟子禮。”

剛送走曾照,蔡中、劉建立、李清、吳徵就一起進來了,臉上都有一種隱隱約約壓抑不住的興奮。

劉一民笑着說:“沒有說開黨委會啊,怎麼來的這麼齊啊?”

蔡中說:“剛纔你和人談話時,中革軍委來電報了,怕影響你談話,沒有打擾你。恭賀你,劉師長!”

劉一民說:“什麼劉師長,開什麼玩笑?”

蔡中拿出電報說:“你自己看吧。”

劉一民一看,電報內容有四點:一是通報紅軍黎平整編情況,撤銷紅八軍團建制,部隊分別編入紅一軍團、紅三軍團;中央紅星縱隊、紅章縱隊合併爲一個縱隊,充實戰鬥部隊力量;幹部團加入一軍團序列,與紅二師一起,歸總參謀長劉伯承直接指揮。二是紅18團不再回歸三軍團建制,改稱“中央警衛師”,下設警衛一、二、三團。師長、黨委書記劉一民,政委、黨委副書記蔡中,黨委委員、參謀長劉建立,黨委委員、政治處主任李清,黨委委員、後勤處長吳徵。各團領導由師黨委研究報紅軍總政治部任命。三是中央警衛師任務與原紅18團任務同,遲滯牽制敵追剿軍主力,掩護紅軍主力行動。具體作戰時間、作戰區域由師領導視敵情變化決定。四是前18團電報提出派人與何健談判一事,委託警衛師代表中央實施,可談可不談,但陶廣、章亮基須釋放,不宜槍斃。電報簽發人是中革軍委主席、紅軍總司令朱德。

劉一民心裡納悶,怎麼給箇中央警衛師的番號啊,原來的中央警衛師不是已經劃歸紅8軍團了麼?看來,歷史真的是由於自己的到來發生明顯變化了啊。歷史上,紅8軍團撤銷建制後1000人併入了紅五軍團,現在人多了,分別併入了紅一軍團和紅三軍團,加上自己送去的湘軍俘虜,這兩個軍團從人數上已經大大加強了。看來,自己已經在改變歷史了。

想到這裡,劉一民有點不好意思的說:“各位領導,我們是不是升官升的太快了啊!”

蔡中說:“不是我們升的快,是你升的快。這是中革軍委對你的能力和貢獻的肯定。師長,我們是不是儘快研究一下三個團的幹部,上報中央批准啊?”

李清說:“還要搞一個隆重的中央警衛師成立大會,鼓舞士氣。”

吳徵說:“我們現在物資充足,可以搞的熱鬧點。”

劉建立說:“成立大會要搞授旗儀式,體現我們中央警衛師軍威莊嚴、不可侵犯。”

劉一民想了一下,說:“這昨天剛成立三個營,幹部調整一遍,今天又調整,速度有點太快。我提個方案,大家議議,看行不行。師直屬部隊不動,一、四、六營編爲警衛一團,高原任團長,洪超遠任政委、雷鳴任參謀長;二、五、七營編爲警衛二團,張洪濤任團長,趙山任政委,李亦默任參謀長;三、八、九營編爲警衛三團,陳大勇任團長,史然任政委,陳大中任參謀長。爲了確保部隊戰鬥力,這些團領導所兼營長職務一律不免,再打幾仗,讓下面的幹部再鍛鍊鍛鍊,提拔的太快不好。”

蔡中考慮一會兒,說到:“這個方案我看基本可以,建議調整一下史然和陳大中的位置,陳大中善於做思想工作,在新兵營幹的很好。史然比較擅長軍事指揮和參謀,在教導隊是副隊長,教導隊長李亦默任二團參謀長,史然不應該超過他。建議陳大中任三團政委,史然任參謀長。”

劉建立、李清、吳徵都認爲可以。

劉一民說:“還是政委心細,調整一下更合適。其實,這幾次戰鬥下來,幹部們的表現我很滿意。幾個團長人選不說了,原來都是主力團長出身。洪超遠也是主力團長出身,趙山、雷鳴都是合適的主力團團長人選。不急,部隊還要擴大的,只要我們打得好。就按政委調整的意見上報中革軍委。政委和老吳籌備一下,明天早上7點舉行中央警衛師成立大會,然後就要準備打大仗了。我寫封信,李清負責派人與何健聯繫,怎麼着也得讓這老混蛋出點血。參謀長抓緊部隊整訓,特別是三個新成立的營,要蹲下去,一個連一個連的檢查,確保拉上去的時候不拉稀。”

劉建立說:“放心吧,我現在就去。”

看幾個人分頭忙活去了,劉一民喃喃自語:“薛嶽將軍啊,你的中央軍現在到了哪裡呢?好期盼啊!”

第925章 清清蒙陽河第1201章 猶太人才第135章 東風第一枝(三)第1011章 雷霆萬鈞(續)第839章 日本救國軍(下)第272章 風雨冀中(二)第262章 冀南風雲(二)第198章 襲取太原(十一)第153章 回師(二)第670章 南下,南下第292章 冀中大突圍(二)第931章 不同意見第566章 破城(五)第1037章 天字第一號漢奸第349章 匹馬入徐州第182章 戰前春節第1086章 娘子關第1582章 番外 四、日本總督第303章 拜年第1507章 天津無秘密第357章 春風沉醉的夜晚第328章 徂徠會議第329章 徂徠會議(續)第514章 一九三八年的斬首戰(一)第926章 清清蒙陽河(續)第313章 揮師東進(四)第58章 清溪鎮大捷(一)第14章 西延整訓(二)第371章 輕取泰安(五)第799章 天上星,亮晶晶(上)第1281章 攻克錦州(續)第1484章 灤河大戰(中)第1483章 灤河大戰(一)第1184章 戰上海第1168 敦促第491章 武漢上空的鷹(七)第1377章 人都是被逼出來的第1304章 克萊爾第268章 提前到來的大掃蕩(一)第848章 正太商行血案第23章 萌芽的狙擊意識第611章 王明第1079章 連環殺第69章 烏江邊(二)第1310章 計劃轟炸日本第1428章 建川美次第1513章 摘桃子問題第1191章 繳獲第724章 拖刀計第1005章 送別(續)第1432章 追窮寇第1258章 奏上第608章 光明在前第81章 古藺(二)第487章 武漢上空的鷹(三)第626章 前兆第1482章 驚魂第122章 會師風雲(七)第1111章 防疫第1244章 站在遼東大地上第1334章 鬆遼戰役(九)第439章 周村血戰(五)第748章 大風起兮第614章 回家第978章 喜得千金第360章 橫掃魯東南(三)第339章 寺內壽一的困惑第211章 晉祠(四)第1208章 白菜白,蘿蔔青第175章 色誘(三)第499章 向北出擊(二)第1533章 和閻老西兒拉家常第1073章 錘與砧(續)六四七章 北線風雲再續第1081章 哈哈,第二十九師團(中)第800章 天上星,亮晶晶(下)第24章 紅軍後衛團第983章 鳴鏑第1296章 到工廠去,到農村去第1405章 空中優勢(續)第412章 浩劫(四)第29章 喋血贛江(一)第967章 發財了,發財了第547章 舉火燎天焚兇頑(五)第1443章 覆滅(三)第551章 呼呼啦啦掉鐵鳥(續)第351章 傷逝第485章 武漢上空的鷹(一)第916章 臨沂模式第1392章 對關東軍最後一戰第1354章 激戰長春(五)第185章 改編忍淚求票第456章 連雲港(三)第506章 先佔安丘(四)第639章 黑碳條第724章 拖刀計第592章 盲狙(續)第192章 襲取太原(六)第844章 不一樣的第一次長沙會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