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蒙山之陽

從高橋出發,一路北上。出尼山餘脈,渡溫涼河、過淺丘平地,越過浚河,一直抵達蒙山之陽的萬壽宮,劉一民才下令部隊停止前進。

萬壽宮故稱祭蒙祠,又稱顓臾王廟,宋代改建爲玉虛觀,明代改稱萬壽宮。舊時萬壽宮規模宏大,殿閣錯落,碑石林立,氣象非凡,是魯南道教聖地。

萬壽宮香火極旺,清代就有道士三百餘人,現在還有100餘道衆。院主是個姓郭的老道士。

見八路軍部隊到來,這郭老道一片漠然,交待道士們緊閉山門,以防兵劫。弄得劉一民看着山門直髮呆,想想這魯南名觀歷史上被日僞大肆劫掠,文物喪失殆盡,最後在戰火和動亂中幾乎化爲廢墟,後人不得不依據資料重建。劉一民就暗暗嘆氣,覺得這院主竟如此愚昧,將八路軍拒之門外。

嘆氣歸嘆氣,劉一民還是讓部隊野營。

一大早,劉一民帶着李凌風、王同生、李小帥,在萬壽宮周圍踏看地形,轉到萬壽宮西側,見此地背靠蒙山,臨蒙陽河,茂林修竹,松柏森森,奇花異草,美不勝收,清風拂面,雲氣鬱興,宛若神仙洞府一般。就對李凌風、王同生、李小帥說:“瑤光二字本身就是仙女的名字,陳瑤光冰清玉潔,姿容絕世,端的是仙女下凡。這蒙山號稱七十二峰、三十六洞天,兼有華山之險、黃山之秀,泰山之壯、長白之翠,千崖萬壑,雲海花潮,山光水色,相映成趣,一年四季,風景如畫。孔子登臨而小魯。我想,瑤光是抗日烈士,爲國爲民而戰,死的光榮!我們就在這神仙福地安葬她吧!”

說完,劉一民也不看李凌風、王同生有何反應,踩着步子丈量了方位,接過李小帥遞過來的工兵鎬,點了墓穴位置,又在墓穴周圍點了種植竹木的位置,交待李小帥組織警衛一連戰士開挖墓穴,墓室一定要用磚或石塊拱券,並要李小帥想法按標定的方位在墓周圍種植竹子、梅樹、石榴樹、桃樹、杏樹、梨樹和蘭草。

李凌風見劉一民如此做派,有點不理解,好心地提醒道:“師長,現在是打仗時期,讓烈士入土爲安、做好記號就是了。種植樹木花草的事情,是不是等以後有機會再說?”

劉一民盯着李凌風看了半天,蹦出了一句讓李凌風目瞪口呆的話:“她是我老婆!”說完,扭身就走了。

李凌風和王同生驚訝得用手捂着嘴巴,面面相覷,想不通陳瑤光怎麼會成了師長的老婆。半晌。李凌風才反映過來,對王同生說:“別楞了,特戰大隊去移植樹木,狙擊大隊去移植蘭草,還得找到附近農村買磚,實在沒有就找石匠用石頭,捎帶着找個刻碑的好匠人,要快。”

劉一民回到宿營地後,打開電臺,先給羅榮桓發報,通報了自己已從徐州返回、抵達萬壽宮的消息,並說在棗莊附近的石羊與日軍激戰,消滅日軍約600人,陳瑤光同志在戰鬥中犧牲,要羅榮桓將近期敵情電報轉發過來,並派李成毅立即護送小政和趕到萬壽宮來爲陳瑤光送行。

接着,劉一民又起草了兩封電報,一封是給主席和朱老總的,詳細彙報了赴徐州面見蔣介石、李宗仁的經過,把與蔣、李二人的談話一字不差地報告了個清清楚楚。在電報結尾,記述了陳瑤光面見蔣介石時候的態度和犧牲經過,報告了自己與陳瑤光的戀情。懇請主席抽空接見一下陳瑤光父母,並責成西安特區政府給陳瑤光父母發放撫卹金,安排合適工作。如因身體原因不能工作,請主席考慮是否給其一筆足以供應其生活的養老金,或者實行供應制。

想想自己的要求可能有點過分,劉一民就在電報中又加了一句:陳瑤光烈士的撫卹金應由財政支出,其父母贍養問題應按烈士親屬辦法辦理。如不行,由我本人和我的子女負責爲其養老。但由於我軍是供應制。個人沒有積蓄,養老金可記我借款,待勝利後實行工資制時逐月扣還。

另一封是請總部轉蔣夫人宋美齡的,在報告了陳瑤光犧牲經過後,劉一民寫道:“尊敬的蔣夫人宋美齡先生:雖然陳瑤光同志生前歷經煎熬,備受不公正待遇,所謂委座和夫人義女一事也純屬子虛烏有,但她一直對蔣夫人的關愛念念不忘,期待着這次徐州之行能面見夫人,再聆教誨。可惜造化弄人,瑤光光榮犧牲。從此天人相隔,憶之、念之、思之,音容笑貌,宛如昨天。逝者已已,我軍定當奮力殺敵,爲烈士報仇!”

發完電報,劉一民又提筆給在西安的陳瑤光父母寫了封信,報告了烈士犧牲經過,轉述了陳瑤光的最後遺言。在信中,劉一民寫道:瑤光是爲國犧牲,爲抗戰犧牲,死的光榮,死的偉大。你們失去了可愛的女兒。以後我劉一民就是你們的兒子,替瑤光給你們養老。心情不好時,可來我處暫住。我回西安時,定去看望二老。

處理完這一切,劉一民才一屁股坐到了陳瑤光的棺材前,任由兩行清淚潸然而下。

時間不長,各方面的電報就到了。主席回電說,陳瑤光同志能從戴笠派來的誘餌轉化爲堅定的八路軍戰士,說明該同志本質好,我軍教育轉化效果好。陳瑤光同志是名副其實的革命烈士,抗日英雄。至於其父母的安置問題。依照烈士遺屬對待,在西安安排住所和合適工作,已派秘書去陳瑤光父母住處佈置靈堂祭奠,不必掛念。

接下來,主席的電報就變成了必須有劉一民親自譯電的絕密電報,稱劉一民同志本人應當認真學習黨的紀律,提高自身修養,從嚴要求自己。山東根據地初創,萬事艱難,豈能沉湎於兒女私情?高級幹部應當做遵守紀律的模範,做品行修養的模範,做遵守抗日民主政府婚姻法的模範,而不是違犯黨的紀律和婚姻法。前者已有一個倪華,現在又冒出來個陳瑤光,日後還將出現何人?倪華之事情有可原,陳瑤光之事作何解釋?好在陳瑤光本質好,被轉化教育過來了,如果遇到一個陰險狡詐的女間諜,恐怕劉一民同志送命都不知道怎麼送的!陳瑤光初到時,中央爲了保護劉一民同志,杜絕敵人針對劉一民同志年輕的特點而實施的女間計,採取了許多措施,目的就是爲了杜絕可疑女性接近劉一民同志。結果劉一民同志還是和陳瑤光相戀了。警惕性呢?自律性呢?都跑哪裡去了?魯南的古人柳下惠尚知坐懷不亂,何以劉一民同志醉酒後就能亂性呢?要知道戰功大不是違犯紀律的資本,貢獻大同樣也不是違犯紀律的資本。作爲我黨在山東地區的最高負責人,作爲我軍最大的戰略集團的統帥,我黨最年輕的高級將領,劉一民同志應當從此事中吸取教訓,自省、自警、自重、自勵。此事處理完後劉一民同志應向中央詳細彙報學習和思想情況,必要時,可在戰事稍緩時,回西安面談。

朱老總的回電也是註明劉一民親譯,電報上說,多情未必不英雄,對烈士和親人最好的紀念就是多打勝仗,捷報飛來當紙錢。但劉一民同志要自省,濫情是黨的紀律所不允許的。也是違背做人基本準則的,抗日民主政府婚姻法規定婚姻自由,結婚、離婚都遵從雙方意願,但絕不容許違背婚姻道德的事情發生,特別是高級幹部。

宋美齡的電報很簡單,只說了兩句話:一是蔣委員長已將瑤光收爲義女,將向報界公佈瑤光爲國捐軀消息,激勵國人抗戰決心。二是保護不了自己的女人,可謂無能;名將之稱,徒有其表。是男人的,就將第十師團磯谷廉介中將的頭顱置於瑤光墓前,祭奠英靈。

由於宋美齡的電報是經過八路軍總部轉來的,朱老總怕劉一民感情用事,接着就又發了封電報:“仇一定要報,但不能被仇恨衝昏頭腦。”

羅榮桓接到劉一民電報後,對要李成毅護送小政和來爲陳瑤光送行不理解,想來想去,感覺這中間一定有什麼隱情。有點不放心,算了一下兩地間的距離,快馬也就是一天的路程,羅榮桓就給劉一民回電:“電悉。親送政和去萬壽宮。”

看完幾封電報,劉一民知道主席和老總之所以註明有他親譯,是保護他,不願意把批評他的話讓第二人知道,有點恨鐵不成鋼的意思,話雖然都說的很難聽,批評的很嚴厲,但處分是免了,難聽的話語中透露出的關切更加珍貴。不過這檢查怕是寫定了。

想想就知道自己主動向主席、老總報告與陳瑤光的關係是對的,就是自己不報告他們也會知道的,蔣介石身邊的劉斐就是著名的地下黨,自己又是我黨高級將領,與蔣介石交往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語,甚至包括和陳瑤光的私情,主席他們都會清清楚楚的。

至於宋美齡在電報中說的拿磯谷廉介的頭顱祭奠瑤光的事,劉一民一路上都在想,只是他不能只顧報仇而忘了自身責任,否則的話,當晚就不用撤退了,拼着戰死當場,也要把棗莊趕去的援軍和殘餘的日軍全部幹掉。

王同生來報告說,找到了刻碑的石匠,師長是不是寫個碑文,好讓石匠抓緊時間開工。

劉一民從馬背上的行囊中取出筆墨和紙,直接寫上了“愛妻陳瑤光烈士之墓”和“親密戰友劉一民敬立”的落款,想了想,瑤光算得上出淤泥而不染,堪比蓮花,就畫了一朵潔白的蓮花,交待王同生拿去讓石匠把蓮花雕刻在碑的上端。

王同生走後,劉一民寫了《陳瑤光烈士殉國記》的碑文。寫完後覺得覺得太枯燥,不滿意。想起陳瑤光唱弘一法師《離別》歌時的摸樣,就覺得自己這個只有兩夜情緣的愛人,本性上一定是天真爛漫的,一定是多才多藝的。可惜自己沒能好好的認識她,對她瞭解的太少太少。

越想越覺得自己混蛋,爲什麼要帶她去徐州呢?爲什麼非要打那一仗呢?爲什麼就沒有想起她沒有戰鬥經驗呢?想着想着,淚水止不住地又流了下來,把紙都打溼了。

要是她不跟着自己去徐州,現在她一定是在根據地裡和戰友們一起工作着。這沂蒙山的春天百花爭豔,入眼都是鋪天蓋地的綠意,她穿着軍裝,在花叢和綠色中穿梭,那豈不是一個天仙一樣的美麗的精靈?

於是劉一民提筆寫下了《白蓮花盛開在春天的魯南》的題目,接着就運筆如飛,從陳瑤光給戰士們唱《送別》寫起,用倒敘的手法,把陳瑤光如何參軍,如何與自己交往到情根深種,如何犧牲等,寫了個淋漓盡致。最後,劉一民寫道:“蓮花本來是開在夏秋之際,不但出淤泥而不染,還能給人類貢獻美、貢獻蓮蓬、蓮藕,連荷葉都能爲人們遮陰擋陽甚至於做食物的包裝,可以說是把自己的全部都貢獻給了愛生活的人們。我的愛人原本是一個出身知識分子的大學生,爲了抗日,依然投身到抗戰前線。她短暫的一生,就象蓮花一般純潔、美麗,盛開在這春天的魯南。我當努力工作,實現她的願望,早日把侵略者趕出去,讓魯南這血染的春天恢復她美麗清新的嬌姿!”

晚上,羅榮桓帶着小政和趕到了萬壽宮。

見了兒子,劉一民突然覺得後世常說的生命是美好的不再是老生常談,而是實實在在、真真切切的感受,抱着兒子親了又親。

羅榮桓看了劉一民寫的碑文,詳細詢問了當時交戰情況,見劉一民如此傷情,規勸的話就說不出口了。只好把敵情通報了一下,一是山西方面,日軍繼打通太原至大同的交通線後,掉頭南下,已攻佔了臨汾,有向運城攻擊跡象。我129師取得了神頭嶺、響堂鋪伏擊戰勝利,消滅日軍2000人。奇怪的是,敵第六師團、第八師團突然消失不見。徐州方面,今日總部轉來第五戰區通報,國軍已停止攻勢作戰,除牽制部隊外,主力開始收縮。二是我軍各旅在山東各地發展迅猛,各旅反映報名參軍的人很多,都要求重新成立新兵團,專門訓練新兵。三是後勤司令部已經勘查好了建立軍工廠的地址,利用溶洞,準備開始生產炸藥、地雷、手榴彈,復裝子彈炮彈。四是《大衆日報》的印刷廠已經開始工作,報紙試刊號出來了。

劉一民打斷了羅榮桓,詢問津浦路上有何敵情。

羅榮桓說,敵人加強了津浦線的防禦,除了以前的裝甲車巡邏和定點防守外,增加了據點密度,要害部位拉起了鐵絲網,上面還掛着鈴鐺,一碰就響。各據點也都配上了軍犬,還抽調了僞軍協助防守。這樣一來,除了強攻就沒有辦法。

劉一民一聽,就知道日軍要動手了,馬上就給主席和老總髮報:“綜合情報分析,日軍即將在徐州方向動手。判斷山西方面日軍第六師團、第八師團是秘密東掉,假如徐州戰場。可通報蔣、李。”

夜裡12點,唐星櫻帶着趙小曼、晶晶趕到了萬壽宮。

見唐星櫻到來,劉一民稍稍有點尷尬。然後就問他們怎麼來了?

唐星櫻說:“政委突然把兒子接走,我不放心,怕你出事,就趕緊來了。”

劉一民說沒什麼,是想着瑤光曾經帶過和兒,她又這麼年輕,走的時候身邊沒有親人,孤零零的。我讓和兒過來給她鞠個躬。

唐星櫻鼻子裡哼了一聲,不理劉一民,拉着趙小曼、晶晶,去把棺材打開,給陳瑤光重新擦洗了身子,換上了帶來的新軍裝,期期艾艾哭個不停。

羅榮桓不想看劉一民尷尬,就去找萬壽宮院主,想做工作讓幾個女同志和孩子住下。

唐星櫻忙乎完了,劉一民喊她過來,說她有身子了,不要在那裡忙了,坐下歇會兒。

唐星櫻嘆了口氣,幽幽地說道:“你要是顧惜我有身子,怕我辛苦,就不應該招惹人家。要是你不招惹她,按你的脾性,打仗的時候一定會讓她去後邊呆着的,也不至於就這樣犧牲。這男人啊,咋都象黑瞎子掰玉米一樣呢?見一個掰一個,掰一個扔一個。我好恨你,恨不得在你臉上劃幾道,看你還招人不招。”

劉一民也嘆了口氣:“這事有點複雜,內情不象你想的那樣。”

唐星櫻說:“那有多複雜?不就是她趁你酒醉先招惹你的麼?這事我閉着眼睛都能想出來。她是好不容易逮住了機會,你是聞風而動。我就想不通,你怎麼就那麼不經人家招惹呢?你是不是想着等回到部隊就想法把她送到別的根據地去啊?”

劉一民驚的用手指着唐星櫻:“你?你?”

唐星櫻恨恨地說:“別你你的了,當了你幾年老婆,我還不知道你肚子裡有幾根蛔蟲?我想好了,等你忙完這陣子,就把我和兒子送回西安去吧,我身子越來越不方便,在這裡只能給你添麻煩。到西安還有父母可以照顧我。”

劉一民驚異地說:“在這裡好好的,爲什麼要走?你還不相信野戰醫院的水平?”

唐星櫻眼睛裡霧濛濛地:“我愛你,喜歡你,我不想讓我男人背個作風不好的名譽。雖然你不告訴我,我也知道倪華該回來了。她那麼好的條件,爲了抗戰,爲了你,啥都不要了,我還能怎麼樣?一個陳瑤光都讓你把持不住了,倪華回來了是什麼結果還用說?難不成真的留在這裡讓別人說你有兩個妻子麼?我就那麼沒骨氣,得和別人爭一個男人麼?”說着說着就撲到劉一民懷裡哭開了,這一哭,算是打開了委屈的閘門,淚水止不住了。

劉一民頭大如鬥,怎麼哄都哄不住。最後還是羅榮桓來說做通了院主的工作,讓唐星櫻和趙小曼、晶晶帶着孩子去休息。

唐星櫻他們走後,劉一民越想越覺得自己徹底混砸了,打鬼子還不夠累?招惹這麼多的情債幹什麼?和倪華相愛,結果是逼得倪華出國三年,說不定現在還在香港被蔣介石的特務控制着。和唐星櫻相愛,結果是唐星櫻心裡始終有倪華的陰影,內心也不見得多麼幸福。這和陳瑤光產生了情緣,原想着回到部隊就把她送回西安,讓她把感情悄悄地埋在心底,結果是還沒有回到部隊她就犧牲了。這還有趙小曼和晶晶兩個丫頭死鑽牛角尖,那麼好的條件就是死活不找對象,在那裡硬等着。在自己原來那個時空,牛人們都是外面彩旗飄飄,家裡紅旗不倒,自己對感情這麼認真,除了陳瑤光這次屬於偶然走火外,自己絕對是屬於愛情忠誠型的,怎麼就擺不平呢?

想不通,劉一民乾脆就躺在地上,點了一根菸,邊吸邊數天上的星星。直到累的實在頂不住了,才閉上眼睡着了。

第二天上午,墓地一切都準備好了,劉一民去看了一下,見墓室是用規規整整的石條砌成,墓道也用石條鋪的方方正正的,四周也按自己的要求移栽了翠竹和各色果樹,墓前還移栽了一塊小草地,就下令安葬。

下葬前,劉一民作了個簡短的講話,他說:“我爲什麼把瑤光同志比喻爲蓮花呢?大家知道,瑤光同志是金陵大學的學生,因爲天生麗質,被戴笠選中,名義上是蔣夫人的乾女兒主動到我軍參軍,時機上是被作爲誘餌送到了我們部隊,送到了我身邊。在我們部隊裡,瑤光同志受到了教育,成長爲一名勇敢的八路軍戰士。在徐州的時候,蔣介石曾向我坦白,瑤光同志不是他的義女,但是他決定真正收瑤光同志當義女,記入蔣氏族譜。對於一個平民子女來說,能被蔣介石收爲義女,意味着什麼,相信同志們都清楚。但是瑤光同志當面拒絕了一國領袖的蔣委員長。她的原話是這樣說的:我原是平民子女,現在又是八路軍戰士,請蔣委員長收回成命,我沒那福氣。同志們想想,不說那公主一樣身份的誘惑了,但是在蔣介石身邊侍衛如雲、隨時隨地一聲令下就可能丟掉性命的情況下,瑤光同志敢於這樣做、這樣說,那需要多大的勇氣和膽識啊?我們八路軍就需要這樣大無畏的戰士!在我心裡,她就是那純潔的白蓮花!

同志們都是我的戰友,是我最親的人。我不否認,我和瑤光同志相愛的事情違犯了黨的紀律,也違犯了做人的準則,對不起我的家人,也辜負了同志們的信任。但是我不後悔,我爲有這樣的愛人自豪!這個事情我本來不想說的,但是我是個男人,是男人就要爲自己的行爲負責。因此,本來應該由教導師、山東局、山東軍區給烈士立碑,變成了作爲丈夫的我爲妻子立碑。爲了瑤光能儘快安葬,同志們不顧疲勞佈置墓地,盡到了戰友的責任,表達了戰友的情感。我替我逝去的愛人給同志們鞠個躬!”

說完,劉一民滿眼含淚,脫下軍帽,給排列的整整齊齊的隊伍鞠躬。

劉一民講完後,羅榮桓下令下葬。待墓堆攢起來後,向烈士墓敬獻了用花枝編成的花籃、花環,然後就是鳴槍三響。

葬禮結束後,劉一民下令部隊抓緊時間吃飯,準備出發。自己拉着兒子到了目前,對兒子說:“兒子,你記住,這裡埋着你的一個媽媽。她是一個光榮的烈士,是帶過你的親人,長大後要記得每年清明來祭奠。”

看兒子稚嫩的不住點頭,劉一民兩眼生淚,坐到地上,抽了根菸,才說:“瑤光,你就在這裡歇着吧。我以後路過這裡都會來看你。將來和兒大了,我會讓他每年都來給你燒紙。我想了,要是不帶你去徐州、不打那仗該多好?即令是回到部隊後我不要你了,把你送回西安了,你照樣可以做父母的好女兒。可是不行啊,我是軍人,是領導着十幾萬精銳的軍人,我幹什麼事情得從戰略上考慮,帶你去徐州是爲了搞統一戰線,打那個仗是因爲鬼子正在殺我們的老百姓,我是八路軍啊,我不能做縮頭烏龜啊!想不到這一打就把你傷了。你安息吧,我還得去打鬼子,等我幹掉了鬼子的第十師團,我會帶着他們師團長、旅團長、聯隊長的佩刀來祭奠你的。”

說完,劉一民哭着唱了一遍《別離》: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灑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唱到最後,劉一民的聲音簡直就象狼嚎一樣,在山野中迴盪。

唱完,劉一民站起來,一把抹去臉上的淚水,抱起兒子,大踏步向宿營地走去。

各位書友大大,看在山人熬夜的份上,投點票票吧。謝謝!

第1226章 別亦難第1373章 絕戶計第133章 東風第一枝(一)第245章 沸騰的天津(三)第1003章 雪夜篝火(續)第1448章 又是一個陷阱第131章 新年快樂(七)第1033章 整編第195章 襲取太原(九)第458章 連雲港(五)第1280章 攻克錦州第1511章 青黴素換艦隊第1567章 金蘭大戰第733章 喋血贛江(六)第105章 聚首德陽(二)第371章 輕取泰安(五)第1573章 西貢宣言第352章 蒙山之陽第1001章 醞釀第1134章 愁緒第1475章 散夥會第507章 襲佔安丘(五)第893章 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第357章 春風沉醉的夜晚第493章 武漢上空的鷹(九)第860章 強渡封鎖溝第1379章 深尾淳二(續)第94章 成都風雲(八)第744章 零敲碎打(續)第1008章 新年禮物第43章 餘韻(三)第423章 第十師團的末日(九)第1422章 溫泉驚夢第904章 摩擦起兮第917章 從中將到少尉第1125章 把我老婆放回來第1029章 誰的拳頭更硬(續)第113章 涪嘉戰役(八)第28章 再戰小水(二)第151章 天水會戰(五)第975章 左副參謀長的心事第318 章大戰序幕(二)第157章 又見紅星第294章 冀中大突圍(四)第711章 血沃冀魯邊(三)第41章 餘韻(一)第957章 憂心如焚第96章 成都風雲(十)第1014章 隕滅第88章 成都風雲(二)第871章 魯南戰役(四)第1527章 岡村寧次,久聞大名!第1395章 砸鍋賣鐵也要搞核武器第261章 冀南風雲(一)第985章 黃河夜渡第231章 襲取天津(三)第917章 從中將到少尉第1019章 泰安火車站的大火第354章 沂蒙春深(續)第391章 東望青島(一)第682章 安丘事變(四)第249章 沸騰的天津(八)第159章 馬鴻逵的禮物第578章 公審第464章 牽牛(二)第876章 魯南戰役(九)第607章 親情第834章 審讀第1155章 天皇決斷第621章 南嶽軍事會議第1140章 偷着樂第1338章 亂了方寸第36章 溪口之戰(五)第962章 攻佔石門(二)第1342章 狗皮膏藥第1416章 見死不救第1096章 漫長的一天(上)第1284章 暗夜驚魂第551章 呼呼啦啦掉鐵鳥(續)第1058章 血染漢水(二)第812章 思念第1355章 激戰長春(六)第1498章 傘兵突擊(續)第731章 喋血贛江(三)第1272章 風掃殘雲第691章 特戰對決(續)第783章 羣英會第451章 罪與功第1364章 關東軍司令官邸第1547章 內戰陰霾第1068章 鄧莊戰鬥第956章 戰局紛亂第821章 大刀向鬼子們頭上砍去(中)第1558章 樹倒猢猻散第1077章 前度王郎又重來第742章 風波(續)第1576章 交趾故地第5章 鐵流後衛尖兵連第1089章 西打東拉第1294章 大起義(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