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臨清保衛戰(一)

……發宗電報一民命令,兵團長任超然、政委李增碟司。小工兵營看管繳獲的武器彈藥,處理鬼子屍體,配合地方工作隊和區政府抓住消滅二十一師團主力的大好時機,迅速掀起河西地區根據地建設熱潮,強化民兵和村級政權建設。

主席的回電來的很快,除了祝賀教導師取得全殲日軍第二豐一師團主力外,還通報了中共山東省委發動抗日武裝起義小組建部隊、積極打擊日寇的情況。

看完電報,劉一民馬上就想起了山東省委發動起義、組建山東縱隊的歷史。再一算時間,昨天,就在教導師消滅二十一師團主力、日軍獨立混成第四旅團攻佔聊城的前一天,也就是1愣年元月舊日,在山東組徠山區,由中共山東省委發動的但徠山起義誕生的光榮部隊軍山東抗日遊擊第四支隊,在司令員洪濤、政委黎玉率領下,於寺嶺伏擊了日軍,炸燬日軍一輛汽車,消滅1銘日軍。戰果雖然不大小但卻是威名赫赫的山東縱隊打響的抗日第一槍,以後,這支部隊會在革命戰爭中發展成雄獅勁旅的。

聯想到主席一貫倡導的羣衆路線和唯物史觀,劉一民就覺得這一段時間以來,自己把精力過多地放在了軍事鬥爭上,對發動羣衆、建立牢固的抗日根據地指導的不夠。這樣下去,會讓主力部隊形成一種唯軍事觀點,時間長了勢必會造成重大損失。

自責不已的劉一民馬上給張海濤發去電報,要求東進支隊行動要迅速,進入魯中南工。區後,一要放手發動羣衆,二要緊緊依靠山東各級黨組織,支持、支援山東省委領導的各抗日部隊。

接着,劉一民伏案疾書,以《放手發動羣衆,創建堅不可摧的敵後根據地》爲題,給各旅、團和翼南、魯西根據地發去了指示電。

在電報中,劉一民寫到:“共產黨什麼都不怕。就怕脫離羣衆。我們黨的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爲了羣衆。革命鬥爭的實踐經驗告訴我們,只有密切聯繫羣衆,把我們的政策建立在組織羣衆、武裝羣衆、爲羣衆謀利益的基礎上,羣衆纔會擁護我們、支持我們,積極主動地爲我軍提供物資補給,積極主動地參軍支前,同我們一起把日本鬼子趕出中國去。反之。如果我們的政策脫離了羣衆,給羣衆帶來了損失,讓羣衆不理解、不支持,我軍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再強大的部隊也會遭受失敗。歷史教已經無情地證實了只講軍事觀點不講羣衆觀點的極大危害,因此,無論是主力部隊還是地方部隊,無論是黨的領導部門還是各支部、黨小組,都要把保護羣衆生命財產安全、讓羣衆能吃上飯、穿上衣、有地種、有屋住,讓根據地的孩子們能上學識字等,作爲工作的第一任務。各地、各縣、區、村,都要認真執行土改政策,讓羣衆在土改中翻身當家做主人,爲我們的抗日戰爭提供強大的源動力。小。

然後,劉一民規定,今後反掃蕩作戰,縣大隊、區小隊、民兵的首要任務是掩護羣衆安全轉移,利用地道、地雷開展地道戰、地雷戰,全力阻擊襲擾敵人。地方部隊的主要任務是保護根據地安全,主力部隊用於機動作戰。各部隊都要發揚紅軍傳統,作戰練之餘,配合地方政府開展羣衆工作。幫助羣衆開展生產。反掃蕩作戰結束後,根據地各部隊、各機關都要實行屯墾,建立自己的農場、養殖場,爭取實現自給自足,儘量減輕羣衆負擔。

關於政權建設。劉一民明確要求,待條件好轉小根據地村級、區級、縣級、行署政權。都必須進行選舉。區以上政府組成*人員實行“三三制。”其中共產黨員佔三分之一,非黨員的農民代表佔三分之一,非黨員的知識分子、工商業代表佔三分之一。

無論是何種階層代表,都要按照普遍、民主、平等原則,由選舉產生。無論何人。只要不投降、不反共,均可參加政府工作。各級黨組織對政府工作起領導、監督作用。

電報起草好後。羅榮桓仔細斟酌了一下,建議改爲第一次指示電,待此次反掃蕩作戰結束,認真總結後,再予以修改,做更詳細部署。

劉一民想想自己的“三三制”與歷史上我黨的“三三制。在說法上有所不同,是的需要經過實踐檢驗,就點點頭,同意裡榮桓的意見。

晚上舊點,劉一民、羅榮桓率領主力離開武官寨,連夜渡過運河,沿運河向臨清方向疾進。

這個時候的日軍將領滿腦子都是建功立業的想法,盼聳的是多打仗、打勝仗、快升官、升大官,不光是河村董急於收復臨清,他手下的大隊長們也都是這種想法。

佔領聊城後。老鬼子河村董少將一直沉浸在偷襲聊城成功的喜悅

此時已經臨近春蘋,但聊城街上空空蕩蕩的。河村董老鬼子領着一羣鬼子軍官走在大街上,滿街都回蕩着皮靴的咔咔聲。

走進範築先將軍的司令部,河村董滿面笑容,對一羣鬼子軍官說道:“諸君,我部仰承天皇浩恩,順利攻克聊城,寺內壽一伯爵已經下令表彰。不過。聊城雖被我軍攻佔,但周圍的支那抵抗勢力損失並不大。現在,第二軍西尾壽造司令官閣下命令我部迅速向臨清方向攻擊,與二十一師團在臨清會師,徹底掃蕩這一地區的抵抗武裝。諸君以爲如何?”

被偷襲成功刺激得嗷嗷叫的日軍軍官們一個個立正哈伊。

河村董滿意的看了眼軍官們,扭頭用手絹掉了一把鼻涕,這才說道:“按照西尾壽造中將命令,旅團決定留下一個中隊守備聊城,任務是掃蕩聊城縣的抵抗武裝,組建服從皇軍指揮的地方維持會和武裝。其餘部隊吃飯休整後,立即向臨清快速攻擊前進,爭取在二十一師團到達前攻佔聊城!”

鬼子軍安們又是一陣哈伊。

也難怪河村董如此狂妄,歷史上日軍佔領聊城後留下的守備兵力就很少,主要依靠漢奸來維猜談貽。民間就有八個鬼子兩千漢奸的說法。意思就是有段阿間以聊城的鬼子只有八個人,而幫助鬼子實現統治的漢奸就有兩千多。

鬼子軍官們退下去準備後,河村董叫來了留守聊城的鬼子中隊長,命令他在大部隊走後,立即組織擁護日華親善的朋友,籌建聊城縣各級維持會,然後四處張貼安民告示,宣傳皇軍建設大東亞共榮圈的目的是把中國人從蔣介石政府黑暗統治中解放出來,日華親善才是改變中國現狀的唯一出路。同時,要利用維持會四處遊說,勸降各路地方勢力武裝,把他們改造後編入大日本皇軍協同軍。

河村董老鬼子之所以這樣安排,是因爲他在濟南拜訪特務機關長中野英光的時候,從中野英光介紹的情況中知道了了山東地方勢力的有關情況。

民國時候,山東土匪倡檄。爲了消滅土匪,地方政權大力組織各類地方民團,民間也組織保村護莊的各類民團組織。這些地方武裝在平時除了剿匪還可以維持治安,缺點是角色轉換過快。局面穩定的時候是民團,局面亂的時候很容易爲地方勢力控制小有的甚至時而是土匪,時而是民團。

現在的魯西地區就是局面失控的時候,範築先將軍網剛殉國,羣龍無首,日軍此時勸降地方勢力,從時機上講,把握的是很準的。

河村董說的口話燥,無奈這個豬頭一樣的鬼子中隊長沒有他那樣的政治眼光,聽的似懂非懂。

河村董見自己的部下滿臉懵懂,強忍住打耳光的衝動。嘆了口氣,給中野英光發報。要求他派精通漢語、熟悉山東情況的高級特務到聊城來幫助組建地方政權和武裝。

安排好聊城守備事宜後,河村董率領獨立混成第四旅團主力,故技重施,向臨清殺去。

狂妄自大、立功心切的河村董想不到,臨清不是聊城。這一去,八千鬼子就要隨着他魂歸東瀛找天照大神去報到了。

臨清之名始於後趙,取臨近清河之意。

臨清是運河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境內有中國古代八大鈔關一的運河鈔關、舍利寶塔、清真寺、鰲頭礬等風景名勝。

著名的《金瓶梅》的故事發生背景地就在臨清。書中提到的臨清鈔關、土止。、晏公廟、沙河、臨清閘現在還存在,飲食中如溫面等也仍然保留,還有書中提到的獅貓,更是臨清特有的物產。

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是英雄傳奇,《西遊記》是神話玄幻,《紅樓夢》描寫的也是貴族生活,這些內容都與督通百姓相去很遠。真正描寫、反映市井生活的。《金瓶梅》是當之無愧的第一部。它的偉大也就在這裡。該書雖然歷史上絕大部分時間都是禁書,也確實充斥着大量的色*情描寫,但拋開低級趣味的色*情描寫,該書實在是一幅不可多得的古人市民世俗生活的真實畫卷,尤其是對當時風俗和日常生活的描寫,讀來讓人宛如置身其中。

豫劇《陳三兩》的故事絕大多數中國人都耳熟能詳,滿腹才情、悽苦無比的奇女子陳三兩的形象以及她的遭遇,自從流傳開來就被一代代中國人傳誦。這個故事就發生在臨清。不過,由於劇作《陳三兩》爲了突出感染力,將陳三兩塑造成了一個淪入風塵的女子,臨清人認爲違背了生活真實,一直拒絕在本地上演該劇。

武辦學的故事也發生在臨清周圍地區。後世平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對武非常推崇。強調有教無類,他自編的小學教材第一冊的第一篇課文就是“來、來、來,我們來上學法、去、去,大家去讀書

“北京城上有臨清。”說的就是以“敲之有聲。斷之無孔,不鹼不蝕”爲特點的臨清貢磚,是明清兩代北京城牆、皇宮建築的主要原材料。

原來,臨清處於黃河衝擊平原上,土質是“一層膠泥一層沙”的“蓮花土小”用這種土質燒造出來的磚抗壓、抗鹼、耐磨,“硬比金石,聲如青銅。”加上臨清靠近運河,水運發達,離京城較近,明朝初年,程十爺等一批工匠奉旨從安徽到臨清燒造貢磚,在運河兩岸建造了許多“馬蹄窯。”歷經七十二道工藝,燒製出了重五十斤的大青磚和“九斤頭小,磚。用於北京城建設。朝廷因此在臨清設立了“工部營緩分司小”統一管理貢磚燒製事務,臨清因此變成了享譽全國的“貢磚之

臨清是美再的。但在日寇的鐵蹄下,臨清也和華北大多數城市一樣,在呻吟、在抗爭。

舊歹月。日軍從邪臺出發,攻佔了臨清。後來,由於教導師襲佔天津,日軍各部隊緊急集結,向天津進發,只留下崔培德指揮的的名“大日本皇軍協同軍”駐守臨清。教導師成立魯西軍區後,教二旅迅速佔領了臨清。消滅了崔培德的皇協軍,成立了臨清抗日民主政府,在臨清十個區掀起了抗日高氵朝。

教導師主力北上消夾日軍二十一師團的短短几天時間,臨清的形勢就發生了變化,那些被教導師主力逼走的地方勢力以爲八路軍不回來了,馬上就捲土重來,竟然不顧臨清抗日民主政府和縣大隊警告,佔據了臨清東部地區。這樣,小小的臨清形勢就變得異常複雜。

元月日早上6點半,正在威縣準備東進山東的教五旅接到了劉一民向臨清集中的電令。旅長洪超遠、政委胡雪融馬上就動員部隊,開始分路隱蔽行動。經過一天行軍,到達了下堡寺一線,與正在這裡活動的區區政府和區小隊取得了聯繫。

晚上6點多。洪超遠又一次接到劉一真電令,要求進入臨清後嚴格實施堅壁清野,固守臨清,並通報了聊城失守、範築先殉國的情況。

洪超遠馬上意識到,日軍獨立混成第四旅團隨時可能向臨清方向殺來。而此時臨清縣城除了魯西軍區新組建的臨清縣抗日民主政府和縣大隊外,沒有主力部隊,一旦鬼子殺來,馬上就會破城。因,沽劫迄嚴令各部隊蘇服疲勞。在區小隊引導下。古即渡告飛引。控制縣城,命令偵察連兵分幾路連夜向聊城方向偵查,命令騎兵營沿公路趕往劉垓子佈防。

臨清城裡此時已經是愁雲一片。從聊城撤下來的第六游擊區的部隊涌進了縣城,開始向縣長史到光要錢要糧,弄得史烈光恨不得把這些部隊繳械,可惜主力部隊不在這裡,僅憑一個縣大隊和一些區小隊、民兵是解決不了這些潰兵一樣的部隊的。

從聊城撤下來的中共魯西特委書記張霜之和臨清縣委書記李蔡元、縣長史烈光接頭後。告訴二人,已經將範築先犧牲和聊城失守的消息報告了北方局、八路軍總部和中央。經中央授權,向我軍隱蔽在翼南的主力教導師領導做了彙報,相信首長們會迅速處置的。不過,在主力到來之前必須得想法穩住這些部隊,加強城防。不然的話,日軍一旦來攻,這些部隊很可能逃跑,甚至在逃跑前洗劫地方。

李蔡元、史烈光一聽,覺得必須馬上來取措施,就和張霜之商量着是不是讓縣大隊、十支隊迅速控制縣城各要點小動員範築先部我黨掌握的力量,配合縣大隊行動,將那些有土匪背景的武裝繳械。然後集中力量部署城防,準備防備日軍襲擊。

張霜之聽後搖了搖頭,對史烈光說道:“我與範築先將軍接觸時間比較長,對他改編的這些部隊瞭解一些。範將軍活着的時候好辦,有他這面旗幟在,容易聚沙成堆。現在旗倒了,沙堆就變成了流沙。除非有我們的主力部隊在,否則憑我們的力量是不可能整編這些部隊

兩個人正在商量的時候,通信員跑進來報告說小第一路軍司令王來賢和第十六支隊司令吉占鰲的部隊在城內打開了。

張霜之聽後氣的火冒三丈,要不是王來賢第一路民軍不戰而逃,範築先將軍還犧牲不了呢!現在倒好,逃兵反而有理了,進了臨清城不說。還要要錢要糧。竟然不顧日軍進逼,在城內火併,簡直是反了!

不等張霜之發火。史烈光早就一蹦多高,一疊聲地命令縣大隊集合、十支隊集合。掏出手槍就要帶部隊去武力解決第一路民軍和十六支隊。

張霜之見史烈光馬上就要行動,心裡一驚,知道自己衝動了,連忙拉住史烈光,要他冷靜一下,現在臨清城裡我軍力量太弱,縣大隊、十支隊加到一起也不到1勸人,兩支隊伍都是新部隊。如何能是上萬人的第一路民軍和互功人的十六支隊的對還可以起牽制作用,要是一打,很可能讓這兩支部隊聯起手來,把臨清給徹底佔了。此事只能智取,不能貿然行事。

聽了張霜之的話。史烈光氣的不行,把手槍往桌子上一撂,恨恨地說道:“好!好!這王來賢和吉占鰲真他孃的有種,不去打日本鬼子,竟然跑到臨清鬧事。我倒要看看,等我們教二旅回來的時候,這幫傢伙知道不知道死字怎麼寫!”

張霜之此時已經冷靜了,對史烈光兌:“你留在這裡掌握部隊,守住縣政府和城門。我去會會他們。

無論如何不能讓他們在臨清城裡胡鬧,日軍說不定很快就會到,現在可不是打內戰的時候。

史烈光擔心張霜之的安全,提出讓張霜之留下掌握部隊,他去找王來賢和吉占鰲,讓他們停止爭鬥。

張霜之考慮自己是魯西北特委的,對教導師創建的魯西區情況不熟,加上魯西區領導都隨主力北上了,這裡離不開史烈光,就說:“不要爭了,你在這裡指揮,我去找他們。要記住,無論出現什麼情況都要冷靜,爭取拖到我們主力趕到

說完,張霜毛帶着警衛員就出門了。

這王來賢是館陶縣路橋北榆林人。自小遊手好閒。長大後就拉桿子做了土匪,雙手沾滿老百姓的鮮血。“七七。事變後,王來賢與王金甲、吳作修共同盤據在館陶四區和曲周東目寨一帶,自稱華北抗日義勇軍,利用羽軍撤退時截獲的鬆槍力挺機槍、十餘門大炮和擲彈筒及其他武器,很快發展起來,現在已編有七個團,一個炮兵團,一個手槍營,號稱萬人。1叨年臘月初七,王來賢帶着數千人到了趙莊村,親手執鍘刀將村民曹德鋒一家口人鍘死,當時曹德鋒的妻子正懷孕,也死在了王匪手下。這一天。王來賢在趙莊村共殺害羣,打傷引人。

範築先堅守魯西北抗日後,多次派人做王來賢的工作,動員他抗日。最後達成協議。由第六遊擊司令部將王部編爲第一路民軍,委任王來賢爲司令。

歷史上,王來賢部主力被我軍主力六八八團和十支隊消滅,王來賢本人於1吻年投降日軍做了漢奸。解放後,王來賢逃到北京賣菜做生意,被抓住後押回館陶縣槍斃。

吉占鰲也是慣匪出身,靠打着抗日義勇軍的旗號把部隊發展到了弛人。這支部隊被範築先收編爲山東抗日遊擊第十六支隊後,軍事上歸範築先將軍的第六遊擊司令部指揮,政治上歸我黨魯西北特委政治部領導,司令吉占鰲,政治部主任孟承文,副主任丁子元,參謀長田琴臣。

歷史上範築先殉國後,他收編的各支隊除了我黨直接掌握髮展的十支隊外,其他部隊大多數都經歷了被國民黨收編然後投降當漢奸的歷程,使魯西北抗戰形勢進一步惡化。

各位書友大大,山人沒有想到這次出差竟然這麼久,心急如焚,但沒有辦法。因爲出差中間工作繁重,帶着筆記本電腦也無法創作,對不起大家。山人在這裡給大家鞠躬敬禮!“敬禮!”

請朋友們放心。山人一定處理好工作和創作的關係,讓紅星走的更穩。本書一定完本,絕無太監可能!請朋友們繼續支持!

第二更晚上1點左右發。謝謝大家!

第690章 特戰對決第22章 一等紅星獎章第287章 臨清保衛戰(六)第957章 憂心如焚第606章 彙報(續)第1373章 絕戶計第994章 狂瀾第311章 揮師東進(二)第676章 青龍集(續)第1565章 金蘭大戰第527章 四方震驚(續)第926章 清清蒙陽河(續)第1337章 夜色沉沉(續)第1009章 新年禮物(續)第1190章 海上早晨 爲盟主歐陽&晶晶賀第1227章 寺內壽一發威第72章 遵義會議(三)第563章 破城(二)第402章 暴風雨之前(一)第710章 血沃冀魯邊(二)第443章 周村血戰(九)第781章 江上數峰青第1135章 技術性處理第848章 正太商行血案第1273章 我已進入瀋陽第107章 涪嘉戰役(二)第622章 南嶽軍事會議(續)第1409章 奪橋第1478章 一聲嘆息(續)第1360章 激戰長春(十一)第1483章 灤河大戰(一)第385章 魯中戰役(八)第870章 魯南戰役(三)第1543章 山東解放第1024章 虎穴覓蹤(續)第929章 求證第598章 卻敵第722章 拖刀計第901章 磁窯殲敵第207章 無能的板垣(二)第814章 參議院演講第644章 魚兒咬鉤了(續)第1018章 徜徉在鬼子重兵中(下)第1226章 別亦難第498章 向北出擊(一)第359章 橫掃魯東南(二)第1353章 激戰長春(四)第1545章 美麗的庫頁島(續)第1448章 又是一個陷阱第532章 三疊浪(一)第154章 回師(三)第148章 天水會戰(二)第431章 隴海路之夜(二)第1296章 到工廠去,到農村去第350章 應對第378章 魯中戰役(一)第931章 不同意見第1106章 誅殺第605章 彙報第709章 血沃冀魯邊(一)第27章 再戰小水(一)第1365章 國家利益至上第1215章 無恥的一個日子(續)第1306章 瀋陽大轟炸(續)第600章 又見閻老西第1565章 金蘭大戰第948章 魯西南之戰(六)第682章 安丘事變(四)第599章 古賢第1314章 山田乙三的決心第862章 老子是沈南塘第631章 日軍的宣傳戰第885章 媽拉巴子是免票第1537章 慶功酒第1527章 岡村寧次,久聞大名!第535章 青州戰記(二)第517章 一九三八年的斬首戰(四)第1299章 魂兮歸來第1483章 灤河大戰(一)第83章 宜賓(一)第803章 抗日山第1011章 雷霆萬鈞(續)第342章 血色臺兒莊(二)第1099章 戰場起義第631章 日軍的宣傳戰第111章 涪嘉戰役(六)第580章 公審第1237章 春風沉醉的晚上第1067章 化整爲零第668章 近衛辭職第739章 論黨內民主第1086章 娘子關第12章 彭總的笑容(二)第902章 磁窯殲敵(續)第180章 發展(四)第606章 彙報(續)第544章 舉火燎天焚兇頑(二)第522章 襲佔徐州機場(續)第285章 臨清保衛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