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7章 炸鍋了

八路軍在旅順、大連、金州一開打,日軍內部就炸鍋了!

關東防衛軍司令官安井藤治中將任第二師團師團長的時候,曾經兩次參與日軍重兵集團掃蕩山東的作戰,對山東八路軍的作戰特點有一定了解。因此,當他接到旅順守備司令部司令官小林海軍中將的報告後,馬上就意識到是劉一民部到旅順了。只不過他短時間內還弄不清是劉一民的主力部隊到了旅順還是一直隱匿在東北的劉一民部的精銳戰隊到了旅順。因爲他知道,劉一民最擅長以小精銳戰隊僞裝皇軍攻擊重要目標,石井部隊、松岡洋右外相都是葬送在這支小部隊手中的。

想起這支魔鬼一樣的精銳戰隊,安井藤治就恨的牙直癢,嚴令小林海軍中將不惜一切代價、務必將襲佔旅順車站的八路軍全部消滅。

安井藤治這年已經57歲了,五短身材,八字鬍,典型的日本人的長相。諾門罕會戰後,他升任第六軍司令官,重建第六軍,第二十三師團之所以能夠重建並由警備師團變成精銳的機械化師團,就是他努力的結果。本來,歷史上這個時候他已經編入預備役了,回日本去當什麼勞什子“東京大翼贊壯年團”團長去了。現在情況不同了,侵華日軍傷亡慘重,高級將領也死傷過多,57歲的安井藤治不能轉入預備役了,從第六軍司令官調任關東防衛軍司令官,接替山下奉文,好讓正當壯年的山下奉文到太平洋戰場上去爲天皇衝鋒陷陣。

安井藤治經驗豐富,等大連、金州都報告火車站被控制,和八路軍開始交戰後。安井藤治馬上就意識到這不是什麼八路軍小精銳戰隊在偷襲。而是山東的劉一民部派部隊到膠東半島來了。再一聯想到劉一民曾經襲占上海,把十三軍司令官澤田茂活捉了,安井藤治一下子就明白了,劉一民這是有大動作,昨天的飛機轟炸現在看起來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劉一民爲進入遼東掃清障礙。

安井藤治有一點想不通,那就是劉一民剛完成冬季攻勢作戰,岡村寧次大將正調集重兵在山東圍剿呢,連關東軍的第一師團、第七師團、第九師團都增援山東戰場去了。劉一民的部隊突然出現在遼東半島幹什麼?是爲了吸引增援山東的關東軍精銳師團回援、減輕山東壓力呢,還是他乘虛而入、藉着關東軍兵力分散來襲佔滿洲腹地來了?或者是乘虛來攻佔大連、掠奪大連的物資設備呢?

這三種答案,安井藤治更傾向於第三個,那就是劉一民故技重施,乘虛來掠奪大連的物資來了。因爲這一條實際上是一石二鳥之計,既可以掠奪大連的物資,又可以迫使第一師團、第七師團、第九師團回援,一舉兩得。暗和支那兵法中說的圍魏救趙和攻敵之必救的道理。

至於第二個答案。安井藤治自己想想都覺得不可能,因爲雖然滿洲腹地日軍兵力空虛,但關東軍加上滿洲國防軍,百萬兵力。劉一民如果真是認爲滿洲腹地空虛,想來攻佔滿洲,那正好,強大的關東軍會把他徹底消滅在滿洲大地的。當年義勇軍鬧騰的那麼厲害,不是很快就煙消雲散了麼?**的抗聯一開始也是號稱多少個軍。現在不是也不見蹤影了麼?

安井藤治認爲日軍對東北的統治是最切實有效的,東北人已經認可日軍的統治了,劉一民這個時候再妄想來搶佔滿洲腹地,那純粹是自尋死路。最起碼,滿洲老百姓不會配合和支持他的。

安井藤治老鬼子的這個想法,代表了在東北的日本人大多數人的想法,他們還想着繼續向東北移民。把東北人口構成改變,徹底把東北日本化呢!象大連,70萬人口,中國人佔50萬,日本人都已經有20萬了。當年日本人之所以在皇姑屯炸死張作霖,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張作霖支持關內人口向關外轉移,每年闖關東的中國人達到100萬,這與關東軍從日本本土大力向關東州乃至全東北移民的計劃直接對抗。成了日本人霸佔東北的絆腳石!

至於八路軍爲什麼只是攻佔了金州、大連、旅順火車站,以安井藤治的經驗一眼就看穿了,那是八路軍的先頭部隊到金州後利用了南滿鐵路,快速南下大連、旅順,因爲兵力有限,只能襲佔火車站,企圖固守火車站,等候主力到達。

這樣一來,安井藤治心裡就有了主意,那就是必須迅速消滅襲佔金州、大連、旅順火車站的八路軍,然後迎擊八路軍登陸部隊,將其殲滅在遼東半島。

因此,安井藤治在嚴令旅順、大連、金州守軍不惜一切代價消滅襲佔車站的八路軍的同時,命令瀋陽、遼陽等地的日僞軍集結,準備南下關東州,配合關東州部隊擊敗劉一民的登陸部隊。

不過,茲事體大,安井藤治不敢自專,第一時間就向關東軍司令部報告,稱金州火車站、大連火車站、旅順火車站被僞裝皇軍的八路軍攻佔,已經命令駐軍全力圍殲。然後,安井藤治把自己的判斷和準備調集瀋陽、遼陽等地駐軍和滿洲國防軍南下關東州作戰的計劃也報告了關東軍司令部,請求批准。

這個時候,安井藤治還沒有接到山海關、錦州方向發現八路軍大部隊的報告呢,也沒有接到八路軍主力在膠東半島各地展開的報告,還沉浸在自己的臆想和判斷中呢。要是他接到這些報告,恐怕當時就傻臉了。

劉一民作戰,首重奇襲。因此,八路軍各部隊早已養成了習慣,奔襲途中首先是切斷日僞軍的電話線,然後就是實行異常嚴格的戒嚴措施。這麼大規模的行動,左葉都已經在旅順鬧翻天了,安井藤治竟然沒有接到其它方面的報告。主要原因是八路軍所過之處,後續部隊都把沿途集鎮、大屯裡的日僞官員、警察給控制起來了,就地監押或帶着走。日軍自然是得不到消息了。當然。這也只是權宜之計。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日軍很快就會發覺的。畢竟八路軍不可能把沿途的日僞官員、警察、漢奸抓完。

其實,安井藤治只要派飛機偵察一下就什麼都清楚了。可惜他現在沒有飛機,關東軍第二飛行集團的飛機已經被八路軍摧毀了,雖然梅津美治郎大將已經嚴令航空集團迅速給第二飛行集團補充飛機,但那也絕不是一天之內就能完成的。安井藤治無飛機可派。

安井藤治的電報到關東軍司令部的時候,關東軍司令部也已經接到了旅順的小林海軍中將的電報,而且已經下令小林海軍中將集中力量殲滅襲佔火車站的八路軍。

關東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大將身兼數職,既是關東軍司令官。還是日本駐滿洲國特命全權大使,也是關東州的最高長官。

接到小林海軍中將的電報後,梅津美治郎就已經坐不住了,他也在思考劉一民到底要幹什麼。

梅津美治郎本身就是一個狠如狼、狡如狐、外表文質彬彬的傢伙了,他的新任參謀長吉本貞一中將也不含糊,那也是個老牌特務頭子。這兩個人遇到一起,那纔是狐狸配豺狼、一丘之貉呢!

梅津美治郎比安井藤治想的更深,因爲他是關東軍司令官。對關東軍的情況最清楚。表面上看。關東軍現在兵強馬壯,但是梅津美治郎心裡明白,與關東軍實際控制的地盤相比,這點兵力根本不夠用,只能是分兵把守,根本就抽不出足夠的機動作戰兵力。而且,第一師團、第七師團、第九師團遠在山東,第二師團、第十六師團又被抽調到了東南亞。關東軍現在能稱得上精銳的師團也只有第三軍的十二師團、第五軍的第十一師團、第二十四師團、第一一六師團、第六軍的第二十三師團和戰車第二師團。第二十八師團、第三十師團戰鬥力、第五十七師團戰鬥力還差強人意,象第20軍的第71師團和關東防衛軍的第52師團,純粹是沒有任何戰鬥經驗的新編師團,戰鬥力恐怕連國境守備隊、獨立守備隊都比不上,離上戰場獨當一面還差得遠呢!

梅津美治郎就想,萬一劉一民就是窺到關東軍兵力分散、兵力不足的弱點,悍然攻擊滿洲腹地。以關東防衛軍的實力,根本就擋不住。說不定半月之內劉一民就有可能席捲關東州以及遼東地區,甚至是拿下瀋陽。那樣子的話,恐怕就真的危險了。局面真要惡化到那種程度,恐怕就再調支援山東作戰的三個精銳師團和第三軍、第五軍主力回援就來不及了。

梅津美治郎徵詢吉本貞一的看法,吉本貞一也認爲事情很複雜,當務之急是必須儘快弄清楚八路軍登陸遼東半島的兵力有多少,都在向什麼地方進軍。只有弄清楚了這些,才能下決斷。萬萬不可靠推理判斷來做決定,事實上劉一民的每一次行動都超出了中國派遣軍的意料,那是神出鬼沒。遇上劉一民這樣兇殘狡猾的對手,不弄清情況就盲目下結論,非吃大虧不可!

不等梅津美治郎和吉本貞一拿出切實可行的應對辦法,安井藤治的第二封緊急電報就到了,報告八路軍佔領了金州城,正與回援金州城的金州灣守備部隊激戰。

這一下讓梅津美治郎再也坐不住了。他清楚的很,只要攻佔了金州,大連、旅順就成了死地,日軍侵佔並經營了幾十年的關東州就完了。八路軍只要佔領了大連,就等於是佔領了關東軍最大的製造基地,造船廠、煉油廠、紡織廠等等,都會落入八路軍的手中。不要說八路軍以關東州爲基地獲得充足的補給並進而向北進攻了,就是劉一民象在天津、青島、上海那樣把大連搬運一空,就夠關東軍喝一壺的了。搞不好關東軍會變得象華北方面軍、華中的十三軍、十一軍一樣,成窮光蛋了!

梅津美治郎一刻都不怠慢,馬上給大本營去電,以非常激烈的言辭指責中國派遣軍作戰不力,導致山東的八路軍劉一民部偷襲關東州,要求緊急抽調第四、第五飛行集團迅速返回東北,協助關東軍作戰;要求華北方面軍的第三飛行集團立即派出能夠出動的所有戰機,到關東州偵查敵情,轟炸八路軍,協助守軍奪回被八路軍佔領的金州城、大連火車站和旅順火車站;要求大本營立即命令在山東作戰的第一師團、第七師團、第九師團迅速返回東北,增援關東防衛軍作戰;要求大本營迅速調派艦隊,到旅順港支援作戰。

似乎生怕大本營不重視,梅津美治郎命令吉本貞一每隔半個小時給大本營發一次電報,註明十萬火急,立等迴音。

發完給大本營的電報後,梅津美治郎不用電臺了,而是要通了關東防衛軍司令官安井藤治中將的電話,命令他調集瀋陽、遼陽地區的駐軍和滿洲國防軍,迅速向遼陽一線集結,構築堅固防線,做好南下支援作戰的準備,等候進一步命令。

梅津美治郎這個人比安井藤治狡猾的多的多,他是怕萬一是劉一民率主力部隊攻擊關東州,安井藤治率領部隊南下撞上劉一民的槍口。梅津美治郎雖然在山西與八路軍多次交手,但是從沒有與劉一民部交過手,他知道劉一民部之所以能把第八師團、第十師團、第十四師團和那麼多的師團、旅團殲滅,拿下安井藤治的52師團和那些守備隊、獨立旅團就不成問題。他要弄清情況後再做詳細部署。

緊接着,安井藤治下令第三軍、第四軍、第五軍、第六軍、第二十軍立即動員,做好抽調部隊回援關東州的準備。

各位書友大大:今天三更求票,明天繼續爆發,請各位多多投票支持!

第593章 愁雲密佈第742章 風波(續)第1241章 長空鏖兵(續)第224章 不一樣的南京保衛戰(五)第1084章 沂蒙小調第327章 津浦路之戰(五)第316章 揮師東進(七)第149章 天水會戰(三)第865章 糾結的多田駿第256章 一九三八年的元旦(五)第877章 由他去吧第71章 遵義會議(二)第728章 四月攻勢第1219章 佈局東北第1370章 五個堅持第1358章 激戰長春(九)第615章 回家(續)第374章 危局(三)第987章 驅虎入籠(續)第1551章 針鋒相對(續)第262章 冀南風雲(三)第1331章 鬆遼戰役(六)第329章 徂徠會議(續)第1237章 春風沉醉的晚上第46章 中央警衛師(一)第845章 不一樣的第一次長沙會戰(中)第1481章 風起冀東第81章 古藺(二)第746章 高敬亭事件第1342章 狗皮膏藥第1491章 戰場視察第187章 襲佔太原(一)第962章 攻佔石門(二)第789章 於、沈來訪第498章 向北出擊(一)第59章 清溪鎮大捷(二)第358章 橫掃魯東南(一)第801章 心傷第299章 詭譎(二)第780章 西尾壽造再次登場第291章 冀中大突圍(一)第291章 冀中大突圍(一)第232章 襲取天津(四)六八七章 小年夜再續第1053章 憂心如焚第1244章 站在遼東大地上第267章 綢繆(三)第8章 湘江岸邊(一)第1346章 攻入長春第1028章 誰的拳頭更硬第650章 文武之道第178章 發展(二)第1430章 輕取吉林城第1289章 帥府軼事第672章 烈火陣第438章 周村血戰(四)第1540章 大進軍第37章 溪口之戰(六)第16章 兵臨通道(一)第211章 晉祠(四)第1536章 晉綏一統第1013章 格殺令第760章 搞摩擦者死第406章 坊子夜話(一)第1144章 博弈(續)第996章 潰敗第726章 談藝續第1097章 漫長的一天(中)第1565章 金蘭大戰第412章 浩劫(四)第999章 三件大事第900章 潰逃忍淚求票第1310章 計劃轟炸日本第1518章 一戰定華北(四)第284章 臨清保衛戰(三)第582章 戰地通訊第531章 來的早,死的快第1126章 佳人遠行第1433章 追窮寇(續)第1399章 鮮血染紅的夜晚(續)第1076章 聞風而逃第879章 日本救國軍的處女戰第460章 連雲港(七)第744章 武藤章的反思第1457章 三千里江山第628章 汪精衛跑了第205章 板垣的算盤第1529章 租賃艦隊第990章 冰火兩重天第463章 牽牛(一)第1130章 海軍學校和海防支隊第903章 華北治安“八條共識”第985章 黃河夜渡第1141章 警告第1067章 化整爲零第1081章 哈哈,第二十九師團(中)第1014章 隕滅第722章 拖刀計第871章 魯南戰役(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