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0章 哈哈,第二十九師團(上)

ps:祝賀重生之紅星傳奇重登歷史軍事類月票榜!

臨沂‘蒙’‘陰’新泰,路轉峰迴石怪,一片好風景,七十二崮堪愛。

‘蒙’‘陰’因位於‘蒙’山之‘陰’而得名。縣境內地勢南北高中間低,南部是山,‘蒙’山七十二峰;北部是崮,‘蒙’山七十二崮。

‘蒙’‘陰’自古就有“四塞之固”的稱號,意思是‘蒙’‘陰’四面因山阻隔,對外界的堵塞固若金湯。

‘蒙’山背‘陰’,土厚樹茂,山綠水清,鍾靈毓秀,是天然的森林氧吧;縣境北部多崮地區,土瘠草稀,‘裸’巖堆疊,只能生長耐旱作物,婆娘腚大一點的地方,山民們都扣扣索索地種上豆子、高粱。

南部‘蒙’山之‘陰’的鐘靈毓秀和北部多崮的苦焦,滋養着一代一代‘蒙’‘陰’兒‘女’。秦始皇時修長城、造‘毛’筆的大將‘蒙’恬祖籍就在這裡,沂‘蒙’三聖書聖王羲之、智聖諸葛亮、算聖劉洪中的發明珠算的劉洪也是‘蒙’‘陰’人。

‘蒙’‘陰’人說話剛硬,吐字多發入聲,末尾腔調向下,就象山裡漢子用鐵鎬刨石,字字砸地成坑。外地人初來咋到,對方說話慢一點還能聽懂,如果對方說快了,就會覺得‘蒙’‘陰’話似乎是另外一種語言一樣。比如‘蒙’‘陰’人把“地方”說成“捻兒”,把“看”說成“瞭”,“很好”說成“相好”,“做”不叫做,而是揍,“做啥哩”就是“揍啥哩”。

‘蒙’‘陰’人稱呼長輩也與別處不同,稱父親爲“爺”,稱祖父爲“老爺”,稱曾祖父爲“老老爺”,稱外公爲“姥爺”,外婆爲“姥娘”。

一年之中,‘蒙’‘陰’人最注重的是八月十五中秋節和‘春’節這兩個節日,富裕人家殺豬宰羊,窮人也得提着煎餅籃子去出‘門’串親戚。這裡面還有個講究,由於‘蒙’‘陰’北部多崮地區苦焦,既不能種稻子也很少種小麥,吃食以雜糧爲主,‘蒙’‘陰’人的主食就是煎餅。小米煎餅、高粱煎餅,不一而足。煎餅夾大蔥,是‘蒙’‘陰’漢子的最愛。吃的時間長了,嘴巴的咬嚼功能強大,‘蒙’‘陰’城裡竟然沒有牙醫。誰家的姑娘如果能攤又薄又香的煎餅,那就是小夥們追求的對象。在‘蒙’‘陰’漢子的眼裡,攤一手又薄又勻不散香的好煎餅比長的漂亮和會做‘女’紅重要的多的多。

民居建築風格也和他鄉不同,住屋多依山而造,背山面水,院‘門’兩扇對開,家居以堂屋爲正房,或東或西或東西兩面皆有配房,富裕人家是石牆、起脊、扣瓦,窮苦人家是石牆茅草頂,廚房一般在院子的東北角,茅廁在西南角,院開東南‘門’或西南‘門’,‘門’前慣常植翠竹、櫻桃、石榴、杏或者各‘色’‘花’木。這樣的居住環境,如果有秀才路過,可能就會‘吟’誦白居易的詩:“地僻‘門’深少送迎,披衣閒坐養幽情。秋庭不掃攜藤杖,閒踏梧桐黃葉行。”

戰‘亂’年代,沒有什麼世外桃源。地處南北‘蒙’山之間,東達魯東南、西至泰安、濟南,四塞之固的‘蒙’‘陰’戰略位置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劉黑七匪幫橫行沂‘蒙’山區的時候,‘蒙’‘陰’人把大股土匪叫響馬,把小股劫道剪徑的土匪叫光棍。爲了對抗響馬和光棍,鄉民們就在五、六百米高的崮頂上用石塊砌成圍牆,叫做圍子。一旦遇到土匪或兵禍,老百姓就牽着牛羊、攜兒帶‘女’上崮頂的圍子裡裡躲避。萬一不幸圍子被攻破,又會成爲土匪的營寨。

耕地少,又有匪禍橫行,‘蒙’‘陰’人闖關東的、逃荒要飯的就特別多。

抗戰爆發後,日軍爲了攻打臨沂,攻佔了‘蒙’‘陰’。後來,八路軍來了,消滅了佔領‘蒙’‘陰’的日僞軍,掃清了土匪,‘蒙’‘陰’成了根據地。八路軍在‘蒙’‘陰’城成立了抗日民主政fǔ,舉辦幹部培訓班,又進行民主選舉,成立區政fǔ,選舉坑日村長,組織訓練民兵,指導老鄉們搞一年兩熟耕作法,大力推廣種植‘玉’米、紅薯等耐旱高產作物,宣傳植樹造林,‘蒙’‘陰’歷史上第一次沒有出現‘春’荒二三月的時候大規模饑民闖關東和外出逃荒顯現。

好景不長,小鬼子連續對魯中南根據地發動大掃‘蕩’,‘蒙’‘陰’人民再次陷入了災難之中。但是,日寇的兇焰沒有嚇到‘蒙’山兒‘女’,在八路軍的指揮下,組織起民兵隊、遊擊小組,同小鬼子展開了殊死搏鬥。‘蒙’‘陰’最大的地主、被韓復渠槍斃的早起共產黨人劉曉浦、劉一夢的家、垛莊燕翼堂八卦宅劉家,七個青年男丁、四個姑娘全部參加了八路軍,而且賣掉家產,把糧食、錢和購買的武器彈‘藥’全部‘交’給了八路軍,鐵了心和小鬼子拼命。

這次日軍突襲魯中南,小鬼子的12師團攻佔了‘蒙’‘陰’城,在常路、垛莊等‘交’通要點重新設立日僞據點,‘弄’了一幫從天津、濟南、青島、徐州來的痞子‘混’‘混’當組建保安隊,協助鬼子掃‘蕩’根據地。老鄉們說,這些貨幣鬼子還壞,領着鬼子殺人放火。

7月21日下午,佔領魯東南根據地腹地的第二十九師團從莒?縣撤退,經過長途行軍,從垛莊進入‘蒙’‘陰’境內,在垛莊和留守垛莊據點的日僞軍匯合,宿營。

這一夜,垛莊集周圍槍炮聲響了一夜。

次日上午,在飛機掩護下,二十九師團向‘蒙’‘陰’縣城前進,中午時分抵達‘蒙’‘陰’縣城。

在‘蒙’‘陰’縣城,日軍第二十九師團師團長上村利道中將接見了留守‘蒙’‘陰’縣城的第十二師團步兵第二十四聯隊的大隊長。

第十二師團主力已經奉命向泰安集中了,留下二十四聯隊兩個步兵大隊,固守‘交’通線,接應第二十九師團。

上村利道詳細詢問了通往萊蕪的‘交’通情況,並用電臺聯繫了十二師團第二十四聯隊駐守常路據點的中隊,得知一切正常後,就催促部隊快速吃飯,快快的開路。

第二十九師團的任務很明確,就是趕去封鎖攻佔濟南的八路軍退回泰沂山區的通道,抄劉一民的後路。因此,上村利道完成部隊集結後,從莒?縣出發,經沂水趕往‘蒙’‘陰’,再從‘蒙’‘陰’經新泰趕往萊蕪。這是一條捷徑,而且有公路通行,便於大部隊行軍。

歷史上,日軍第二十九師團成立於1941年2月25日,是日軍改革部隊編制、實行三單位制後組建的新部隊,下轄的三個步兵聯隊分別是從第三師團調出的步兵第18聯隊、從第十四師團調出的步兵第50聯隊、從第十六師團調出的步兵第38聯隊。部隊編成後駐守哈爾濱,參加了關東軍大演習,是一支典型的‘精’銳部隊,後來調往太平洋戰場,覆滅於慘烈的關島之戰。

現在提前編成的第二十九師團,和第十八師團一樣,都是徵召的第十二師團久留米管區預備役人員,戰鬥力和十八師團差不多,下轄第二十九步兵團擁有三個步兵聯隊,另配備有搜索第二十九聯隊、野炮兵第二十九聯隊、工兵第二十九聯隊、輜重兵第二十九聯隊、通信隊、兵器服務隊、野戰醫院、病馬廠等。

上村利道着急開拔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八路軍在後面吊着他呢。

上村利道15日晚上就接到了十二軍司令官飯田貞固中將的命令,要他收攏部隊,棄守魯東南腹地,日夜兼程趕往萊蕪,封鎖八路軍退回山區的通道。接着就又接到了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多田駿中將的命令,內容和飯田貞固的命令相同,只不過更詳細,連行軍路線、接應部隊、空中火力掩護都給他安排好了。

在上村利道想來,魯中南的八路軍原來已經被打得不見蹤影了,現在卻跑去攻佔濟南了,魯中南的‘交’通線又在日軍控制手中,可以快速行軍。不料,他以收攏部隊才發現,消失不見的八路軍出現了,開始對他的部隊發動攻擊了。頭一夜似乎八路軍也在集結部隊,還基本上平安無事,到了第二夜就不行了,八路軍圍上來了,乒乒乓乓整整‘激’戰了一夜,上村利道的後衛步兵大隊竟然生生地被八路軍給吞掉了。

接下來,上村利道變了個‘花’樣,晚上早早宿營,構築陣地,一有風吹草動就槍炮齊鳴。這樣一來,八路軍戰法也改了,竟然派小部隊多路輪番襲擾,還派出了“在華日人反戰同盟”的傢伙在陣地前喊話,擾‘亂’軍心,搞的上村利道一夜都沒有閤眼。

這樣一來,第二十九師團的行軍速度就慢了下來,一直走了七天,才趕到了‘蒙’‘陰’縣城。

多田駿一封接一封電報催促,上村利道就給多田駿回電說部隊白天行軍,夜晚遭受八路軍的襲擾,稍有不慎就可能‘蒙’受損失,士兵們整天整夜的不能好好睡覺,疲憊不堪,速度根本就提不上去。

二十九師團屬於關東軍序列,和十一師團、十二師團、二十八師團一樣,都屬於暫時留在華北戰場配合華北方面軍作戰的部隊,多田駿也不能過於苛責,只是告訴上村利道,速度決定一切,如果再這樣慢慢吞吞的行軍,不要說堵不住劉一民主力退路,第二十九師團本身也有極大危險。

多田駿一語驚醒了上村利道,他不敢在猶豫了,要加快行軍速度了。

……

第1450章 又是一個陷阱第1170章 八幡制鐵所的大火(續)第1164章 遠東(續)第139章 東風第一枝(七)第976章 饒爾一條狗命第993章 恢復根據地問題第1541章 圍獵黃海第688章 都是劉一民惹的禍第1211章 文化精英(續)第1089章 西打東拉第206章 無能的板垣(一)第5章 鐵流後衛尖兵連六九三章 辣手第924章 回鍋雞第1437 山田乙三第709章 血沃冀魯邊(一)第711章 血沃冀魯邊(三)第1476章 東北解放紀念獎章第1163章 遠東第93章 十萬火急(續)第1448章 又是一個陷阱第417章 第十師團的末日(三)第812章 思念第799章 天上星,亮晶晶(上)第1079章 連環殺第879章 日本救國軍的處女戰第777章 盛子瑾第361章 橫掃魯東南(四)第929章 求證第1265章 援兵趕到第1216章 重回西安第1098章 漫長的一天(下)第555章 劍指濟南(續)第1182章 戰上海第1235章 春風沉醉的晚上第1321章 惑敵第665章 聚殲(三)第860章 強渡封鎖溝第1583 番外 五、黯然銷魂者第74章 磨合(一)第718章 風雷動第826章 鋒芒啊鋒芒(下)第217章 紐約的聲音(一)第1036章 沐猴而冠(續)第92章 成都風雲(七)第916章 臨沂模式第87章 成都風雲(一)第793章 裝甲突破第944章 魯西南之戰(二)第682章 安丘事變(四)第1404章 空中優勢第1060章 血染漢水(四)第567章 血雨飄來溼戰袍(一)第304章 年畫第227章 雁門關(三)第1093章 魯東大戰前奏第268章 提前到來的大掃蕩(一)第340章 蔣介石的決斷第1244章 站在遼東大地上第702章 南打北拉(八)第633章 泰西戰役前奏第1092章 智取柴溝第994章 狂瀾九九八章 當頭一棒第1060章 血染漢水(四)第1440章 血窟窿第926章 清清蒙陽河(續)第536章 青州戰記(三)第1238章 乘風而來第644章 魚兒咬鉤了(續)第1370章 五個堅持第870章 魯南戰役(三)第150章 天水會戰(四)第676章 青龍集(續)第762章 湯溝擒頑(續)第364章 規勸第1487章 照妖鏡第401章 青島博弈(四)第1559章 席捲京滬杭第430章 隴海路之夜(一)第279章 地獄焰火(四)第963章 攻佔石門(三)第410章 浩劫(二)六四七章 北線風雲再續第447章 大鬧濟南城(二)第1322章 惑敵(續)第602章 題詞第247章 沸騰的天津(六)第418章 第十師團的末日(四)第1572章 四國五方會議(續)第1553章 神戶在呻吟第226章 雁門關(二)第4章 初見陳樹湘第1261章 蛙跳戰術第1402章 紅色英雄城(續)第1323章 破釜沉舟第190章 襲取太原(四)第1482章 驚魂第197章 襲取太原(十)第1502章 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