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橡樹園技術班底(第二更,求月票)

蘇津東、丁槐那桌已經坐滿人,丁春健與丁磊站起來要讓座位讓出來,張恪攔着他們,說道:“加兩張椅子擠一擠才熱鬧……”又要對丁春健說道,“我表哥樑文江這兩天也在海州,你有沒有跟他聯絡……”

“哦,剛通過電話……”丁春健與樑文江是清華計算機系校友,丁春健兩年前加入錦湖,以他在製成電路研究領域卓越的才華,將擔任微電子基礎實驗室的首席工程師,是譚雲鬆手下兩名首席工程師之一,地位要在其他主任工程師之上。丁磊原是德儀中國研發中心的首席工程師,錦湖與德儀合資成立泰忒光電技術研究院之後,他就給拉到海州來,實行首席科學家制之後,他就擔任泰忒光電技研究院的首席科學家。

在錦湖的技術研發體系裡,只要進行基礎技術研究的實驗室才實施首席科學家制,目前就成漢璋兼任ESS實驗室首席科學家,譚雲鬆擔任橡樹園微電子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當然,成漢璋還有其他的職責,是大項目部的成員,參與到公司的戰略決策,地位要高許多。其他最高級別的研發人員就是首席工程師或首席研究員,丁槐的主要精力轉移到整個技術研發體系的管理上,統轄全局,不會去做具體而微的項目研發。

坐在這一桌的人,除了蘇津東、丁槐之外,其他人都是首席科學家或工程師。

陳信生這次從美國帶來的研發人員分三類。

一類是併購ESS之後就由丁春健率領前往美國對M-1、U-1進行技術攻關地研發小組成員。這一部分研發人員,是自愛達電子成立之初就努力積攢下來的核心技術力量——錦湖在之前甚至將海州市科技局下屬的電子研究所給兼併過來——他們中大多數人都參與新一代解碼系統的完整開發工作。他們給抽調去美國之後。錦湖電子技術研究院的人數雖然沒有減少多少,但是技術力量就立即相形見絀了,從而將工作的重心徹底的轉移到比較淺層次的應用技術地研發上。這也是近一年時間來,外界所看到的,錦湖在技術研發上的實力,似乎也代表當前國內較爲有實力的技術力量。給抽調去美國的人雖然不多,陸陸續續加起來,還不到五十人。這些人絕大多數之前就由於傑出的研發工作獲得股權激勵,也是橡樹園實驗基地可以依重的中堅力量。

一類是這次“百人行動”計劃在海外招募到華人科學家。橡樹園實驗基地地基建直到近日才完成,之前沒有開展研發工作的條件,除了在創業園區內成立實驗室籌備處留少部分人開展前期籌備工作之外,這次招募到的大多數華人科學家都暫時送往ESS的實驗室。在那裡,他們可以直接參與到當前的研發工作之中。這類人中,也包括從歐美地區招聘到華人科學家。成漢璋正式加盟錦湖之後。就一直積極的在歐美地區爲錦湖物色高水準的研發人員,這些人當然有願意到國內來工作的,也不願意回國就繼續留在ESS的實驗室,畢竟ESS以後將錦湖與國際先進技術接軌地最主要通道。=小說首發==這些年來,國內許多優秀人才到海外留學後大多選擇留在海外工作。他們在國外受重視的程度比不上當地人,但是國內又沒有他們施加才能的平臺,不得不一直滯留在海外。這些海外留學生在歐美電子工業地研發體系內佔據着極其重要的地位。德儀將除基帶芯片之外的二流數字手機技術與相關研發團隊都剝離給ESS,八十一人的研發團隊,其中華人工程師就有二十五人——這部華人工程師大多願意回國內工作。也將由他們與一部分派往內地的歐美工程師撐起橡樹園數字手機實驗室的骨架來——由此可見“國內的教育體系都在給歐美國體培養人才”的話並非是無地放矢。

還有一類人,就是錦湖近期在國內大批招聘後擇優選送ESS實驗室進行培訓的新晉研發人員。這部分人數最多,有兩百四十多人。大半還是今年夏天剛從各大高校畢業的應屆畢業生。雖然當中有許多碩士、博士,但鑑於國內電子產業的基礎薄弱,研發水平與國際先進技術脫節太多,這些人必須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淬練才堪大用。=小說首發==張恪倒是很期待他們成爲錦湖未來依重的技術力量。

這三部分人將是第一批進駐橡樹園實驗基地的技術力量,錦湖將主要依賴他們卯足勁向前奔跑。

陳信生這次帶到海州來的人,主要是“百人行動”計劃招聘到地華人科學家,他們中大多數人都還沒有到海州、到錦湖總部來過,還有丁春健他們給外派到ESS進行技術攻擊地研發小組成員們。一共一百四十多人。那些給送往ESS參加培訓的二百四十多名新晉研發人員就留在建鄴,他們還要完成最後地培訓。不然浩浩蕩蕩四百多人就太惹人矚目了,張恪還是要求低調,以不引起三星及其他外資電子廠商的注意爲佳,今天的招待活動,也僅僅是錦湖內部舉行,外界一點消息都沒有透露。

晚宴結束後,有些人旅途勞頓。會先回房間休息;有些人精力充沛。酒店裡娛樂設備完備;甚至有人提議夜遊象山,這邊負責接待的工作人員都會盡量滿足他們的需求。張恪則與陳信生、蘇津東、丁槐他們跟譚雲鬆這些首席科學家、首席工程師移到一間雅室喝茶聊天。

“這是小江源頭上的山茶。看上去形碎,賣相不好,喝起來還不錯。我喜歡喝這茶,不管跑到哪裡,只要是請別人喝茶,都喝這茶,不曉得你們喝不喝得慣?”這些山茶之後還是許鴻伯每回經過洪致林場帶回來一些,車裡有備,每回要喝茶,張恪都讓傅俊從車裡直接拿出來就是。

做研究的人,性格都很淡,喜歡喝茶的不少,譚雲鬆端着茶杯聞着香氣,說道:“這香氣不比嚇煞人香差,茶形不好看,倒是讓它明珠蒙塵了。”

張恪微一笑,坐下來也不是專門談茶,在座的這些人,差不多都是相關領域頂尖的專家,之前就一一見過、面談過,有是通過“百人行動”計劃招攬過來的,也有丁春健、於博洋這些錦湖“老人”,端起茶杯與大家抿了一口茶,就將話題轉移到正題,說道:“今年在座的十二人,可以說是十二金剛,都是在相關領域有着很高成就的專家,橡樹園實驗基地、錦湖未來的技術發展方向,就依賴諸位的領導與努力。你們當中,進錦湖時間最長的是於博洋,他隨蘇津東、丁槐一起進入錦湖,從最早的第一款碟機控制系統的開發,他就參與進來了,一直在搞研發工作,丁槐你是不是視他爲左膀右臂……”

“是啊,當初要將他派到美國參與M-1、U-1產品的技術研發,也是咬着牙狠心才同意的,”丁槐笑着說道,“說了左膀,就要說右臂了,丁春健九五年年底都確定進德儀了,我趕在春節前坐飛機趕到清華,走到他宿舍,在他宿舍裡,他還慷慨的請我吃了一碗方便麪……”

丁春健嘿然一笑,自嘲道:“做技術的,對人情世故總不是太熟悉,要是這時候丁總找我談工作到深夜,宿舍要有方便麪,也就湊合着當夜宵了……”

大家都莞爾一笑,想必這些事,大家都做得出來。

陳信生說道:“當時小丁都是德儀的人了,我給老丁纏不過,答應放人,這次去達拉斯遇到安吉伯先生,他還說放小丁到錦湖是我最早投靠過來的證據……”

大家哈哈大笑,開發M-1、-1產品,丁春健發揮出重大的作用,雖然年紀很輕,但是獲得如此的稱讚也是應當。

丁春健、於博洋是錦湖原先技術力量裡唯一獲得首席工程師頭銜進入橡樹園實驗基地工作的研發人員,他們將領導數字音樂、音頻編解碼、音頻處理等相關技術領域的研發工作。

丁春健、於博洋兩人的突出表現,也從側面突出錦湖在過去三年時間裡技術工作上的成就。沒有錦湖對技術研發領域的極端重視,沒有錦湖千方百計的派技術人員參與到德儀、斯高柏的高端芯片技術研發工作去,是無法培養出這兩名一流工程師的。

PS:四月目標,五千張月票,還差一百三十三張。

——

第1124章 試驗新模式第九十三章 內幕消息第806章 又不是小混混第664章 晶圓廠奠基第八十章 資金的解決方案第692章 抹不開的裂痕第161章 惜容與惜羽第202章 江黛兒的父母第一百四十四章 渴睡第708章 王海粟的意第1084章 被圍毆與突圍計劃第936章 對王座的野心第128章 小女孩心思誰能知第851章 藍色海洋通道第965章 商業與政治第四十二章 意外進了惡人榜第1157章 快刀斬亂麻第956章 捷徑(求月票)第191章 所謂的公道第1133章李遠湖的態度第566章 下午的時光第898章 下半身的痣第1041章 我在東大臭名昭着第896章 利益均沾第980章 權力金字塔第360章 超級VCD的價值第1061章 肉食者第340章 微妙的轉變第500章 落井下石第639章 風雨飄搖第1006章 姐妹花第894章 嚴文介的意第353章 小鬼難纏第409章 江灘亂石第599章 晶圓廠的投資計劃第595章 最重要的機遇第471章 棄子第871章 金山湖潰堤第858章 建港或是緩兵之計第727章 佈局第777章 唐婧與許思的相遇第七十一章 區長宋培明新的一年站出來鞠躬求雙倍月票第889章 捉姦在房第234章 多情的轉身而去第440章 用心太險惡第1013章 守不住寂寞第890章 情況複雜了第737章 斯高柏的野心第584章 偷獵開始第336章 惹是生非第二十八章 省委副書記面授機宜第568章 藏身女廁第415章 再訪葉宅第402章 明年的憂慮第1052章 資金壓力第800章 購物第673章 鬼上身第768章 池佐秀藏第1124章 試驗新模式第1005章 春夢溼痕第319章 元宵夜歡第439章 顧全大局第1166章 手機戰略第977章 銬回去協助調查第124章 娛樂場的交易第610章 賣氣球的第246章 完美戀人第684章 科王高科的優待第一百四十一章 電子郵書第1040章 衙內第575章 設置門檻第五十三章 對總代理商的提點第178章 許維生病第358章 科王電子第1189章替死鬼的反擊..第229章 錯肩而過待相逢第228章 即將到來的離別第939章 大家都要選陣營第177章 葉家的老三第631章 實踐的意義第998章 人才第389章 小人物的良知第638章 百人行動第505章 廣泛的權力第647章 謝子嘉的計劃第八章 東社的葬禮第三十二章 市長的敬酒第1184章 有些事情必須要做的使命感第884章 謝家的決裂第1043章 東大女生版惡少傳奇第728章 歸來前夕第243章 廣州之行第576章 增發併購第970章 被獵豔第八十章 資金的解決方案第491章 技術擴張上的野心第541章 又怕是幌子第425章 跳槽第619章 首席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