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國產手機

在ESS正式給錦湖併購之後,成漢璋、肖晉成加盟錦湖,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他們兩人就將錦湖薄弱的技術底子摸透了,錦湖開出來的MP3原型機,用兩枚七號電池只能堅持一個半小時的播放時間,這當然不僅僅是電池質量的問題。

即使用上無記憶效應、容量體積比最大的鋰電——九七年採用鋰離子電池成本會很高,反正MP3會先在日韓歐美市場推廣,成本高一些倒也無妨——播放時間也不盡人意,當然,不盡人意之處也遠不止這麼一點,原型機技術離將產品推向市場的成熟技術還有相當遠的距離。

錦湖併購ESS之後,就要將ESS當成技術研發的主力,除了花費一百萬美金收購差不多快要資不抵債的ESS之外,還將首次注入一千萬美元的資金用於研發,錦湖還會將主任工程師丁春建領導的技術攻關小組併入ESS——這個技術攻關小組此時幾乎集中了錦湖這段時間以來網羅到的最優秀的技術骨幹——成立陣容更加龐大的技術攻關小組。

但是要在半年時間裡要將MP3所需要的關鍵技術做到相對完美,成漢璋頭上頂着的壓力還是巨大的。

當然,MP3播放器這款產品最終要完美無瑕,還要產品設計等諸多方面的努力。

錦湖的決心也是巨大的,除了硅谷的ESS之外,錦湖還將在日本筑波市成立一家技術研發實驗基地,還將在韓國漢城、日本東京、香港成立三家工程應用與工業設計中心,包括在海州的錦湖工程應用與技術研發本部,錦湖前期地技術擴張就包括三個技術研發中心、四個工程應用研發中心。

支撐錦湖進行如此規模技術擴張的基礎就是愛達電子每個月高達近一億元的高額利潤。還將包括錦湖從第三代解碼芯片市場中分得地那一部分壟斷利潤。

說及消費電子產品的功耗與使用時間問題,張恪也很清楚,日後國產手機最初讓人垢病的也是待機時長問題。

海外廠商生產出來的手機最長能待機一個月。國產手機都堅持不到一晝夜,如何能消費者不把國產手機劃入低檔貨的行列?不僅僅手機如此,其他諸多消費電子產品,都存在相關地技術問題。

這就涉及到芯片模塊集成、電源功耗管理等一系列複雜的技術,張恪不清楚具體的技術構架。但是準確無誤的知道未來電子產品地發展方向,具體地技術問題自然要交給專業人士去處理。

當然,這也由於國內廠商缺乏產品研發的能力,不要說核心的技術了。就是產品設計都嚴重依賴於國外公司。這種幾乎完全依賴海外電子廠商與設計公司的局面,造成國產電子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就拿日後的國產手機舉例,國內廠商的手機性能都差不多,打廣告做市場的水平也相差無幾,最後競爭的手段就是比價格了,價格戰一開始,利潤空間就下降,國內廠商爲了降低生產成本維持生計。又被迫採購低質低價的元器件來,反而陷入國產電子產品越來越低檔地怪圈。

錦湖能不能在國內電子廠商中獨豎一幟,擺脫“國產貨就是低檔產品”的怪圈,考驗也是巨大的。

爲了達成這個目標,張恪不會讓錦湖涉足太多的產業。不會讓資金從技術投入上分散出去。當初將世紀餐飲裡的股份半賣半送地給了小叔、將丹井巷地物業悉數轉到許思名下、世紀錦湖也絕不直接參與、三番數次拒絕葉建斌邀請參股盛鑫電器的誘惑,目地就在於此。要將能夠籌集到的資金中的絕大多數都集中在電子產業裡,甚至在電子產業3C戰略中(3C指計算機、通訊、消費電子產品),也只關注消費電子一環。

MP3、U盤的推廣涉及到計算機普及等關鍵性的無法繞過的市場因素,所以前期只能在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與地區推廣,屬於海外運營部的責職,但是在國內市場以及東南亞新興市場,一旦將碟機業務打包出售給嘉信實業之後,錦湖就會出現業務空白。雖說年後就會陸續上馬電子詞典、掌上學習機等項目,但是該類產品的市場比較影碟機起來,規模相對小得多,也不會是錦湖的重點;錦湖下一步的重點是手機。

九七年初始,手機在國內還是奢侈品,愛達信、摩托羅託等手機的價格還居高不下,都在四五千元以上,最關鍵的是國內的通訊費用更是高昂到可怕的程度,開號辦卡費用纔剛剛降到兩千元以下,以後的月租費、每分鐘通話費以及城市間的漫遊費,將國內絕大多數的消費者都拒之手機消費的門檻之外。

由於移動通訊的壟斷局面在相當短的時間內不可能給打破,所以外界對國內的手機市場前景並不抱樂觀的態度,卻不知道手機市場擴容恰恰是從九七年開始的,而且勢態相當的猛烈,九七年十月份國內移動電話開號突破一千萬。

張恪對這個數據有着大概的印象,比較九六年底的數據,也就是說九七年一到十月份,手機用戶就要劇烈擴容三倍以上。張恪無法確定這時候有沒有國內廠商對這一塊市場動起心思,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國內廠商真正的行動還要拖延到兩年之後。

當然,錦湖以“IDEA愛達”的名義提前在歷史進程之前兩年啓動國產手機項目,國內廠商也會迅速跟上的,這將進一步改變國內手機市場的進程。

德州儀器是全球最大的手機芯片廠商,張恪此行自然會重點關注德州儀器的手機芯片部門,德州儀器雖然還沒有將中國看成未來最重要的市場——實際情況是德州儀器屢屢輕視新興市場的潛力——但是手機芯片業務又能發展一個客戶,自然不會拒之門外。

從手機基帶芯片、電源管理芯片等核心元器件以及手機電池、顯示屏、機殼模具等零配件,以及完整的手機產品設計,國際上都有公司提供專業的服務。雖然德州儀器主要供應手機基帶芯片與電源管理芯片,但是其他一些應用技術、產品技術,也是相當全面,即使比起愛立信、諾基亞、摩托羅拉這些專業公司有些一定的差距,但是錦湖要做手機項目,總要有一個基礎,德州儀器還是很高興將一些應用技術打包賣給錦湖的。

在安吉伯等德州儀器高層人員的陪同下,其工作人員非常詳細的向張恪一行人介紹了當前最先進的移動通訊技術與未來的移動通訊技術發展方向。

移動通讀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張恪自然不用聽德州儀器的專業人士嘮叨,至於當前移動通訊技術的發展——張恪想着將陳信生攬入麾下,專業問題當然要交給專業人士處理,張恪便直接透露有意在陳信生與德州儀器的聘用協議期滿之後將其聘入錦湖。

張恪提供的說辭是:“錦湖的目標就是要做大中華區最大的消費電子商,在這個過程中,德州儀器對錦湖的作用越來越強,”言外之意就是說錦湖對德州儀器的技術資源依賴會越來越重,“兩家公司之間的合作會越來越密切”,這一點倒是不假,現在錦湖與德州儀器聯合斯高柏分享影碟機的解碼芯片市場,解碼芯片九六年給德州儀器貢獻6的淨利潤,預計九七年會提高到7%,這個局面還是維持幾年,之外還包括影碟機機芯項目上的合作,預計能給德州儀器貢獻約0.5%的淨利潤,德州儀器給錦湖代工生產碟機系統控制等產品芯片每年還有數百萬美元的利潤。錦湖的規模做得越大,作爲上游元器件與應用技術的供應商,德州儀器從錦湖獲得的利益也就越多,這是勿庸置疑的,“需要一個關鍵的人物來加強兩家公司之間的聯繫”,張恪忘記原先泰忒光電研究院的首席主任工程師丁磊實際已經給他挖過去了,“特別是近期錦湖希望從德州儀器引進半導體封裝、成品測試與移動電話兩個項目,需要一個熟悉的人來儘快推進項目的進程,才符合兩家公司的共同利益”。

第四十九章 唾手而得的成功第449章 蓄勢第918章 從地板到牀的距離第1151章 這齣戲演給誰看第1147章 大事件第466章 葛景誠去世第754章 割裂第1039章 要將衙內的威風抖起來第615章 睡美人第449章 蓄勢第1065章 張家的龍興之地第723章 左右逢源第483章 少婦情涌第二三一章 謝漢靖的意志第1000章 業績太好也頭疼第791章 枝節橫生第660章 杜飛的第827章 最糟糕的局面第四十章 所有的問題都能解決第453章 混亂第689章 道德殺人第502章 市場利器第832章 大案第885章 嚴文介的撲朔迷離第632章 蒙樂的秘密第274章 歷史遺蹟被毀新的一年站出來鞠躬求雙倍月票第560章 打破沉寂第569章 心熱賭約第751章 奇妙的轉折第929章 連升兩級第1101章 惡人難當第145章 兩美無猜第704章 網吧開業第623章 濱江家電園第410章 軍訓演習第480章 爭執第532章 道聽途說的棋藝第838章 機遇第407章 去見陳妃蓉第382章 先搞先得第884章 謝家的決裂第465章 輕鬆自如的假期第383章 變故第630章 網吧策劃第406章 靜觀其變第1186章不要做傻事第973章 磕頭秀第578章 數字長廊構想第565章 未發生的縱火案第658章 無形的障礙第667章 好人做不得第686章 政企關係第1194章 會面的請求第807章 稀土資源第487章 良苦的用心第374章 新蕪的新居第940章 沒落第二十二章 芷彤發脾氣第1051章 被猥玩的和解協議第271章 保護舊城第194章 總會有閃亮登場之時第1090章 王見王第八十六章 造紙廠新的開始第1134章 脖子上的繩索漸緊時第338章 招商引資的反思第807章 稀土資源第1069章 飢渴第989章 商業利益第290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170章 好事大家分享第535章 誰先屈服第211章 一瞥蕩魂第471章 棄子第三十八章 坑蒙拐騙第226章 自有大棒跳出來第701章 橡樹園技術班底(第二更,求月票)第794章 劣質競爭第548章 太聰明第464章 積怨第128章 小女孩心思誰能知第1158章 丁文怡的自白狀與張恪落水事件第388章 現場直擊第384章 衝動解決不了問題第1122章 故人怨恨心難平第696章 禽獸不如(第三章,求月票)第745章 談判條件第952章 非常大的蝴蝶第996章 承擔責任第937章 你的夢想是什麼第912章 對蘿蔔與坑的思考第1130章 初體驗的第437章 陳靜的考慮第186章 美女也有內心世界第999章 黑莓技術第1179章 也只有冒充鼻血零九年最後十八個小時求月票第341章 探底之行第347章 後顧之憂第366章 昆騰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