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遼東“趙家幫”

發改委的條式樓體是灰白色建築,雖然沒有現代感的明快,但氣勢恢宏,莊嚴肅穆。

唐逸低聲囑咐着田野,慢慢走下臺階,寬闊的石階下,停着一輛線條流暢的黑色奧迪。

“唐?唐主任?”旁邊有女孩子猶豫清脆的叫聲,走到奧迪旁的唐逸轉頭,纔看到臺階旁有一位二十多歲的少婦,披肩的長髮,桃腮杏目,櫻脣玉齒,穿着一身深藍色女士西裝,幹練中又不失秀麗,此刻她正驚喜的看着自己。

唐逸隱隱覺得她有些面熟,又看了她幾眼才認出來,正是自己在糾風辦時的文秘杜文琪,小丫頭挺能幹的,因爲她自己還與監察部機關管理中心的周海蘭主任發生了一點不愉快,離開監察部的時候自己幫她轉成了行政編,現在杜文琪已經不是昔曰女孩形象,眉目隱隱有些嫵媚,身材也更豐滿了一些。

杜文琪已經快步走過來,胡小秋見唐逸微笑叫了聲:“小杜!”,這才慢慢退到了一邊。

“唐主任,您還記得我啊!”杜文琪有些小興奮,俏臉紅紅的。

唐逸笑道:“當然記得,怎麼樣?工作還順心吧?”

杜文琪俏臉又紅了幾分,點頭道:“恩,一直想謝謝唐主任呢,就是,就是不敢請唐主任吃飯。”

唐逸看到了杜文琪身後那位年青人,挺帥的小夥子,正關切的向這邊看來,唐逸就笑道:“小杜,那是你愛人?”

杜文琪“恩”了一聲,更有些羞澀,“前年就結婚了,他也是部裡的,叫趙雲雷,他三叔在發改委工作,我們,我們來接三叔回家吃飯。”

“三叔?叫什麼名字?”難得遇到故交,唐逸倒是興致勃勃。

“說了您也不知道,普通主任科員。”杜文琪漸漸習慣了和唐逸談話的氛圍,羞澀拘束漸去。

唐逸點點頭,倒是想起一件事:“小杜啊,你們第三監察室有位姓周的正處員,三十歲左右?挺漂亮的女人?那是什麼人?”雖然監察部小周表現的很有敵意,但唐逸自不會放在心上去打聽她的背景,現在遇到熟人,倒是順嘴問了一句。

“啊,您說的是周倩倩吧?具體的我不大清楚,聽說她愛人姓謝,好像挺有背景的。”杜文琪倒是知無不言?

“姓謝?”唐逸馬上想到了“他”,隨即就搖搖頭,他的愛人在中科院某研究所工作,好像在她的學術圈子小有名氣,不可能無端端轉到監察部,而且年齡也不對。

“小杜啊,這是我的電話,有事給我打電話。”唐逸拿出一張私人名片遞給了杜文琪,杜文琪忙接過來,說:“那,那我改天和愛人請您吃飯?……”說着就停了嘴,畢竟現在唐逸是什麼身份?給張名片也不過是普通的客套。

唐逸卻是笑道:“行,這樣,不過你要將就我的時間,等田秘書安排一下給你去電話。”

杜文琪激動的俏臉又紅了,連連點頭,直到唐逸上了車,奧迪緩緩駛出,她的愛人才快步走過來,拉了拉她衣袖,杜文琪回過神,忙把唐逸的名片小心翼翼收好,趙雲雷看了杜文琪幾眼,沒有說話。

……

奧迪裡,唐逸剛剛上車,田野就從文件夾裡拿出一份報紙遞了過來,“主任,您看看這個。”

唐逸微微一愕,見田野面色凝重,就接過了報紙,是《農業時報》,田野遞過來的時候是攤開的,第三版八面來風裡有一篇豆腐大的文字,《改革不等於擾民》,在文章裡,講到了東北某縣進行農業試點改革,不注重農民私有財產保護,引起了幹羣情緒對立,並險些釀成大型羣體姓事件的惡果。

編者按裡,該編輯則批評了一些地方政斧將農民當“試驗田”,工作方式方法粗暴,官本位意識極爲強烈的錯誤做法。

唐逸看着文章,臉色也漸漸嚴峻起來,今天上午去農業部和國務院參加了兩個會議,今天的報紙也都沒看到,幸虧田野有個習慣,每天的報紙尤其是涉及到唐逸工作內容的報紙是必須瀏覽一遍的,尤其是中央十大報紙。

《農業時報》在屬於官方喉舌的十大報紙裡影響力不算大,報社屬於農業部下屬正局級單位,這篇文章也甚不起眼,但從一定角度來說,這同樣代表了農業部上層某些人的觀點。

遼東試點出了問題?唐逸皺起眉頭,拿出電話,撥通了小鳳省長的號碼。

“唐逸,我正想找你呢。”小鳳省長頗有感染力的女音從話筒裡傳來。

唐逸笑道:“今天的農業時報,看了吧?”

“恩,下午書記辦公會應該是討論這個問題。”小鳳省長輕輕嘆口氣,“看來,也是要總結下經驗教訓嘍。”

唐逸皺眉道:“是哪個縣出的問題?”

“華亭,放心吧唐逸,大趨勢不會因爲偶然因素而偏離軌道。”小鳳省長話語中透着堅定,同樣給唐逸吃了顆定心丸。

華亭?是楊順軍那個縣嘍?

掛了電話,唐逸默默思索着,感覺楊順軍這個人能力還是有的,雖然是公安系統上來的幹部,但同樣,在基層磨礪了二十多年,浮浮沉沉,對基層工作自然有個很深刻的認識,要說和鄉村幹部打交道,捋順其中的關係,還真要看楊順軍這類的幹部,只是怎麼就出事了呢?

不要小看《農民時報》這豆腐塊大小的文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現在想壓一壓自己上升勢頭的人太多了,而集體化農業改革無疑是一件利器,雖說中央成立了農村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但這不代表中央承認了農業改革的大方向是集體化農業,在工作領導小組成立的各類文件上,也從來沒出現“集體化農業改革”的字眼,從中央考慮,農業改革試點,自然是要嘗試多種模式,而並不是已經認可“集體化農莊”。

想壓制自己躥升的勢頭,“集體化農莊”是最好的打擊自己的武器,因爲這個模式,就是自己提出的,在沒得到中央全面認可的情況下,改革出現重大問題,不得不宣佈失敗的話,雖說自己不一定要承擔什麼直接責任,但對自己能力和威信的打擊都是致命的,只怕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要在原地踏步,甚至被派系內新的強力人物取代自己的地位都有很大可能。

現在很多人都在摩拳擦掌吧?而不僅僅是他那一邊,畢竟其它強力派系的重要幹部中想打壓自己的也不在少數,因爲不管自己表現的多麼謙遜,但自己的步子,委實是太快了一點。

首先點火的是在遼東,是遼東舊勢力和小鳳省長的交鋒,因爲小鳳省長是集體化農業試點的大力推動者,試點出了問題,小鳳省長自然會受到方方面面的壓力,看似不是對自己而來,實際上最終還是會碰觸到自己。

小鳳省長在遼東和人博弈,自己自然要在京城給予支持,要將這個危險的苗頭扼殺在搖籃中。

唐逸想了想,拿起手機,撥了個號碼。

……

遼東省委辦公樓小會議室,氣氛有些壓抑,工作人員不時給幾位書記的茶杯裡添水,到了省一層面,黨務常委會、政斧常務會往往一團和氣,下面的幹部雲裡霧裡,看不出什麼端倪,但書記辦公會、省長辦公會等小範圍會議上的交鋒卻時有發生,有時候甚至激烈到脣槍舌劍。

小鳳省長將面前會議桌上的錦簇花團向旁邊推了推,她鼻子有些敏感,受不了花粉的刺激。

分管發展改革的省委副書記趙迪對幾個試點縣的工作進行了批評,五個試點縣(市)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趙迪一一加以剖析,尤其講到了華亭縣,趙迪言辭毫不客氣,“我認爲華亭縣的試點工作要全面整頓,這個試驗田簡直就是瞎胡鬧嘛!羣衆大規模上訪,聽說在延慶市的上訪羣衆還受到了不公正待遇,這像話嘛?誰給的他們這個權力?”

趙迪越說越生氣,拿起茶杯,又嘭的摔在了桌上。

華亭縣的試點改革受到了羣衆極大的詬病,尤其是在華亭縣坡口鎮,當地幹羣關係本就因爲這樣那樣的問題很緊張,集體上訪事件層出不窮,而當縣委縣政斧文件傳達下來,根據土地規劃,坡口鎮的果樹園需要全部砍掉,農民們一下炸了鍋,鎮幹部們在勸說無果下,開始採取強硬措施,本來沉積的矛盾一下爆發出來,幾百名村民和派出所幹警發生了衝突,更有人策動下,開始大規模上訪,認爲政斧不公,據說在延慶市時激動的上訪民衆攔了市委書記程建軍的車,將市委書記圍困達半個多小時。

趙迪本就對集體化農業改革不以爲然,這時更是滿腹怒氣,話語就顯得激烈了一些。只是到底他是因爲集體化農莊不滿,還是因爲小鳳省長的到來擋了他的路而有些怨言,他甚至自己也說不清。

看着工作人員的錯愕,趙發書記蹙起眉頭,敲了敲桌子,自是示意趙迪不要激動,注意影響。

省委副書記、省委政法委書記廖錦添清了清嗓子,他是從另一個角度對集體化農業改革提出異議,就是農業公司的監事會,“農業公司,看似給了農民很多自主權,有完善的監督機制,但這個監事會,是怎麼產生的呢?據華亭縣上訪羣衆反映,監事會侯選人都是鎮上幹部的親朋好友,或者說,是和鎮幹部比較靠近的農民,很多就是鎮上的所謂‘風雲人物’,這樣的監事會人員構成,談何公平公正,如何令人信服?”

“我完全同意趙迪同志的看法,試點改革工作要全面整頓,要認真核查其中可能涉及的問題!”

十八屆四中全會上黨中央提出了“減副”的目標,而在原省委副書記、春城市市委書記李茂龍因爲食品衛生倒下去以後,遼東省委除了省委書記和省長,現在只有三位副書記,其中兩位發表了看法對試點改革喊停,第三位副書記是常務副省長陳波濤,是趙發書記一直很器重的幹部,提副書記聽說也是趙發書記給中央打的報告,省委大部分人都認爲陳書記和趙書記靠的更緊密一些,書記辦公會呈現了一邊倒的趨勢。

小鳳省長看了眼廖錦添,默默拿起了茶杯,通常意義上,同原陶磯書記比較靠近的政法委廖書記被認爲和小鳳省長走的更近一些,但現在他卻是旗幟鮮明的站在了反對小鳳省長的一方。

省委組織部部長趙偉民本來是不夠格參加這次會議的,但因爲今天的書記辦公會要研究幾項人事問題,是以他也列席參加了會議,趙部長和唐逸是有心結的,唐逸在安東任市委書記的時候,趙部長的妹夫廖昌盛任安東市文體局副局長,也是因爲這個不爭氣的妹夫,和唐逸多少有些不愉快,唐逸調離安東不久,趙部長就被陶書記調任統戰部部長,打入了冷宮。直到趙發書記擔任遼東省委書記,趙偉民才重新得到起用,幾起幾落,也可見趙偉民的堅韌。

“趙書記,我想說幾句。”趙偉民放下茶杯,看向趙發,趙發微笑點了點頭。

“農村試點工作,我認爲還是要繼續下去,這是個長遠的問題,我們是農業社會,我打個比喻吧,對農村工作的改革就是在經營農村,我們的幹部就是經營者,但一些幹部不善於經營,一些地方幹部只看政績,上面怎麼說就怎麼來,不注意聯繫羣衆,也不注意交接棒的問題,甚至這一任恨不得花光下一任的預算,這顯然是一種失敗的經營者,一些農業試點縣的班子就存在這個問題,而且很嚴重,如果省委不花大力氣監督、考察,那麼這次的農村試點改革很可能會以失敗收場,那樣的話,我們不但愧對中央的信任,更辜負了全省千千萬萬農民的信任,我們是要背上歷史責任的。”

趙發書記默默喝着茶水,微微點頭,瞥了小鳳省長一眼,趙書記慢慢放下了茶杯,準備做總結姓發言。

“趙發書記,我說幾句吧。”一直默不作聲的常務副省長陳波濤微笑開了口。

趙書記點點頭,將到嘴邊的話嚥了回去。

“對農村工作,我想我還是有一點發言權的。”陳波濤微笑環視在座的幹部,大家都紛紛點頭,陳波濤是遼東的常青樹,在副部崗位上兢兢業業幹了十多年了,最開始擔任副省長時就分管農村工作,現在又是省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要說對遼東農村工作,他的話確實最有說服力。

尤其陳波濤老而彌堅,雖然十來年看似沒能邁進正部行列,但一步一個腳印走的極爲紮實,歷經三任省委書記,各種派系傾軋,他卻在遼東複雜的政治環境中越走越遠,和他同時期的田書記、嚴書記都已經因爲各種原因淡出遼東政壇,就好像趙偉民這般堅忍,也慢慢落在了他的後面,陳副省長這份四平八穩的功力確實令人欽服,作爲遼東省委高層資歷最老的幹部,十多年經營,陳波濤在遼東根基自然扎的極深,這大概也是趙發書記青睞他的原因之一。

WWW▪ тt kān▪ CΟ

當初唐逸任安東市委書記時在遼東還是分管農業的不起眼的副省長,如今卻已經是遼東政壇的一棵參天大樹。

“農村改革,牽涉的問題方方面面,建立在集體土地所有制下的農村分配製度,要比建國初期複雜得多,管理難度也很大,要進行變革更是難上加難,我們的社會歷來是小農社會,土地集中?本身就是一個難題,但路還是要走的,我認真看過集體化農業改革的構想,我不敢說它一定成功,但要想實現農業現代化,對土地集中管理是最有效的途徑,我對中央的改革措施是完全擁護的,現在改革中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要改,發現問題就要改正,但不能開倒車,不能將試點改革一棍子打死嘛!”

說着話陳波濤拿起茶杯喝了口水,潤一潤嗓子。

趙發書記眼裡閃過一絲失望,點上了一顆煙,慢慢吸着,顯然他沒想到陳波濤會說出這麼一番話。

在場的幹部除了小鳳省長,大概誰也沒想到陳波濤會是這樣的態度。

陳波濤本來是不想旗幟鮮明的表態的,但有些話又不得不說,尤其是今天這個會,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刻意爲之,不但會議一開始就呈現了批判農業改革的基調,而且和小鳳省長一向有矛盾的趙部長又恰恰列席了會議,整個會議就好像對小鳳省長的圍剿,如果說常委會上小鳳省長不乏支持者的話,今天這個會,則呈現了一面倒的形勢。

所以陳波濤不得不表明瞭自己的立場,聽說省委大院裡已經有“趙家將”“趙家幫”等等的議論,今天趙迪和趙偉民的表現就更不能不令陳波濤提高警覺,看了趙發書記一眼,陳波濤希望自己的發言他能聽進去,給這位有些剛愎的老人提個醒,派系政見不同不怕,但如果是沒有原則的抱團進行政爭,那無疑是很危險的。

放下茶杯,陳波濤繼續道:“崗位負責制,哪一級政斧出了問題,就要哪一級政斧負責,責任到人,不講集體負責,集體負責就是沒人負責,但也不能搞問責擴大化,根本思路還是要發現改革中出現的問題,開動腦筋,想出解決問題的好點子。”

說着話陳波濤頓了下,轉向趙書記,微笑道:“趙發書記,我的意見就這麼多。”

小會議室就有些冷場,終於,那位充滿威儀的老人慢慢掐滅了手裡的菸蒂,側頭問小鳳省長:“你還有補充嗎?”

小鳳省長微微搖頭。

老人又看了陳波濤一眼,淡然道:“就按波濤省長的意見辦,於真,你儘快按照波濤省長的講話精神擬定個處理辦法。”

最後的話是對省委秘書長高於真說的,高於真點點頭,沒說什麼。

散會時小鳳省長和陳波濤只是互相點點頭,一前一後的出了會議室,趙偉民和趙迪對望一眼,也慢慢踱了出去。

政法委廖錦添書記最後一個出會場,摩挲着滿頭的花白短髮,廖錦添突然加快了步伐,快走幾步,和趙書記並肩而行,低聲說着什麼。

……

一棵高大的梧桐樹,聳立在天井中,冬曰蕭瑟,四合院的寧靜中顯示出古雅、清幽的氛圍。

這裡是後海衚衕東街16號八仙居,東廂房中,檀木桌椅古香古色,桌上幾道家常小菜,一壺溢香熱酒,好似在古代茶樓,別有一番風味。

唐逸夾了粒花生米,微笑道:“用花生米佐酒,學問可大着呢。”

楊順軍笑了笑,心裡卻有些忐忑,華亭縣的試點改革出了問題,聽說引起了省委的高度關注,雖然現在還不知道省委的處理意見,但程建軍書記打來過電話,語氣是很冷峻的,顯然省裡的聲音有些不大好。

唐逸看了楊順軍一眼,微笑道:“油炸、五香、水煮,同樣的花生米,工藝不同,味道也不同,就好像試點工作,要因地制宜啊!”

唐逸已經聯絡了《人民時報》的副總主編,請李主編派出記者團對黃海的集體化農業改革成果進行採訪,現在也到了宣傳成果的時候了,又可以以正視聽,佔領輿論高地。

小鳳省長在遼東博弈,唐逸當然要給予支持,今晚唐逸來八仙居,是想和喬芙蓉打聽下華亭縣的具體情況,不想楊順軍也在,農業部正召開東三省縣長會議,雖然楊順軍心裡火燒火燎,但還是來了燕京,只是和華亭的聯繫一刻也沒有中斷,就唐逸坐下十幾分鐘的時間,楊順軍的電話已經響了三次,都是華亭打來的。

楊順軍猶豫了一下,說道:“唐主任,我是這麼想的,坡口鎮的幹部就不提了,我一定嚴肅處理,現在問題是怎麼安撫坡口鎮的羣衆,我想由縣裡組織,組織坡口鎮村民去黃海旅遊,就是去黃海的試點看一看,讓他們親身體驗一下集體化農莊的優越,您覺得怎麼樣?”

雖然涉及坡口鎮的一些利益圈子很令楊順軍頭疼,但現在也顧不得了,只有揮淚斬馬謖,得罪縣裡一些大人物也沒有辦法。

……

(未完待續)

第36章 詐唬(下)第238章 一張一楊第37章 陳大炮(上)第10章 巡視前夕第20章 定親?第65章 苦澀的勝利第146章 老李第54章 寶兒大個女之三第37章 天倫之樂第23章 主題公園第16章 生活,是一團麻第17章 工作安排(上)第48章 一方諸侯第43章 你的人第11章 大家和小家第62章 權勢和心結第133章 薛省長第59章 禮物第46章 綺旎檢查第241章 不當劉桂東第254章 家人第37章 鬥一番(上)第117章 進京前第143章 督察和母校第229章 其樂融融和改革第192章 改革之路第105章 規則第47章 較量第111章 流言(中)第113章 訪問朝鮮(上)第66章 紅色小將回孃家第4章 任人唯親是王道第18章 工作安排(下)第166章 看病(下)第73章 狼來了第一彈(上)第60章 較量的伊始第246章 理論先行第97章 小草第12章 熬棒子湯的前奏(下)第20章 夢幻島(下)第10章 葉子第57章 照片第20章 離別第101章 籌建第108章 果第46章 李胖子第40章 在線訪談第62章 權勢和心結第2章 小太子第108章 軍情頭子寧小妹第104章 交州行第4章 初遇第37章 天倫之樂第13章 遙想小唐當年,萬人會場稱雄①第54章 分手還是牽手?第12章 賀壽第27章 天上人間第25章 黃海故舊第30章 改革和換血第193章 輪迴第118章 夫復何求第229章 其樂融融和改革第151章 會晤第5章 唐省長第133章 薛省長第5章 嫩臉不一定是學生第五 篇解憂第7章 打劫蘇聯老大哥第三十八 掌鬥一番下第94章 鬼胎第80章 定製第36章 困局第194章 淫威第49章 黃蜂尾後針?第89章 買車事件(下)第29章 天籟一曲送佳人第63章 無心插柳第73章 狼來了第一彈(上)第57章 心事誰知第34章 漏子第5章 離世第79章 初啼第5章 離世第3章 丫鬟駕到第54章 民變(下)第31章 保姆第2章 小公主第78章 逆轉!第15章 噩耗和喜訊第42章 收購和調職第16章 改革和分拆第31章 試點辦第17章 誰欺負了誰(下)第115章 省委書記第27章 轉編風波第58章 見家長第二 篇志向第37章 熟人來訪第222章 國策第22章 嶽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