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柳條湖 北大營的槍聲(四)

此次來東北指揮戰鬥.劉源帶來了左權.衆人都笑話劉源.砣不離秤.可是他們那裡知道這一次對日作戰的兇險.要知道指揮的都是人家東北軍.要是打好了這場仗還好說.要是打不好.那就是個大事了.一旦戰爭形勢向不好的一面發展.東北軍肯定會大面積潰退.就像是歷史上不戰而逃一樣.要知道日本人可是東北軍的老師.從來都是大徒弟亂拳打死老師傅.但是從來沒有小徒弟亂拳打死壯師傅的.

劉源確實召集了一部分大學生兵.淘汰了一部分之後.還剩下三萬人.另外還有兩千餘人的老兵骨幹從西南做火車趕來.他們不會參與到東北的作戰中.而是由李默教導他們根據地建設和遊擊作戰的精髓.因爲他們將是在東北軍潰退之後.在東北抗擊日軍的主要力量.

李默連名字都給起好了.就叫抗日救亡義勇軍.不過這一切還要等東北軍戰敗再說.李默一直疑惑.按照劉源的計劃.日本人肯定討不到便宜.那麼爲什麼還要準備後路呢.

接下來的日子裡.果然如同劉源預料的一樣.日本人對黑龍江省發起了猛烈的攻擊.而王以哲在堅守了一天之後.就果斷的退出了戰場.將黑龍江省讓給了日本人.日本人完成了一次吞吐.也沒有力量繼續進攻.暫時消停了.

他們消停了.不代表劉源就這樣放過他們了.根據情報.張學良因爲在黑龍江依靠長白山進行了一段時間的頑強抵抗.所以關東軍本莊繁從吉林調取了大量的部隊進攻黑龍江.造成了吉林戰略上力量暫時的虛弱.因爲他們只在吉林剩下五萬部隊.其中包括兩萬八千五百人的第二師團.還有兩萬多人的警備部隊.給了劉源機會.

本莊繁也很擔憂.因爲他們雖然輕鬆的拿下了東三省.但是卻沒有獲得多少有用的戰略物資.所以他拿下東三省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大本營求助.被大本營的老傢伙們譏笑了一頓.還命令他們準備進攻察哈爾和熱河.

而本莊繁自己很清楚.自己根本沒有那麼大的能力.還有就是東北軍的空軍那裡去了.土肥原賢二給他的答案就是飛機買來時間太短.他們沒有太多的飛行員.唯一要擔心的就是華夏雙子星剩下最後的最閃亮的一顆.劉源.

本莊繁命令部隊加強守備.等待大本營的支援.還讓他有機會跟劉源過過手.而劉源也在思考.如何在老虎口中拔牙.拿下第二師團.

要想解決第二師團.那麼就必須拖住第一師團和第十師團.這兩個師團是甲種師團.機械化程度很大.自己如果全力進攻第二師團的話.他們肯定會在側翼對自己發起進攻.

而且還要掐斷第二師團後路.如果給了他突圍的空間.那麼在戰略上這一擊.就算是打空了.深入的部隊.肯定會在敵人的半包圍中損失慘重.他很清楚張作霖爲什麼讓自己打這一仗.第一他們沒有信心跟老師過手.老一代沒本事.年輕一代沒經驗.不得不這樣做.還有一點那就是如果劉源打輸了.責任都是自己的.所以劉源更加需要小心翼翼的應付這一場仗.

如果說硬憾日本在吉林省裡的五萬人.生生的吃下去不是不可.關鍵是東北軍牙口不好.吃下去肯定消化不良.那麼接下來的戰鬥就可以休息了.在心底.劉源還是同情這些東北軍的.畢竟他們也是中國人.他們也是爲中國人的事業做鬥爭.很多時候.爲將比爲帥爽多了.當將軍.命令來了衝鋒就可以了.但是作爲最高指揮.思考的東西就太多了.

王以哲手下的部隊是和第一師團交過手的.送回來的消息很不讓劉源省心.王以哲說日本士兵可以踩着炮彈的彈幕前進.還有他們可以跟着坦克一邊奔跑.一邊掩護射擊.一場戰鬥下來.關東軍跟東北軍之間的戰損比可以達到一比三甚至一比五.東北兵非常勇敢.一般情況下不會言敗.王以哲既然這樣說了.就證明這仗肯定不好打.所以劉源想從人家身上咬一口肉下來.肯定沒有那麼簡單.

左權倒是比較鎮定的坐在一邊.劉源看似閒庭漫步的走.其實心裡還是很焦急的.第一次指揮大兵團作戰.而且不是自己手底下的部隊.和號稱亞洲第一陸軍的關東軍交手.不着急純屬扯淡.

而且雖然從戰略上已經達成了目標.但是在戰術的執行上.東北軍能不能合理的執行.這對劉源來說也是一個問題.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是時候出手了.不然這個世界已經忘記你劉源.是我們民國最優秀的年輕統帥.”左權笑呵呵的說道.

下定決心.劉源召集了東北軍將領.兩眼精光閃爍.大聲喊道.“諸位.這是我跟大家第一次合作.我不辜負大家的新任.希望大家也不要辜負我.

下面我命令.一.奉軍第一師、第三師、第五師、第一迫擊炮團、第三迫擊炮團、輕機槍團、戰車一團、裝甲車車一團組成北線作戰兵團.以張學良爲總指揮、于學忠爲副總指揮.充分發揮部隊的機動性.統籌消滅日本吉林境內主力部隊.同時要起到監視日本關東軍黑龍江省內部隊的作用.

二、以奉軍第二師、第四師、第五師、第二迫擊炮團、第四迫擊炮團、重機搶團、戰車三團、裝甲車二團一營、炮兵野戰炮一團、二團.榴彈炮團.工兵二團組成綏滿線作戰兵團.進攻綏滿線.一定要佔領綏滿線.保證部隊的機動性.同時與北上兵團形成夾擊之勢.由老帥擔任前敵總指揮、左權擔任前敵副總指揮.

三、總部直屬部隊.工兵其餘部隊.裝甲部隊其餘部隊.守衛熱河.同時擔任預備隊.

四、第六師、第七師、第八師、第九師、第十師爲騎兵部隊.與北線兵團一樣.大多數爲騎兵部隊.組成右線兵團.總指揮由湯玉麟擔任.副總指揮爲王以哲.迂迴到吉林右側.防止第二師團逃竄.同時防止遼寧一代的援兵.

五、任命從中央政府調任來的高志航爲航空部總指揮.將所有的飛機編成兩個轟炸大隊.對瀋陽、永吉、大連、滿洲里進行轟炸.迷惑敵人.

六、命令中央軍向北平集合.然後伺機北上進入熱河.威逼錦州.

劉源說完之後.在任命書上籤完字.左權走到身邊說道.“張學良北上確實是個好棋.但是張學良能擔任那麼重要的責任嗎.而且你將他們奉軍的將領跟部隊打散使用.會不會出現使用不靈活的現象.”

下完命令之後的劉源反而不想左權那麼緊張.聳聳肩說道.“反正是他們東北人的事情.我把策略告訴他們了.打仗就是他們的事情了.他們打輸了.我雖然捱罵.但是我沒有損失.反而被**的是他們的兄弟姐妹.雖然都是中國人.但是天南海北的.也有區別啊.”

說完劉源望向窗外.院子裡不少請願的女大學生.正拿着條幅跟劉源示威.憑什麼讓那些男生參軍.就不給他們女生機會.

劉源無奈的回身.左權走到一邊問道.“要不要調林徽因同志北上.他可是負責女大學生工作的同志.”

劉源本來還以爲左權在關心他.但是回頭一看.發現左權的眼神中充滿了曖昧.立刻明白了左權心中的心思.

“你這傢伙.腦子裡想的什麼啊.我就是種馬嗎.人家很純潔的.還有.我聽說徐志摩一直往我們那裡跑.真的假的.”劉源問道.

“這是真的.已經警告過他了.”左權一副我很懂你的樣子.

“你那是什麼眼神.我不是那個意思.只不過徐志摩這個傢伙太風流了.你別這樣看我.幹.”說完兩個人在指揮部裡比劃起來.

劉源給陳延年發了一份電報.打仗就是打後勤.尤其是北線兵團的物資.尤爲重要.所以劉源將具體信息發給陳延年.要求他無論如何也要保證物資的供給.

高志航到時光棍的很.以前在南京那裡有機會看到過那麼多飛機.得意的高志航跟劉源的電報裡非常得瑟的說道.“請司令放心.只要有我們在.保證讓日本的後勤部隊走不了一步.”

命令下去沒有多長時間.三個兵團全線出擊.就像是風一樣行動開來.而劉源也開始給張作霖和蔣介石發了一份詳細的電報.

張作霖到時比較直接.“小兄弟.謝謝.等仗打贏了.老哥哥請你喝酒.”

而蔣介石的電報則是一個長篇大論.“首先祝賀副司令能成功控制東北軍.並組成兵團協同作戰.另外對於東北軍勇於抗戰的決心表示讚賞.中央軍願意拿出一千萬大洋來嘉獎東北軍的行爲.如果戰勝在給予物資、現金的獎勵..........”

Ps.大過年了.可可作爲大孝子.也是一個忙人.上要孝敬爺爺、父母.回頭還要照顧馬上要高考的妹妹.所以最近一直一更.希望大家不要見怪.

第16章 間隙第113章 一敗再敗第1章 第五戰區第4章 浴血淞滬(一)第205章 血戰南京城下(三)第14章 盧溝橋的槍聲(二)第213章 漫漫長征路第152章 儒釋道三人第80章 盛情邀請 來中國吧波爾第4章 浴血淞滬(一)第31章 劉源用兵第122章 城下聚殲(三)第39章 戰否第4章 遷徙(一)第5章 遷徙(二)第11章 韓復渠的僞裝第112章 留下斷後第49章 暗樁的第一次發動第60章 咫尺之遙第60章 憶往昔崢嶸 巫山真丈夫第3張 西安事變(三)第68章 川亂未平 中央軍兵圍大別第2章 吝嗇如故第64章 反擊(二)第55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73章 校長的生活第79章 黑色星期一 崩潰吧美利堅第13章 上門第168章 暗戰(一)第58章 總統有約,美國之行開始第24章 前後奔走第102章 預言第109章 決議第37章 說服小湯第173 暗戰(六)第64章 王伯齡之死第51章 第四師團的支援第54章 中央委員第14章 想要收西南了(一)第131章 九江初戰(二)第20章 瘋狗來了第183 大別山戰役(三)第51章 第四師團的支援第105章 人在低潮,心比天高第123章 城下聚殲(四)第62章 一往無前 非不可不能也第202 讓你江山又何妨第116章 紛紜(二)第69章 反擊(九)第129章 長征事第177章 大別山下(三)第218章 兵不厭詐第81章 脣槍舌戰 何梅協定的爭吵第18章 打醒李之龍第175章 大別山下(一)第69章 悲劇的文藝三人組第8章 任性的師長第71章 棋差一招 榮耀的落幕第120章 熱潮第177章 大別山下(三)第10章 縱橫捭闔(一)第108章 堅守(二)第14章 汀泗橋大捷第175章 大別山下(一)第173 暗戰(六)第147章 軍旗升起的地方(七)第75章 美國之行 失意的總統第69章 智戰十日 大別山突圍第107章 曝光的底片第126 是誰在推動歷史第192章 皖西大決戰(八)第39章 戰否第43章 再下南昌第6章 遷徙(三)第117章 歸家第2章 西安事變(二)第109章 生命盡頭第55章 城北戰場第9章 六個師團第39章 戰否八十二章 被拒絕的德國學生第167章 鄱陽湖大戰(四)第15章 臨陣莫換將第112章 遷校投票第152章 儒釋道三人第38章 小湯不滿第31章 劉源用兵七十四章 交流生來中國第50章 最後的瘋狂第143章 軍旗升起的地方(四)第111章 中央的態度第216章 生與死第22章 陳誠反擊第71章 入校風波第204章 血戰南京城下(二)第137 九江初戰(八)第43章 秋雨第230章 赤水四渡(三)第103 闖三關第174章 暗戰(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