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上門

校長西行的目的非常簡單,那就是和劉源搭成一致,不要劉源再有什麼對於中央不利的舉動,同時派遣大軍抓紮在重慶一帶,防止劉源出川。

同時也派遣大軍,包圍紅黨的根據地,採取圍而不打的策略,但是卻依然讓紅黨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蔣介石真正的目的是桂軍,這次下野雖然是他故意擺了劉源一道,但是真正的原因還是因爲桂軍勢大,自己雖然有鉅商和元老的支持,但是在火山口也不得不退步。

但是一旦重掌大權,就不一樣了,如今蔣介石算是形式上中國最高權力領導人,而且在三屆全中會議中,完敗了汪精衛,正式得到國民政府認可。

成爲主席之後的蔣介石並不滿足,他繼續把獠牙看向了自己的身邊,這個時候最有威脅的人,便是桂軍,他知道紅黨生命力很強,但是在山溝裡卻不是一時之間能剿滅的。、

所以蔣桂戰爭爆發了,三十餘萬中央軍浩浩蕩蕩衝向廣西,一時間就連白崇禧也感覺到非常無力,這是以勢壓人,在絕對實力面前,一切計謀都是鬼扯。

但是這不代表李宗仁就會在這樣退宿,當蔣介石的中央軍真正進入廣西的時候,李宗仁親自指揮部隊和蔣介石的部隊大戰好幾場。

尤其是鋼七軍由於是本土作戰,而且是桂軍中的精銳,竟然以三萬部隊,抗敵八萬,死戰不退,白崇禧親自指揮十一個師,迂迴襲擊蔣介石的側翼。

但是斬獲並不是很好,因爲其中參與指揮戰鬥的,有新晉的中央軍一軍軍長鬍宗南,當年在北伐戰場上讓白崇禧都不得不歎服的男人,如今雖然誰都不知道他具體的歸屬,但是他的強大是毋庸置疑的。

胡宗南手下只有一萬五千人的部隊,但是卻配合剛剛成立的中央教導團,利用火炮優勢,狠狠的還擊了白崇禧。

兩邊一時之間誰也奈何不了誰,相比戰鬥無比熱鬧的廣西,劉源的四川相比無比的安靜,四川省已經陷入了一個安靜時期,一個等待變革的時期。

歡迎新政的人,在等待政策的出臺,迎來他們的幸福生活,反對新政的人,也在密切的等待新政的到來,好爲反對新政做準備。

而這個時候,最悠閒愜意的則屬於劉源了,他召集了一羣海外留學生,還有儒家弟子,尤其是青睞了陳寅恪這位大神。

大家一起喝着茶,開着神仙會,由劉源牽頭,準備解決人民思想問題。

劉源定下的基調就是,老祖宗的東西都流傳了幾千年了,我們的國家之所以一直不倒,這和我們老祖宗留下的文化有關,但是我們如今一直存在苦難中,證明我們祖宗留下的東西有問題了,所以我們要改良我們的儒學。

我反對陳獨秀他們那種完全砸碎的新文化運動,如果說我們的傳統文化是一棵樹的話,那麼我們就是樹上的果實,我們要做的就是嫁接,修剪,而不是完全砸碎他,把這棵樹刨掉,這很危險,樹根斷了,我們靠什麼存活,所以諸君,我們的任務很沉重。

陳寅恪能來西南,完全是看在劉源的面子上,但是沒有想到劉源的理想那麼大,而且和儒家很多改良派的想法不謀而合,所以很積極配合着。

劉源的工作雖然很多,但是大多數時間也參與新思想的建設工作,一晃就是一個月。四川國民政府迎來了兩位客人。

如今曾擴情雖然年輕,但是已經是一方大員了,久在高位,倒了有了養氣,看起來確實是那麼回事。

劉源在工作,曾擴情就老老實實的和蔣經國站在一邊,不敢打攪,要知道重慶那點小地方和四川比起來差好多,而且雖然坐鎮重慶,但是校長卻把兵權給了薛嶽,所以兩個人相當只有行政權,說話也就更加沒有力量,這讓準備在重慶好好幹一番的兩個人,非常難過。

所以兩個人找到了劉源。

也許是寫了太長時間,劉源感覺有點累了,伸了懶腰,突然發現兩個人站在自己旁邊,頓時感覺嚇了一跳。

李二牛那個傢伙正蹲在門口,像是一頭疲憊的獅子一般,正在打盹。

“你們兩個來了,怎麼也不招呼。”劉源埋怨着給兩個人倒了茶,劉源和曾擴情也算是老兄弟了,能力不錯,爲人也算正直,缺點就是怕事,貌似大戶人家出身的孩子,都比教怕事。

曾擴情還好,蔣經國畢竟還非常年輕,此次跟隨曾擴情,就表明蔣介石有磨練他的意思,而且西南重地,大後方,也需要自己信得過人看守,所以蔣經國走上前臺。

不過,相比曾擴情和劉源來說,他確實顯得太稚嫩,曾擴情還好,天天在校長身邊,而且也需要給蔣經國面子,所以軍人那份鐵血氣息掩藏的很好,說話也非常給他面子,讓蔣經國感覺不到什麼。

但是劉源一擡頭,伸懶腰,身邊突然有人,讓這個非常警惕的師兄不經意顯露出來的殺氣,嚇了一跳,半天不知道說什麼,站着也不是,坐着也不是。

曾擴情笑呵呵的拍了拍劉源的肩膀,“你這個傢伙,怎麼欺負經國這個信任,他怎麼也是校長的孩子,搞不好要接班的。”

“是嗎?”劉源沒有看曾擴情一眼,而是非常好奇的看了蔣經國一眼,他不信這個年輕人能降伏向何應欽那樣的元老。

“我不會接父親的班的,我只想爲國家好好做事,父親說過接他班的人是你。”蔣經國嚥了一口水,艱難的說道。

他也不知道爲什麼往日隨和的師兄,今天爲什麼對自己有這麼大的意見。

“誰接班都無所謂,我也在乎這個,但是畢竟皇帝不在北京了,既然封建社會的皇帝不坐位子了,我希望我們的人也不去做這個位子了。”劉源看了蔣經國一眼,算是略作警告,他從蔣介石的安排中看出了一點苗頭。

“輔國,能不能別談那麼高的問題,我們只是重慶一地的領導,我們這次來是你談合作的,你這個傢伙扯東扯西,不是不願意和我們合作吧。”曾擴情坦白的和劉源說到。

見曾擴情如此坦白,劉源也不好扯東扯西了,點點頭說道,“合作不是不可以,但是具體怎麼合作,我們要好好談談。”

第5章 逆勢後退第118 喜訊第136章 九江初戰(七)第3章 步炮協同第54章 形勢有變第141章 軍旗升起的地方(二)第1章 歸家第56章 梟雄攜手,是非成敗誰人說第133章 九江初戰(四)第59章 殺機暗藏第225章 烏江強渡第10章 王耀武vs林彪第30章 欺騙第203章 血戰南京城下(一)第108章 堅守(二)第3章 漢奸賣國第100章 震懾第44章 驚天逆轉第191章 皖西大決戰(七)第99章 張家口之行第123章 城下聚殲(四)第19章 新生第37章 勸誡第56章 梟雄攜手,是非成敗誰人說第68 交換生嗎?日本就免了吧第171 暗戰(四)第123章 西風烈(二)第66章 反擊(四)第68 交換生嗎?日本就免了吧第72章 慟哭三 紅顏一怒爲將軍第90章 柳條湖 北大營的槍聲第68章 川亂未平 中央軍兵圍大別第37章 勸誡第112章 血戰南京城下(九)第220章 緊急時刻第167章 鄱陽湖大戰(四)第14章 汀泗橋大捷第110章 父慈子孝第107章 曝光的底片第116章 南京血淚(一)第7章 浴血淞滬(四)第12章 萌芽第12章 羅店血戰(三)第85章 德國人的狡猾第175章 大別山下(一)第83章 大區聚首 蘿蔔頭計劃開始第114章 痛楚第43章 再下南昌第153 夢裡花落知多少第40章 粉絲的力量第162章 謝嬰白的辦法第27章 知性的校長第179章 大別山下(五)第60章 咫尺之遙第99章 南造雲子的奇蹟第121章 校長的心思第6章 遷徙(三)第111章 北都貴客第203章 血戰南京城下(一)第43章 再下南昌第98章 突然襲擊第33章 軟弱九十四章 驚喜第56章 玩一把大的(二)第17章 校長和會長下廚第5章 西安事變(五)第10章 羅店血戰(一)第29章 蔣方震的決斷第6章 遷徙(三)第175章 大別山下(一)第5章 逆勢後退第127 調兵遣將第8章 任性的師長第34章 眼淚第4章 浴血淞滬(一)第66章 反擊(六)第167章 鄱陽湖大戰(四)第111 形勢鉅變第78章 盜牛着離 偷拴者的盛宴第128 上將軍許繼慎(二)第196章 飛揚跋扈爲誰雄第167章 鄱陽湖大戰(四)第99章 長征序曲第122章 西風烈(一)第163章 玩死你第71章 棋差一招 榮耀的落幕第92章 柳條湖 北大營的槍聲第53章 第八十八師的堅持第19章 巴頓的斷言第115章 是戰是和第35章 韓復渠之死第39章 戰否第134章 九江初戰(五)第139章 九江初戰(十)第11章 汀泗橋等你第112章 遷校投票第40章 軍心大振第70章 內爭(一)九十三章 老戰友也不能收禮第22章 英雄遲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