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鐵血軍魂

賀勝橋大戰,不單單讓第四軍拿了鐵軍的稱號,就連廣州革命政府在中國,乃至整個世界都再次火熱起來,他讓人們意識到,廣州革命政府統一中國,不在是空談,而是很可能的目標,因爲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吳佩孚這個巨人已經倒下了。

8月31日,以獨立團爲首的獨立團,飛奔而至武昌城下。而負責進攻武昌城的是,第七軍軍長李宗仁,還有第四軍副軍長陳可玉,而蔣校長竟然也匆匆趕到前線,因爲他和李宗仁在打與不打的觀點上產生了分歧。

李宗仁是來個廣西的將軍,擅長在艱苦的環境下和敵人作戰,但是這個時候對於武昌城也非常猶豫,手裡拿着水杯看着地圖,久久不能下定決心。

他知道攻城戰不比其他,第四軍就算不是自己的嫡系,自己也沒有理由白白葬送他們的生命的。

“德林,武昌城赤手可得,爲何遲遲不見你派兵出戰。”蔣介石一進指揮部就聲勢逼人,很不滿對李宗仁說道。

“司令,你也知道,這是攻城戰,不好打啊。”李宗仁嘆了一口氣說道。

“正因爲是攻城戰,我們纔要趁敵人立足未穩拿下武昌城,到時候要是跟我們對峙幾個月,那還談什麼北伐了。”蔣介石儘量剋制自己的怒火,心裡暗罵幾句窮鬼,也就是在廣西稱王稱霸。

“司令,武昌可並不是立足未穩啊,您看這武昌城城髙壕深,您在看看城牆上的士兵,那裡有一點立足未穩的樣子,我們要是強攻,那傷亡肯定會很大的。”蔣介石畢竟是李宗仁名義上的上司,他也不好太過於頂撞蔣介石,只好陳訴事實。

“就知道你們打不下來,我才特意來一趟,對於打南昌,我是有辦法的。”蔣介石自信的說道。

“那麼,就看校長的親自指揮了。”李宗仁苦澀的搖搖頭,對於蔣介石指揮戰鬥,李宗仁確實不相信他能有什麼特殊建樹,待蔣介石下了軍令之後,李宗仁也只是暗暗搖頭,蔣介石用的不過是東征時期用的老辦法,用竹梯,爬城牆,強攻,蔣介石甚至從三師專門帶來了巧匠,準備做梯子。

獨立團駐地,曹淵坐在一片草坪上,手裡拿着鋼筆,寫一個字,都要停頓半天,“父親大人在上,不孝子曹淵頓首,孩兒字參加北伐以來,一路攻必克,戰必取,爲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如今兒子爲了國家和人民的事業,可能要去執行一向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果成了,必將功績萬載,如果不成功,必將殺身成仁,希望父親大人,能將孩子毛毛養大成人,待孩子長大之後,就讓他找劉輔國投軍吧,父親是英雄,我希望兒子也能成爲英雄,孩兒觀諸多將軍當屬劉輔國最有才華,最講義氣,孩兒有幸給他當過一段時間參謀長,而且孩兒和劉輔國又是同學,他定當照顧我的後代。至於二老後半生,只能託付給我那弟弟。不孝子,曹淵在頓首。”

上戰場之前,要給家人寫一封信,這是三師流傳開來的習俗,現在幾乎所有的北伐軍都在這樣幹,看着旁邊一臉幸福的士兵,曹淵真想告訴他,“士兵,回家吧,這一次的戰爭會要了你的性命。”

獨立團一營是奮勇隊,就是敢死隊的新稱號,曹淵也不用準備,他只是靜靜的在最後的半天裡看了看天空的雲,想了想未來,想。

了想過。

梯子準備好了,在周世第和三師來的巧匠的製作下,半天的功夫,就做出來了三千架梯子。

接下來,在西方人眼中絕對是很白癡的攻城站開始了,蔣介石站在指揮部裡,很自信的對李宗仁說道,“看見那個帶紅領巾的年輕指揮官了嗎?他來自三師,原三參謀師長,叫曹淵,不知道吃了什麼藥,非得調到獨立團,不過讓他指揮奮勇隊,我再也相信不過了。我給他們下的命令是四十八小時之內必須拿下武昌城,否則軍閥從事”

對於這個叫曹淵的年輕人,李宗仁認識,這個時候也只有點點頭,希望這個年輕的軍官能成功。畢竟軍閥無情,蔣介石連軍法都搬出來了,這個叫曹淵的年輕人要是完不成,面對他的只有一個字,那就是死亡。

炮擊,古代攻城用投石機,而隨着時代的進步,火炮則成爲戰場的主力,一發發炮彈打在城牆,敵人的跑雖然還擊,但是並不強烈。這個時候,曹淵出發了。

曹淵身先士卒,扛着梯子,在炮火的掩護下不停的往城牆上攀爬,手榴彈不停的在頭頂上方爆發,身邊的人不停的倒下。

一營有接近一千多人,半天的功夫也損失大半,副營長哭着對曹淵大喊,“營長,我們撤退吧,我們這不是攻城啊,我們這是送死啊,我們沒有這個必要啊。”

“撤,軍令如山,如何撤退,讓兄弟跟我衝,今天就算死,也要死在武昌城下。”說完曹淵再次隊伍衝了上去。

如果說獨立團有一樣能和三師相比的話,那就是軍紀,不停的有士兵倒下,但是獨立團的士兵就沒有後退一步,一直到身邊只剩下十餘人的時候。

曹淵自己也受了重傷,肩膀上纏滿了繃帶,曹淵在牆角的角落處,拿出了紙和筆,寫到,“天以拂曉,進城無望,卑職部下現存十餘人,但革命戰士有進無退,如何處置,請指示。”落款曹淵。

寫到淵字的時候,一發子彈擊中了曹淵的額頭,淵字的最後一筆讓他拉的很長,一名優秀的一期畢業生,與世長辭。

葉挺拿着曹淵臨死之前留下的報告,眼淚刷的一聲就流出來了,當年他加入三師是爲了學習三師的帶兵技巧的,但是他到了三師之後,便和聶榮臻一樣,被飛快的同化了,讓他說三師的軍事機密,他一句話不說,就連獨特的訓練方法,他也不願意多說,因爲沒有師長的批准,他是不會這麼做的。

黨怕失去這麼優秀的戰士,才把他召回獨立團,而他回到獨立團之後,雖然他沒有教授三師那些獨特的東西,但是他身上有着屬於三師的精神,三師的氣質,他能感到一營戰鬥力飛快的進步,他甚至準備寫信給中央,讓中央重用這個年輕人,而就是這麼優秀的戰士,就在剛纔被一發子彈終結了生命。

當時的郭沫若正在政治部,聽說了曹淵的事蹟,提筆寫出了一篇題詞 ,“革命之血,主義之花,曹淵功績,威震邇遐,能守紀律,能毋總誇,能愛百姓,能救國家,摧鋒陷陣,如鐵之堅。革命擔負,如鐵之肩,公用若鐵,人民倚焉,願熟如鐵,垂億萬年。

這首詞後面被廣爲傳送,漸漸的不在代表曹淵一個人,成爲曹淵當年所屬軍隊的代稱,這支部隊被稱爲,“鐵軍”

第174章 暗戰(七)第126 是誰在推動歷史第122章 城下聚殲(三)第149章 不如歸去第122章 城下聚殲(三)第5章 遷徙(二)第59章 李默演講 大別山雙子星聚首第55章 玩一把大的(一)第109章 生命盡頭第11章 反目第72章 內爭(二)第209章 血戰南京城下(七)第5章 逆勢後退第183 大別山戰役(三)第116章 刺骨寒意第24章 前後奔走第173 暗戰(六)第28章 謀劃第81章 脣槍舌戰 何梅協定的爭吵第147章 軍旗升起的地方(七)第38章 小湯不滿第165 鄱陽湖大戰(二)第226章 兵進遵義第100章 小廬山會議第14章 合作第8章 浴血淞滬(五)第68章 川亂未平 中央軍兵圍大別第17章 步履維艱第118章 南京血淚(三)第21章 張靈甫加入第55章 一曲英雄歌,歲月莫忘真英雄第23章 鐵血軍魂第7章 談笑風波平(一)第55章 玩一把大的(一)第82章 逃出生天 以假亂真的斬首第57章 夜不能寐第77章 有人要倒黴了第115章 紛紜(一)第19章 大別山堡第53章 戰場僵持第43章 秋雨第77章 有人要倒黴了第34章 攻守變幻第187章 皖西大決戰(三)第21章 老實人的陰損第16章 間隙第117章 歸家第54章 形勢有變第62章 校長離婚第39章 圖謀板垣第5章 遷徙(二)第75章 美國之行 失意的總統第55章 玩一把大的(一)第56章 玩一把大的(二)第158 蔣先雲的光芒第37章 勸誡第17章 步履維艱第65章 何梅協定 到底是誰在屈服第30章 狗屎隊友第9章 浴血淞滬(六)第225章 烏江強渡第15章 想要收西南了(二)第113章 揭開底牌第145章 軍旗升起的地方(五)第16章 間隙第8章 檢閱第33章 山崗跑了第13章 不願爲他人做嫁衣第117章 南京血淚第20章 瘋狗來了第70章 內爭(一)第226章 兵進遵義第84章 李二牛的小幸福第9章 浴血淞滬(六)第27章 知性的校長第144章 軍旗升起的地方(五)第117章 歸家第36章 長江之浪第119章 南京血淚(四)第147章 軍旗升起的地方(七)第53章 談判第1章 歸家第82章 軍事運籌學第37章 勸誡第201章 小心我閹了你第61章 無恥之尤,臉厚心黑之學第19章 大別山堡第87章 柳條湖 北大營的槍聲(四)第80章 盛情邀請 來中國吧波爾第7章 徐州行(一)第167章 鄱陽湖大戰(四)第80章 盛情邀請 來中國吧波爾第112章 血戰南京城下(九)第24章 前後奔走第221章 瀟瀟夜雨第196章 飛揚跋扈爲誰雄第149章 不如歸去第98章 疑似故人來第115章 是戰是和第112章 小秀才的安撫